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工程安装技术领域,涉及用于混凝土基础的锚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及更换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设备安装中,地脚螺栓是普通结构件安装固定时与基础联接的一种常用方法。在采用地脚螺栓与基础联接固定的各类结构和设备中,对于对沉降有较高要求的结构和设备来说,通常定期会根据基础沉降观测的结果对设备标高进行调整,以满足使用要求。在对设备标高进行调整时,有时需要对固定设备的螺母进行反复拆卸,因对固定设备的螺母进行反复拆卸或锈蚀等原因,地脚螺栓的螺纹有可能会出现局部失效或损坏的情况,这时需要对地脚螺栓进行更换,但地脚螺栓一般均深埋于基础内,更换比较困难,且施工难度较大。
申请公布号为cn10636823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更换锚栓的预应力筒型基础,其主要包括混凝土柱体、上锚板、下锚板、锚栓、刚性套管等,锚栓外套设有用于隔离混凝土的刚性套管。申请公布号为cn10635124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更换锚栓的锚笼环式基础,其主要包括基础承台、上锚板、下锚板、锚栓、刚性套管等,锚栓外套设有用于隔离混凝土的刚性套管。申请公布号为cn10515557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更换的预应力锚栓装置及其安装和更换施工方法,其主要包括上锚板、下锚板、锚栓、塑料套管等,在锚栓外套设有用于隔离混凝土的塑料套管。授权公告号为cn201747544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基座和风力发电机,该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基座主要包括混凝土本体、至少两个以上的地脚螺栓、套管等,地脚螺栓上套设有将地脚螺栓与混凝土本体隔离的套管。以上所有方式均在地脚螺栓或锚栓外套设置套管以将地脚螺栓或锚栓与混凝土隔离,如此地脚螺栓或锚栓与套管之间存在间隙,因而地脚螺栓或锚栓与混凝土并没有有效地固结为一个受力整体,稳固性较差,容易松动。
因此,如何既能方便地更换损坏或失效的地脚螺栓,又能保证可更换锚栓与基础混凝土较好地形成受力整体,增强整体性,还能有效地减小施工难度,成了地脚螺栓的一个优化方向,对工程安装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及更换安装方法,该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结构设计合理,具有整体性强、更换方便、施工简单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包括混凝土基础、二次灌浆层以及若干组可更换锚栓组合件;所述可更换锚栓组合件包括钢骨架、锚筒、锚杆、密封组件以及螺母组件;
所述锚筒包括锚筒末端节、若干锚筒中端节、锚筒顶端节以及若干锚筒连接件,所述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和锚筒顶端节均呈圆筒结构且外径相同;所述锚筒顶端节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内径大于下筒体的内径,从而在上筒体和下筒体的交界处形成a台阶面,上筒体内侧壁形成的空腔为正多棱柱结构,下筒体的内侧壁具有螺纹结构;所述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的内侧壁均具有螺纹结构,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的内径与锚筒顶端节的下筒体内径相同;所述锚筒连接件呈圆筒结构,用于连接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以及锚筒顶端节,锚筒连接件的外径大于锚筒末端节的外径,锚筒连接件的内径介于锚筒末端节的外径和内径之间,锚筒连接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沉孔ⅰ;
所述锚杆包括由上至下的上螺纹段、中间段和下螺纹段,中间段直径大于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从而在上螺纹段与中间段的交界处形成b台阶面,下螺纹段与中间段的交界处形成c台阶面,所述中间段为正多棱柱结构;
