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生物安全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试验器具放置槽的生物安全柜。
背景技术:
生物安全柜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样本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根据yy0569-2011《ⅱ级生物安全柜》标准要求,生物安全柜的下前窗玻璃开口高度为200至250毫米。
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试验器具时,若试验器具的高度超过前窗玻璃的开口高度时,就需要弯曲手臂进行操作,给试验操作带来了不便。有时甚至需要将前窗玻璃进一步抬高才能够进行试验操作,前窗玻璃的开口高度增大,将会影响风速,使生物安全柜具有泄露风险。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安全柜,在操作台的下方设有器具放置槽,将高度较高的试验器具放置到器具放置槽内,相当于降低了试验器具的放置高度,试验人员无需弯曲手臂即可操作,也无需将门体抬高,大大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
柜体,其内形成有操作空间,所述操作空间内设有操作台;
器具放置槽,其设于所述操作台的下方,所述器具放置槽的上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操作空间连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体内设有负压气流通道,所述操作台上设有进风口,所述操作空间内的气体经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负压气流通道内后再排出,所述器具放置槽与所述负压气流通道连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气流通道具有连通的第一负压气流通道和第二负压气流通道;
所述第一负压气流通道位于所述操作空间的后侧,所述第二负压气流通道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下侧,所述器具放置槽与所述第二负压气流通道连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器具放置槽自围成所述第二负压气流通道的底壁向下延伸。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正上方。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可以开合的盖板。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与所述操作台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盖板上设有把手。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包括前进风口和后进风口,所述前进风口设于所述操作台的前部,所述后进风口设于所述操作台的后部,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前进风口和所述后进风口之间。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的下方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器具放置槽。
所述器具放置槽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公开的生物安全柜中,柜体内形成有操作空间,操作空间内设有操作台,操作台的下方设有器具放置槽,器具放置槽的上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操作空间连通。将高度较高的试验器具放置在器具放置槽内,由于器具放置槽位于操作台的下方,相当于将试验器具的放置高度下降,此时试验人员无需弯曲手臂即可操作,也无需将门体抬高,大大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生物安全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生物安全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生物安全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0-柜体,11-操作空间,12-操作台,121-第二开口;
20-器具放置槽,21-第一开口;
30-负压气流通道,31-第一负压气流通道,32-第二负压气流通道;
40-进风口,41-前进风口,42-后进风口;
50-盖板;
61-排风风扇,62-排风过滤器,63-送风风扇,64-送风过滤器;
70-试验器具;
80-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生物安全柜主要包括柜体10、门体80、器具放置槽20等部分。
柜体10的内部形成有操作空间11,操作空间11内设有操作台12。
门体80设于柜体10的前侧,具体为设于操作空间11的前侧,门体80用于将操作空间11开启或封闭。需要试验操作时,将门体80向上开启,操作空间11的前侧将露出一开口区域,试验人员的手可以经该开口区域伸入操作空间11内进行试验操作。
器具放置槽20用于放置试验所需的试验器具70。
器具放置槽20设于操作台12的下方,器具放置槽20的上部设有第一开口21,第一开口21与操作空间11连通。
当试验器具70的高度较高时,若将试验器具70直接放置在操作台12上操作,试验人员需要弯曲手臂操作,操作不便;或者需要将门体80步抬高,此时操作空间11泄露的风险。
本实施例将高度较高的试验器具70在器具放置槽20由于器具放置槽20位于操作台12的下方,相当于将试验器具70的放置高度下降,此时试验人员无需弯曲手臂即可操作,也无需将门体80抬高,大大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柜体10内设有负压气流通道30,负压气流通道30内设有排风风扇61和排风过滤器62。操作台12上设有进风口40,进风口40与负压气流通道30连通。操作空间11的上部设有进风气流通道,进风气流通道内设有送风风扇63和送风过滤器64。
外部气体在送风风扇63的作用下进入进风气流通道内,经送风过滤器64过滤后进入操作空间11内,再在排风风扇61的作用下经进风口40流入负压气流通道30内,而后经排风过滤器62过滤后排出。
器具放置槽20与负压气流通道30连通,可以避免器具放置槽20的设置对负压气流通道30产生气流影响,操作空间11内的气体在进入负压气流通道30的同时,也进入器具放置槽20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负压气流通道30具有连通的第一负压气流通道31和第二负压气流通道32。
第一负压气流通道31位于操作空间11的后侧,第二负压气流通道32位于操作台12的下侧。器具放置槽20与第二负压气流通道32连通。操作空间11内的气体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将直接同时进入第二负压气流通道32和器具放置槽20内,进一步避免器具放置槽20的设置影响负压气流通道30内的气流。
对于器具放置槽20的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中器具放置槽20自围成第二负压气流通道32的底壁向下延伸。此种设置方式对柜体10的内部不会造成太大的结构影响,只需在底壁上开口,将器具放置槽20通过螺钉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此处即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操作台12上设有第二开口121,第二开口12位于第一开口21的正上方。放置试验器具70时,直接将试验器具70从操作空间11内依次经第二开口121和第一开口21放入器具放置槽20内即可。
参照图2,第二开口121处设有可以开合的盖板50。当不需要在操作空间11内放置试验器具70时,将盖板50放置到第二开口121处,以将器具放置槽20封堵,此时操作台12可以进行正常的试验操作,避免物品落入器具放置槽20内。
需要在操作空间11内放置高度较高的试验器具70时,将盖板50从第二开口121处拿下,将试验器具70放入器具放置槽20内即可。
盖板50与操作台12处于同一平面上,提高整个操作台12平整度,便于试验操作。
盖板50上设有把手,便于取放盖板50。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进风口40包括前进风口41和后进风口42,前进风口41设于操作台12的前部,后进风口42设于操作台12的后部,第二开口121位于前进风口41和后进风口42之间。
操作空间11内的气体向下流动时,将经前进风口41和后进风口42进入第二负压气流通道32内,同时经第二开口121和第一开口21进入器具放置槽20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操作台12的下方设有一个或多个器具放置槽20,以满足多个试验器具的放置需求。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器具放置槽20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未图示),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便于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其内形成有操作空间,所述操作空间内设有操作台;
器具放置槽,其设于所述操作台的下方,所述器具放置槽的上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操作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柜体内设有负压气流通道,所述操作台上设有进风口,所述操作空间内的气体经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负压气流通道内后再排出,所述器具放置槽与所述负压气流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气流通道具有连通的第一负压气流通道和第二负压气流通道;
所述第一负压气流通道位于所述操作空间的后侧,所述第二负压气流通道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下侧,所述器具放置槽与所述第二负压气流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具放置槽自围成所述第二负压气流通道的底壁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可以开合的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与所述操作台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盖板上设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包括前进风口和后进风口,所述前进风口设于所述操作台的前部,所述后进风口设于所述操作台的后部,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前进风口和所述后进风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台的下方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器具放置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具放置槽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