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桩基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桩基,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通常用来在软土地基上支撑和固定建筑物,以防止其沉降。
现有的专利公告号为cn106988303b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桩基及其施工方法,该一种桩基包括混凝土基座、连接在混凝土基座上的主桩柱和承载桩柱,所述主桩柱呈竖直设置,所述承载桩柱设置为多个并绕主桩柱设置,所述承载桩柱沿竖直方向朝远离主桩柱倾斜设置,所述主桩柱和承载桩柱间通过连接桩连接。通过在主桩柱周围设置多个倾斜的承载桩柱,通过承载桩柱来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使得桩基不易发生下沉;另外,为了加强承载桩柱与混凝土基座之间的连接,在主桩柱和承载桩柱间连接有柱连接来强化承载桩柱的连接强度,降低桩基与承载桩柱连接处的负荷,且通过连接桩可以将承载桩柱上的力传递到主桩柱上,通过多个连接桩上的力的方向不同产生相互抵消,进一步增强承载能力。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为了保证载桩柱以及连接桩相互对完成对主桩柱的连接稳固效果,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第一段连接钢筋笼以及第二段连接钢筋笼进行调整,完成连接桩对载桩柱以及主桩柱的牵引拉扯效果,施工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桩基施工复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桩基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桩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主桩以及多个连接于所述基座上的支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桩的另一端连接有加固座,所述加固座连接有与所述主桩底部连接的连接桩,所述支撑柱、所述主桩以及所述连接桩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基座以及所述加固座内均设置有基础钢筋笼,所述基础钢筋笼内均设置有主筋,所述连接桩以及所述支撑柱内均设置有连接钢筋笼,所述连接钢筋笼内均设置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与所述主筋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主筋与连接筋之间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实现支撑桩的连接钢筋笼的两端分别基座以及加固座固定,连接桩与加固座固定牢固,待浇注完成后,确保连接桩与加固座、支撑桩分别与基座以及加固座之间固定牢固;通过连接桩对主桩底端进行支撑且加固,支撑桩对主桩顶端进行支撑加固,此时主桩、连接桩以及支撑桩构成一个具有稳定结构的三角形结构,因此主桩被固定牢固,大大提升对主桩的固定稳固效果。
可选的,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筋端部固定连接的螺纹杆、与所述主筋铰接的固定杆以及滑移套设于所述固定杆外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以及所述螺纹套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动固定杆至与螺纹杆共轴向,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通过卡接组件保证螺纹套与螺纹杆固定稳固。
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环以及抵接环,所述卡接环与所述螺纹套远离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套设固定,所述抵接环与所述固定杆靠近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与螺纹杆、卡接环与抵接环相互牵扯作用下,确保螺纹套与螺纹杆固定稳固的效果。
可选的,多个所述支撑柱与多个所述连接桩均相对于所述主桩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柱中心轴线与所述主桩中心轴线的夹角大于所述连接桩中心轴线与所述主桩中心轴线的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远离于基座的一端高于连接桩与主桩的连接位置,便于安装支撑桩以及加固座,降低工作强度。
