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是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随着社会的告诉发展,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其中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上部结构中的路面起着支撑与连接的作用,一般采用混凝土进行加工,在加工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养护处理。
在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养护处理的过程中,由于路面的结构以及养护要求,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桥梁混凝土路面一般采用人工对路面进行加湿处理与覆膜处理,从而导致工人需求量增加,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人工极易对路面进行损伤。
(2)传统的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在对路面进行施工时,由于设备上一般携带盛水盒,因此设备的重量较大,极易导致路面受到损伤,同时设备的加湿处理范围不易改变,从而极易影响施工效率或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该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包括运动台、加湿装置与覆膜装置,采用上述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对桥梁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时的具体方法如下:
s1、调整设备:通过加湿装置对加湿装置与工作表面之间的高度进行调整;
s2、加湿路面:通过加湿装置对工作面进行加湿处理;
s3、覆膜处理:通过覆膜装置对经过加湿处理后的工作面进行覆膜处理;
s4、完成处理:通过运动台与加湿装置相配合,对加湿装置与覆膜装置的位置进行转换,从而降低处理难度,直至对工作面完全处理;
所述运动台上端固定安装有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左侧安装有覆膜装置;
所述加湿装置包括转动架、倒l形板、可伸缩支架、支撑板、主管道、运输管道、加湿头、水泵、进水管与过滤板,运动台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架,转动架上端固定安装有倒l形板,倒l形板下端固定安装有可伸缩支架,可伸缩支架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主管道,主管道下端固定安装有运输管道,运输管道与支撑板下端之间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运输管道下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加湿头,主管道上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进水口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末端固定安装有过滤板;通过转动架控制倒l形板的转动,从而当设备需要反向加工处理时,无需对工作台进行操控,从而降低设备加工处理时所需要的工作空间,通过倒l形板对可伸缩支架进行固定,通过可伸缩支架控制支撑板的垂直位移,通过支撑板对主管道进行固定,通过主管道将水运输至运输管道,通过运输管道对加湿头进行固定,通过加湿头对工作面进行加湿处理,通过水泵与进水管相配合,对加湿所需的水进行运输,无需随时携带盛水盒,从而降低设备整体的重量,通过过滤板对进水管内的水进行过滤,防止由于水中含有的杂质从而影响工作面的平整。
所述覆膜装置包括固定长板、螺纹杆、控制杆、挡块、定位杆、t形长板与套筒辊,支撑板左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长板,固定长板下侧中部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后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杆,螺纹杆外端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凹槽,螺纹杆前后两侧对称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挡块,挡块中部外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外端面沿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t形长板,固定长板下侧开设有圆柱通孔,圆柱通孔内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与t形长板相配合的矩形长凹槽,定位杆外侧与固定长板上的圆柱通孔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挡块中部内端固定安装有套筒辊;通过固定长板对螺纹杆进行定位,通过螺纹杆控制挡块之间的距离,通过控制杆控制螺纹杆的转动,通过挡板对定位杆进行固定,同时对薄膜筒前后两端进行定位,通过定位杆对t形长板进行固定,通过t形长板对定位杆进行定位,通过套筒辊对薄膜筒进行定位。
所述运输管道包括大圆筒管、小圆筒管、圆环板、橡胶环、圆环挡板与气囊环,主管道下端固定安装有大圆筒管,大圆筒管内端前后两侧对称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小圆筒管,小圆筒管与大圆筒管首尾相连接,大圆筒管与小圆筒管下端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加湿头,大圆筒管内端与小圆筒管外端前后两侧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圆环板,大圆筒管上的圆环板内端固定安装有橡胶环,小圆筒管外端的圆环板外端面固定安装有橡胶环,大圆筒管内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圆环挡板,圆环挡板前后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气囊环,气囊环末端与小圆筒管上的圆环板固定连接;通过大圆筒管对小圆筒管进行定位,通过圆环板防止大圆筒管与小圆筒管相脱离,通过大圆筒管与小圆筒管相配合,控制加湿头之间的距离,通过橡胶环使圆环板与大圆筒管以及小圆筒管之