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基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度预制矩形空心桩与传统支护结构相比,具有桩身刚度大、强度高、施工便捷、绿色环保等特点,矩形桩施工通常采用静力压桩法、锤击沉桩法和水泥土搅拌桩(墙)自沉插入法等,目前矩形桩冠梁均采用现浇结构,现场施工文明条件差、施工周期长、施工造价高,且大大降低了矩形桩整体预制化施工水平,且支护结构使用完成后,形成固体建筑垃圾,影响环境。
本发明一种用于预制矩形支护桩的装配式混凝土冠梁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工厂制作矩形桩预制冠梁,实现现场装配式安装,从而节约造价和工期,减少工程浪费,同时现场无噪音、油污、泥浆等污染,达到经济、安全、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便于制作与现场安装,又节约成本的装配式混凝土冠梁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包括桩帽,在所述桩帽的下端设有支护桩,在所述支护桩上设有浇筑孔,在所述浇筑孔内设有芯柱,在所述芯柱的上端设有至少两个钢筋,至少两个所述钢筋均从下向上插入桩帽中;在所述芯柱的外侧壁上绕设有铁板,在所述铁板与浇筑孔的孔壁之间存有间隙,在所述桩帽上对应该间隙位置处设有注浆孔,在注浆孔注入粘黏浆并充满间隙位置,该芯柱的底部固设有托板;在所述桩帽的一端设有连接凸块,另一端设有连接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桩帽下端面设有一段开口向下的凹槽,芯柱插入浇筑孔的同时,该凹槽槽底的对应位置扣接在支护桩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桩帽包括至少两根并排平铺设置的主筋,在至少两根所述主筋的外侧绕设紧固有至少一个箍筋,所述箍筋和主筋构成框梁结构,该框梁结构浇筑混凝土形成桩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粘黏浆为cgm-1灌浆料。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钢筋均与水平面形成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为30°~60°。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经模具制作、钢筋布置、合模、泵送布料、离心成型、蒸气养护和脱模,把箍筋和主筋构成的框梁结构做成桩帽,并在桩帽的下端由钢筋一体连接芯柱,形成冠梁;
2)、在芯柱的外侧壁绕设一圈铁板;
3)、现场的支护桩加工做出浇筑孔,在浇筑孔的底部平放托板;
4)、冠梁现场复核、转运、定位冠梁,芯柱插入浇筑孔中,芯柱的底部与托板抵接,绕设的铁板与浇筑孔的孔壁存留间隙,再按浇筑孔的位置,在桩帽上加工出注浆孔,注浆孔位于浇筑孔中间隙位置的上方;
5)、冠梁拼接施工,在直线方向,相邻两个冠梁之间先由连接凸块和连接凹槽卡接连接,再按上述的相关步骤把冠梁固定在支护桩上;在转角位置,利用转角冠梁拼接施工;
6)、高压注浆填充,在注浆孔重压注浆,填满浇筑孔中的间隙位置;
7)、待注浆成型后,依次拔出冠梁和转角冠梁;
8)、清理钢板,回收冠梁以便二次利用。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所述转角冠梁包括梁体,在所述梁体上设有两个向外伸出的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呈90°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的形状与连接凹槽的槽体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梁体的下端也设有支护桩,在所述支护桩上设有浇筑孔,在所述浇筑孔内设有芯柱,在所述芯柱的外侧壁上绕设有铁板,在所述铁板与浇筑孔的孔壁之间存有间隙,在所述桩帽上对应该间隙位置处设有注浆孔,在所述芯柱的上端设有至少两个钢筋,至少两个所述钢筋均从下向上插入梁体中;所述梁体下端面设有一段开口向下的凹槽,芯柱插入浇筑孔的同时,该凹槽槽底的对应位置扣接在支护桩的上端面。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桩帽和支护桩制成一体,现场装配式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还便于拆卸,降低了工程成本,也减少了固体废物污染,还能实现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冠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图4为转角冠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角冠梁的安装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包括桩帽1,所述桩帽1包括至少两根并排平铺设置的主筋13,在至少两根所述主筋13的外侧绕设紧固有至少一个箍筋14,所述箍筋14和主筋13构成框梁结构,该框梁结构浇筑混凝土形成桩帽1;在所述桩帽1的下端设有支护桩2,在所述支护桩2上设有浇筑孔,在所述浇筑孔内设有芯柱4,所述桩帽1下端面设有一段开口向下的凹槽,芯柱4插入浇筑孔的同时,该凹槽槽底的对应位置扣接在支护桩2的上端面。
在所述芯柱4的上端设有至少两个钢筋6,至少两个所述钢筋6均从下向上插入桩帽1中,至少两个所述钢筋6均与水平面形成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为30°~60°;在所述芯柱4的外侧壁上绕设有铁板5,在所述铁板5与浇筑孔的孔壁之间存有间隙,在所述桩帽1上对应该间隙位置处设有注浆孔3,在注浆孔3注入粘黏浆并充满间隙位置,所述粘黏浆为cgm-1灌浆料,该芯柱4的底部固设有托板41。
