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城市自身经济的发展,综合管廊已经成为国家投资建设发展新的生力军,建设综合管廊的目的就是将城市所需的各种管道及线缆纳入综合管廊,进行统一管理。综合管廊属于地下结构工程,对结构防水提出较高要求。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是一款新型防水材料,是针对地下工程中传统防水材料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而研究开发的新型防水技术,集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的优点于一身,丙烯酸盐喷膜整体成型,克服了传统防水材料成型之后容易开裂、脱离基层不足等问题。在已建成的综合管廊工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问题,尤其在管廊阴阳角、伸缩缝、变形缝、穿墙管、穿墙螺栓等细部构造加固工艺复杂、隐患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搭接缝成为将来漏水的最大隐患。
参考专利: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外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201810599903.4。
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底板防水节点,201810070428.1。
一种新型的地下工程防水结构,201720135314.1。
一种管廊底板防水结构,201921861625.1。
一种综合管廊及其箱体防水结构,201811160604.7。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旨在提供一种管廊底板、侧墙交接处喷膜防水层施工工艺,以提高喷膜防水层的整体性和防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地基土平整,施作混凝土垫层,在混凝土垫层侧边施作砖砌导墙;
s200、先在混凝土垫层和砖砌导墙的阴角处施作底板阴角防水加强层,再施作底板喷膜防水层,所述喷膜防水层覆盖混凝土垫层和砖砌导墙;
s300、施作底板防水保护层和底板结构;
s400、底板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施工缝防水处理,浇筑管廊侧墙及顶板;
s500、管廊侧墙及顶板达到防水施工要求强度后,对砖砌导墙处的喷膜防水层搭接处理,去掉砖砌导墙顶部至少一皮砖,露出部分喷膜防水层,并斜剔成三角锥形;
s600、施作侧墙的喷膜防水层,从砖砌导墙顶面喷膜至侧墙及顶板;
s700、侧墙防水保护层施工,在砖砌导墙与侧墙的阴角处施作侧墙阴角防水加强层,在侧墙阴角防水加强层上施工侧墙防水保护层,并与侧墙的喷膜防水层紧密粘贴;
s800、采用防水密封膏对侧墙防水保护层与砖砌导墙的间隙进行防水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0包括:
s101、管廊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
s102、对地基土平整,施作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厚为100mm;
s103、在混凝土垫层两侧施作砖砌导墙,高度为管廊底板设计顶面以上500m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0包括:
s201、清理混凝土垫层上的杂质,剔除表面凸出结构;
s202、混凝土垫层与砖砌导墙阴角处抹灰做圆弧状倒角处理,圆弧状倒角的直径为50mm;
s203、在混凝土垫层与砖砌导墙阴角处施作底板阴角防水加强层;
s204、在混凝土垫层和砖砌导墙表面喷膜覆盖喷膜防水层,喷膜厚度不小于3m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中,底板防水保护层采用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强度为c2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中,在施作底板结构时,按设计要求留置侧墙施工缝,并按照设计要求埋设镀锌止水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0中,底板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施工缝防水处理,施工缝处凿毛处理,清理裸漏石子及混凝土杂质,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并浇筑管廊侧墙及顶板,充分振捣密实。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00中,在侧墙防水保护层施工前,先在施工缝处的侧墙外侧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再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外侧施工外墙施工缝防水加强层。
进一步地,所述施工缝处侧墙外侧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的涂抹宽度为50mm,厚度为3~5m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00中,侧墙防水保护层为50mm厚的挤塑聚苯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00中,剔除侧墙防水保护层与砖砌导墙之间缝隙处多余喷膜材料,用防水密封膏填隙,并延伸覆盖至侧墙防水保护层与砖砌导墙外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先对砖砌导墙处的防水层搭接处,去掉砖砌导墙顶部两皮砖,砖砌导墙顶面抹灰;再剔除防水层端部杂质,并斜剔成三角锥形;从导墙顶面喷膜至管廊侧墙,并与砖砌导墙防水层搭接处位置紧密结合,沿管廊侧墙喷膜至管廊顶板;所形成的喷膜防水层从底板至顶板的无缝衔接,并在搭接位置处做侧墙阴角防水加强层,提高了底板喷膜外防水层的整体性及防水效果。通过对底板与侧墙喷膜防水层进行搭接处理,对砖砌导墙与侧墙的阴角处施作防水加强层,提高了管廊底板喷膜防水层的整体性和防水效果,施工难度低、效率较快,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2)本发明的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先进行防水加强层处理,再进行外墙及顶板一次整体喷膜防水施工。施工过程工序简单,施工效率较快,可明显节约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s100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s200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s300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s400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s500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s600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垫层;2-喷膜防水层;3-底板阴角防水加强层;4-砖砌导墙;5-底板防水保护层;6-底板结构;7-施工缝;8-防水层搭接处;9-侧墙阴角防水加强层;10-外墙施工缝防水加强层;11-镀锌止水钢板;12-防水密封膏;13-侧墙防水保护层;14-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如图1~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0、管廊基坑开挖至200mm~300mm后,采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对地基土平整,施作混凝土垫层1,混凝土垫层1一般为100mm;在混凝土垫层1两侧施作砖砌导墙4,高度为管廊底板设计顶面以上500mm。
