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配罐及锦纶油剂调配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08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配罐,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合效果好的调配罐。



    背景技术:

    现有调配罐多采用电机带动搅拌结构对料液进行搅拌混合,如中国专利201820972362.0一种生产中药酒使用的调配罐、201720246592.4一种抗性糊精的调配罐、201821333660.1一种凉茶饮料试验调配罐、201822008552.3一种金属加工油液调配罐等等,这种调配罐在国家专利局的网站上公布了多种方案,可以认为是本专利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但是这些现有技术都是从结构上进行改进,并没有从料液的均匀混合循环的角度去提升搅拌混合的性能,对于一相不易混合的组分调配而言,就一定的难度,因此存在技术缺陷,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效果好的调配罐。

    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调配罐,包括罐体、盖体和支脚;罐体上部设有进料口,罐体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阀门和泵体一;在罐体上还设有取样口,在罐体内设有搅拌结构,搅拌结构包括转动杆和设置在转动杆上的多根搅拌杆,在罐体底部中央设有带密封的轴承座,所述的转动杆穿设在所述的轴承座的轴承中,在罐体下方设有搅拌电机,该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的转动杆底端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盖体上设有添加罐、注入器和缓冲罐,在所述的罐体的下部及缓冲罐的顶部之间连通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下段设有阀门和泵体二;该循环管道穿过一个冷却水夹套,所述的冷却水夹套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所述的缓冲罐顶部设有带阀门的排气管;所述的注入器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注入器一端通过添加管一与添加罐相通、另一端通过添加管二与缓冲罐相同,在添加管一和添加管二上都设有单向阀,添加管一上的单向阀使得液体只能从添加罐流向注入器,添加管二上的单向阀使得液体只能从注入器流向缓冲罐;

    所述的缓冲罐底部设有一根插入式出水管;所述的转动杆是上部中空管、下部实心杆的结构,所述的插入式出水管插入设置在所述的转动杆内且两者之间有间隙可相对转动;所述的的搅拌杆是中空杆,搅拌杆呈中间高、端部低的设置方式,在搅拌杆上设有多个出水孔,在搅拌杆端部设有漏水口,所述的搅拌杆与转动杆之间设有通孔一,所述的插入式出水管上与通孔一相对处设有通孔二;所述的插入式出水管上部设有挡水罩,所述的转动杆顶部容纳于该挡水罩内;

    所述的罐体外还设有电加热夹套,所述的罐体内设有温度探头。

    进一步的方案是:

    所述的电加热夹套包括设置在罐体上的电热丝以及包覆在电热丝外的保温层。

    所述的循环管道上段设有连接管道用的法兰盘。

    所述的取样口是带水龙头的取样口。

    在调配时大剂量的组份料液从进料口进入罐体内进行搅拌,罐体内的料液在泵体二的作用下循环,罐体底部的料液经循环管道、缓冲罐后从插入式出水管喷出,最终从搅拌杆的出水孔和漏水口喷出;小剂量的组份料液从添加罐添加,添加时由注入器将该部分料液先从添加罐抽入到注入器内、然后再压入到缓冲罐内,随着循环的料液一起从搅拌杆喷出;搅拌杆一边循环喷射料液、一边对料液进行搅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泵体二和循环管道的作用,可

    以将罐体底部的料液经循环管道、缓冲罐后从插入式出水管喷出,当其他组份的料液从添加罐经注入器压入到缓冲罐后,可认随着这一股循环的料液进入到罐体内,然后分层地从搅拌杆处喷出,均匀地分布在原有料液中,再经搅拌杆的搅拌作用,实现各料液组份之间均匀地混合调配。

    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锦纶油剂调配方法,其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调配罐,所述锦纶油剂的组份包括重量份为50-70份的平滑剂以及防静电剂、乳化剂、抱合剂、稳定剂、ph调节剂、粘度改善剂、防紫外剂、阻燃剂、防菌剂和纳米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在调配时平滑剂从进料口进入罐体内进行搅拌,罐体内的料液在泵体二的作用下循环,罐体底部的料液经循环管道、缓冲罐后从插入式出水管喷出,最终从搅拌杆的出水孔和漏水口喷出;其余组份料液从添加罐添加,添加时由注入器将该部分料液先从添加罐抽入到注入器内、然后再压入到缓冲罐内,随着循环的料液一起从搅拌杆喷出;搅拌杆一边循环喷射料液、一边对料液进行搅拌,与此同时根据温度探头的测量,启动电加热夹套或冷却水夹套将料液控制在工艺所需温度。