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和锚筒顶端节从下而上设置且其端部分别插设于与其相邻的锚筒连接件上、下端面的沉孔ⅰ中并与锚筒连接件固定连接,锚筒末端节的下端面与钢骨架固定连接;锚筒与钢骨架预埋于混凝土基础中,锚筒顶端节的上端面高于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锚杆安装于锚筒内,锚杆的下螺旋段与锚筒螺纹连接,锚杆的c台阶面与锚筒顶端节的a台阶面相接触,锚杆中间段的高度大于锚筒顶端节上筒体的高度;所述密封组件嵌设于锚杆的中间段和锚筒顶端节的上筒体之间,用于保持锚筒顶端节的上筒体与锚杆之间的密封;待固定工件的底板套设于锚杆的上螺纹段上端部,二次灌浆层浇筑于待固定工件的底板与混凝土基础之间,所述螺母组件安装于锚杆的上螺纹段上以固定待固定工件。
上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所述密封组件的作用主要是保持锚筒顶端节的上筒体与锚杆之间的密封,避免在安装过程中混凝土进入到锚筒内,在实现该目的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常规方式对密封组件进行设计或直接采用常规形式的密封组件。为达到更好的密封的效果,本发明中优选密封组件包括衬套和密封圈;所述衬套呈正多棱柱中空结构,衬套内侧壁形成的空腔为正多棱柱结构,衬套外侧壁的上端径向外凸从而形成圆环状凸缘;所述密封圈呈环状结构,密封圈内侧壁的上、下两端各径向内凸从而形成上环体和下环体,上环体内径小于下环体的内径,上环体下侧面和下环体上侧面与密封圈本体共同围成一环槽;衬套嵌设于锚杆的中间段和锚筒顶端节的上筒体之间,衬套上端面与锚杆的b台阶面齐平;密封圈的上环体和下环体分别压紧套设于锚杆和衬套上,衬套凸缘卡置于密封圈的环槽中。
上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为增加密封圈的安装稳定性以及密封性,优选在锚杆的b台阶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ⅰ,密封圈上环体的下侧面设置与环形凹槽ⅰ适配的环形凸起ⅰ。进一步优选在锚筒上筒体的上端面设置环形凹槽ⅱ,密封圈下环体的下侧面设置与环形凹槽ⅱ适配的环形凸起ⅱ。通过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的配合,使密封圈稳定性增强,不易松动,由此也进一步增加整体结构的密封性。显然,环形凹槽ⅰ和与其适配的环形凸起ⅰ的数量并没有任何的限制,环形凹槽ⅱ和与其适配的环形凸起ⅱ的数量并没有任何的限制,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具有弹性,更便于安装以及与锚杆、衬套过盈配合,达到更优的密封性能。
上述用于混凝土基础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锚栓组合件,所述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和锚筒顶端节与锚筒连接件为间隙配合。本发明中的锚筒由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和锚筒顶端节组成,并通过锚筒连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既可以减小长内螺纹的加工难度,又可以增加适应不同长度锚固需求的组合灵活性。锚筒中端节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即可,本发明中,若干是指既可以不设置锚筒中端节,也可以设置多段锚筒中端节。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和锚筒顶端节的端部与锚筒连接件的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为了减小焊接变形对锚筒内螺纹精度的影响,优选地,所述锚筒末端节的上端面开设有沉孔ⅱ,所述锚筒中端节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沉孔ⅲ,锚筒顶端节的下筒体下端面开设有沉孔ⅳ;沉孔ⅱ、沉孔ⅲ、沉孔ⅳ的深度相同且均大于沉孔ⅰ的深度。
上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优选在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和锚筒顶端节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若干锚筋。锚筋与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锚筒顶端节)外侧壁的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在锚筒外侧壁焊接锚筋结构,可进一步增强锚筒与安装基础结合的紧密性,同时也可增强锚筒在安装基础中的锚固性能。锚筋的数量无特殊限制,根据锚筒的长度及其它实际情况设计即可。