s200、基层处理,清理混凝土垫层1上的杂质,剔除垫层表面凸出结构;混凝土垫层1和砖砌导墙4的阴角处抹灰做圆弧状倒角处理,圆弧状倒角的直径为50mm,在施作底板阴角处防水加强层3;按设计要求喷膜,喷膜厚度不宜小于3mm;按设计要求施作底板喷膜防水层2,其沿砖砌导墙4喷膜上返至导墙顶面,作为防水层预留端,利于后续侧墙防水层搭接(先在混凝土垫层1和砖砌导墙4的阴角处施作底板阴角防水加强层3,再施作底板喷膜防水层2,所述喷膜防水层2覆盖混凝土垫层1和砖砌导墙4)。
s300、施作底板防水保护层5和底板结构6;施作底板防水保护层5,为减少底板钢筋工程对防水材料的破坏,底板防水保护层采用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强度为c20。施作底板结构6,按设计要求留置侧墙施工缝7,并按照设计要求埋设镀锌止水钢板11。
s400、底板结构6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施工缝7处理,施工缝处凿毛处理,清理裸漏石子及混凝土杂质,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并浇筑管廊侧墙及顶板,充分振捣密实,避免漏振或超振。
s500、管廊侧墙及顶板达到防水施工要求强度后,对砖砌导墙4处的喷膜防水层2搭接处理,去掉砖砌导墙4顶部两皮砖,露出部分喷膜防水层2,剔除防水层端部杂质,并斜剔成三角锥形。
s600、施作侧墙的喷膜防水层2,从砖砌导墙4顶面喷膜至侧墙及顶板,并与上述露出部分喷膜防水层2搭接紧密结合;若顶板阳角有防水加强层处理要求,应先进行顶板阳角防水加强层处理后再进行整体侧墙喷膜防水层施作业,以保证侧墙喷膜防水层的整体性、防水密闭性。
在施作侧墙的喷膜防水层2前,可以在管廊侧墙施工缝处涂抹宽度为50mm,厚度为3~5mm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14,再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14外侧施工外墙施工缝防水加强层10。
s700、侧墙防水保护层13施工,在砖砌导墙4与侧墙的阴角处施作侧墙阴角防水加强层9,以保证防水层搭接处8不受破坏,该加强层与底板阴角防水加强层3相同,在侧墙阴角防水加强层9上施工侧墙防水保护层13,并与侧墙的喷膜防水层2紧密粘贴;侧墙防水保护层13一般为50mm厚的挤塑聚苯板,侧墙防水保护层13应与侧墙防水层紧密粘贴,以保护侧墙喷膜防水层不受基坑回填作业或正常使用时的破坏。
s800、剔除侧墙防水保护层13与砖砌导墙4之间缝隙处多余喷膜材料,按图6所示,用防水密封膏12填隙,并延伸覆盖至侧墙防水保护层13与砖砌导墙4外侧;图6缝隙处理方式为本发明最优设计,其他形状的构造均属于本发明的权力范围。
以上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地基土平整,施作混凝土垫层(1),在混凝土垫层(1)侧边施作砖砌导墙(4);
s200、先在混凝土垫层(1)和砖砌导墙(4)的阴角处施作底板阴角防水加强层(3),再施作底板喷膜防水层(2),所述喷膜防水层(2)覆盖混凝土垫层(1)和砖砌导墙(4);
s300、施作底板防水保护层5和底板结构(6);
s400、底板结构(6)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施工缝(7)防水处理,浇筑管廊侧墙及顶板;
s500、管廊侧墙及顶板达到防水施工要求强度后,对砖砌导墙(4)处的喷膜防水层(2)搭接处理,去掉砖砌导墙(4)顶部至少一皮砖,露出部分喷膜防水层(2),并斜剔成三角锥形;
s600、施作侧墙的喷膜防水层(2),从砖砌导墙(4)顶面喷膜至侧墙及顶板;
s700、侧墙防水保护层(13)施工,在砖砌导墙(4)与侧墙的阴角处施作侧墙阴角防水加强层(9),在侧墙阴角防水加强层(9)上施工侧墙防水保护层(13),并与侧墙的喷膜防水层(2)紧密粘贴;
s800、采用防水密封膏(12)对侧墙防水保护层(13)与砖砌导墙(4)的间隙进行防水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包括:
s101、管廊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
s102、对地基土平整,施作混凝土垫层(1),混凝土垫层(1)厚为100mm;
s103、在混凝土垫层(1)两侧施作砖砌导墙(4),高度为管廊底板设计顶面以上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
s201、清理混凝土垫层(1)上的杂质,剔除表面凸出结构;
s202、混凝土垫层(1)与砖砌导墙(4)阴角处抹灰做圆弧状倒角处理,圆弧状倒角的直径为50mm;
s203、在混凝土垫层(1)与砖砌导墙(4)阴角处施作底板阴角防水加强层(3);
s204、在混凝土垫层(1)和砖砌导墙(4)表面喷膜覆盖喷膜防水层(2),喷膜厚度不小于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底板防水保护层(5)采用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强度为c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在施作底板结构(6)时,按设计要求留置侧墙施工缝(7),并按照设计要求埋设镀锌止水钢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中,底板结构(6)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施工缝(7)防水处理,施工缝(7)处凿毛处理,清理裸漏石子及混凝土杂质,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14),并浇筑管廊侧墙及顶板,充分振捣密实。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00中,在侧墙防水保护层(13)施工前,先在施工缝(7)处的侧墙外侧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14),再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14)外侧施工外墙施工缝防水加强层(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7)处侧墙外侧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14)的涂抹宽度为50mm,厚度为3~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00中,侧墙防水保护层(13)为50mm厚的挤塑聚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底板喷膜外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00中,剔除侧墙防水保护层(13)与砖砌导墙(4)之间缝隙处多余喷膜材料,用防水密封膏(12)填隙,并延伸覆盖至侧墙防水保护层(13)与砖砌导墙(4)外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