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纤维(fiber)是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军事、环保、医药、建筑、生物等多个领域,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取得纤维,根据其来源分成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三类,由于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舒适度、柔韧性和透气性,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天然纤维,在平常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在沾有污渍,但是这些附着的污渍往往难以除去,其中,棉纺织品的防污加工一般是通过氟素树脂整理,使纺织品具有防油性能,从而防止油污沾污到织物表面或阻止油污渗透到织物内部,以保证在穿着过程中防止污垢沾污到织物表面,但由于普通氟素树脂具有拒油性同时也有拒水性,而含棉纺织品作为贴身穿着时则对亲水性有较高要求,因而氟素树脂加工并不适合此类用途。
目前,在耐污纺织纤维材料生产工艺中,需要使用到搅拌混合设备,加入聚乙二醇、月桂醇和桐油酸酐进行混合搅拌,辅助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但是现有的耐污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设备的搅拌速率有限,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耐污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设备的搅拌速率有限,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安装有设备支撑柱,所述设备支撑柱的外部皆通过焊接安装有第一加强筋,所述设备支撑柱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入液管,且入液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手动阀门,所述设备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连接有门体,所述电机箱的一侧开设有皮带槽,所述伺服电机的底端设置有传送皮带,且传送皮带通过通槽延伸至电机箱的外部,所述传送皮带的一侧通过滚轮固定安装有搅拌转动轴,且搅拌转动轴通过通槽延伸至设备壳体的内部,所述搅拌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筒,且安装套筒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套筒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表面皆焊接安装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底端和顶端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叶,且第一搅拌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搅拌转动轴外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加热导管,且加热导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搅拌转动轴的外部设置有辅助搅拌机构,所述辅助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搅拌转动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皆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叶,且第二搅拌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外部套接安装有安装箱体,且安装箱体与搅拌转动轴和第二搅拌轴相互衔接处皆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设备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管体,所述设备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体,所述出料管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手动阀门。
优选的,所述设备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设备壳体的顶端设置有配比机构,所述配比机构包括配比管,所述设备壳体的顶端通过通槽插入安装有配比管,所述配比管的顶端开设有插入槽,且插入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插入槽的内部皆插入安装有配比漏斗,所述配比漏斗的内部皆设置有电磁阀,且配比漏斗的外部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设备壳体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连接有检修舱门,所述检修舱门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设备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基座,所述设备壳体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基座,所述缓冲基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轴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清洁刮板,所述清洁刮板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清洁毛刷。
优选的,所述配比漏斗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开设有卡入槽,所述插入槽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开设有弹簧凹槽,所述弹簧凹槽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卡入球,所述卡入球相互靠近一端的形状为弧形,且卡入球皆插入至卡入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体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出料管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与出料管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干湿分离过滤板,所述干湿分离过滤板的外部均匀开设有干湿分离过滤通孔,所述干湿分离过滤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入块,且插入块插入至第一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干湿分离过滤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抽动板,且抽动板通过第二安装槽延伸至出料管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体的一侧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抽动板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插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插入至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动环,所述限位杆的外部套接安装有拉伸弹簧,且拉伸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拉动环和固定基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叶和安装箱体,解决了现有的耐污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设备的搅拌速率有限,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的问题,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有清洁刮板和清洁毛刷,使得设备壳体的内壁可被清洁,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有观察窗,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设备壳体内部进行观测工作。
2、通过设置有配比管、插入槽和配比漏斗,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辅料进行配比,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有卡入槽、卡入球、弹簧凹槽和复位弹簧,不仅对配比漏斗起到限位于固定的作用,还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配比漏斗进行拆卸清洁工作,进一步通过设置有缓冲基座和缓冲导流板,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延长了本设备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有干湿分离过滤板、干湿分离过滤通孔、第一安装槽、插入块、第二安装槽和抽动板,可在出料时,对设备壳体内部的料液起到过滤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耐污纺织纤维材料的质量,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有固定基座、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限位杆、拉伸弹簧和拉动环,不仅对干湿分离过滤板起到限位的作用,还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干湿分离过滤板后期的维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背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配比机