    这种锦纶油剂调配方法,可实现各料液组份之间均匀地混合调配,调配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所描述的调配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搅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搅拌杆的示意图;

    图5是盖体处的示意图;

    罐体1、盖体2、支脚3、进料口4、出料管5、泵体一6、取样口7、搅拌结构8、转动杆9、搅拌杆10、轴承座11、搅拌电机12、添加罐13、注入器14、缓冲罐15、循环管道16、泵体二17、冷却水夹套18、排气管19、添加管一20、添加管二21、单向阀22、插入式出水管23、出水孔24、漏水口25、通孔一26、通孔二27、挡水罩28、电加热夹套29、温度探头30、电热丝31、保温层32、法兰盘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调配罐,包括罐体1、盖体2和支脚3;罐体1上部设有进料口4,罐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5,出料管5上设有阀门和泵体一6;在罐体1上还设有取样口7,在罐体1内设有搅拌结构8,搅拌结构8包括转动杆9和设置在转动杆9上的多根搅拌杆10,在罐体1底部中央设有带密封的轴承座11,所述的转动杆9穿设在所述的轴承座11的轴承中,在罐体1下方设有搅拌电机12,该搅拌电机12的电机轴与所述的转动杆9底端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如图5,所述的盖体2上设有添加罐13、注入器14和缓冲罐15,在所述的罐体1的下部及缓冲罐15的顶部之间连通有循环管道16,循环管道16下段设有阀门和泵体二17;该循环管道16穿过一个冷却水夹套18,所述的冷却水夹套18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冷却水夹套18和循环管道之间可以换热,可以用于降低罐体内液体的温度,以满足工艺需求;所述的缓冲罐15顶部设有带阀门的排气管19;所述的注入器14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注入器14一端通过添加管一20与添加罐13相通、另一端通过添加管二21与缓冲罐15相同,在添加管一20和添加管二21上都设有单向阀22,添加管一20上的单向阀22使得液体只能从添加罐13流向注入器14,添加管二21上的单向阀22使得液体只能从注入器14流向缓冲罐15;注入器14的压力大于泵二所产生的水压,即可以将料液添加入缓冲罐15内。

    注入器14工作原理:在添加罐13添加料液后,人工操作活塞上移,添加罐13内的液体经添加管一20进入注入器14内,而添加管二21上的单向阀22则阻断了缓冲罐15的中液体进入注入器14,人工操作活塞下压,注入器14中的液体进入缓冲罐15,而添加管一20上的单向阀22则阻断了注入器14回流至添加罐13。

    如图3,4所示,所述的缓冲罐15底部设有一根插入式出水管23;所述的转动杆9是上部中空管、下部实心杆的结构,所述的插入式出水管23插入设置在所述的转动杆9内且两者之间有间隙可相对转动;所述的的搅拌杆10是中空杆,搅拌杆10呈中间高、端部低的设置方式,在搅拌杆10上设有多个出水孔24,在搅拌杆10端部设有漏水口25,所述的搅拌杆10与转动杆9之间设有通孔一26,所述的插入式出水管23上与通孔一26相对处设有通孔二27;这样从通孔二27喷出的料液能更顺利地经通孔一26进入搅拌杆10中,最后从出水孔24和漏水口25喷出;插入式出水管23内高外低,且端部设有漏水口25,在调配完成后需要向外输出时,排气管上阀门打开,搅拌结构内存有的料液可以从漏水口25全部漏空。(最下面的通孔一应当与转动杆的实心杆部分的底面平齐以确保所有的料液都能漏出)。

    所述的插入式出水管23上部设有挡水罩28,所述的转动杆9顶部容纳于该挡水罩28内;挡水罩28与转动杆9间有间隙,可以把转动杆9向上喷出的料液挡下。

    所述的罐体1外还设有电加热夹套29,所述的罐体1内设有温度探头30。温度探头30可以用于指示温度,配合电加热夹套29和冷却水夹套18可以改变液体温度。

    具体地:

    所述的电加热夹套29包括设置在罐体1上的电热丝31以及包覆在电热丝31外的保温层32。

    所述的循环管道16上段设有连接管道用的法兰盘33。法兰盘33方便拆装管道,拆开法兰盘,盖体就能取下。

    所述的取样口7是带水龙头的取样口,方便取样、检测。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调配罐在调配时大剂量的组份料液从进料口4进入罐体1内进行搅拌,罐体1内的料液在泵体二17的作用下循环,罐体1底部的料液经循环管道16、缓冲罐15后从插入式出水管23喷出,最终从搅拌杆10的出水孔24和漏水口25喷出;小剂量的组份料液从添加罐13添加,添加时由注入器14将该部分料液先从添加罐13抽入到注入器14内、然后再压入到缓冲罐15内,随着循环的料液一起从搅拌杆10喷出;搅拌杆10一边循环喷射料液、一边对料液进行搅拌。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调配罐利用泵体二和循环管道的作用,可以将罐体1底部的料液经循环管道16、缓冲罐15后从插入式出水管23喷出,当其他组份的料液从添加罐13经注入器14压入到缓冲罐15后,可认随着这一股循环的料液进入到罐体内,然后分层地从搅拌杆处喷出,均匀地分布在原有料液中,再经搅拌杆的搅拌作用,实现各料液组份之间均匀地混合调配。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调配罐可以用于润滑油、药酒、饮料等的调配。

    说明一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添加管一20和添加管二21的存在,会有一部分液体留于添加管一20和添加管二21处,由于添加罐处添加的小剂量料液,本身含量较少,不能在使之留于添加管一20和添加管二21处而造成含量比工艺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取样口7可以取样料液,添加罐添加完成后,再从取样口7取出部分料液加入到添加罐中进行添加,这样可以确保添加管一20和添加管二21残存的小剂量组份料液都能进入罐体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描述一种锦纶油剂调配方法,其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调配罐,所述锦纶油剂的组份包括重量份为50-70份的平滑剂以及防静电剂、乳化剂、抱合剂、稳定剂、ph调节剂、粘度改善剂、防紫外剂、阻燃剂、防菌剂和纳米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在调配时平滑剂从进料口4进入罐体1内进行搅拌,罐体1内的料液在泵体二17的作用下循环,罐体1底部的料液经循环管道16、缓冲罐15后从插入式出水管23喷出,最终从搅拌杆10的出水孔24和漏水口25喷出;其余组份料液从添加罐13添加,添加时由注入器14将该部分料液先从添加罐13抽入到注入器14内、然后再压入到缓冲罐15内,随着循环的料液一起从搅拌杆10喷出;搅拌杆10一边循环喷射料液、一边对料液进行搅拌,与此同时根据温度探头30的测量,启动电加热夹套29或冷却水夹套18将料液控制在工艺所需温度(45到50摄氏度)。

    这种锦纶油剂调配方法,可实现各料液组份之间均匀地混合调配,调配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调配罐,包括罐体(1)、盖体(2)和支脚(3);罐体(1)上部设有进料口(4),罐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5),出料管(5)上设有阀门和泵体一(6);在罐体(1)上还设有取样口(7),在罐体(1)内设有搅拌结构(8),搅拌结构(8)包括转动杆(9)和设置在转动杆(9)上的多根搅拌杆(10),在罐体(1)底部中央设有带密封的轴承座(11),所述的转动杆(9)穿设在所述的轴承座(11)的轴承中,在罐体(1)下方设有搅拌电机(12),该搅拌电机(12)的电机轴与所述的转动杆(9)底端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盖体(2)上设有添加罐(13)、注入器(14)和缓冲罐(15),在所述的罐体(1)的下部及缓冲罐(15)的顶部之间连通有循环管道(16),循环管道(16)下段设有阀门和泵体二(17);该循环管道(16)穿过一个冷却水夹套(18),所述的冷却水夹套(18)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所述的缓冲罐(15)顶部设有带阀门的排气管(19);所述的注入器(14)内设有可移动的活塞;注入器(14)一端通过添加管一(20)与添加罐(13)相通、另一端通过添加管二(21)与缓冲罐(15)相同,在添加管一(20)和添加管二(21)上都设有单向阀(22),添加管一(20)上的单向阀(22)使得液体只能从添加罐(13)流向注入器(14),添加管二(21)上的单向阀(22)使得液体只能从注入器(14)流向缓冲罐(15);