可选的,所述连接桩沿着所述主桩轴线方向设置有多组,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的多个所述连接桩的上端均相交于所述加固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连接桩对主桩的牵引作用力,保证主桩位置稳固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钢筋笼底部设置有用于插接于所述主桩钢梁笼内的加强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钢筋即为植入在主桩内的加强钢筋,增大主桩与连接桩之间的相互牵扯力,保证连接桩对主桩的支撑效果。
可选的,所述基座厚度尺寸为1-3m,所述主桩顶端伸入所述基座内的长度尺寸大于0.4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桩钢筋笼以及基座的基础钢筋笼相互作用下,主桩以及基座完成浇注时,基座与主桩之间固定更加牢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桩基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的施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桩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定位,测量并确定基座以及加固座的位置,再确定主桩、支撑桩以及连接桩;
s2、埋设护筒,在主桩、支撑桩以及连接桩设置的位置均埋设护筒,每个连接桩均埋设有护筒,三个连接桩的护筒中心轴线以及连接桩的中心轴线均与加固座中心轴线相交;
s3、成孔,使用钻机分别开设加固座、主桩、支撑桩以及连接桩的安装孔,连接桩与主桩连通;连接桩的安装孔以及支撑桩的安装孔均与加固座的安装孔连通;
s4、第一次安装钢筋笼,首先在主桩安装孔内安装主桩钢筋笼、在支撑柱的安装孔内安装连接钢筋笼,在连接桩内的安装孔内安装连接钢筋笼,将加强钢筋端部从连接桩安装孔内伸入至主桩钢筋笼内;
s5、第一次灌浆,在主桩安装孔内安装导管,并且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到连接桩安装孔的下方;
s6、第一次连接,通过螺纹套与螺纹杆实现主筋与连接筋的连接,完成连接桩内的连接钢筋笼以及支撑桩的连接钢筋笼均与加固座内的基础钢筋笼连接;
s7、第二次灌浆,朝向主桩安装孔内灌浆至连接桩安装孔上方,同时朝向连接桩的连接钢筋笼内灌注混凝土;依次完成主桩以及连接桩的安装孔的灌浆操作;取出主桩安装孔以及连接桩安装孔处的护筒;
s8、第三次灌浆,朝向加固座内的基础钢筋笼内灌注混凝土,完成加固座的灌浆操作;朝向支撑桩内的连接钢筋座内灌注混凝土;取出加固座处的护筒以及支撑桩处的护筒;
s9、安装基座内的基础钢筋笼,带主桩以及支撑状固化后挖出基础的安装孔,切除主桩以及支撑桩渗入混凝土基座安装孔中的部分,并预留0.2-0.4m的高度,在基座的安装孔内放置基础钢筋笼,将基础钢筋笼与支撑柱的连接钢筋笼以及主桩的主桩钢筋笼焊接;
s10、基座浇筑,向基座的安装孔内灌注混凝土后进行养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桩设置有三个且沿着主桩轴向分布,连接桩的两端分别与主桩以及加固座连接,且连接桩轴线与主桩轴线的夹角小于支撑桩的轴线与主桩轴线的夹角;使用钻机分别开设四个加固座、主桩、支撑桩以及三个连接桩的安装孔,支撑桩以及连接桩均与加固座的安装孔连通,连接桩的底端与主桩连通;连接桩的安装孔以及支撑桩的安装孔均与加固座的安装孔连通;首先在主桩安装孔内安装主桩钢筋笼、在支撑柱的安装孔内安装连接钢筋笼,分别在三个连接桩内的安装孔内安装相应的连接钢筋笼,同时,与连接桩的连接钢筋笼焊接的加强钢筋伸入至主桩的主桩钢筋笼内;在主桩安装孔内安装导管,并且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到最底部的连接桩安装孔的下方,避免混凝土淹没连接桩与主桩的连接位置;观察且确保加强钢筋位于主桩钢筋笼内;
摆动固定杆实现固定杆与螺纹杆同轴设置,通过螺纹套与螺纹杆实现主筋与连接筋的连接,同时在卡接环以及抵接环的作用下完成连接桩内的连接钢筋笼以及支撑桩的连接钢筋笼均与加固座内的基础钢筋笼连接;朝向主桩安装孔内浇注混凝土至连接桩安装孔上方,同时朝向连接桩的连接钢筋笼内灌注混凝土;浇注连接桩的顺序安装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完成主桩以及连接桩的安装孔的灌浆操作;朝向加固座内的基础钢筋笼内灌注混凝土,完成加固座的灌浆操作,朝向支撑桩内的连接钢筋座内灌注混凝土;带主桩以及支撑状固化后挖出基础的安装孔,切除主桩以及支撑桩渗入混凝土基座安装孔中的部分,并预留0.4m的高度,在基座的安装孔内放置基础钢筋笼,将基础钢筋笼与支撑柱的连接钢筋笼以及主桩的主桩钢筋笼焊接;基座浇筑。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连接桩、支撑桩以及主桩之间构成的三角形结构,确保对主桩固定稳固的效果;
