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
背景技术:
打桩机由桩锤、桩架及附属设备等组成。桩锤依附在桩架前部两根平行的竖直导杆之间,用提升吊钩吊升,桩架为一钢结构塔架,在其后部设有卷扬机,用以起吊桩和桩锤,桩架前面有两根导杆组成的导向架,用以控制打桩方向,使桩按照设计方位准确地贯入地层。
当前的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在对一些小型桩体进行打桩时,往往是通过人工进行敲击打桩,打桩效率低下,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十分大,大大降低了整个打桩工程的进度;且当前的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在打桩前,其打桩装置只能对固定粗细的桩体进行固定,无法自由调节装置固定结构的口径,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不利于该装置的推广使用;同时当前的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在对新桩体进行打桩时,往往需要重新将桩体进行固定,且移动装置时也十分不便,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使用装置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包括下层仓,所述下层仓顶部的一角铰接有上层仓,且上层仓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蜗杆,所述上层仓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顶部均匀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共同安装有活动板,所述上层仓的内部设置有与活动板相互配合的撞击组件,所述下层仓内侧的顶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下层仓内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安装管,且安装管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下层仓内部的一角位置处安装有与固定组件相互配合的驱动装置,所述上层仓底部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孔,所述下层仓底部的四角位置处对称安装有电动升降杆,且四组电动升降杆的输出端共同安装有底板,所述下层仓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旋转电机电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滑槽、导轮、安装架、内螺纹环、铰接杆、第二滑块、环形滑块、第三齿轮、安装环和环形滑槽,所述限位板底部和下层仓的内底部对称均匀开设有四组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相互靠近的一端安装有相互配合的导轮,所述安装管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螺纹设置有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的外侧安装有第三齿轮,两组所述内螺纹环相背的一面对称开设有环形滑槽,且环形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的外侧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侧均匀铰接有四组铰接杆,且铰接杆远离安装环的一端与邻近一组安装架的外侧铰接;
所述撞击组件包括固定弹簧、第一齿轮、第一滑槽、升降杆、第一滑块、撞击锤、齿条、第二齿轮、u型安装杆和套管,所述上层仓内部的两端和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安装有撞击锤,所述撞击锤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上层仓的内顶部均匀安装有四组u型安装杆,所述u型安装杆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套管,且套管外侧的一端安装有与齿条相互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套管外侧的另一端安装有与蜗杆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撞击锤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弹簧,且固定弹簧的顶端与上层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传动齿轮、安装仓、长齿轮和伺服电机,所述下层仓内部的一角设置有安装仓,且安装仓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安装仓内部靠近安装管的位置处设置有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长齿轮,且长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伺服电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层仓和下层仓同一侧相互靠近的位置处对称安装有边板,所述下层仓靠近边板一侧的顶部铰接有与两组边板相互配合的u型架。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安装有挡板,所述升降杆外侧的顶部套设有辅助弹簧,且辅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层仓的顶部和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为不完全齿轮,所述旋转电机内部两侧的第二齿轮与蜗杆的啮合程度相同,所述旋转电机内部两端的第二齿轮与旋转电机的啮合程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下层仓两侧两端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设置有制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和下层仓的中心位置处皆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孔径大于安装管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上层仓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加固板,所述蜗杆外侧的底部安装有辅助轴承,且辅助轴承与加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层仓内两侧的底部对称开设有辅助滑槽,且辅助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活动板固定连接的辅助滑块。