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辅助搅拌机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出料机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图4中b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图6中c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0、设备主体;110、设备壳体;111、设备支撑柱;112、第一加强筋;113、设备底座;114、入液管;115、第一手动阀门;116、伺服电机;117、电机箱;118、皮带槽;119、传送皮带;120、搅拌转动轴;121、安装套筒;122、第一搅拌轴;123、第二加强筋;124、第一搅拌叶;125、清洁刮板;126、清洁毛刷;127、加热导管;128、检修舱门;129、观察窗;130、控制面板;131、门体;200、配比机构;210、配比管;211、插入槽;212、配比漏斗;213、卡入槽;214、卡入球;215、弹簧凹槽;216、复位弹簧;300、辅助搅拌机构;310、第一锥齿轮;311、第二锥齿轮;312、第二搅拌轴;313、第二搅拌叶;314、安装箱体;400、出料机构;410、出料管体;411、第二手动阀门;412、第一安装槽;413、第二安装槽;414、干湿分离过滤板;415、干湿分离过滤通孔;416、抽动板;417、插入块;418、固定基座;419、第一限位槽;420、第二限位槽;421、限位杆;422、拉伸弹簧;423、拉动环;500、缓冲机构;510、缓冲基座;511、缓冲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设备主体100包括设备壳体110,设备壳体110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安装有设备支撑柱111,设备支撑柱111的外部皆通过焊接安装有第一加强筋112,设备支撑柱111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设备底座113,设备壳体110的一侧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入液管114,且入液管1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手动阀门115,设备壳体1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6,伺服电机116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箱117,电机箱117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连接有门体131,电机箱117的一侧开设有皮带槽118,伺服电机116的底端设置有传送皮带119,且传送皮带119通过通槽延伸至电机箱117的外部,传送皮带119的一侧通过滚轮固定安装有搅拌转动轴120,且搅拌转动轴120通过通槽延伸至设备壳体110的内部,搅拌转动轴12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筒121,且安装套筒121的数量为两个,安装套筒121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轴122,第一搅拌轴122的外表面皆焊接安装有第二加强筋123,第一搅拌轴122的底端和顶端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叶124,且第一搅拌叶124的数量为两个,搅拌转动轴120外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加热导管127,且加热导管127的数量为两个,搅拌转动轴120的外部设置有辅助搅拌机构300,辅助搅拌机构300包括第一锥齿轮310,搅拌转动轴12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310,第一锥齿轮310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11,且第二锥齿轮311皆与第一锥齿轮310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311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轴312,第二搅拌轴312的外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叶313,且第二搅拌叶313的数量为两个,第一锥齿轮310和第二锥齿轮311的外部套接安装有安装箱体314,且安装箱体314与搅拌转动轴120和第二搅拌轴312相互衔接处皆通过轴承连接,设备壳体110的底端设置有出料机构400,出料机构400包括出料管体410,设备壳体1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体410,出料管体4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手动阀门411,解决了现有的耐污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用混合搅拌设备的搅拌速率有限,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进一步的,设备壳体110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30,设备壳体110的顶端设置有配比机构200,配比机构200包括配比管210,设备壳体110的顶端通过通槽插入安装有配比管210,配比管210的顶端开设有插入槽211,且插入槽211的数量为三个,插入槽211的内部皆插入安装有配比漏斗212,配比漏斗212的内部皆设置有电磁阀,且配比漏斗212的外部设置有刻度线,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辅料进行配比。
进一步的,设备壳体110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连接有检修舱门128,检修舱门128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29,且观察窗129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设备壳体110内部进行观测工作。
进一步的,设备壳体110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500,缓冲机构500包括缓冲基座510,设备壳体110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基座510,缓冲基座5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导流板511,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有效的延长了本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一搅拌轴122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清洁刮板125,清洁刮板125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清洁毛刷126,使得设备壳体110的内壁可被清洁。
进一步的,配比漏斗212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开设有卡入槽213,插入槽211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开设有弹簧凹槽215,弹簧凹槽215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16,复位弹簧216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卡入球214,卡入球214相互靠近一端的形状为弧形,且卡入球214皆插入至卡入槽213的内部,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辅料进行配比。
进一步的,出料管体410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12,出料管体4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13,且第二安装槽413与出料管体410的内部相连通,第二安装槽413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干湿分离过滤板414,干湿分离过滤板414的外部均匀开设有干湿分离过滤通孔415,干湿分离过滤板4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入块417,且插入块417插入至第一安装槽412的内部,干湿分离过滤板4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抽动板416,且抽动板416通过第二安装槽413延伸至出料管体410的外部,可在出料时,对设备壳体110内部的料液起到过滤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耐污纺织纤维材料的质量。
进一步的,出料管体410的一侧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固定基座418,固定基座418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420,抽动板416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19,第二限位槽420的内部插入有限位杆421,且限位杆421插入至第一限位槽419的内部,限位杆4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动环423,限位杆421的外部套接安装有拉伸弹簧422,且拉伸弹簧42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拉动环423和固定基座418固定连接,不仅对干湿分离过滤板414起到限位的作用,还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干湿分离过滤板414后期的维护工作。