2.通过螺纹杆以及螺纹套、抵接环与卡接环相互作用力,连接桩的两端分别与主桩钢筋笼以及加固座的钢筋笼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桩;2、支撑桩;3、加固座;4、连接桩;5、基础钢筋笼;6、主筋;7、连接钢筋笼;8、连接筋;9、螺纹杆;10、固定杆;11、螺纹套;12、卡接环;13、抵接环;14、加强钢筋;15、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桩基。一种桩基包括基座15、安装于基座15上的主桩1以及四个连接于基座15上的支撑桩2,支撑桩2的另一端连接有加固座3,加固座3也设置为四个,四个加固座3相对于基座15的中心轴线也为对称设置;四个支撑桩2沿着主桩1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设置,四个支撑桩2的竖直轴线与主桩1的竖直轴线相交且相交于一点上,保证支撑桩2对主桩1进行支撑时,主桩1受到的支撑力均匀,实现主桩1的稳定性;基座15固定于主桩1的上方,基座15用于支撑桩2对主桩1进行支撑的支撑受力点。
参照图1,加固座3连接有与主桩1底部连接的连接桩4,四个连接桩4绕着主桩1的同一截面圆围设成一圈,同时四个连接桩4的轴线相交于主桩1的轴线上,连接桩4相对于主桩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同时,同一侧的支撑桩2以及连接桩4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实现对主桩1底端支撑的稳固性;另外,支撑桩2的轴线与加固座3的轴线相交,因此支撑桩2、加固座3以及连接桩4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实现对主桩1支撑且连接的稳固效果。
支撑桩2中心轴线与主桩1中心轴线的夹角大于连接桩4中心轴线与主桩1中心轴线的夹角,因此支撑桩2与加固座3的连接位置高于连接桩4与主桩1连接位置,便于对加固座3进行施工,降低加固座3施工的工作效率。
连接桩4沿着主桩1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多组,即,位于同一竖直平面设置有三个连接桩4,三个连接桩4沿着主桩1的轴线设置,同时,连接桩4远离于支撑桩2的一端均与加固座3连接,因此连接桩4的竖直轴线与主桩1的竖直轴线之间的夹角沿着朝上逐渐增大,且最大夹角依旧小于支撑桩2的中心轴线与主桩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多个连接桩4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主桩1位置的稳定性,避免主桩1发生倾斜。
基座15以及加固座3内均布设有基础钢筋笼5,基础钢筋笼5内均固定连接有主筋6,主筋6长度方向与主桩1的轴线平行,连接桩4以及支撑状内均布设有连接钢筋笼7,连接钢筋笼7内焊接有连接筋8,连接筋8与主筋6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当连接筋8与主筋6之间固定连接时,连接桩4与加固座3之间固定稳固,支撑桩2的两端分别与加固座3以及基座15固定稳固。
参照图1和图2,固定机构包括与连接筋8固定连接有的螺纹杆9、与主筋6铰接的固定杆10以及滑动套设于固定外的螺纹套11,固定杆10外壁铰接有铰接轴,铰接轴沿着主筋6所在截面圆的切线方向设置,铰接轴外壁与固定杆10端部固定连接,固定杆10绕着铰接轴沿着竖直方向摆动,实现对固定杆10摆动角度的调节效果,便于将固定杆10摆动至与螺纹杆9的轴线重合位置。
固定杆10以及螺纹套11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卡接环12以及抵接环13,卡接环12与螺纹套11远离于螺纹杆9的一端套设固定,抵接环13与固定杆10靠近于螺纹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抵接环13端面外圆的半径小于卡接环12端面外圆的半径,螺纹套11穿过抵接环13之后与螺纹杆9螺纹连接,当螺纹套11沿着螺纹杆9的轴向运动时,卡接环12运动至与抵接环13抵接的位置时,在螺纹套11与螺纹杆9螺纹连接以及抵接环13与卡接环12相互限制的作用下,实现固定杆10与螺纹杆9的固定稳固效果,连接筋8与主筋6之间固定,进而当浇注混凝土完成后,确保支撑桩2两端分别与加固座3以及基座15、连接桩4端部与加固座3之间固定牢固效果。
