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燃料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燃料油中的硫化物的大量排放不仅使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也同样威胁着人类健康。燃料电池中的硫含量也有相当高的要求,有机硫化物的存在,会使燃料电池电极中的催化剂中毒,使燃料电池不能有效的将燃油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产符合欧v标准(<10ppm)的超低硫燃料油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燃料油品的脱硫工艺主要有加氢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萃取脱硫技术、氧化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等。现在的工业生产中,脱硫的主要工艺仍是传统的加氢脱硫,但其存在操作成本较高、耗氢量大、操作条件苛刻,以及降低汽油中辛烷值等缺点。且加氢脱硫只对于硫醇、硫醚、无机硫等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对于热稳定极高的噻吩类硫化物的脱硫效果很差。吸附脱硫由于其成本低廉,操作条件温和,脱硫效果好,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前景的脱硫方法。吸附脱硫是用氧化物、分子筛、活性炭等为吸附剂,通过π络合、范德华力或者是形成化学键脱除汽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的技术。
现报道的通过采用含al、zn、ni等金属的盐和h3po4作为助剂对活性炭进行修饰改性(公开号cn104549143a)的吸附剂、通过在分子筛(sba-15、sba-16、mcm-41、13x和nay)上负载离子液体(公开号cn105327689a)的吸附剂、采用改性钛硅分子筛(公开号cn1844321)的吸附剂以及在y型分子筛上负载金属盐类组分(如钾、镁、钙、铁、钴、镍等的硫酸盐、硝酸盐等)的吸附剂(公开号cn1511629)。以上吸附剂中,金属离子通过π络合作用、酸碱作用、ππ堆叠作用等,使得吸附剂有一定的吸附容量,但活性炭的孔结构以微孔为主,活性炭和分子筛为载体其活性中心分散度低使得吸附容量小,且真实燃油中含有大量芳烃和一定量的烯烃,其大π键会与金属离子发生相互作用,在吸附过程中与噻吩类硫化物产生竞争吸附,使得吸附容量大大降低。因此,此类吸附剂吸附容量低、吸附选择性,差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与吸附剂本身的高分散度活性中心有很大联系。气凝胶是一类纳米级胶体粒子相互聚结形成的三维网状多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骨架组成可调等优点,其活性中心高度分散,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领域。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893138a)、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709685a)、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590728a)通过掺杂zr4 、ag 、co 、cu 、al3 制得sio2复合气凝胶,因气凝胶高度分散的活性中心,使得此类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大,可以对燃料油中噻吩类硫化物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以上吸附剂还是基于π络合作用进行吸附,仍然会存在与真实燃料油中芳烃、烯烃进行竞争吸附的问题,使得有芳烃、烯烃存在时,吸附容量大大降低。因此,虽然此类吸附剂吸附容量大,但吸附选择性差,也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氨基官能团的引入可以提高sio2气凝胶的吸附性能,其中氨基可以和噻吩类硫化物中的硫原子形成氢键,将sio2与aptes杂化交联,在sio2表面引入-nh2与噻吩类硫化物形成氢键,并在此基础上在sio2表面的-nh2螯合ag ,得到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公开号cn110354809a),该方法中虽氨基与噻吩类硫化物中硫原子形成氢键(其不与芳烃、烯烃作用),但ag 的引入依然是基于π络合作用,仍然会存在与真实燃料油中芳烃、烯烃进行竞争吸附的问题,使得有芳烃、烯烃存在时,吸附容量降低。
la3 可以与燃料油中的硫化物产生s-metal(s-la3 )作用,但不与芳烃、烯烃作用,因此本发明利用简单的溶胶-凝胶法结合常压干燥的制备方法,向sio2-aptes气凝胶中引入la3 ,得到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并用于燃料油的深度脱硫,其表现出对噻吩类硫化物吸附的吸附容量高、吸附选择性好的特点。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吸附剂在脱除燃料油中噻吩类硫化物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条件温和、设备要求低、生产成本低的简单方法制备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吸附剂,其通过s-metal(s-la3 )作用结合氢键作用脱除燃料油中类硫,利用气凝胶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的特点使稀土金属离子充分暴露,高度分散,从而使吸附剂具备吸附量大。利用s-metal(s-la3 )作用结合氢键作用(均不与芳烃/烯烃作用)使得其具有更好的吸附选择性。
所述的一种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采用常温下的溶胶-凝胶法结合常压干燥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无水乙醇、正硅酸乙酯和去离子水混合,加入硝酸调节ph至2,磁力搅拌进行水解,水解完成后加入氨水调节ph至6.8,加入aptes静置得到凝胶;
2)将通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凝胶无水乙醇和正硅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中老化,老化后,碾碎,用正己烷进行溶剂置换;
3)将硝酸镧溶于无水乙醇中,与2)中得到的凝胶混合静置,再次用正己烷对凝胶进行溶剂置换;
4)将凝胶置于常压下进行干燥,得到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
所述的一种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氨源,以硝酸镧为镧源。
所述的一种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硝酸镧与步骤1)中的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0~200,优选为1:50。
