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暖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体液检测领域,需要添加的试剂一般需要存放在试剂盒内,并且由于试剂大多需要低温保存,因此需要对试剂盒进行冷藏。而在试剂盘检测领域,有时又需要对试剂盘进行加热,如果分别独立进行加热和制冷的话,制冷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势必会出现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暖调温装置,其可以利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暖调温装置,其包括制冷风道组件、设置在制冷风道组件内的制冷片以及与制冷片的发热部通过制冷散热片进行热交换的散热风道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风道组件包括一端相连通的制冷风道和冷风循环管道以及用于实现冷风循环的冷风风扇,制冷风道和冷风循环管道的风口位于待制冷物体附近,所述制冷片设置在制冷风道内,制冷散热片位于制冷片的上方并且与制冷片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道组件包括散热风道、设置在散热风道内的散热片以及设置在散热风道内并且用于将散热片上的热气排出的散热风扇。
进一步的,在所述散热风道上连通有加热风道,在加热风道内设有加热风扇和加热片,在加热风道的热风出口处设有置物架。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风道和冷风循环管道的壳体均采用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的夹层内衬有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道和加热风道的壳体均采用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的夹层内衬有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在所述制冷风道的风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加热风道的热风出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在制冷片的发热部安装制冷散热片,将制冷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风道组件,可以快速将制冷时产生的废热散出,并且在需要对其他部件进行加热的时候,可以回收利用热交换来的热风进行加热,实现热量的有效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散热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制冷风道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制冷风道组件以及散热风道组件,制冷风道组件2包括一端相连通的制冷风道2和冷风循环管道3,在制冷风道2内设有制冷片201,所述散热风道组件与制冷片201的发热部通过制冷散热片7进行热交换。
优选的,制冷风道内设有冷风风扇1,冷风风扇1、制冷片201以及制冷风口依次设置在制冷风道2内。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制冷的物品为试剂盒架,试剂盒放置在试剂盒架内。制冷风道2的制冷风口与冷风循环管道3的冷风循环风口位于试剂盒架的两侧,利用冷风对试剂盒架降温。
如附图2、3所示,制冷片201设置在制冷风道2内,并且制冷散热片7位于制冷片201的上方并且与制冷片201的位置相对应。在该制冷片201中,其上端为发热部,利用制冷散热片7将制冷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排走。
所述散热风道组件包括散热风道4、设置在散热风道4内的散热片401以及设置在散热风道4内并且用于将散热片401上的热气排出的散热风扇5。散热风道4安装在制冷风道2的上方,并且散热片401的位置与制冷散热片7的位置相对,散热片401一侧的散热风道4为开口设计,在散热风道4内并且位于散热片7的另一侧设有散热风扇5。制冷片201产生的热量被交换至散热片401,然后由散热风扇5吹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散热风道4上连通有加热风道6,在加热风道6内设有加热风扇和加热片(图上未画出),在加热风道6的热风出口处设有置物架8。
在试剂盘的使用中,该置物架8可以为试剂盘在检测时的放置架,利用加热风道6对试剂盘进行加热工作。
优选的,制冷风道2、冷风循环管道3、散热风道4以及加热风道6的壳体都采用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的夹层内衬有保温材料,这样可以使保温效果更好,同时避免冷凝水出现在风道外壁上。
并且在所述制冷风道2的风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加热风道6的热风出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
制冷时,冷风经制冷片201制冷后进入试剂盒架中,制冷试剂盒架内的试剂盒,然后又经过冷风循环管道3和冷风风扇1后再次进入到制冷风道2形成循环。不仅能够使制冷效果更好、节省能源还可以回收冷风,避免冷风进入到仪器内部影响仪器加热效果;在冷风风口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风口温度调整制冷片温度,调节试剂盒架内部温度,使保持在恒定温度。
加热时,制冷时产生的废热经散热风道4和散热风扇5排出,当仪器内部加热区域需要热量时,加热风道6内的加热风扇工作,将一部分废热吸进加热风道,经加热片再次加热后进入需要加热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控制加热片及热风循环管道内的加热风扇来实现恒温效果,这样可以利用一部分废热气加热,节约能源。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冷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制冷风道组件、设置在制冷风道组件内的制冷片(201)以及与制冷片(201)的发热部通过制冷散热片(7)进行热交换的散热风道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风道组件包括一端相连通的制冷风道(2)和冷风循环管道(3)以及用于实现冷风循环的冷风风扇(1),制冷风道(2)和冷风循环管道(3)的风口位于待制冷物体附近,所述制冷片(201)设置在制冷风道(2)内,制冷散热片(7)位于制冷片(201)的上方并且与制冷片(201)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组件包括散热风道(4)、设置在散热风道(4)内的散热片(401)以及设置在散热风道(4)内并且用于将散热片(401)上的热气排出的散热风扇(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风道(4)上连通有加热风道(6),在加热风道(6)内设有加热风扇和加热片,在加热风道(6)的热风出口处设有置物架(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风道(2)和冷风循环管道(3)的壳体均采用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的夹层内衬有保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4)和加热风道(6)的壳体均采用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的夹层内衬有保温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风道(2)的风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风道(6)的热风出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