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还有核反应)。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化学研究的原子、分子、离子的物质结构和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观世界中最接近宏观的,因而它们的自然规律也与人类生存的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最为息息相关。
化学实验则是教学中比较直观的方法,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各种型号的试管,这些试管的大小高度一般都有区别,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为了放置这些试管,常常需要使用不同高度的试管盛放装置,现有的试管盛放装置的结构较为单一,无法对不同直径的试管进行夹紧固定;且在传统的实验过程中学生拿着试管进行摇晃时,这时试管内的液体或者固体容易飞溅出来,对实验者造成人身安全,同时存在摇晃不均匀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对不同直径的试管进行夹紧固定和对试管内的液体摇晃混匀的问题。
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包括实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内上下滑动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同轴套设有滑动盘,所述支撑柱上同轴套设有位于承载板与滑动盘之间的第一压簧,所述承载板上分别圆周均匀安装有夹紧装置,每个所述夹紧装置上分别放置有实验管,每个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滑动盘之间分别铰接有连动杆,所述支撑住同轴螺纹安装有位于滑动盘上方的螺母;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承载板上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位于实验管一侧的右夹持板,每个所述右夹持板的左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位于实验管另一侧的左夹持板,每个所述右夹持板的上端面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v型板,每个所述右夹持板的前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一v型板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二v型板,每个所述右夹持板的后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一v型板另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三v型板;
每个所述左夹持板上端面分别滑动安装有第四v型板,每个所述左夹持板的前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四v型板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五v型板,每个所述左夹持板的前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五v型板一端滑动连接的第六v型板,每个所述第二v型板另一端与第五v型板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三v型板的另一端与第六v型板另一端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v型板与第五v型板连接处套设有滑动块,每个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滑动块上,每个所述右夹持板的左侧面和每个所述左夹持板的右侧面分别球连接有转动球,每个所述转动球的一端面固定连接位于实验管侧面的弹性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住同轴转动安装有位于承载板上的齿环,所述承载板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多个与齿环的内齿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承载板上分别均匀滑动安装有多个推杆,每个所述推杆与主动齿轮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承载板上分别均匀圆周分布且滑动安装有位于每个述推杆一端的多个滑动盒,每个实验管分别放置在滑动盒。
优选的,每个所述滑动盒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压簧,每个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实验管前侧的护板,每个所述滑动盒的前端与转动盘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三压簧,每个所述护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每个所述左夹持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杆另一端接触的竖板,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与齿环的外齿啮合的上电机。
优选的,所述实验箱上转动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承载板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螺纹安装在承载板与升降板之间的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上螺纹安装螺纹板,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转动安装在螺纹板上,所述承载板与螺纹板的之间安装有半齿轮,所述承载板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实验箱内的且与半齿轮啮合的齿条板,所述升降丝杆上同轴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升降丝杆上同轴套设有位于固定块上方的缓冲弹簧,所述实验箱上固定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同轴上下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承载板的另一侧转动安装在滑动块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上螺纹安装有位于实验箱内的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螺纹安装在升降装置上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圆周面分别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与每个实验管对应的清理刷。