所述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为吸附剂,将该吸附剂填装入固定床吸附装置中,然后通入模拟汽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吸附饱和后采用溶剂置换进行再生。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入模拟汽油的空速为1~10h-1,优选为1~3h-1。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吸附在常温下进行。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模拟汽油的组分为正庚烷和噻吩类硫化物的混合物;正庚烷、噻吩类硫化物和苯的混合物;噻吩类硫化物和对二甲苯的混合物或正庚烷、噻吩类硫化物和环己烯的混合物。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噻吩类硫化物为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模拟汽油中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的硫浓度为0.1~10mgs/g,优选为0.1~2mgs/g。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再生所用的溶剂为环己烷、乙醚、苯或甲苯,优选为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与负载型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常压干燥法制备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其结构是由纳米级骨架颗粒构成,使骨架内的稀土氧化物活性组分高度分散发、充分暴露,提高单位活性中心的吸附效率,使其在活性组分含量较低时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吸附容量。同时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对设备要求低;
2)本发明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具有典型介孔特征孔径(5~20nm),高孔隙率(85~99%),高比表面积(600~1500m2/g)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噻吩类硫化物可无阻碍地进入气凝胶孔道内,且活性组分与硫化物能充分接触;
3)本发明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噻吩类硫化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该方法基于s-metal(s-la3 )作用和氢键作用,la与燃料油中的噻吩类硫化物形成s-metal作用、氨基与噻吩类硫化物中硫原子形成氢键,两者均不与芳烃、烯烃作用,使得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具有更好的吸附选择性。
4)本发明的吸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吸附条件温和、对吸附设备要求低、操作方便且对噻吩类硫化物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5:投料中硅镧摩尔比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实施例1,硅镧投料摩尔比为10:1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10ml无水乙醇、8ml正硅酸乙酯和2ml去离子水加入烧杯中得到混合溶液a,加入硝酸调节ph至2,磁力搅拌器中搅拌90min使其混合均匀并水解,之后移入冰水浴中加入氨水调节ph至6.8,再加入1mlaptes,静置15min得到sio2-aptes杂化醇凝胶;在体积比为25:15的40ml无水乙醇和正硅酸乙酯的混合液中老化16h,以增强凝胶的骨架结构;再用正己烷对凝胶进行溶剂置换,24h内更换两次溶剂,除去凝胶中的乙醇、水以及其他的有机分子;随后取1.559g硝酸镧溶于3ml无水乙醇中得到溶液b,将溶液b逐滴滴加至碾碎的凝胶中,搅拌2h,并静置一夜;再用正己烷置换2次,最后置于常压120℃下干燥8h,得硅镧投料摩尔比为10:1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
将制备得到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进行模拟汽油中的噻吩类硫化物的穿透吸附实验,其中空速为2h-1,吸附在常温下进行,模拟器有中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的硫浓度为2mgs/g。具体操作如下:在固定床吸附装置中,最底层填装适量的脱脂棉,然后填装1g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与适量的石英砂。吸附实验开始前,用正庚烷充分润湿所填装的吸附剂。通入模拟汽油(组成为正庚烷和噻吩类硫化物),在反应器的下端出口处收集吸附后的模拟汽油,进行色谱分析,当流出液中硫浓度为0.001mgs/g时定为穿透点。所得到的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穿透吸附容量,结果见表1。
实施例2~5,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中,硅镧投料摩尔比依次为25:1、50:1、100:1、200:1,正硅酸乙酯的使用量均为8ml,硝酸镧的使用量分别为0.624g、0.312g、0.156g、0.078g,其余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表1不同硅镧投料摩尔比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
从表1可以看出,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随着硅镧投料摩尔比的减少即镧含量的增加,对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的穿透吸附容量先增后降。在硅镧投料摩尔比为50:1时,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的穿透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因此优选硅镧投料摩尔比为50:1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
实施例6~10:不同空速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选用通过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硅镧投料摩尔比为50:1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为吸附剂,在空速分别为1h-1、3h-1、5h-1、8h-1、10h-1下,对模拟汽油(组成为正庚烷和噻吩类硫化物)中噻吩类硫化物进行穿透吸附实验。吸附在常温下进行,模拟汽油中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硫浓度为2mgs/g,其余穿透吸附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5,吸附结果见表2。