上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所述螺母组件主要用于配合锚杆上螺纹段使用以固定待固定工件,因此螺母组件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螺母组件,如包括螺母、垫圈等,螺母组件的安装方式也采用常规方式即可。本发明中螺母组件优选包括平垫圈、弹簧垫圈以及螺母。弹簧垫圈的作用是防止螺母松动,平垫圈用于增加弹簧垫圈与待固定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稳定性。
上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所述钢骨架在使用时是与锚筒一起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中,钢骨架主要起支撑作用,其与锚筒配合,即保证锚杆的定位精度,又增加锚杆在基础中的锚固性能。在达到上述作用的前提下,对钢骨架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殊的限制。本发明中优选钢骨架包括支撑板和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此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焊接或一体成体等本领域常用固定连接方式。锚筒末端节的下端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为便于生产制造及安装,锚筒末端节与支撑板的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
上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锚筒顶端节的上端面高于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是防止更换锚杆时损坏混凝土基础主体结构,同时减少施工难度。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优选为水平平面。
上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锚杆中间段为正多棱柱结构,衬套为正多棱柱中空结构(空腔也为正多棱柱结构),锚筒上筒体为正多棱柱结构,采用正多棱柱结构主要是使锚杆具备防转和螺栓头的功能,进一步增强锚栓组合件的稳定性。考虑制造工艺的便捷性以及制造成本,所述正多棱柱结构优选为正六边形棱柱结构或正八边形棱柱结构,进一步优选为正八边形棱柱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上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的更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取下螺母组件,移开待固定工件的底板,剔除二次灌浆层,取下密封组件,旋拧并取出损坏锚杆;
②将新的锚杆插入锚筒内,旋拧锚杆使锚杆的下螺纹段与锚筒的下筒体螺纹连接,同时锚杆的c台阶面与锚筒顶端节的a台阶面相接触;
③将密封组件嵌设于锚杆的中间段和锚筒顶端节的上筒体之间,以保证锚杆的中间段和锚筒顶端节的上筒体之间的密封性;
④待固定工件的底板再次套在锚杆的上螺纹段上,底板与混凝土基础上表面之间预留设定距离,通过螺母组件将底板压紧,调整底板并在底板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隙中浇筑二次灌浆层,二次灌浆层达到规定强度后,更换安装完成。
上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的更换施工方法,底板与混凝土基础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没有特殊要求,但为了便于更换拆除,通常二次灌浆层的高度为5cm~1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产生了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包括混凝土基础、二次灌浆层、钢骨架、锚筒、锚杆、密封组件以及螺母组件,锚筒与钢骨架共同预埋于混凝土基础中,既可保证锚杆的定位精度,又能保证锚杆在基础中的锚固性能;锚筒和锚杆采用螺纹连接,既实现了锚杆的可更换性,又增强了锚筒和锚杆结合的紧密性;通过在锚杆和锚筒之间设置密封组件,保证了锚栓在安装过程中的密封性;再通过可拆除的二次灌浆层进一步加强整体结构的稳固性,由此,使锚栓组合件各个部件有机结合在一起,与混凝土基础形成良好的受力整体,实现锚栓组合件的整体性和可更换性。
2.本发明提供的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锚筒采用模块化的组件(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锚筒顶端节及锚筒连接件)连接而成,既减小了长内螺纹的加工难度,又增加了适应不同长度锚固需求的组合灵活性,使得锚固长度可调;连接方式为焊接时,锚筒末端节上端、锚筒中间节两端、锚筒顶端节下端的沉孔深度大于锚筒连接件两端的沉孔深度的结构,又可以有效减小焊接变形对锚筒内螺纹精度的影响。