为了实现连接桩4与主桩1之间固定稳固效果,主桩1同样安装有钢筋笼,连接钢筋笼7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插设于主桩1钢筋笼内的加强钢筋14,当主桩1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时,加强钢筋14即为植入在主桩1内的加强钢筋14,增大主桩1与连接桩4之间的相互牵扯力,保证连接桩4对主桩1的支撑效果。
主桩1钢筋笼的上端安装基座15的基础钢筋笼5,为保证主桩1与基座15之间固定稳固的效果,主桩1钢筋笼顶端渗入至基座15的挤出钢筋笼内,基座15完成混凝土浇注后的高度尺寸为2m,其中主桩1顶端伸入至基座15内的长度尺寸大于0.4m,因此主桩1以及基座15完成浇注时,基座15与主桩1之间固定更加牢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桩基及其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首先钻孔且开挖相应的孔,放入主桩1的钢筋笼,此时将多个连接桩4的连接钢筋笼7放入至主桩1的钢筋笼内,加强钢筋14插入至主桩1钢筋笼内,通过螺纹杆9以及螺纹套11、抵接环13与卡接环12相互作用力,连接桩4的两端分别与主桩1钢筋笼以及加固座3的钢筋笼固定;同样的,支撑桩2的连接钢筋笼7两端分别放置于加固座3以及基座15的基础钢筋笼5内,通过螺纹杆9以及螺纹套11、抵接环13与卡接环12将支撑桩2的两端分别与基座15以及加固座3的钢筋笼固定,待浇注完成后,支撑桩2与基座15以及加固座3之间固定牢固。
实施例二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桩基的施工方法。一种桩基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定位,测量并确定基座15以及四个加固座3的位置,再确定主桩1、支撑桩2以及连接桩4;其中,连接桩4设置有三个且沿着主桩1轴向分布,连接桩4的两端分别与主桩1以及加固座3连接,且连接桩4轴线与主桩1轴线的夹角小于支撑桩2的轴线与主桩1轴线的夹角;
s2、埋设护筒,在主桩1、支撑桩2以及连接桩4设置的位置均埋设护筒,且每个连接桩4均埋设有护筒,三个连接桩4的护筒中心轴线以及连接桩4的中心轴线均与加固座3中心轴线相交;
s3、成孔,使用钻机分别开设四个加固座3、主桩1、支撑桩2以及三个连接桩4的安装孔,支撑桩2以及连接桩4均与加固座3的安装孔连通,连接桩4的底端与主桩1连通;连接桩4的安装孔以及支撑桩2的安装孔均与加固座3的安装孔连通;
s4、第一次安装钢筋笼,首先在主桩1安装孔内安装主桩1钢筋笼、在支撑柱的安装孔内安装连接钢筋笼7,分别在三个连接桩4内的安装孔内安装相应的连接钢筋笼7,同时,与连接桩4的连接钢筋笼7焊接的加强钢筋14伸入至主桩1的主桩1钢筋笼内;
s5、第一次灌浆,在主桩1安装孔内安装导管,并且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到最底部的连接桩4安装孔的下方,避免混凝土淹没连接桩4与主桩1的连接位置;观察且确保加强钢筋14位于主桩1钢筋笼内,若加强钢筋14未伸入至主桩1钢筋笼内时,需要将连接钢筋笼7带动加强钢筋14继续朝向主桩1钢筋笼内运动;
s6、第一次连接,摆动固定杆10实现固定杆10与螺纹杆9同轴设置,通过螺纹套11与螺纹杆9实现主筋6与连接筋8的连接,同时在卡接环12以及抵接环13的作用下完成连接桩4内的连接钢筋笼7以及支撑桩2的连接钢筋笼7均与加固座3内的基础钢筋笼5连接;
s7、第二次灌浆,朝向主桩1安装孔内浇注混凝土至连接桩4安装孔上方,同时朝向连接桩4的连接钢筋笼7内灌注混凝土;浇注连接桩4的顺序安装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完成主桩1以及连接桩4的安装孔的灌浆操作;取出主桩1安装孔以及连接桩4安装孔处的护筒;
s8、第三次灌浆,朝向加固座3内的基础钢筋笼5内灌注混凝土,完成加固座3的灌浆操作,朝向支撑桩2内的连接钢筋座内灌注混凝土;取出加固座3处的护筒以及支撑桩2处的护筒;
s9、安装基座15内的基础钢筋笼5,带主桩1以及支撑状固化后挖出基础的安装孔,切除主桩1以及支撑桩2渗入混凝土基座15安装孔中的部分,并预留0.4m的高度,在基座15的安装孔内放置基础钢筋笼5,将基础钢筋笼5与支撑柱的连接钢筋笼7以及主桩1的主桩1钢筋笼焊接;