表2不同空速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
从表2可以看出,随空速的减小,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穿透吸附容量会逐渐增大,当空速减小到3h-1之后,对噻吩类硫化物的穿透吸附容量变化不大,因此优选空速为1~3h-1。
实施例11~14:模拟汽油中不同硫浓度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选用通过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硅镧投料摩尔比50:1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为吸附剂,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进行穿透吸附实验,其中模拟汽油中的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硫浓度分别为0.5mgs/g、1mgs/g、2mgs/g、5mgs/g、10mgs/g,空速为2h-1,吸附在常温下进行,其余穿透吸附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5,吸附结果见表3。
表3模拟汽油中不同硫浓度下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
从表3可以看出,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噻吩或苯并噻吩穿透吸附容量在模拟汽油中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硫浓度增大时呈下降趋势,在模拟汽油中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硫浓度为0.1~2mgs/g时,对噻吩类硫的吸附性能影响不大,因此优选模拟汽油中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硫浓度为0.1~2mgs/g。
实施例15~19:模拟汽油中芳烃含量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选用通过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硅镧投料摩尔比为50:1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为吸附剂,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进行穿透吸附实验,穿透吸附实验使用的模拟汽油的组成分别为:(1)对二甲苯与噻吩类硫化物的混合物(2)正庚烷、噻吩和苯的混合物。其中空速为2h-1,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浓度为2mgs/g,吸附在常温下进行,其余穿透吸附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5,吸附结果见表4。
对比例1~6:模拟汽油中芳烃含量对硅银投料摩尔比为50:1的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硅银投料摩尔比为50:1的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的具体制备方法下:
将10ml无水乙醇、8ml正硅酸乙酯和2ml去离子水加入烧杯中得到混合溶液a,加入硝酸调节ph至2,磁力搅拌器中搅拌90min使其混合均匀并水解,之后移入冰水浴中加入氨水调节ph至6.8,再加入1mlaptes,静置15min得到sio2-aptes杂化醇凝胶;在体积比为25:15的40ml无水乙醇和正硅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中老化16h,以增强凝胶的骨架结构;再用正己烷对凝胶进行溶剂置换,24h内更换两次溶剂,除去凝胶中的乙醇、水以及其他的有机分子;随后取0.12g硝酸银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b,将溶液b搅拌均匀后逐滴滴加至碾碎的凝胶中,搅拌2h,并静置一夜;再用正己烷置换2次,最后置于常压120℃下干燥8h,得硅银投料摩尔比为50:1的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
对比例1~6,选用硅银投料摩尔比为50:1的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为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进行穿透吸附实验,穿透吸附实验使用的模拟汽油的组成分别为:(1)对二甲苯与噻吩的混合物;(2)正庚烷、噻吩和苯的混合物。其中空速为2h-1,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浓度为2mgs/g,吸附在常温下进行,其余穿透吸附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5,吸附结果见表4。
表4不同含量芳烃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及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脱硫吸附性能
从表4可以看出,基于s-metal作用和氢键作用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在模拟汽油中含有不同芳烃溶剂时,随芳烃浓度的增大穿透吸附容量呈下降趋势,但与基于π络合作用和氢键作用的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在模拟汽油中存在芳烃时吸附容量大大降低相比,模拟汽油中含有芳烃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吸附性能的影响不大,说明la3 与燃料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形成s-metal作用、氨基与噻吩类硫化物形成氢键均不与芳烃作用,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
因此,在有芳烃溶剂干扰的情况下,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在吸附选择性上更优。
实施例20~23:模拟汽油中烯烃含量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选用通过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硅镧投料摩尔比为50:1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为吸附剂,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进行穿透吸附实验,穿透吸附实验使用的模拟汽油为正庚烷、噻吩和环己烯的混合物,其中空速为2h-1,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浓度为2mgs/g,吸附在常温下进行,穿透吸附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5,吸附结果见表5。