在所述桩帽1的一端设有连接凸块11,另一端设有连接凹槽12,所述连接凸块11与连接凹槽12的形状相适配。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1到图5所示,施工的具体步骤为:
1)、经模具制作、钢筋布置、合模、泵送布料、离心成型、蒸气养护和脱模,把箍筋14和主筋13构成的框梁结构做成桩帽1,并在桩帽1的下端由钢筋6一体连接芯柱4,形成冠梁;
2)、在芯柱4的外侧壁绕设一圈铁板5;
3)、现场的支护桩2加工做出浇筑孔,在浇筑孔的底部平放托板41;
4)、冠梁现场复核、转运、定位冠梁,芯柱4插入浇筑孔中,芯柱4的底部与托板41抵接,绕设的铁板5与浇筑孔的孔壁存留间隙,再按浇筑孔的位置,在桩帽1上加工出注浆孔3,注浆孔3位于浇筑孔中间隙位置的上方;
5)、冠梁拼接施工,在直线方向,相邻两个冠梁之间先由连接凸块11和连接凹槽12卡接连接,再按上述的相关步骤把冠梁固定在支护桩2上;在转角位置,利用转角冠梁拼接施工,所述转角冠梁包括梁体7,在所述梁体7上设有两个向外伸出的连接块71,两个所述连接块71呈90°角设置;所述连接块71的形状与连接凹槽12的槽体形状相适配。
转角冠梁的安装施工和前述冠梁相同,即所述梁体7的下端也设有支护桩2,在所述支护桩2上设有浇筑孔,在所述浇筑孔内设有芯柱4,在所述芯柱4的外侧壁上绕设有铁板5,在所述铁板5与浇筑孔的孔壁之间存有间隙,在所述桩帽1上对应该间隙位置处设有注浆孔3,在所述芯柱4的上端设有至少两个钢筋6,至少两个所述钢筋6均从下向上插入梁体7中;所述梁体7下端面设有一段开口向下的凹槽,芯柱4插入浇筑孔的同时,该凹槽槽底的对应位置扣接在支护桩2的上端面。
6)、高压注浆填充,在注浆孔3重压注浆,填满浇筑孔中的间隙位置;
7)、待注浆成型后,依次拔出冠梁和转角冠梁;
8)、清理钢板5,回收冠梁以便二次利用。
在制作和施工过程中,钢筋6和箍筋14的数量,应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本发明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帽(1),在所述桩帽(1)的下端设有支护桩(2),在所述支护桩(2)上设有浇筑孔,在所述浇筑孔内设有芯柱(4),在所述芯柱(4)的上端设有至少两个钢筋(6),至少两个所述钢筋(6)均从下向上插入桩帽(1)中;在所述芯柱(4)的外侧壁上绕设有铁板(5),在所述铁板(5)与浇筑孔的孔壁之间存有间隙,在所述桩帽(1)上对应该间隙位置处设有注浆孔(3),在注浆孔(3)注入粘黏浆并充满间隙位置,该芯柱(4)的底部固设有托板(41);在所述桩帽(1)的一端设有连接凸块(11),另一端设有连接凹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1)下端面设有一段开口向下的凹槽,芯柱(4)插入浇筑孔的同时,该凹槽槽底的对应位置扣接在支护桩(2)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1)包括至少两根并排平铺设置的主筋(13),在至少两根所述主筋(13)的外侧绕设紧固有至少一个箍筋(14),所述箍筋(14)和主筋(13)构成框梁结构,该框梁结构浇筑混凝土形成桩帽(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块(11)与连接凹槽(12)的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黏浆为cgm-1灌浆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钢筋(6)均与水平面形成夹角,该夹角的范围为30°~60°。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经模具制作、钢筋布置、合模、泵送布料、离心成型、蒸气养护和脱模,把箍筋(14)和主筋(13)构成的框梁结构做成桩帽(1),并在桩帽(1)的下端由钢筋(6)一体连接芯柱(4),形成冠梁;
2)、在芯柱(4)的外侧壁绕设一圈铁板(5);
3)、现场的支护桩(2)加工做出浇筑孔,在浇筑孔的底部平放托板(41);
4)、冠梁现场复核、转运、定位冠梁,芯柱(4)插入浇筑孔中,芯柱(4)的底部与托板(41)抵接,绕设的铁板(5)与浇筑孔的孔壁存留间隙,再按浇筑孔的位置,在桩帽(1)上加工出注浆孔(3),注浆孔(3)位于浇筑孔中间隙位置的上方;
5)、冠梁拼接施工,在直线方向,相邻两个冠梁之间先由连接凸块(11)和连接凹槽(12)卡接连接,再按上述的相关步骤把冠梁固定在支护桩(2)上;在转角位置,利用转角冠梁拼接施工;
6)、高压注浆填充,在注浆孔(3)重压注浆,填满浇筑孔中的间隙位置;
7)、待注浆成型后,依次拔出冠梁和转角冠梁;
8)、清理钢板(5),回收冠梁以便二次利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转角冠梁包括梁体(7),在所述梁体(7)上设有两个向外伸出的连接块(71),两个所述连接块(71)呈90°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71)的形状与连接凹槽(12)的槽体形状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冠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7)的下端也设有支护桩(2),在所述支护桩(2)上设有浇筑孔,在所述浇筑孔内设有芯柱(4),在所述芯柱(4)的外侧壁上绕设有铁板(5),在所述铁板(5)与浇筑孔的孔壁之间存有间隙,在所述桩帽(1)上对应该间隙位置处设有注浆孔(3),在所述芯柱(4)的上端设有至少两个钢筋(6),至少两个所述钢筋(6)均从下向上插入梁体(7)中;所述梁体(7)下端面设有一段开口向下的凹槽,芯柱(4)插入浇筑孔的同时,该凹槽槽底的对应位置扣接在支护桩(2)的上端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