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17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索系统,具体是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矮塔斜拉桥是介于连续梁与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斜拉组合体系桥,具有塔矮、梁刚、索集中的特点。矮塔斜拉桥与连续梁相比具有结构新颖跨越能力大、施工简单、经济等优点;与斜拉桥相比具有施工方便、节省材料、主梁刚度大等优点。使得矮塔斜拉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矮塔斜拉桥穿索过程中,一般采用放索盘与卷扬机配合,进行穿索,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穿索数量繁多,且穿索位置不同,需要时常对放索盘和卷扬机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包括桥梁和主塔,所述桥梁的其中一端设有放索盘,在桥梁的另一端设有卷扬机;所述主塔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分丝管索鞍,在各分丝管索鞍上穿设有钢绞线,各钢绞线的其中一端与放索盘连接,各钢绞线的另一端与卷扬机连接;

    在主塔与放索盘之间的桥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一预埋索管,在各第一预埋索管一侧的桥梁上设有第一导向滑轮;在主塔与卷扬机之间的桥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预埋索管,在各第二预埋索管一侧的桥梁上设有第二导向滑轮。

    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主塔上的各分丝管索鞍由上至下进行编号,编号为1-n;

    步骤二、将桥梁上的各第一预埋索管沿放索盘至主塔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a-na;

    步骤三、将桥梁上的各第二预埋索管沿卷扬机至主塔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a-na;

    步骤四、将桥梁上的各第一导向滑轮沿放索盘至主塔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n;

    步骤五、将桥梁上的各第二导向滑轮沿卷扬机至主塔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n;

    步骤六、通过卷扬机和放索盘的相互配合,将放索盘上的钢绞线依序穿过编号分别为1第一导向滑轮、分丝管索鞍和第二导向滑轮;并将钢绞线的其中一端与编号为1a的第一预埋索管连接,钢绞线的另一端与编号为1a的第二预埋索管连接;

    步骤七、通过卷扬机和放索盘的相互配合,将放索盘上的钢绞线依序穿过编号为1的第一导向滑轮和编号为2的第一导向滑轮,再穿过编号为2的分丝管索鞍,后依序穿过编号为2的第二导向滑轮和编号为1的第二导向滑轮;并将钢绞线的其中一端与编号为2a的第一预埋索管连接,钢绞线的另一端与编号为2a的第二预埋索管连接;

    步骤八、当对编号为n的分丝管索鞍进行钢绞线穿设时,通过卷扬机和放索盘的相互配合,钢绞线先依序穿过编号为1-n的各第一导向滑轮,再穿过编号为n的分丝管索鞍,后依序穿过编号为n-1的各第二导向滑轮;并将钢绞线的其中一端与编号为na的第一预埋索管连接,钢绞线的另一端与编号为na的第二预埋索管连接;

    步骤九、重复步骤八,直至完成所有钢绞线的穿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和方法后,通过设置的各第一导向滑轮、各第二导向滑轮,以及将放索盘和卷扬机设置在桥梁两端,在对不同位置的钢绞线进行穿索时,可通过第一导向滑轮和第二导向滑轮的配合,对钢绞线进行定位,不需要移动放索盘和卷扬机的位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有很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并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速度,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及其方法的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及其方法中穿索第一根钢绞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及其方法中穿索最后一根钢绞线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梁;2、主塔;3、放索盘;4、卷扬机;5、分丝管索鞍;6、钢绞线;7、第一预埋索管;8、第一导向滑轮;9、第二预埋索管;10、第二导向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包括桥梁1和主塔2,所述桥梁1的其中一端设有放索盘3,在桥梁1的另一端设有卷扬机4;所述主塔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分丝管索鞍5,在各分丝管索鞍5上穿设有钢绞线6,各钢绞线6的其中一端与放索盘3连接,各钢绞线6的另一端与卷扬机4连接;在主塔2与放索盘3之间的桥梁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一预埋索管7,在各第一预埋索管7一侧的桥梁1上设有第一导向滑轮8;在主塔2与卷扬机4之间的桥梁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预埋索管9,在各第二预埋索管9一侧的桥梁1上设有第二导向滑轮10。通过设置的各第一导向滑轮8、各第二导向滑轮10,以及将放索盘3和卷扬机4设置在桥梁1两端,在对不同位置的钢绞线6进行穿索时,可通过第一导向滑轮8和第二导向滑轮10的配合,对钢绞线6进行定位,方便穿设钢绞线6,不需要移动放索盘3和卷扬机4的位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有很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并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速度,便于使用。

    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主塔2上的各分丝管索鞍5由上至下进行编号,编号为1-n;

    步骤二、将桥梁1上的各第一预埋索管7沿放索盘3至主塔2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a-na;

    步骤三、将桥梁1上的各第二预埋索管9沿卷扬机4至主塔2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a-na;

    步骤四、将桥梁1上的各第一导向滑轮8沿放索盘3至主塔2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n;

    步骤五、将桥梁1上的各第二导向滑轮10沿卷扬机4至主塔2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n;

    步骤六、通过卷扬机4和放索盘3的相互配合,将放索盘3上的钢绞线6依序穿过编号分别为1第一导向滑轮8、分丝管索鞍5和第二导向滑轮10;并将钢绞线6的其中一端与编号为1a的第一预埋索管7连接,钢绞线6的另一端与编号为1a的第二预埋索管9连接;

    步骤七、通过卷扬机4和放索盘3的相互配合,将放索盘3上的钢绞线6依序穿过编号为1的第一导向滑轮8和编号为2的第一导向滑轮8,再穿过编号为2的分丝管索鞍5,后依序穿过编号为2的第二导向滑轮10和编号为1的第二导向滑轮10;并将钢绞线6的其中一端与编号为2a的第一预埋索管7连接,钢绞线6的另一端与编号为2a的第二预埋索管9连接;