3.本发明提供的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在锚筒外侧壁设置锚筋结构,可进一步增强锚筒与基础结合的紧密性,同时也增强了锚筒在基础中的锚固性能。
4.本发明提供的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密封组件采用衬套和密封圈组成,锚杆中间段、锚筒上筒体内腔、衬套内腔及侧壁均采用正多棱柱结构,既实现了锚杆和衬套的防转,又便于从锚筒中取出锚杆。
5.本发明提供的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结构设计合理,可节省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成本,提高了该基础的经济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6.本发明提供的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的更换安装方法,步骤简单,施工难度小,易于操作实施,更换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是本发明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单组可更换锚栓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图4是图2中局部i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基础;2、钢骨架;3、锚筒;31、锚筒末端节;32、锚筒连接件;33、锚筒中端节;34、锚筒顶端节;4、锚杆;5、衬套;6、密封圈;7、底板;8、平垫圈;9、弹簧垫圈;10、螺母;11、二次灌浆层;12、锚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一种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如图1-2所示,包括混凝土基础1、二次灌浆层7以及若干组可更换锚栓组合件;可更换锚栓组合件包括钢骨架2、锚筒3、锚杆4、密封组件以及螺母组件。
钢骨架2包括支撑板和多根支撑柱,支撑柱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即可。
锚筒3包括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锚筒顶端节34以及锚筒连接件32。锚筒中端节33的数量为一段。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和锚筒顶端节34均呈圆筒结构且外径相同。
锚筒顶端节34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内径大于下筒体的内径,从而在上筒体和下筒体的交界处形成a台阶面。上筒体内侧壁形成的空腔为正八棱柱结构;下筒体内侧壁形成的空腔为圆柱结构,下筒体内侧壁具有螺纹结构。如图3所示,锚筒顶端节34上筒体的上端面设置还有环形凹槽ⅱ。
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的内侧壁具有螺纹结构,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的内径均与锚筒顶端节34的下筒体内径相同。锚筒末端节31的上端面开设有沉孔ⅱ,锚筒中端节33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沉孔ⅲ,锚筒顶端节31的下筒体下端面开设有沉孔ⅳ,沉孔ⅱ、沉孔ⅲ、沉孔ⅳ的孔径相同且深度相同。
锚筒连接件32呈圆筒结构,锚筒连接件32的外径大于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锚筒顶端节34)的外径,锚筒连接件32的内径与沉孔ⅱ(沉孔ⅲ/沉孔ⅳ)孔径相同。锚筒连接件3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沉孔ⅰ,沉孔ⅱ、沉孔ⅲ、沉孔ⅳ的深度大于沉孔ⅰ的深度。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锚筒顶端节34的外侧壁上均匀焊接有多根锚筋12,锚筋12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即可。
锚杆4包括由上至下同轴心的上螺纹段、中间段和下螺纹段。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的直径相同,中间段直径略大于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从而在上螺纹段与中间段的交界处形成b台阶面,下螺纹段与中间段的交界处形成c台阶面。中间段为正八棱柱结构。锚杆4中间段的高度大于锚筒顶端节34上筒体的高度。如图4所示,锚杆4的b台阶面上还设置有环形凹槽ⅰ。