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防撞垫,所述撞击锤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安装管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安装管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间隔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撞击组件、旋转电机、上层仓、电动升降杆、底板、蜗杆、活动板、固定环和缓冲弹簧的配合使用,利用旋转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从而使得两端的撞击锤同时升起然后落下,撞击在活动板顶部,而在两端的撞击锤撞击活动板时,上层仓内部两侧的撞击锤又缓缓升起,四组撞击锤对活动板的顶部形成循环撞击,大大提高了装置将桩体打进土壤中的效率,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整个打桩工程的进度。
2、本发明通过固定组件、下层仓、限位板、驱动装置和安装管的配合使用,在桩体放进安装管内部后,通过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使得长齿轮带动两组第三齿轮转动,而两组第三齿轮由于螺纹作用相互靠近,通过铰接杆拉动多组安装架向方形孔中心部位移动,直到八组导轮皆将桩体抵住,从而实现将桩体扶正并限位,使得桩体在钻进土壤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垂直地面的状态,保证了装置打桩的效果,也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3、本发明通过上层仓、边板、u型架、固定组件、下层仓、方形孔和安装管的配合使用,在对同一桩体进行打桩时,在第一次导轮将桩体抵住限位后,后续只需要旋转打开u型架,解除对边板的固定,然后水平转动上层仓,使得上层仓和下层仓错位开,将下层仓的顶部露出来,接着再放入新一组桩体,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上层仓与下层仓分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层仓的俯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限位板的俯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下层仓的俯视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齿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安装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图。
图中:1、撞击组件;101、固定弹簧;102、第一齿轮;103、第一滑槽;104、升降杆;105、第一滑块;106、撞击锤;107、齿条;108、第二齿轮;109、u型安装杆;110、套管;2、旋转电机;3、上层仓;4、边板;5、u型架;6、控制面板;7、电动升降杆;8、底板;9、固定组件;901、第二滑槽;902、导轮;903、安装架;904、内螺纹环;905、铰接杆;906、第二滑块;907、环形滑块;908、第三齿轮;909、安装环;910、环形滑槽;10、下层仓;11、方形孔;12、蜗杆;13、活动板;14、固定环;15、限位板;16、缓冲弹簧;17、驱动装置;171、传动齿轮;172、安装仓;173、长齿轮;174、伺服电机;18、安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包括下层仓10,其特征在于:下层仓10顶部的一角铰接有上层仓3,且上层仓3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蜗杆12,上层仓3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加固板,蜗杆12外侧的底部安装有辅助轴承,且辅助轴承与加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助于提高蜗杆12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下层仓10两侧两端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设置有制动装置,便于将整个装置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处,上层仓3和下层仓10同一侧相互靠近的位置处对称安装有边板4,下层仓10靠近边板4一侧的顶部铰接有与两组边板4相互配合的u型架5,有助于将上层仓3和下层仓10固定连接,上层仓3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环14,且固定环14的顶部均匀安装有缓冲弹簧16,缓冲弹簧16的顶部共同安装有活动板13,上层仓3内两侧的底部对称开设有辅助滑槽,且辅助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活动板13固定连接的辅助滑块,有助于提高活动板13在受到撞击过程中升降的稳定性,上层仓3的内部设置有与活动板13相互配合的撞击组件1,下层仓10内侧的顶部安装有限位板15,下层仓10内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安装管18,且安装管18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9,安装管18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安装管18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间隔环,有助于在长齿轮173带动第三齿轮908转动过程中,迫使两组内螺纹环904作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限位板15和下层仓10的中心位置处皆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孔径大于安装管18的孔径,便于桩体的底端穿过安装管18后与地面接触,下层仓10内部的一角位置处安装有与固定组件9相互配合的驱动装置17,上层仓3底部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孔11,下层仓10底部的四角位置处对称安装有电动升降杆7,且四组电动升降杆7的输出端共同安装有底板8,下层仓10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通过导线与旋转电机2电连接;