    步骤八、当对编号为n的分丝管索鞍5进行钢绞线6穿设时,通过卷扬机4和放索盘3的相互配合,钢绞线6先依序穿过编号为1-n的各第一导向滑轮8,再穿过编号为n的分丝管索鞍5,后依序穿过编号为n-1的各第二导向滑轮10;并将钢绞线6的其中一端与编号为na的第一预埋索管7连接,钢绞线6的另一端与编号为na的第二预埋索管9连接;

    步骤九、重复步骤八,直至完成所有钢绞线6的穿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先将放索盘3安装至桥梁1的其中一端,将卷扬机4安装至桥梁1的另一端,并在桥梁1上安装第一预埋索管7、第一导向滑轮8、第二预埋索管9和第二导向滑轮10,其中第一预埋索管7与第二预埋索管9沿主塔2对称设置;然后在主塔2上安装分丝管索鞍5,完成预安装。

    在穿索时,按1-n的顺序进行安装,先将放索盘3上的钢绞线6依序穿过编号分别为1第一导向滑轮8、分丝管索鞍5和第二导向滑轮10;并将钢绞线6的其中一端与编号为1a的第一预埋索管7连接,钢绞线6的另一端与编号为1a的第二预埋索管9连接,完成1号钢绞线6的穿索。

    当安装n号钢绞线6时,钢绞线6先依序穿过编号为1-n的各第一导向滑轮8,再穿过编号为n的分丝管索鞍5,后依序穿过编号为n-1的各第二导向滑轮10;并将钢绞线6的其中一端与编号为na的第一预埋索管7连接,钢绞线6的另一端与编号为na的第二预埋索管9连接,从而完成穿索工作。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桥梁(1)和主塔(2),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1)的其中一端设有放索盘(3),在桥梁(1)的另一端设有卷扬机(4);所述主塔(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分丝管索鞍(5),在各分丝管索鞍(5)上穿设有钢绞线(6),各钢绞线(6)的其中一端与放索盘(3)连接,各钢绞线(6)的另一端与卷扬机(4)连接;

    在主塔(2)与放索盘(3)之间的桥梁(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一预埋索管(7),在各第一预埋索管(7)一侧的桥梁(1)上设有第一导向滑轮(8);在主塔(2)与卷扬机(4)之间的桥梁(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预埋索管(9),在各第二预埋索管(9)一侧的桥梁(1)上设有第二导向滑轮(10)。

    2.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主塔(2)上的各分丝管索鞍(5)由上至下进行编号,编号为1-n;

    步骤二、将桥梁(1)上的各第一预埋索管(7)沿放索盘(3)至主塔(2)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a-na;

    步骤三、将桥梁(1)上的各第二预埋索管(9)沿卷扬机(4)至主塔(2)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a-na;

    步骤四、将桥梁(1)上的各第一导向滑轮(8)沿放索盘(3)至主塔(2)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n;

    步骤五、将桥梁(1)上的各第二导向滑轮(10)沿卷扬机(4)至主塔(2)方向进行编号,编号为1-n;

    步骤六、通过卷扬机(4)和放索盘(3)的相互配合,将放索盘(3)上的钢绞线(6)依序穿过编号分别为1第一导向滑轮(8)、分丝管索鞍(5)和第二导向滑轮(10);并将钢绞线(6)的其中一端与编号为1a的第一预埋索管(7)连接,钢绞线(6)的另一端与编号为1a的第二预埋索管(9)连接;

    步骤七、通过卷扬机(4)和放索盘(3)的相互配合,将放索盘(3)上的钢绞线(6)依序穿过编号为1的第一导向滑轮(8)和编号为2的第一导向滑轮(8),再穿过编号为2的分丝管索鞍(5),后依序穿过编号为2的第二导向滑轮(10)和编号为1的第二导向滑轮(10);并将钢绞线(6)的其中一端与编号为2a的第一预埋索管(7)连接,钢绞线(6)的另一端与编号为2a的第二预埋索管(9)连接;

    步骤八、当对编号为n的分丝管索鞍(5)进行钢绞线(6)穿设时,通过卷扬机(4)和放索盘(3)的相互配合,钢绞线(6)先依序穿过编号为1-n的各第一导向滑轮(8),再穿过编号为n的分丝管索鞍(5),后依序穿过编号为n-1的各第二导向滑轮(10);并将钢绞线(6)的其中一端与编号为na的第一预埋索管(7)连接,钢绞线(6)的另一端与编号为na的第二预埋索管(9)连接;

    步骤九、重复步骤八,直至完成所有钢绞线(6)的穿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矮塔斜拉桥穿索系统,包括桥梁和主塔,所述桥梁的其中一端设有放索盘,在桥梁的另一端设有卷扬机;所述主塔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分丝管索鞍,在各分丝管索鞍上穿设有钢绞线,各钢绞线的其中一端与放索盘连接,各钢绞线的另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在主塔与放索盘之间的桥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一预埋索管,在各第一预埋索管一侧的桥梁上设有第一导向滑轮;在主塔与卷扬机之间的桥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预埋索管,在各第二预埋索管一侧的桥梁上设有第二导向滑轮;本发明在穿索过程中,不需要频繁移动放索盘和卷扬机的位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便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卢小凤;李淑琴;余梦;岳跃稳;李长春;钮玉亭;韩旭;徐士征;张绪鑫;侯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2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45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