密封组件包括衬套5和密封圈6。如图3所示,衬套5整体呈正八棱柱中空结构,衬套5内侧壁形成的空腔也为正八棱柱结构,衬套5外侧壁的上端径向外凸从而形成圆环状凸缘。衬套5的高度与锚杆4中间段的高度相等。
如图4所示,密封圈6整体呈环状结构,密封圈6内侧壁的上、下两端各径向内凸从而形成上环体和下环体,上环体内径小于下环体的内径,上环体下侧面和下环体上侧面与密封圈6本体共同围成一环槽。密封圈6上环体的下侧面设置有与环形凹槽ⅰ适配的环形凸起ⅰ。密封圈6下环体的下侧面设置有与环形凹槽ⅱ适配的环形凸起ⅱ。本实施例中,密封圈6为橡胶密封圈。上环体的内径略小于锚杆4上螺纹段的直径,以使在装配时上环体与锚杆4过盈配合。下环体的内径略大于衬套5的直径。
螺母组件包括平垫圈8、弹簧垫圈9以及螺母10。
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和锚筒顶端节34从下而上设置,锚筒末端节31的上端部、锚筒中端节33的上、下端部以及锚筒顶端节34的下端部分别插设于与其相邻的锚筒连接件33的沉孔ⅰ中且与锚筒连接件为间隙配合。锚筒末端节、锚筒中端节和锚筒顶端节与锚筒连接件33焊接连接。锚筒末端节31的上端面高于混凝土基础1的上表面,混凝土基础1的上表面为水平平面。锚杆4安装于锚筒3内,锚杆4的下螺旋段与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和锚筒顶端节34螺纹连接,锚杆4的c台阶面与锚筒顶端节34的a台阶面相接触,锚杆4的b台阶面在锚筒顶端节34上筒体的上端面之上。衬套5嵌设于锚杆4中间段和锚筒顶端节34上筒体之间的空隙中,衬套5外侧壁与锚筒顶端节34上筒体的内侧壁相接触,衬套5内侧壁与锚杆4中间段的外侧壁相接触,衬套5上端面与锚杆4的b台阶面齐平,衬套5外侧壁与锚筒顶端节34上筒体的内侧壁相接触。密封圈6的上环体压紧套设于锚杆4上,下环体压紧套设于衬套5上,衬套5凸缘卡置于密封圈6的环槽中;环形凸起ⅰ卡置于环形凹槽ⅰ中,环形凸起ⅱ卡置于环形凹槽ⅱ中。待固定工件的底板7套设于锚杆4的上螺纹段的上端部,二次灌浆层7浇筑于待固定工件的底板7与混凝土基础1之间,平垫圈8、弹簧垫圈9以及螺母10依次套设在锚杆4的上螺纹段上以固定待固定工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一种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的更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依次取下螺母10、弹簧垫圈9以及平垫圈8,移开待固定工件的底板7,剔除二次灌浆层11,依次取下密封圈6和衬套5,旋拧并取出损坏的锚杆4;
②将新的锚杆4插入锚筒3内,旋拧锚杆4使锚杆4的下螺纹段与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和锚筒顶端节34螺纹连接从而形成整体,同时锚杆4的c台阶面与锚筒顶端节34的a台阶面相接触;
③衬套5的凸缘卡置于密封圈6的环槽中,衬套5带着密封圈6嵌入锚筒的上筒体与锚杆的中间段之间的空隙,衬套5上端面与锚杆4的b台阶面齐平,密封圈6的上环体压紧套设在锚杆4上,下环体压紧套设在衬套5上,环形凸起ⅰ卡置于环形凹槽ⅰ中,环形凸起ⅱ卡置于环形凹槽ⅱ中;
④待固定工件的底板7再次套在锚杆4的上螺纹段上,底板7与混凝土基础1上表面预留一定距离,平垫圈8、弹簧垫圈9以及螺母10依次套设在锚杆4的上螺纹段上将底板7压紧,调整底板7并在底板7与混凝土基础1之间的空隙中浇筑二次灌浆层11,二次灌浆层11达到规定强度后,更换安装完成。
1.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础(1)、二次灌浆层(11)以及若干组可更换锚栓组合件;所述可更换锚栓组合件包括钢骨架(2)、锚筒(3)、锚杆(4)、密封组件以及螺母组件;;
所述锚筒(3)包括锚筒末端节(31)、若干锚筒中端节(33)、锚筒顶端节(34)以及若干锚筒连接件(32),所述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和锚筒顶端节(34)均呈圆筒结构且外径相同;所述锚筒顶端节(34)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内径大于下筒体的内径,从而在上筒体和下筒体的交界处形成a台阶面,上筒体内侧壁形成的空腔为正多棱柱结构,下筒体的内侧壁具有螺纹结构;所述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的内侧壁均具有螺纹结构,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的内径与锚筒顶端节(34)的下筒体内径相同;所述锚筒连接件(32)呈圆筒结构,用于连接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以及锚筒顶端节(34),锚筒连接件(32)的外径大于锚筒末端节(31)的外径,锚筒连接件(32)的内径介于锚筒末端节(31)的外径和内径之间,锚筒连接件(3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沉孔ⅰ;