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上转动安装有下锥齿轮,每个所述清理刷与下锥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有转动柱,所述固定盘的底部安装有与下锥齿轮同轴的下电机,所述升降板与实验箱之间连接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实验箱的内侧底部安装有位于下电机下方的漏水仓,所述实验箱的内侧安装有烘干仓,所述烘干仓的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烘干头,所述升降丝杆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位于实验箱上方的转动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夹紧装置与护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对实验管进行夹紧,防止在使用时出现滑落现象,同时转动球与滑动盒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实验管内的液体或者颗粒进行摇匀,相比传统人工手动摇匀更加省力,更加方便;通过升降装置与半齿轮以及清洗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使承载板进行翻转,进而可以对实验管进行清洗,防止实验管内残留杂质影响下次使用,该发明结构简单,相比传统操作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承载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夹紧装置展开图一。
图5为本发明夹紧装置展开图二。
图6为本发明齿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主动齿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c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下锥齿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清洗装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d处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e处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上电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4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包括实验箱1,所述实验箱1为圆筒形状,所述实验箱1可为透明材料制作,所述实验箱1的上端面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实验箱1内上下滑动安装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上下滑动在实验箱1内且承载板2的上端与圆形孔上端平齐,所述承载板2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端开设有螺纹,所述支撑柱3上同轴套设有位于螺纹下端的滑动盘4,所述滑动盘4可以在支撑柱3上下滑动,所述支撑柱3上同轴套设有位于承载板2与滑动盘4之间的第一压簧5,所述第一压簧5的型号根据使用选择合适型号,在使用时滑动盘4可以下压第一压簧5,所述承载板2上分别圆周均匀安装有夹紧装置,每个所述夹紧装置上分别放置有实验管6,在使用时实验管6用来盛放实验液体或者颗粒,每个所述夹紧装置可以分别对相应的实验管6进行夹紧,每个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滑动盘4之间分别铰接有连动杆(7),所述支撑住3同轴螺纹安装有位于滑动盘4上方的螺母8;
在使用时手动旋拧螺母8,这时螺母8压着滑动盘4向下滑动,滑动盘4压着第一压簧5向下滑动,同时滑动盘4通过多个连动杆7分别推着相应的夹紧装置打开,这时把每个实验管6放入到相应的夹紧装置内,这时反方向拧螺母8,第一压簧5的反弹力顶着滑动盘4向上滑动,滑动盘4通过多个连动杆7带着相应的夹紧装置收合对实验管6进行夹紧,通过夹紧装置的开合可以对不同直径的实验管6进行夹紧,同时满足不同的直径实验管6的型号;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承载板2上的支撑板9,每个所述支撑板9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位于实验管6一侧的右夹持板10,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上表面的前后两端上分别开设有右斜槽以及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上表面的右端上分别开设有右横槽,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的左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位于实验管6另一侧的左夹持板11,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上表面的前后两端上分别开设有左斜槽以及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上表面的右端上分别开设有左横槽,在使用时通过每个右夹持板10与每个左夹持板1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对与其相应的实验管6进行夹紧,防止了实验管6出现松动现象,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上端面的右横槽内分别左右滑动安装有第一v型板12,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后端的右斜槽内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一v型板12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二v型板13,每个所述第二v型板13的左右滑动可以分别带着第一v型板12前后滑动,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前端的右斜槽内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一v型板12另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三v型板14,每个所述第一v型板12的左右滑动可以分别带着第三v型板14前后滑动;
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上端面的左横槽内分别左右滑动安装有第四v型板15,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后端的左斜槽内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四v型板15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五v型板16,每个所述第五v型板16左右滑动可以分别带着第四v型板15的前后滑动,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前端左斜槽内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五v型板16一端滑动连接的第六v型板17,每个所述第四v型板15的左右滑动可以分别带着第六v型板17前后滑动,每个所述第二v型板13的另一端与第五v型板16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三v型板14的另一端与第六v型板17另一端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v型板13与第五v型板16连接处套设有滑动块19,每个所述连动杆7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滑动块19上;
