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配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97


    本发明涉及配料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配料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较,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使用生物能源颗粒的方便程度可与燃气、燃油等能源媲美。

    中国也十分重视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将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使生物质能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但中国生物质能的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技术、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和垃圾填埋发电技术等项目,对于生物质能颗粒燃料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直接燃烧利用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热量大,发热量在3900~4800千卡/kg左右,经炭化后的发热量高达7000-8000千卡/kg;并且由于生物质颗粒燃料不含硫磷,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因而不会导致酸雨产生,不污染大气,不污染环境。

    但在目前生物质颗粒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较低,工人成本居高不下,尤其在前期配料环节,需要操作人员严格把控各原料间的比例,稍有不慎便容易造成比例误差大,造成成品不合格的问题,并且不仅影响质量,也增加了工人的操作难度以及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配料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该自动配料系统主要由:控制器、进料机构、储料机构、配料机构以及混料机构组合而成,所述储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的出料端下方并与所述进料机构连接,所述配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储料机构的正下方,所述混料机构设置在所述配料机构的下端并与所述配料机构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进料机构、储料机构、配料机构以及混料机构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进料机构、储料机构、配料机构以及混料机构实现配、混料全自动,提高了效率同时提到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进料机构主要由:倒料槽、进料通道以及提升机组合而成,进料通道设置在所述倒料槽上,所述提升机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内,只需将原料大量投放至倒料槽,通过提升机将原料提升至顶部并落入储料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倒料槽的底面设有斜坡,所述提升机为螺旋提升机,所述提升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提升机的启停,确保储料机构内原料保持充足的同时又不会过多。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储料机构主要由:储料仓、称重器以及仓门组合而成,所述储料仓通过连接架与所述进料机构连接,所述储料仓与所述连接架的连接处设有称重器,所述仓门设置在所述储料仓的底部,通过控制器控制仓门的开启与关闭,将原料从储料仓落入配料斗。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仓门以及称重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仓门的开启关闭,使原料落入配料斗,储料仓的储量远远大于所述配料斗,控制器从称重器的信号知储料机构中原料的多少,低于设定最低重量时控制提升机启动向储料机构中添加原料,能够减少提升机的启动次数,降低能耗。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配料机构主要由:配料斗、配料阀以及流量感应器组合而成,所述配料斗通过连接架与所述进料机构连接并置于所述储料机构的下方,所述配料阀设置与所述配料斗的底部,所述配料斗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混料机构连接,所述流量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管道上,原料通过配料斗进入混料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配料阀与所述流量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流量感应器探知原料投入量的多少,并控制配料阀的开启与关闭。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混料机构主要由:混料桶、混料装置以及混料电机组合而成,所述混料桶置于所述配料机构的下方,所述混料电机置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所述混料装置置于所述混料桶内并与所述混料电机连接,多种原料通过配料斗进入混料机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混料装置主要由: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片组合而成,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置于所述搅拌桶内,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所述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并置于所述搅拌桶内,通过混料电机带动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片的转动,对原料进行混料搅拌,搅拌均匀且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混料电机与所控制器电性连接,可根据配料斗的落料次数与时间控制混料电机的开启与停止,节省用电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自动配料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该装置自动进行原料配比并投入混料机构中进行搅拌,通过储料机构能够控制进入配料装置原料量,人工只需将大量原料投放至倒料槽中,通过控制器的控制,能够很好的控制进料机构、储料机构、配料机构以及混料机构间的工作配合,只要导料槽中原料足够便可做到完全全自动配、混料,极大的节省了人工开支以及操作人员的工作量,生产效率与产品合格率也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的混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的配料机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图1-图3示出了一种自动配料系统,该自动配料系统主要由:控制器1、进料机构2、储料机构3、配料机构4以及混料机构5组合而成,所述储料机构3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2的出料端下方并与所述进料机构2连接,所述配料机构4设置在所述储料机构3的正下