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桥梁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桥梁常采用节段梁和分段桥面板拼装方式制造,桥面板在厂房预制后在现场拼装,各个桥面板拼装时相互间存在需要浇筑连接的湿接缝,一般分为横向湿接缝和纵向湿接缝。目前,桥面板湿接缝的施工通常是吊装和安装一个段梁之后;再吊装一个桥面板,将吊装的桥面板与桥主体进行混凝土浇筑。但是通过一个段梁和一个桥面板进行吊装和施工,不能节省桥面板吊装和施工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旨在节省桥面板湿接缝施工的时间,提高桥梁建造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所述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制桥面板;
吊装桥梁纵钢梁;
吊装第一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一节桥面板,吊装第二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二节桥面板,吊装第三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三节桥面板;
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
浇筑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
可选地,所述预制桥面板的步骤,包括:
搭设混凝土桥面板模板支架和龙骨,安装侧模和底模,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用于浇筑预制桥面板或者现场分段浇筑的桥面板;
钢筋调直和下料,定位和绑扎先浇桥面板中的纵、横向钢筋;
浇筑混凝土层,振捣收光后喷洒保湿剂,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
可选地,所述浇筑混凝土层,振捣收光后喷洒保湿剂,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浇筑混凝土层的表面覆盖土工布继续养护至7天龄期。
可选地,所述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的时间为至少24h。
可选地,所述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的步骤包括:
在将预制桥面板放置在预定的钢梁位置后,通过千斤顶使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移动到精确位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吊装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之后,通过千斤顶向湿接缝两侧的预制桥面板施加预应力,其中,预制桥面板包括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预制桥面板;吊装桥梁纵钢梁;吊装第一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一节桥面板,吊装第二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二节桥面板,吊装第三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三节桥面板;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浇筑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节省桥面板湿接缝施工的时间,提高桥梁建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桥面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桥面吊机和桥主体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预制桥面板;吊装桥梁纵钢梁;吊装第一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一节桥面板,吊装第二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二节桥面板,吊装第三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三节桥面板;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浇筑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
现有的桥梁常采用节段梁和分段桥面板拼装方式制造,桥面板在厂房预制后在现场拼装,各个桥面板拼装时相互间存在需要浇筑连接的湿接缝,一般分为横向湿接缝和纵向湿接缝。目前,桥面板湿接缝的施工通常是吊装和安装一个段梁之后;再吊装一个桥面板,将吊装的桥面板与桥主体进行混凝土浇筑。但是通过一个段梁和一个桥面板进行吊装和施工,不能节省桥面板吊装和施工的时间。
本发明旨在节省桥面板湿接缝施工的时间,提高桥梁建造效率。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0,预制桥面板;
在本实施例中,对桥面板湿接缝施工之前,先预制桥面板。
步骤s20,吊装桥梁纵钢梁;
在本实施例中,在预制完了预制桥面板之后,桥面吊机吊装桥梁纵钢梁;在将桥梁纵钢梁吊到桥面之后,将桥梁纵钢梁与桥梁本体固定连接。
步骤s30,吊装第一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一节桥面板,吊装第二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二节桥面板,吊装第三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三节桥面板;
在本实施例中,将桥梁纵钢梁与桥本体进行固定连接之后,桥面吊机10吊装第一节桥梁横钢梁,并将第一节桥梁横钢梁与桥梁纵钢梁固定在固定第一节桥梁横钢梁的位置进行固定;在第一节桥梁横钢梁固定完成后,吊装与第一节桥梁横钢梁对应的第一节桥面板21,并将第一节桥面板放置于第一节桥梁横钢梁与桥本体之间的固定位置。然后移动桥面吊机至第一节桥面板的位置;桥面吊机10吊装第二节桥梁横钢梁,并将第二节桥梁横钢梁与桥梁纵钢梁固定在固定第二节桥梁横钢梁的位置进行固定;在第二节桥梁横钢梁固定完成后,吊装与第二节桥梁横钢梁对应的第二节桥面板22,并将第二节桥面板22放置于第二节桥梁横钢梁与第一节桥梁横钢梁之间的固定位置。然后移动桥面吊机至第二节桥面板22的位置;桥面吊机吊装第三节桥梁横钢梁,并将第三节桥梁横钢梁与桥梁纵钢梁固定在固定第三节桥梁横钢梁的位置进行固定;在第三节桥梁横钢梁固定完成后,吊装与第三节桥梁横钢梁对应的第三节桥面板23,并将第三节桥面板23放置于第三节桥梁横钢梁与第二节桥梁横钢梁之间的固定位置。然后再将桥面吊机10移至第三节桥面板23的位置。其中,预制桥面板包括第一节桥面板21、第二节桥面板22和第三节桥面板23,第一节桥面板21、第二节桥面板22和第三节桥面板23的区别在于吊装的顺序不同。预制桥面板在预制厂制造完成后,放置六个月,待其完成大部分收缩徐变后方可上桥。其中,为了便于吊机行走,在吊车每个履带下方铺设5拼hn300×300h型钢作为吊车行走轨道,轨道铺设在桥面板上,并与桥面板锚固固定,为避免桥面吊车10行走过程中破坏桥面板空档位置板面,在下方有横梁的桥面板部位铺设枕木。轨道顶面两侧焊接三角肘板用于限位,防止吊车左右偏位。为避免湿接缝被破坏,在湿接缝两侧铺设枕木,吊车行走轨道不与湿接缝接触,不影响湿接缝的浇筑。
步骤s40,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桥面吊机将第一节桥面板21、第二节桥面板22和第三节桥面板23放置在对应位置之后,通过千斤顶调整第一节桥面板21、第二节桥面板22和第三节桥面板23的位置,使第一节桥面板21、第二节桥面板22和第三节桥面23板完全放置在桥梁纵钢梁、第一节桥梁横钢梁、第二节桥梁横钢梁以及第三节桥梁横钢梁之间的位置。