所述锚杆(4)包括由上至下的上螺纹段、中间段和下螺纹段,中间段直径大于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从而在上螺纹段与中间段的交界处形成b台阶面,下螺纹段与中间段的交界处形成c台阶面,所述中间段为正多棱柱结构;
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锚筒顶端节(34)从下而上设置且其端部分别插设于与其相邻的锚筒连接件(32)上、下端面的沉孔ⅰ中并与锚筒连接件(32)固定连接,锚筒末端节(31)的下端面与钢骨架(2)固定连接,锚筒(3)与钢骨架(2)预埋于混凝土基础(1)中,锚筒顶端节(34)的上端面高于混凝土基础(1)的上表面;锚杆(4)安装于锚筒(3)内,锚杆(4)的下螺旋段与锚筒(3)螺纹连接,锚杆(4)的c台阶面与锚筒顶端节(34)的a台阶面相接触,锚杆(4)中间段的高度大于锚筒顶端节(34)上筒体的高度;密封组件嵌设于锚杆(4)的中间段和锚筒顶端节(34)的上筒体之间;待固定工件的底板(7)套设于锚杆(4)的上螺纹段上端部,二次灌浆层(11)浇筑于待固定工件的底板(7)与混凝土基础(1)之间,所述螺母组件安装于锚杆(4)的上螺纹段上以固定待固定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衬套(5)和密封圈(6);
所述衬套(5)呈正多棱柱中空结构,衬套(5)内侧壁形成的空腔为正多棱柱结构,衬套(5)外侧壁的上端径向外凸从而形成圆环状凸缘;
所述密封圈(6)呈环状结构,密封圈(6)内侧壁的上、下两端各径向内凸从而形成上环体和下环体,上环体内径小于下环体的内径,上环体下侧面和下环体上侧面与密封圈(6)本体共同围成一环槽;
衬套(5)嵌设于锚杆(4)的中间段和锚筒顶端节(34)的上筒体之间,衬套(5)上端面与锚杆(4)的b台阶面齐平;密封圈(6)的上环体和下环体分别压紧套设于锚杆(4)和衬套(5)上,衬套(5)凸缘卡置于密封圈(6)的环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4)的b台阶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ⅰ,密封圈(6)上环体的下侧面设置有与环形凹槽ⅰ适配的环形凸起ⅰ;所述锚筒顶端节(34)的上筒体上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ⅱ,密封圈(6)下环体的下侧面设置有与环形凹槽ⅱ适配的环形凸起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筒末端节(31)的上端面开设有沉孔ⅱ,锚筒中端节(33)的上、下端面均开设有沉孔ⅲ,锚筒顶端节(34)的下筒体下端面开设有沉孔ⅳ;沉孔ⅱ、沉孔ⅲ、沉孔ⅳ的深度相同且均大于沉孔ⅰ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组件包括平垫圈(8)、弹簧垫圈(9)以及螺母(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筒末端节(31)、锚筒中端节(33)和锚筒顶端节(34)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锚筋(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2)包括支撑板和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锚筒末端节(31)的下端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础(1)的上表面为水平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棱柱结构为正六边形棱柱结构或正八边形棱柱结构。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锚固长度可调的可更换二次灌浆锚栓基础的更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取下螺母组件,移开待固定工件的底板,剔除二次灌浆层,取下密封组件,旋拧并取出损坏锚杆;
②将新的锚杆插入锚筒内,旋拧锚杆使锚杆的下螺纹段与锚筒螺纹连接,同时锚杆的c台阶面与锚筒顶端节的a台阶面相接触;
③将密封组件嵌设于锚杆的中间段和锚筒顶端节的上筒体之间,以保证锚杆的中间段和锚筒顶端节的上筒体之间的密封性;
④待固定工件的底板再次套在锚杆的上螺纹段上,底板与混凝土基础上表面之间预留设定距离,通过螺母组件将底板压紧,调整底板并在底板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隙中浇筑二次灌浆层,二次灌浆层达到规定强度后,更换安装完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