s10、基座15浇筑,向基座15的安装孔内灌注混凝土至2m后进行养护。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桩基,包括基座(15)安装于所述基座(15)上的主桩(1)以及多个连接于所述基座(15)上的支撑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桩(2)的另一端连接有加固座(3),所述加固座(3)连接有与所述主桩(1)底部连接的连接桩(4),所述支撑柱、所述主桩(1)以及所述连接桩(4)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基座(15)以及所述加固座(3)内均设置有基础钢筋笼(5),所述基础钢筋笼(5)内均设置有主筋(6),所述连接桩(4)以及所述支撑桩(2)内均设置有连接钢筋笼(7),所述连接钢筋笼(7)内均设置有连接筋(8),所述连接筋(8)与所述主筋(6)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筋(8)端部固定连接的螺纹杆(9)、与所述主筋(6)铰接的固定杆(10)以及滑移套设于所述固定杆(10)外的螺纹套(11),所述螺纹套(11)与所述螺纹杆(9)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10)以及所述螺纹套(11)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环(12)以及抵接环(13),所述卡接环(12)与所述螺纹套(11)远离于所述螺纹杆(9)的一端套设固定,所述抵接环(13)与所述固定杆(10)靠近于所述螺纹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桩(2)与多个所述连接桩(4)均相对于所述主桩(1)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桩(2)中心轴线与所述主桩(1)中心轴线的夹角大于所述连接桩(4)中心轴线与所述主桩(1)中心轴线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桩(4)沿着所述主桩(1)轴线方向设置有多组,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的多个所述连接桩(4)的上端均相交于所述加固座(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笼(7)底部设置有用于插接于所述主桩(1)钢梁笼内的加强钢筋(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5)厚度尺寸为1-3m,所述主桩(1)顶端伸入所述基座(15)内的长度尺寸大于0.4m。
8.一种桩基的施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桩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定位,测量并确定基座(15)以及加固座(3)的位置,再确定主桩(1)、支撑桩(2)以及连接桩(4);
埋设护筒,在主桩(1)、支撑桩(2)以及连接桩(4)设置的位置均埋设护筒,每个连接桩(4)均埋设有护筒,三个连接桩(4)的护筒中心轴线以及连接桩(4)的中心轴线均与加固座(3)中心轴线相交;
成孔,使用钻机分别开设加固座(3)、主桩(1)、支撑桩(2)以及连接桩(4)的安装孔,连接桩(4)与主桩(1)连通;连接桩(4)的安装孔以及支撑桩(2)的安装孔均与加固座(3)的安装孔连通;
第一次安装钢筋笼,首先在主桩(1)安装孔内安装主桩(1)钢筋笼、在支撑柱的安装孔内安装连接钢筋笼(7),在连接桩(4)内的安装孔内安装连接钢筋笼(7),将加强钢筋(14)端部从连接桩(4)安装孔内伸入至主桩(1)钢筋笼内;
第一次灌浆,在主桩(1)安装孔内安装导管,并且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到连接桩(4)安装孔的下方;
第一次连接,通过螺纹套(11)与螺纹杆(9)实现主筋(6)与连接筋(8)的连接,完成连接桩(4)内的连接钢筋笼(7)以及支撑桩(2)的连接钢筋笼(7)均与加固座(3)内的基础钢筋笼(5)连接;
第二次灌浆,朝向主桩(1)安装孔内灌浆至连接桩(4)安装孔上方,同时朝向连接桩(4)的连接钢筋笼(7)内灌注混凝土;依次完成主桩(1)以及连接桩(4)的安装孔的灌浆操作;取出主桩(1)安装孔以及连接桩(4)安装孔处的护筒;
第三次灌浆,朝向加固座(3)内的基础钢筋笼(5)内灌注混凝土,完成加固座(3)的灌浆操作;朝向支撑桩(2)内的连接钢筋座内灌注混凝土;取出加固座(3)处的护筒以及支撑桩(2)处的护筒;
安装基座(15)内的基础钢筋笼(5),带主桩(1)以及支撑状固化后挖出基础的安装孔,切除主桩(1)以及支撑桩(2)渗入混凝土基座(15)安装孔中的部分,并预留0.2-0.4m的高度,在基座(15)的安装孔内放置基础钢筋笼(5),将基础钢筋笼(5)与支撑柱的连接钢筋笼(7)以及主桩(1)的主桩(1)钢筋笼焊接;
基座(15)浇筑,向基座(15)的安装孔内灌注混凝土后进行养护。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