步骤s40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可以包括:
步骤a,在将预制桥面板放置在预定的钢梁位置后,通过千斤顶使第一节桥面板21、第二节桥面板22和第三节桥面板23移动到精确位置。
步骤s40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之后,可以包括:
步骤b,在吊装第一节桥面板21、第二节桥面板22和第三节桥面板23之后,通过千斤顶向湿接缝两侧的预制桥面板施加预应力,其中,预制桥面板包括第一节桥面板21、第二节桥面板22和第三节桥面板23。
为了增加预制桥面板之间的预应力,防止预制桥面板之间出现裂缝,在浇筑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之前,通过千斤顶向湿接缝两侧的预制桥面板施加预应力,防止湿接缝混凝土在凝固之后,湿接缝出现裂缝。其中,千斤顶向湿接缝两侧的预制桥面板施加预应力可以为50t。
步骤s50,浇筑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
在本实施例中,在调整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之后,在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之间的湿接缝浇筑混凝土。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预制桥面板;吊装桥梁纵钢梁;吊装第一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一节桥面板,吊装第二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二节桥面板,吊装第三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三节桥面板;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浇筑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由此,节省了桥面板湿接缝施工的时间,提高了桥梁建造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步骤s10预制桥面板,可以包括:
步骤s11,搭设混凝土桥面板模板支架和龙骨,安装侧模和底模,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用于浇筑预制桥面板或者现场分段浇筑的桥面板;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桥面板湿接缝施工之前,搭设混凝土桥面板模板支架和龙骨,安装侧模和底模,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用于浇筑预制桥面板或者现场分段浇筑的桥面板。
步骤s12,钢筋调直和下料,定位和绑扎先浇桥面板中的纵、横向钢筋;
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侧模和底模之后,对钢筋调直和下料,定位和绑扎先浇桥面板中的纵、横向钢筋。
步骤s13,浇筑混凝土层,振捣收光后喷洒保湿剂,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
在本实施例中,在定位和绑扎先浇桥面板中的纵、横向钢筋之后,浇筑混凝土层,振捣收光后喷洒保湿剂,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
其中,所述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的时间为至少24h。
步骤s13浇筑混凝土层,振捣收光后喷洒保湿剂,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之后,可以包括:
步骤c,在浇筑混凝土层的表面覆盖土工布继续养护至7天龄期。
在本实施例中,在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之后,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层的表面覆盖土工布继续养护至7天龄期。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搭设混凝土桥面板模板支架和龙骨,安装侧模和底模,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用于浇筑预制桥面板或者现场分段浇筑的桥面板;钢筋调直和下料,定位和绑扎先浇桥面板中的纵、横向钢筋;浇筑混凝土层,振捣收光后喷洒保湿剂,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吊装桥梁纵钢梁;吊装第一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一节桥面板,吊装第二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二节桥面板,吊装第三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三节桥面板;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浇筑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由此,节省了桥面板施工的时间,提高了桥梁建造效率。由此,节省了桥面板湿接缝施工的时间,提高了桥梁建造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板湿接缝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制桥面板;
吊装桥梁纵钢梁;
吊装第一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一节桥面板,吊装第二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二节桥面板,吊装第三节桥梁横钢梁,吊装第三节桥面板;
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
浇筑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桥面板的步骤,包括:
搭设混凝土桥面板模板支架和龙骨,安装侧模和底模,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用于浇筑预制桥面板或者现场分段浇筑的桥面板;
钢筋调直和下料,定位和绑扎先浇桥面板中的纵、横向钢筋;
浇筑混凝土层,振捣收光后喷洒保湿剂,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混凝土层,振捣收光后喷洒保湿剂,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浇筑混凝土层的表面覆盖土工布继续养护至7天龄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和养护的时间为至少24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的步骤包括:
在将预制桥面板放置在预定的钢梁位置后,通过千斤顶使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移动到精确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位置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吊装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之后,通过千斤顶向湿接缝两侧的预制桥面板施加预应力,其中,预制桥面板包括第一节桥面板、第二节桥面板和第三节桥面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