工作原理: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聚乙二醇、月桂醇和桐油酸酐进行混合搅拌时,首先,工作人员可通过配比机构200将聚乙二醇、月桂醇和桐油酸酐进行配比工作,当工作人员完成聚乙二醇、月桂醇和桐油酸酐的配比工作后,工作人员可打开阀门,并通过配比管210将其输送至设备壳体110的内部,当工作人员完成上述操作后,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一手动阀门115打开入液管114,当工作人员通过第一手动阀门115打开入液管114后,此时工作人员可将入液管114连接料液管,而后料液随即会通过入液管114输送至设备壳体110的内部,当工作人员完成上述操作后,工作人员可将本设备外接电源,当本设备外接电源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130打开加热导管127,当加热导管127被打开后,加热导管127可对设备壳体110内部的混合物进行加热,当设备壳体110内部的混合物被加热至合适温度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面板130打开伺服电机116,当伺服电机116被打开后,伺服电机116随即会通过传送皮带119带动搅拌转动轴120转动,当搅拌转动轴120转动后第一搅拌叶124也会被带动运转,此时,搅拌转动轴120继续转动,搅拌转动轴120会带动第一锥齿轮310转动,当第一锥齿轮310转动后,第二锥齿轮311随即被带动,当第二锥齿轮311被带动后,第二搅拌叶313随即被带动运转,此时第二搅拌叶313与第一搅拌叶124相互配合,完成对聚乙二醇、月桂醇和桐油酸酐的搅拌混合,经过一定时间后,聚乙二醇、月桂醇和桐油酸酐被搅拌混合均匀,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出料机构400将混合完毕的聚乙二醇、月桂醇和桐油酸酐的混合物排出,随后工作人员可将混合完毕的混合材料,置于密闭条件和215℃下熔融,并通过1800m/min的速度纺丝,通过牵拉处理,并最终制得抗污渍纺织材料。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包括设备壳体(110),所述设备壳体(110)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安装有设备支撑柱(111),所述设备支撑柱(111)的外部皆通过焊接安装有第一加强筋(112),所述设备支撑柱(111)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设备底座(113),所述设备壳体(110)的一侧通过通槽固定连接有入液管(114),且入液管(1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手动阀门(115),所述设备壳体(1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6),所述伺服电机(116)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箱(117),所述电机箱(117)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连接有门体(131),所述电机箱(117)的一侧开设有皮带槽(118),所述伺服电机(116)的底端设置有传送皮带(119),且传送皮带(119)通过通槽延伸至电机箱(117)的外部,所述传送皮带(119)的一侧通过滚轮固定安装有搅拌转动轴(120),且搅拌转动轴(120)通过通槽延伸至设备壳体(110)的内部,所述搅拌转动轴(12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筒(121),且安装套筒(1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套筒(121)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轴(122),所述第一搅拌轴(122)的外表面皆焊接安装有第二加强筋(123),所述第一搅拌轴(122)的底端和顶端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叶(124),且第一搅拌叶(12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搅拌转动轴(120)外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加热导管(127),且加热导管(12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搅拌转动轴(120)的外部设置有辅助搅拌机构(300),所述辅助搅拌机构(300)包括第一锥齿轮(310),所述搅拌转动轴(12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310),所述第一锥齿轮(310)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11),且第二锥齿轮(311)皆与第一锥齿轮(310)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311)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轴(312),所述第二搅拌轴(312)的外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叶(313),且第二搅拌叶(31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10)和第二锥齿轮(311)的外部套接安装有安装箱体(314),且安装箱体(314)与搅拌转动轴(120)和第二搅拌轴(312)相互衔接处皆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设备壳体(110)的底端设置有出料机构(400),所述出料机构(400)包括出料管体(410),所述设备壳体(1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体(410),所述出料管体(4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手动阀门(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110)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30),所述设备壳体(110)的顶端设置有配比机构(200),所述配比机构(200)包括配比管(210),所述设备壳体(110)的顶端通过通槽插入安装有配比管(210),所述配比管(210)的顶端开设有插入槽(211),且插入槽(211)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插入槽(211)的内部皆插入安装有配比漏斗(212),所述配比漏斗(212)的内部皆设置有电磁阀,且配比漏斗(212)的外部设置有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110)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连接有检修舱门(128),所述检修舱门(128)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29),且观察窗(129)的正面设置有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110)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机构(500),所述缓冲机构(500)包括缓冲基座(510),所述设备壳体(110)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基座(510),所述缓冲基座(5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导流板(5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122)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清洁刮板(125),所述清洁刮板(125)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清洁毛刷(1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比漏斗(212)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开设有卡入槽(213),所述插入槽(211)相互远离的一侧皆开设有弹簧凹槽(215),所述弹簧凹槽(215)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16),所述复位弹簧(216)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卡入球(214),所述卡入球(214)相互靠近一端的形状为弧形,且卡入球(214)皆插入至卡入槽(213)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体(410)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12),所述出料管体(4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13),且第二安装槽(413)与出料管体(410)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安装槽(413)的内部插入安装有干湿分离过滤板(414),所述干湿分离过滤板(414)的外部均匀开设有干湿分离过滤通孔(415),所述干湿分离过滤板(4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入块(417),且插入块(417)插入至第一安装槽(412)的内部,所述干湿分离过滤板(4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抽动板(416),且抽动板(416)通过第二安装槽(413)延伸至出料管体(410)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织纤维材料生产的混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体(410)的一侧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固定基座(418),所述固定基座(418)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420),所述抽动板(416)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19),所述第二限位槽(420)的内部插入有限位杆(421),且限位杆(421)插入至第一限位槽(419)的内部,所述限位杆(4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动环(423),所述限位杆(421)的外部套接安装有拉伸弹簧(422),且拉伸弹簧(42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拉动环(423)和固定基座(418)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