间密封,通过圆环挡板对气囊环进行固定,通过气囊环与圆环挡板以及圆环板相配合,防止水进入小圆筒管上的圆环板与大圆筒管上的圆环板之间,从而进一步对圆环板与大圆筒管以及小圆筒管之间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运动台包括支撑块、电机一、滚动轮与橡胶带,支撑块右侧前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电机一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滚动轮,支撑块左侧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滚动轮,滚动轮外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橡胶带;通过支撑块对电机一进行固定,通过电机一控制滚动轮的运动,通过滚动轮对橡胶带进行定位,通过滚动轮与橡胶带相配合,控制支撑块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架包括定位柱、电机二、锥形齿轮与转动板,运动台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柱,运动台右侧上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电机二,电机二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定位柱上端以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下端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锥形齿槽,锥形齿槽与锥形齿轮相啮合;通过定位柱对转动板进行定位,通过电机二带动锥形齿轮转动,从而控制转动板的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包括大矩形板、弧形轨道板、弧形长板与小圆柱,可伸缩支架下端固定安装有大矩形板,大矩形板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弧形轨道板,弧形轨道板内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弧形长板,弧形长板上下两端面均匀通过销轴安装有小圆柱;通过大矩形板对弧形轨道板进行固定,通过弧形轨道板对弧形长板进行固定,通过弧形长板对小圆柱进行定位,通过小圆柱降低弧形长板与大圆筒管之间的摩擦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湿头包括圆台管、圆台形块、导流管与小锥形喷头,运输管道下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圆台管,圆台管上端的底面直径大于下端的底面直径,圆台管下端固定安装有圆台形块,圆台形块内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倾斜的圆柱长通孔,圆柱长通孔末端固定安装有小锥形喷头;通过上端底面直径大于下端底面直径的圆台管对水进行运输,同时提高水的流速,通过圆台形块对导流管进行固定,通过导流管将水运输至小锥形喷头,通过小锥形喷头将水向下喷出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加湿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块包括矩形挡板、大弹簧、圆环挡块与橡胶块,螺纹杆前后两侧对称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矩形挡板,矩形挡板内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大圆柱凹槽,大圆柱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大弹簧,大弹簧末端固定安装有圆环挡块,圆环挡块内端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块;通过矩形挡板对大弹簧进行固定,通过大弹簧对圆环挡块进行固定,通过圆环挡块对橡胶块进行固定,通过大弹簧与圆环挡块相配合,使圆环挡板与薄膜筒前后两端进行接触,以达到对薄膜筒前后两端进行定位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辊外端面沿周向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小滚珠;通过小滚珠降低套筒辊与薄膜筒之间的摩擦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通过加湿装置降低设备加工处理时所需要的工作空间,并对工作面进行加湿处理,同时整个加湿过程中无需随时携带盛水盒,从而降低设备整体的重量,并对进水管内的水进行过滤,防止由于水中含有的杂质从而影响工作面的平整,通过覆膜装置对不同长度尺寸的薄膜筒前后两端进行定位。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加湿装置,通过圆环板防止大圆筒管与小圆筒管相脱离,通过大圆筒管与小圆筒管相配合,控制加湿头之间的距离,通过橡胶环使圆环板与大圆筒管以及小圆筒管之间密封,通过圆环挡板对气囊环进行固定,通过气囊环与圆环挡板以及圆环板相配合,防止水进入小圆筒管上的圆环板与大圆筒管上的圆环板之间,从而进一步对圆环板与大圆筒管以及小圆筒管之间密封。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加湿装置,通过小圆柱降低弧形长板与大圆筒管之间的摩擦力,通过上端底面直径大于下端底面直径的圆台管对水进行运输,同时提高水的流速,通过圆台形块对导流管进行固定,通过导流管将水运输至小锥形喷头,通过小锥形喷头将水向下喷出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加湿处理。
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覆膜装置,通过矩形挡板对大弹簧进行固定,通过大弹簧对圆环挡块进行固定,通过圆环挡块对橡胶块进行固定,通过大弹簧与圆环挡块相配合,使圆环挡板与薄膜筒前后两端进行接触,以达到对薄膜筒前后两端进行定位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2的a-a向的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图2的b-b向的断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图2的c-c向的断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定位杆与t形长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该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包括运动台1、加湿装置2与覆膜装置3,采用上述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对桥梁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时的具体方法如下:
s1、调整设备:通过加湿装置2对加湿装置2与工作表面之间的高度进行调整;
s2、加湿路面:通过加湿装置2对工作面进行加湿处理;
s3、覆膜处理:通过覆膜装置3对经过加湿处理后的工作面进行覆膜处理;
s4、完成处理:通过运动台1与加湿装置2相配合,对加湿装置2与覆膜装置3的位置进行转换,从而降低处理难度,直至对工作面完全处理;
所述运动台1上端固定安装有加湿装置2,加湿装置2左侧安装有覆膜装置3;
所述加湿装置2包括转动架20、倒l形板21、可伸缩支架22、支撑板23、主管道24、运输管道25、加湿头26、水泵27、进水管28与过滤板29,运动台1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架20;所述转动架20包括定位柱201、电机二202、锥形齿轮203与转动板204,运动台1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柱201,运动台1右侧上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电机二202,电机二202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203,定位柱201上端以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转动板204,转动板204下端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锥形齿槽,锥形齿槽与锥形齿轮203相啮合;转动架20上端固定安装有倒l形板21,倒l形板21下端固定安装有可伸缩支架22,可伸缩支架22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包括大矩形板231、弧形轨道板232、弧形长板233与小圆柱234,可伸缩支架22下端固定安装有大矩形板231,大矩形板231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弧形轨道板232,弧形轨道板232内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弧形长板233,弧形长板233上下两端面均匀通过销轴安装有小圆柱234;支撑板23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主管道24,主管道24下端固定安装有运输管道25,运输管道25与支撑板23下端之间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运输管道25下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加湿头26;所述加湿头26包括圆台管261、圆台形块262、导流管263与小锥形喷头264,运输管道25下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圆台管261,圆台管261上端的底面直径大于下端的底面直径,圆台管261下端固定安装有圆台形块262,圆台形块262内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倾斜的圆柱长通孔,圆柱长通孔末端固定安装有小锥形喷头264;主管道24上端固定安装有水泵27,水泵27进水口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28,进水管28末端固定安装有过滤板29;通过转动架20控制倒l形板21的转动,从而当设备需要反向加工处理时,无需对工作台进行操控,从而降低设备加工处理时所需要的工作空间;通过定位柱201对转动板204进行定位,通过电机二202带动锥形齿轮203转动,从而控制转动板204的转动;通过倒l形板21对可伸缩支架22进行固定,通过可伸缩支架22控制支撑板23的垂直位移;通过大矩形板231对弧形轨道板232进行固定,通过弧形轨道板232对弧形长板233进行固定,通过弧形长板233对小圆柱234进行定位,通过小圆柱234降低弧形长板233与大圆筒管251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支撑板23对主管道24进行固定,通过主管道24将水运输至运输管道25,通过运输管道25对加湿头26进行固定,通过加湿头26对工作面进行加湿处理;通过上端底面直径大于下端底面直径的圆台管261对水进行运输,同时提高水的流速,通过圆台形块262对导流管263进行固定,通过导流管263将水运输至小锥形喷头264,通过小锥形喷头264将水向下喷出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加湿处理;通过水泵27与进水管28相配合,对加湿所需的水进行运输,无需随时携带盛水盒,从而降低设备整体的重量,通过过滤板29对进水管28内的水进行过滤,防止由于水中含有的杂质从而影响工作面的平整。
所述运输管道25包括大圆筒管251、小圆筒管252、圆环板253、橡胶环254、圆环挡板255与气囊环256,主管道24下端固定安装有大圆筒管251,大圆筒管251内端前后两侧对称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小圆筒管252,小圆筒管252与大圆筒管251首尾相连接,大圆筒管251与小圆筒管252下端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加湿头26,大圆筒管251内端与小圆筒管252外端前后两侧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圆环板253,大圆筒管251上的圆环板253内端固定安装有橡胶环254,小圆筒管252外端的圆环板253外端面固定安装有橡胶环254,大圆筒管251内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圆环挡板255,圆环挡板255前后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气囊环256,气囊环256末端与小圆筒管252上的圆环板253固定连接;通过大圆筒管251对小圆筒管252进行定位,通过圆环板253防止大圆筒管251与小圆筒管252相脱离,通过大圆筒管251与小圆筒管252相配合,控制加湿头26之间的距离,通过橡胶环254使圆环板253与大圆筒管251以及小圆筒管252之间密封,通过圆环挡板255对气囊环256进行固定,通过气囊环256与圆环挡板255以及圆环板253相配合,防止水进入小圆筒管252上的圆环板253与大圆筒管251上的圆环板253之间,从而进一步对圆环板253与大圆筒管251以及小圆筒管252之间密封。