方,所述混料机构5设置在所述配料机构4的下端并与所述配料机构4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控制器1与所述进料机构2、储料机构3、配料机构4以及混料机构5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进料机构2、储料机构3、配料机构4以及混料机构5实现配、混料全自动,提高了效率同时提到了产品质量;所述进料机构2主要由:倒料槽21、进料通道22以及提升机23组合而成,进料通道22设置在所述倒料槽21上,所述提升机23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22内,只需将原料大量投放至倒料槽,通过提升机将原料提升至顶部并落入储料机构;所述倒料槽21的底面设有斜坡,所述提升机23为螺旋提升机,所述提升机23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提升机的启停,确保储料机构内原料保持充足的同时又不会过多;所述储料机构3主要由:储料仓31、称重器32以及仓门33组合而成,所述储料仓31通过连接架与所述进料机构2连接,所述储料仓31与所述连接架的连接处设有称重器32,所述仓门33设置在所述储料仓31的底部,通过控制器控制仓门的开启与关闭,将原料从储料仓落入配料斗;所述仓门33以及称重器32均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仓门的开启关闭,使原料落入配料斗,储料仓的储量远远大于所述配料斗,控制器从称重器的信号知储料机构中原料的多少,低于设定最低重量时控制提升机启动向储料机构中添加原料,能够减少提升机的启动次数,降低能耗;所述配料机构4主要由:配料斗41、配料阀42以及流量感应器43组合而成,所述配料斗41通过连接架与所述进料机构2连接并置于所述储料机构3的下方,所述配料阀42设置与所述配料斗41的底部,所述配料斗41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混料机构5连接,所述流量感应器43设置在所述管道上,原料通过配料斗进入混料机构;所述配料阀42与所述流量感应器43均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通过流量感应器探知原料投入量的多少,并控制配料阀的开启与关闭;所述混料机构5主要由:混料桶51、混料装置52以及混料电机53组合而成,所述混料桶51置于所述配料机构4的下方,所述混料电机53置于所述混料桶51的顶部,所述混料装置52置于所述混料桶51内并与所述混料电机53连接,多种原料通过配料斗进入混料机构;所述混料装置52主要由:搅拌轴521以及搅拌叶片522组合而成,所述搅拌轴521的一端置于所述搅拌桶51内,所述搅拌轴521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53连接,所述搅拌叶片522设置在所述搅拌轴521上并置于所述搅拌桶51内,通过混料电机带动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片的转动,对原料进行混料搅拌,搅拌均匀且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所述混料电机53与所控制器1电性连接,可根据配料斗的落料次数与时间控制混料电机的开启与停止,节省用电量;本发明的自动配料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该装置自动进行原料配比并投入混料机构中进行搅拌,通过储料机构能够控制进入配料装置原料量,人工只需将大量原料投放至倒料槽中,通过控制器的控制,能够很好的控制进料机构、储料机构、配料机构以及混料机构间的工作配合,只要导料槽中原料足够便可做到完全全自动配、混料,极大的节省了人工开支以及操作人员的工作量,生产效率与产品合格率也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自动配料系统主要由:控制器(1)、进料机构(2)、储料机构(3)、配料机构(4)以及混料机构(5)组合而成,所述储料机构(3)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2)的出料端下方并与所述进料机构(2)连接,所述配料机构(4)设置在所述储料机构(3)的正下方,所述混料机构(5)设置在所述配料机构(4)的下端并与所述配料机构(4)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控制器(1)与所述进料机构(2)、储料机构(3)、配料机构(4)以及混料机构(5)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2)主要由:倒料槽(21)、进料通道(22)以及提升机(23)组合而成,进料通道(22)设置在所述倒料槽(21)上,所述提升机(23)设置在所述进料通道(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料槽(21)的底面设有斜坡,所述提升机(23)为螺旋提升机,所述提升机(23)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3)主要由:储料仓(31)、称重器(32)以及仓门(33)组合而成,所述储料仓(31)通过连接架与所述进料机构(2)连接,所述储料仓(31)与所述连接架的连接处设有称重器(32),所述仓门(33)设置在所述储料仓(3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门(33)以及称重器(32)均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机构(4)主要由:配料斗(41)、配料阀(42)以及流量感应器(43)组合而成,所述配料斗(41)通过连接架与所述进料机构(2)连接并置于所述储料机构(3)的下方,所述配料阀(42)设置与所述配料斗(41)的底部,所述配料斗(41)的出料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混料机构(5)连接,所述流量感应器(43)设置在所述管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阀(42)与所述流量感应器(43)均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5)主要由:混料桶(51)、混料装置(52)以及混料电机(53)组合而成,所述混料桶(51)置于所述配料机构(4)的下方,所述混料电机(53)置于所述混料桶(51)的顶部,所述混料装置(52)置于所述混料桶(51)内并与所述混料电机(5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52)主要由:搅拌轴(521)以及搅拌叶片(522)组合而成,所述搅拌轴(521)的一端置于所述搅拌桶(51)内,所述搅拌轴(521)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53)连接,所述搅拌叶片(522)设置在所述搅拌轴(521)上并置于所述搅拌桶(5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电机(53)与所控制器(1)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配料系统,主要由:控制器、进料机构、储料机构、配料机构以及混料机构组合而成,所述储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料机构的出料端下方并与所述进料机构连接,所述配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储料机构的正下方,所述混料机构设置在所述配料机构的下端并与所述配料机构的出料端连接;本发明的自动配料系统结构简单,该装置自动进行原料配比并投入混料机构中进行搅拌,通过储料机构能够控制进入配料装置原料量,通过控制器的控制,能够很好的控制进料机构、储料机构、配料机构以及混料机构间的工作配合,只要导料槽中原料足够便可做到完全自动配、混料,极大的节省了人工开支以及操作人员的工作量,生产效率与产品合格率也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华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44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