固定组件9包括第二滑槽901、导轮902、安装架903、内螺纹环904、铰接杆905、第二滑块906、环形滑块907、第三齿轮908、安装环909和环形滑槽910,限位板15底部和下层仓10的内底部对称均匀开设有四组第二滑槽901,且第二滑槽9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块906,第二滑块906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903,安装架903底部相互靠近的一端安装有相互配合的导轮902,安装管18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螺纹设置有内螺纹环904,内螺纹环904的外侧安装有第三齿轮908,两组内螺纹环904相背的一面对称开设有环形滑槽910,且环形滑槽910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滑块907,环形滑块907的外侧安装有安装环909,安装环909的外侧均匀铰接有四组铰接杆905,且铰接杆905远离安装环909的一端与邻近一组安装架903的外侧铰接;
撞击组件1包括固定弹簧101、第一齿轮102、第一滑槽103、升降杆104、第一滑块105、撞击锤106、齿条107、第二齿轮108、u型安装杆109和套管110,上层仓3内部的两端和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103,且第一滑槽1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105,第一滑块105的外侧安装有撞击锤106,活动板13的顶部设置有防撞垫,撞击锤106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有助于降低撞击锤106撞击活动板13过程中,自身和活动板13发生较大的碰撞损伤,撞击锤106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杆104,升降杆104的顶部安装有挡板,升降杆104外侧的顶部套设有辅助弹簧,且辅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层仓3的顶部和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助于提高撞击锤106撞击活动板13的力度,升降杆104的一侧设置有齿条107,上层仓3的内顶部均匀安装有四组u型安装杆109,u型安装杆109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套管110,且套管110外侧的一端安装有与齿条107相互配合的第二齿轮108,第二齿轮108为不完全齿轮,旋转电机2内部两侧的第二齿轮108与蜗杆12的啮合程度相同,旋转电机2内部两端的第二齿轮108与旋转电机2的啮合程度相同,有助于利用第二齿轮108和齿条107配合将撞击锤106提起来后使其又撞击向活动板13的顶部,且两端的撞击锤106和两侧的撞击锤106可以循环不断对活动板13的顶部进行撞击,套管110外侧的另一端安装有与蜗杆12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02,撞击锤106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弹簧101,且固定弹簧101的顶端与上层仓3的内顶部固定连接;
驱动装置17包括传动齿轮171、安装仓172、长齿轮173和伺服电机174,下层仓10内部的一角设置有安装仓172,且安装仓172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74,伺服电机174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齿轮171,安装仓172内部靠近安装管18的位置处设置有与传动齿轮171相互啮合的长齿轮173,且长齿轮173与第三齿轮908相互啮合,控制面板6通过导线与伺服电机174电连接。
实施例1,如图1、2、3、5、6、7和9所示,当需要对桩体进行辅助固定时,控制伺服电机174转动,使得长齿轮173带动两组第三齿轮908转动,而两组第三齿轮908由于螺纹作用相互靠近,通过铰接杆905拉动多组安装架903向方形孔11中心部位移动,直到八组导轮902皆将桩体抵住,从而实现将桩体扶正并限位,使得桩体在钻进土壤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垂直地面的状态。
实施例2,如图1、2、3、4和8所示,当开始对桩体进行撞击打桩时,控制旋转电机2转动,旋转电机2通过蜗杆12带动四组第一齿轮102转动,上层仓3内部两端的第二齿轮108为一对,而上层仓3内部两侧的第二齿轮108为一对,第一齿轮102转动时带动套管110和第二齿轮108转动,利用第二齿轮108和齿条107的配合将升降杆104和撞击锤106提起来,当上层仓3内部两端的撞击锤106上升时,固定弹簧101受力缩短,而在上层仓3内部两端的撞击锤106撞击活动板13时,另两组撞击锤106则缓缓上升,对活动板13形成循环撞击,过程中控制电动升降杆7逐渐下降,使得活动板13的底部始终与桩体的顶部紧贴,保证撞击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前将装置接通电源,首先通过万向轮将装置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处,接着通过控制面板6控制四组电动升降杆7伸长,将装置支撑起来,旋转打开u型架5,解除对边板4的固定,然后水平转动上层仓3,使得上层仓3和下层仓10错位开,将下层仓10的顶部露出来,接着将一组桩体插入进安装管18的内部,然后控制伺服电机174转动,使得长齿轮173带动两组第三齿轮908转动,而两组第三齿轮908由于螺纹作用相互靠近,通过铰接杆905拉动多组安装架903向方形孔11中心部位移动,直到八组导轮902皆将桩体抵住,从而实现将桩体扶正并限位,使得桩体在钻进土壤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垂直地面的状态,然后根据桩体的长度,控制电动升降杆7继续伸长,直到桩体的顶部也位于下层仓10的内部,接着手动将上层仓3重新转动回与下层仓10叠放的状态,并通过u型架5将两组卡住,从而将上层仓3和下层仓10固定连接起来,然后控制旋转电机2转动,旋转电机2通过蜗杆12带动四组第一齿轮102转动,上层仓3内部两端的第二齿轮108为一对,而上层仓3内部两侧的第二齿轮108为一对,第一齿轮102转动时带动套管110和第二齿轮108转动,利用第二齿轮108和齿条107的配合将升降杆104和撞击锤106提起来,当上层仓3内部两端的撞击锤106上升时,固定弹簧101受力缩短,而在上层仓3内部两端的撞击锤106撞击活动板13时,另两组撞击锤106则缓缓上升,对活动板13形成循环撞击,过程中控制电动升降杆7逐渐下降,使得活动板13的底部始终与桩体的顶部紧贴,保证撞击效果,每次打完一个桩后,手动将装置提起,使得桩体从装置的底部离开装置内部,然后将装置通过万向轮移动到下一个打桩位置处继续打桩。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1.