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24


    本发明涉及涵洞,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



    背景技术:

    涵洞在山区公路中较为多见,对应产生的较大范围的路基病害也较多,严重影响了我国山区公路的服务质量和使用寿命。现行《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d60-2015)中土压力计算理论并未准确反映涵洞顶部竖向土压力的变化规律,使得工程设计计算的土压力与涵洞实际受力状况有一定差距。此涵洞主要是建设在铁路、山区等地段,在保证上方车辆通行的情况下,也不会阻挡行人或者车辆在其下方通行,所以涵洞就是用来保证下方通行的结构,但是当该地段受到强降雨等气候时,涵洞内部就会积水等问题,阻碍行人或者车辆的通行,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达到满足不同气候要求的作用,保证涵洞内部始终处于通行状态,使用简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路基本体,所述路基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内墙顶腔,且所述路基本体上端由混凝土层组成,所述内墙顶腔的下端两侧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路基顶块,其中一个所述路基顶块上铰接有铺面板,所述铺面板的设置长度与两个所述路基顶块的间距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涵洞结构内壁上侧由混凝土层组成,增加上侧的承受力,并设置有铺面板,在遇到强降雨的气候后,铺面板作为临时通行的道路,以供行人或者车辆通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墙顶腔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保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涵洞内壁上侧设置有弧形保护罩,在整体涵洞承受来自上方压力的前提下,将压力向两侧下端分散开,从而保护涵洞结构,防止涵洞内部出现塌陷开裂的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路基本体一侧内部开设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的外壁铰接有安全阀门,所述安全阀门的设置高度大于路基顶块的设置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控制室用来放置驱动结构,并且控制室的设置高度高于路基顶块,所以在遇到强降雨的气候时,积水不会影响到控制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双向伺服电机,所述双向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设置有连接钢索,所述连接钢索的末端与铺面板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铺面板由连接钢索进行牵引转动,连接钢索由双向伺服电机进行牵引,可以根据涵洞内部的积水情况选择铺面板的使用状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保护罩的下表面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配合导轮,每个所述配合导轮与连接钢索之间呈内侧相切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钢索由多组配合导轮进行支撑,使连接钢索包含在涵洞的内壁顶端,不会影响到涵洞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保护罩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固定支架,所述弧形固定支架下侧靠近控制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锁定支持架,所述锁定支持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钢索滑套,所述钢索滑套和连接钢索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钢索滑套用来支持连接连接钢索,在铺面板放下的过程中,连接钢索在钢索滑套的牵引下,连接钢索放置在靠近控制的一侧,不会阻碍到通行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铺面板的铰接端与安全阀门处于相对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铺面板和控制室处于相对侧,所以在铺面板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到控制室的正常启闭。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结构可以起到保护涵洞结构的作用,提高运营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可以保证强降雨气候中的通行问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横向剖切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内部拆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竖向剖切图;

    图5是本发明的钢索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基本体;2、弧形固定支架;3、锁定支持架;4、弧形保护罩;5、双向伺服电机;6、卷线轮;7、连接钢索;8、支撑块;9、路基顶块;10、铺面板;11、配合导轮;12、钢索滑套;13、内墙顶腔;14、安全阀门;15、控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5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包括路基本体1,路基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内墙顶腔13,且路基本体1上端由混凝土层组成,内墙顶腔13的下端两侧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路基顶块9,其中一个路基顶块9上铰接有铺面板10,铺面板10的设置长度与两个路基顶块9的间距匹配。

    如图2和4所示,内墙顶腔1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保护罩4,路基本体1一侧内部开设有控制室15,控制室15的外壁铰接有安全阀门14,安全阀门14的设置高度大于路基顶块9的设置高度,铺面板10的铰接端与安全阀门14处于相对侧。

    如图4和图5所示,控制室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双向伺服电机5,双向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卷线轮6,卷线轮6上设置有连接钢索7,连接钢索7的末端与铺面板10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弧形保护罩4的下表面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支撑块8,每个支撑块8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配合导轮11,每个配合导轮11与连接钢索7之间呈内侧相切状,弧形保护罩4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固定支架2,弧形固定支架2下侧靠近控制室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锁定支持架3,锁定支持架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钢索滑套12,钢索滑套12和连接钢索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

    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设置有弧形保护罩4,可以承受来自上方的压力,并均匀的分摊到两侧,从而避免涵洞受到过大的压力,所导致涵洞内部出现塌陷的问题;

    当遇到强降雨等气候后,涵洞内部出现积水的问题后,控制室15内部的双向伺服电机5开始运作,使连接钢索7在卷线轮6上放开,在重力的作用下,铺面板10自然落下,逐渐落在路基顶块9上,从而形成可供通行的简易路板,方便通行,连接钢索7在放线的过程中,铺面板10上的连接钢索7落在钢索滑套12上,从而不会出现连接钢索7阻碍通行的问题;

    在积水清理完毕后,双向伺服电机5再次启动,开始收线,连接钢索7在每个配合导轮11的作用下,使铺面板10逐渐抬升,从而露出涵洞内部的道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包括路基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路基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内墙顶腔(13),且所述路基本体(1)上端由混凝土层组成,所述内墙顶腔(13)的下端两侧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路基顶块(9),其中一个所述路基顶块(9)上铰接有铺面板(10),所述铺面板(10)的设置长度与两个所述路基顶块(9)的间距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墙顶腔(1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保护罩(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路基本体(1)一侧内部开设有控制室(15),所述控制室(15)的外壁铰接有安全阀门(14),所述安全阀门(14)的设置高度大于路基顶块(9)的设置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室(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双向伺服电机(5),所述双向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卷线轮(6),所述卷线轮(6)上设置有连接钢索(7),所述连接钢索(7)的末端与铺面板(10)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弧形保护罩(4)的下表面呈均匀设置固定安装有支撑块(8),每个所述支撑块(8)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配合导轮(11),每个所述配合导轮(11)与连接钢索(7)之间呈内侧相切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弧形保护罩(4)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固定支架(2),所述弧形固定支架(2)下侧靠近控制室(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锁定支持架(3),所述锁定支持架(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钢索滑套(12),所述钢索滑套(12)和连接钢索(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铺面板(10)的铰接端与安全阀门(14)处于相对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积水涵洞结构,涉及涵洞,解决了当前涵洞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强降雨气候时,出现无法通行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路基本体,路基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内墙顶腔,且路基本体上端由混凝土层组成,内墙顶腔的下端两侧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路基顶块,其中一个路基顶块上铰接有铺面板,铺面板的设置长度与两个路基顶块的间距匹配,内墙顶腔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保护罩,路基本体一侧内部开设有控制室,控制室的外壁铰接有安全阀门,安全阀门的设置高度大于路基顶块的设置高度;达到满足不同气候要求的作用,保证涵洞内部始终处于通行状态,使用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夏力农;熊秋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潭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45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