对比例7~10:模拟汽油中烯烃含量对硅银投料摩尔比为50:1的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选用对比例1中制备的硅银投料摩尔比为50:1的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为吸附剂,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进行穿透吸附实验,穿透吸附实验使用的模拟汽油中溶质为噻吩、溶剂为正庚烷和环己烯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其中空速为2h-1,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浓度为2mgs/g,吸附在常温下进行,其余穿透吸附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5,吸附结果见表5。
表5不同含量烯烃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及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
从表5可以看出,基于s-metal作用和氢键作用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在模拟汽油中含有不同烯烃溶剂时,随烯烃浓度的增大穿透吸附容量呈下降趋势,但与基于π络合作用和氢键作用的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在模拟汽油中存在烯烃时吸附容量大大降低相比,模拟汽油中含有烯烃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吸附性能的影响不大,说明la3 与燃料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形成s-metal作用、氨基与噻吩类硫化物形成氢键均不与烯烃作用,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
因此,在有烯烃溶剂干扰的情况下,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在吸附选择性上更优。
通过实施例15~23及对比例1~10的对比,可以看出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在吸附选择性上明显优于sio2-aptes-ag复合气凝胶,且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使用的镧元素为非贵金属,制备成本低廉,在实际生产中更为实用。
实施例24~27:不同再生溶剂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再生吸附性能的影响。
选用通过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硅镧投料摩尔比为50:1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为吸附剂,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进行穿透吸附实验,其中空速为2h-1,模拟汽油(组成为正庚烷和噻吩类硫化物的混合物)中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硫浓度为2mgs/g,吸附在常温下进行,其余穿透吸附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5。在进行吸附穿透实验后,选用环己烷,乙醚,苯或甲苯对使用后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中噻吩类硫化物进行洗脱,再用正庚烷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中的再生溶剂进行洗脱,然后再对模拟汽油中的噻吩类硫化物进行穿透吸附实验,其中空速为2h-1,模拟汽油中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硫浓度为2mgs/g,吸附在常温下进行,其余穿透吸附实验操作同实施例1~5。以上步骤重复三次,得到再生四次的吸附穿透容量结果,吸附结果见表6。
表6不同再生溶剂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模拟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性能
从表6可以看出,当选用环己烷、乙醚、苯和甲苯为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再生溶剂时,均有良好的再生效果。选用苯时,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对噻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再生效果最好。因此优选再生溶剂为苯。
1.一种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采用常温下的溶胶-凝胶法结合常压干燥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无水乙醇、正硅酸乙酯和去离子水混合,加入硝酸调节ph,磁力搅拌进行水解,水解完成后加入氨水调节ph,加入aptes静置得到凝胶;
2)将通过步骤1)制备得到的凝胶无水乙醇和正硅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中老化,老化后,碾碎,用正己烷进行溶剂置换;
3)将硝酸镧溶于无水乙醇中,与2)中置换后的凝胶混合静置,再次用正己烷对凝胶进行溶剂置换;
4)将凝胶置于常压下进行干燥,得到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氨源,以硝酸镧为镧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硝酸镧与步骤1)中的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0~200,优选为1:50。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为吸附剂,将该吸附剂填装入固定床吸附装置中,然后通入模拟汽油,sio2-aptes-la复合气凝胶吸附饱和后采用溶剂置换进行再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入模拟汽油的空速为1~10h-1,优选为1~3h-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吸附在常温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模拟汽油的组分为正庚烷和噻吩类硫化物的混合物;正庚烷、噻吩类硫化物和苯的混合物;噻吩类硫化物和对二甲苯的混合物或正庚烷、噻吩类硫化物和环己烯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噻吩类硫化物为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模拟汽油中噻吩、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的硫浓度为0.1~10mgs/g,优选为0.1~2mgs/g。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再生所用的溶剂为环己烷、乙醚、苯或甲苯,优选为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