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包括下层仓(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仓(10)顶部的一角铰接有上层仓(3),且上层仓(3)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旋转电机(2),所述旋转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蜗杆(12),所述上层仓(3)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环(14),且固定环(14)的顶部均匀安装有缓冲弹簧(16),所述缓冲弹簧(16)的顶部共同安装有活动板(13),所述上层仓(3)的内部设置有与活动板(13)相互配合的撞击组件(1),所述下层仓(10)内侧的顶部安装有限位板(15),所述下层仓(10)内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安装管(18),且安装管(18)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9),所述下层仓(10)内部的一角位置处安装有与固定组件(9)相互配合的驱动装置(17),所述上层仓(3)底部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孔(11),所述下层仓(10)底部的四角位置处对称安装有电动升降杆(7),且四组电动升降杆(7)的输出端共同安装有底板(8),所述下层仓(10)一端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通过导线与旋转电机(2)电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第二滑槽(901)、导轮(902)、安装架(903)、内螺纹环(904)、铰接杆(905)、第二滑块(906)、环形滑块(907)、第三齿轮(908)、安装环(909)和环形滑槽(910),所述限位板(15)底部和下层仓(10)的内底部对称均匀开设有四组第二滑槽(901),且第二滑槽(9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块(906),所述第二滑块(906)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903),所述安装架(903)底部相互靠近的一端安装有相互配合的导轮(902),所述安装管(18)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螺纹设置有内螺纹环(904),所述内螺纹环(904)的外侧安装有第三齿轮(908),两组所述内螺纹环(904)相背的一面对称开设有环形滑槽(910),且环形滑槽(910)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滑块(907),所述环形滑块(907)的外侧安装有安装环(909),所述安装环(909)的外侧均匀铰接有四组铰接杆(905),且铰接杆(905)远离安装环(909)的一端与邻近一组安装架(903)的外侧铰接;
所述撞击组件(1)包括固定弹簧(101)、第一齿轮(102)、第一滑槽(103)、升降杆(104)、第一滑块(105)、撞击锤(106)、齿条(107)、第二齿轮(108)、u型安装杆(109)和套管(110),所述上层仓(3)内部的两端和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103),且第一滑槽(1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105),所述第一滑块(105)的外侧安装有撞击锤(106),所述撞击锤(106)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杆(104),所述升降杆(104)的一侧设置有齿条(107),所述上层仓(3)的内顶部均匀安装有四组u型安装杆(109),所述u型安装杆(109)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套管(110),且套管(110)外侧的一端安装有与齿条(107)相互配合的第二齿轮(108),所述套管(110)外侧的另一端安装有与蜗杆(12)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02),所述撞击锤(106)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弹簧(101),且固定弹簧(101)的顶端与上层仓(3)的内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17)包括传动齿轮(171)、安装仓(172)、长齿轮(173)和伺服电机(174),所述下层仓(10)内部的一角设置有安装仓(172),且安装仓(172)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174),所述伺服电机(174)的输出端安装有传动齿轮(171),所述安装仓(172)内部靠近安装管(18)的位置处设置有与传动齿轮(171)相互啮合的长齿轮(173),且长齿轮(173)与第三齿轮(908)相互啮合,所述控制面板(6)通过导线与伺服电机(17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仓(3)和下层仓(10)同一侧相互靠近的位置处对称安装有边板(4),所述下层仓(10)靠近边板(4)一侧的顶部铰接有与两组边板(4)相互配合的u型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04)的顶部安装有挡板,所述升降杆(104)外侧的顶部套设有辅助弹簧,且辅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层仓(3)的顶部和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08)为不完全齿轮,所述旋转电机(2)内部两侧的第二齿轮(108)与蜗杆(12)的啮合程度相同,所述旋转电机(2)内部两端的第二齿轮(108)与旋转电机(2)的啮合程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仓(10)两侧两端的底部对称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设置有制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5)和下层仓(10)的中心位置处皆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孔径大于安装管(18)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仓(3)内侧的底部安装有加固板,所述蜗杆(12)外侧的底部安装有辅助轴承,且辅助轴承与加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仓(3)内两侧的底部对称开设有辅助滑槽,且辅助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活动板(13)固定连接的辅助滑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3)的顶部设置有防撞垫,所述撞击锤(106)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18)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安装管(18)外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间隔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