    所述的缓冲罐(15)底部设有一根插入式出水管(23);所述的转动杆(9)是上部中空管、下部实心杆的结构,所述的插入式出水管(23)插入设置在所述的转动杆(9)内且两者之间有间隙可相对转动;所述的的搅拌杆(10)是中空杆,搅拌杆(10)呈中间高、端部低的设置方式,在搅拌杆(10)上设有多个出水孔(24),在搅拌杆(10)端部设有漏水口(25),所述的搅拌杆(10)与转动杆(9)之间设有通孔一(26),所述的插入式出水管(23)上与通孔一(26)相对处设有通孔二(27);所述的插入式出水管(23)上部设有挡水罩(28),所述的转动杆(9)顶部容纳于该挡水罩(28)内;

    所述的罐体(1)外还设有电加热夹套(29),所述的罐体(1)内设有温度探头(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调配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夹套(29)包括设置在罐体(1)上的电热丝(31)以及包覆在电热丝(31)外的保温层(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调配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管道(16)上段设有连接管道用的法兰盘(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调配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样口(7)是带水龙头的取样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调配罐,其特征在于:在调配时大剂量的组份料液从进料口(4)进入罐体(1)内进行搅拌,罐体(1)内的料液在泵体二(17)的作用下循环,罐体(1)底部的料液经循环管道(16)、缓冲罐(15)后从插入式出水管(23)喷出,最终从搅拌杆(10)的出水孔(24)和漏水口(25)喷出;小剂量的组份料液从添加罐(13)添加,添加时由注入器(14)将该部分料液先从添加罐(13)抽入到注入器(14)内、然后再压入到缓冲罐(15)内,随着循环的料液一起从搅拌杆(10)喷出;搅拌杆(10)一边循环喷射料液、一边对料液进行搅拌。

    6.一种锦纶油剂调配方法,其采用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调配罐,所述锦纶油剂的组份包括重量份为50-70份的平滑剂以及防静电剂、乳化剂、抱合剂、稳定剂、ph调节剂、粘度改善剂、防紫外剂、阻燃剂、防菌剂和纳米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在调配时平滑剂从进料口(4)进入罐体(1)内进行搅拌,罐体(1)内的料液在泵体二(17)的作用下循环,罐体(1)底部的料液经循环管道(16)、缓冲罐(15)后从插入式出水管(23)喷出,最终从搅拌杆(10)的出水孔(24)和漏水口(25)喷出;其余组份料液从添加罐(13)添加,添加时由注入器(14)将该部分料液先从添加罐(13)抽入到注入器(14)内、然后再压入到缓冲罐(15)内,随着循环的料液一起从搅拌杆(10)喷出;搅拌杆(10)一边循环喷射料液、一边对料液进行搅拌,与此同时根据温度探头(30)的测量,启动电加热夹套(29)或冷却水夹套(18)将料液控制在工艺所需温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配罐,包括罐体、盖体和支脚;在罐体内设有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上设有添加罐、注入器和缓冲罐,所述的缓冲罐底部设有一根插入式出水管;所述的插入式出水管插入设置在所述的转动杆内;所述的的搅拌杆是中空杆,在搅拌杆上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的罐体外还设有电加热夹套,所述的罐体内设有温度探头。这种调配罐利用泵体二和循环管道的作用,可以将罐体底部的料液经循环管道、缓冲罐后从插入式出水管喷出,当其他组份的料液从添加罐经注入器压入到缓冲罐后,可认随着这一股循环的料液进入到罐体内,然后分层地从搅拌杆处喷出,均匀地分布在原有料液中,再经搅拌杆的搅拌作用,实现各料液组份之间均匀地混合调配。

    技术研发人员:来宝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来宝根
    技术研发日:2020.11.0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45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