所述覆膜装置3包括固定长板31、螺纹杆32、控制杆33、挡块34、定位杆35、t形长板36与套筒辊37,支撑板23左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长板31,固定长板31下侧中部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32,螺纹杆32后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杆33,螺纹杆32外端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凹槽,螺纹杆32前后两侧对称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挡块34;所述挡块34包括矩形挡板341、大弹簧342、圆环挡块343与橡胶块344,螺纹杆32前后两侧对称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矩形挡板341,矩形挡板341内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大圆柱凹槽,大圆柱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大弹簧342,大弹簧342末端固定安装有圆环挡块343,圆环挡块343内端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块344;挡块34中部外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杆35,定位杆35外端面沿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t形长板36,固定长板31下侧开设有圆柱通孔,圆柱通孔内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与t形长板36相配合的矩形长凹槽,定位杆35外侧与固定长板31上的圆柱通孔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挡块34中部内端固定安装有套筒辊37;所述套筒辊37外端面沿周向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小滚珠;通过固定长板31对螺纹杆32进行定位,通过螺纹杆32控制挡块34之间的距离;通过矩形挡板341对大弹簧342进行固定,通过大弹簧342对圆环挡块343进行固定,通过圆环挡块343对橡胶块344进行固定,通过大弹簧342与圆环挡块343相配合,使圆环挡板255与薄膜筒前后两端进行接触,以达到对薄膜筒前后两端进行定位的目的;通过控制杆33控制螺纹杆32的转动,通过挡板对定位杆35进行固定,同时对薄膜筒前后两端进行定位,通过定位杆35对t形长板36进行固定,通过t形长板36对定位杆35进行定位,通过套筒辊37对薄膜筒进行定位;通过小滚珠降低套筒辊37与薄膜筒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运动台1包括支撑块11、电机一12、滚动轮13与橡胶带14,支撑块11右侧前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12,电机一12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滚动轮13,支撑块11左侧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滚动轮13,滚动轮13外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橡胶带14;通过支撑块11对电机一12进行固定,通过电机一12控制滚动轮13的运动,通过滚动轮13对橡胶带14进行定位,通过滚动轮13与橡胶带14相配合,控制支撑块11运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该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包括运动台(1)、加湿装置(2)与覆膜装置(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设备对桥梁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时的具体方法如下:
s1、调整设备:通过加湿装置(2)对加湿装置(2)与工作表面之间的高度进行调整;
s2、加湿路面:通过加湿装置(2)对工作面进行加湿处理;
s3、覆膜处理:通过覆膜装置(3)对经过加湿处理后的工作面进行覆膜处理;
s4、完成处理:通过运动台(1)与加湿装置(2)相配合,对加湿装置(2)与覆膜装置(3)的位置进行转换,从而降低处理难度,直至对工作面完全处理;
所述运动台(1)上端固定安装有加湿装置(2),加湿装置(2)左侧安装有覆膜装置(3);
所述加湿装置(2)包括转动架(20)、倒l形板(21)、可伸缩支架(22)、支撑板(23)、主管道(24)、运输管道(25)、加湿头(26)、水泵(27)、进水管(28)与过滤板(29),运动台(1)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架(20),转动架(20)上端固定安装有倒l形板(21),倒l形板(21)下端固定安装有可伸缩支架(22),可伸缩支架(22)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3),支撑板(23)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主管道(24),主管道(24)下端固定安装有运输管道(25),运输管道(25)与支撑板(23)下端之间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运输管道(25)下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加湿头(26),主管道(24)上端固定安装有水泵(27),水泵(27)进水口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28),进水管(28)末端固定安装有过滤板(29);
