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鸟类动态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63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鸟类动态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干旱区荒漠和草地木本植物稀疏、低矮,灌木盖度低于10%,但也有一些鸟类(如喜鹊、伯劳、地鸦和䳭属鸟类等)栖居在荒漠或草地生境。许多荒漠和草地鸟类以蜘蛛和昆虫等地表节肢动物为食,它们通过捕食者的上行控制效应对干旱区荒漠和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维持起到了调节作用。然而,受自然环境限制干旱区荒漠和草地鸟类监测的人力成本较高。白天酷热、干燥,夜晚寒冷影响野外人工观测和样线调查,降水的异常变化又对鸟类日、月和年活动行为产生影响。因而需要连续、长期监测才能准确认识荒漠和草地鸟类种属组成、行为节律和繁殖特征等与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变化的关系,为干旱区荒漠和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维持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因此,针对荒漠和草地地区木本植被盖度低、栖木少、鸟类迁移扩散范围大、活动频率低、无固定活动地点,难于人工观测的情况,亟需一种能够应对这种情况的鸟类动态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鸟类动态监测装置,以应对荒漠和草地地区木本植被盖度低、栖木少、鸟类迁移扩散范围大、活动频率低、无固定活动地点,难于人工观测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鸟类动态监测装置,应用于荒漠和/或草地地区,该监测装置包括红外触发观测器和人造栖木,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的布设高度高于周围木本和草本植物的高度,所述人造栖木上具有供鸟类栖息停留的至少一根横杆,该横杆处于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的观测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人造栖木上横杆与红外触发观测器1的观测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包括红外感应相机、设在所述红外感应相机外的保护壳以及设在两者之间的隔温层。

    优选的,该监测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外部的温度检测器和/或降雨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和/或所述人造栖木通过立柱进行架设,该立柱底端嵌入地面以下并设有使其位置稳固的加固部件。

    优选的,所述加固部件具体为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的加固横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人造栖木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和停留地,红外触发观测器用于捕获和观测鸟类的活动信息,两者配合使用且多点按需布设,能够有效克服荒漠和草地地区木本植被盖度低、栖木少、鸟类迁移扩散范围大、活动频率低、无固定活动地点,难于人工观测的情况,实现鸟类的种类组成和行为节律的监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荒漠和草地鸟类动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红外触发观测器,2—人造栖木,3—立柱,4—地面,5—十字型加固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鸟类动态监测装置,应用于荒漠和/或草地地区,其主要包括红外触发观测器1和人造栖木2,两者相距1~1.5m且两者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红外触发观测器1的布设高度高于周围木本和草本植物的高度,减少地面及灌木晃动对观测的影响。人造栖木2中“人造”意为其结构、形状、位置和/或材料是人为设计形成,其上具有供鸟类栖息停留的至少一根横杆,该横杆处于红外触发观测器1的观测范围内,保证红外触发观测器1对鸟类的捕获效率,比如,图中所示的人造栖木2上设置一根横杆的情况,将横杆高度与红外触发观测器1(镜头的)高度设置为一致。

    进一步地,使人造栖木2上横杆与红外触发观测器1的观测方向垂直,避免横杆上同时停留多只鸟时在镜头中互相产生遮挡,方便后期观察。

    红外触发观测器1包括红外感应相机、设在红外感应相机外的金属保护壳以及设在两者之间的隔温层。隔温层的设置可以减少荒漠温度急剧变化对相机和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相机设置为照片 影像的记录模式,这样可以捕获到更多鸟类活动信息。

    进一步地,红外触发观测器1和/或人造栖木2通过竖直的立柱3进行架设,该立柱3顶部设在红外触发观测器1保护壳底部或与人造栖木2的横杆相连,底端嵌入地面4以下并设有使其位置稳固的加固部件,该加固部件具体为与立柱3垂直设置形成十字型的的金属加固横条5。

    比如,红外触发观测器1的金属保护壳中心距离地面高度为1m,支撑立柱埋入地下50cm,在地下30cm处焊接十字型金属条增加在戈壁或沙丘中布设红外触发观测器1的稳定。人造栖木2上的立柱3同理。

    此外,该监测装置还包括设在红外触发观测器1外部的温度检测器和/或降雨检测器,实现对微气候环境的监测。红外触发观测器1还可以具有用于对观测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器和与存储器相连的用于远程数据传输的通信器,存储器与红外感应相机相连,这样便于观测数据的远程接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鸟类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荒漠和/或草地地区,该监测装置包括红外触发观测器(1)和人造栖木(2),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1)的布设高度高于周围木本和草本植物的高度,所述人造栖木(2)上具有供鸟类栖息停留的至少一根横杆,该横杆处于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1)的观测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栖木(2)上横杆与红外触发观测器(1)的观测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1)包括红外感应相机、设在所述红外感应相机外的保护壳以及设在两者之间的隔温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监测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1)外部的温度检测器和/或降雨检测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1)和/或所述人造栖木(2)通过立柱(3)进行架设,该立柱(3)底端嵌入地面(4)以下并设有使其位置稳固的加固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件具体为与所述立柱(3)垂直设置的加固横条(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鸟类动态监测装置,应用于荒漠和/或草地地区,包括红外触发观测器(1)和人造栖木(2),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1)的布设高度高于周围植物的高度,所述人造栖木(2)上具有供鸟类栖息停留的至少一根横杆,该横杆处于所述红外触发观测器(1)的观测范围内。人造栖木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和停留地,红外触发观测器用于捕获和观测鸟类的活动信息,两者配合使用且多点按需布设,能够有效克服荒漠和草地地区木本植物盖度低、栖木少、鸟类迁移扩散范围大、活动频率低、无固定活动地点,难于人工观测的情况,实现荒漠和草地鸟类的种类组成和行为节律的监测。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亮;杨淇越;赵文智;罗维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13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3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