所述覆膜装置(3)包括固定长板(31)、螺纹杆(32)、控制杆(33)、挡块(34)、定位杆(35)、t形长板(36)与套筒辊(37),支撑板(23)左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长板(31),固定长板(31)下侧中部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32),螺纹杆(32)后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杆(33),螺纹杆(32)外端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凹槽,螺纹杆(32)前后两侧对称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挡块(34),挡块(34)中部外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杆(35),定位杆(35)外端面沿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t形长板(36),固定长板(31)下侧开设有圆柱通孔,圆柱通孔内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与t形长板(36)相配合的矩形长凹槽,定位杆(35)外侧与固定长板(31)上的圆柱通孔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挡块(34)中部内端固定安装有套筒辊(37);
所述运输管道(25)包括大圆筒管(251)、小圆筒管(252)、圆环板(253)、橡胶环(254)、圆环挡板(255)与气囊环(256),主管道(24)下端固定安装有大圆筒管(251),大圆筒管(251)内端前后两侧对称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小圆筒管(252),小圆筒管(252)与大圆筒管(251)首尾相连接,大圆筒管(251)与小圆筒管(252)下端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加湿头(26),大圆筒管(251)内端与小圆筒管(252)外端前后两侧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圆环板(253),大圆筒管(251)上的圆环板(253)内端固定安装有橡胶环(254),小圆筒管(252)外端的圆环板(253)外端面固定安装有橡胶环(254),大圆筒管(251)内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圆环挡板(255),圆环挡板(255)前后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气囊环(256),气囊环(256)末端与小圆筒管(252)上的圆环板(25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台(1)包括支撑块(11)、电机一(12)、滚动轮(13)与橡胶带(14),支撑块(11)右侧前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12),电机一(12)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滚动轮(13),支撑块(11)左侧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滚动轮(13),滚动轮(13)外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橡胶带(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20)包括定位柱(201)、电机二(202)、锥形齿轮(203)与转动板(204),运动台(1)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柱(201),运动台(1)右侧上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电机二(202),电机二(202)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203),定位柱(201)上端以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转动板(204),转动板(204)下端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锥形齿槽,锥形齿槽与锥形齿轮(203)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3)包括大矩形板(231)、弧形轨道板(232)、弧形长板(233)与小圆柱(234),可伸缩支架(22)下端固定安装有大矩形板(231),大矩形板(231)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弧形轨道板(232),弧形轨道板(232)内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弧形长板(233),弧形长板(233)上下两端面均匀通过销轴安装有小圆柱(2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头(26)包括圆台管(261)、圆台形块(262)、导流管(263)与小锥形喷头(264),运输管道(25)下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圆台管(261),圆台管(261)上端的底面直径大于下端的底面直径,圆台管(261)下端固定安装有圆台形块(262),圆台形块(262)内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倾斜的圆柱长通孔,圆柱长通孔末端固定安装有小锥形喷头(2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34)包括矩形挡板(341)、大弹簧(342)、圆环挡块(343)与橡胶块(344),螺纹杆(32)前后两侧对称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矩形挡板(341),矩形挡板(341)内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大圆柱凹槽,大圆柱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大弹簧(342),大弹簧(342)末端固定安装有圆环挡块(343),圆环挡块(343)内端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块(3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辊(37)外端面沿周向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小滚珠。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