在使用时手动拧螺母8,螺母8压着滑动盘4向下滑动,滑动盘4压着第一压簧5向下滑动,同时滑动盘4通过多个连动杆7分别推着与其相应的滑动块19向前滑动,每个所述滑动块19分别带着第二v型板13和第五v型板16相互滑动,这时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和右夹持板10逐渐分离,这时可以把实验管6放入到左夹持板11和右夹持板10之间,这时反方向拧螺母8,这时由于第一压簧5的反弹力顶着滑动盘4向上滑动,滑动盘4通过多个连动杆7分别同步拉着滑动块19向后滑动,每个滑动块19分别带着与其相应的第二v型板13和第五v型板16相互滑动,这时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和右夹持板10逐渐合拢对实验管6进行夹紧,通过夹紧装置的开合可以对不同直径的实验管6进行夹紧,满足不同的直径实验管型号,更有利于实验管6的稳定性;
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的左侧面和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的右侧面分别球连接有转动球20,,每个所述转动球20的相对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紧贴实验管6的弹性板21,所述弹性板21可选为橡胶板,在使用时分别通过转动球20的转动,可以分别晃动每个实验管6,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与与其相应的弹性板21之间连接右缓冲弹簧,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右端面和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与与其相应的弹性板21之间连接缓冲弹簧,在使用时通过缓冲弹簧作用力,可以防止右夹持板10与左夹持板11之间的作用力对实验管6过渡夹紧。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支撑住3同轴转动安装有位于承载板2上的齿环22,所述承载板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多个与齿环22的内齿啮合的主动齿轮23,所述齿环22转动可以同步带着多个主动齿轮23转动,所述承载板2上分别均匀滑动安装有多个推杆24,每个所述推杆24与主动齿轮2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5,每个所述主动齿轮23上开设有位于主动齿轮23中心一侧的转动孔,每个所述转动杆25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转动孔内,每个所述转动杆25的另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推杆24的一端上,在使用时每个所述主动齿轮23转动分别可以通过相应的转动杆25推着相应推杆24在承载板2上滑动,所述承载板2上分别均匀圆周分布且滑动安装有位于每个述推杆24一端的多个滑动盒26,每个实验管6分别放置在滑动盒26,每个所述述推杆24可以分别推着每个滑动盒26前后滑动,每个所述滑动盒26可以分别带着相应的实验管6前后滑动。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每个所述滑动盒26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压簧27,所述第二压簧27的型号根据使用选择,每个所述第二压簧27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实验管6前侧的护板28,每个所述滑动盒26的前端与转动盘4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三压簧29,所述第三压簧29的型号根据使用时选择,在使用时每个所述推杆24分别推着相应的滑动盒26前后滑动,每个所述滑动盒26分别带着相应的管6的底部前后摆动,对实验管6内的相应的液体或者颗粒摇匀,相比传统人工摇匀更加省力,同时减少了危险的发生,当每个所述推杆24分别向后滑动时,这时每个所述第三压簧29分别顶着相应的滑动盒26向后滑动;
每个所述护板2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杆30,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杆30另一端接触的竖板31,每个所述竖板31的前端分别开设有斜面,每个所述滑动杆30的另一端分别与斜面接触,所述承载板2上安装有与齿环22的外齿啮合的上电机32,所述上电机32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齿环22的外齿啮合的上电机齿轮,所述上电机32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接电源,所述上电机32上设置有防水层,在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上电机型号;
在使用时,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分别带着竖板31向左滑动,这时每个所述竖板31的斜面紧贴着滑动杆30的一端面向左滑动,每个竖板31的斜面分别顶着相应的滑动杆30向前滑动,同时每个护板28顶着第三压簧29逐渐与滑动盒26的后端面分离,这时每个所述实验管6可以分别放入到相应的滑动盒26内,当放好实验管6后,这时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同步分别带着相应竖板31的向右滑动,由于受到第三压簧29的作用力,这时每个所述护板28恢复到相应的状态。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实验箱1上转动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承载板2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可以带着承载板2上下运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在承载板2与升降板33之间的升降丝杆41,所述升降丝杆41的两端的螺纹相反,所述升降丝杆41上螺纹安装螺纹板42,所述螺纹板4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53,所述承载板2的一侧转动安装在螺纹板42上,所述承载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转动安装在螺纹板42上,所述承载板2与螺纹板42的之间安装有半齿轮43,所述固定杆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杆53一侧的半齿轮43,所述承载板2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实验箱1内的且与半齿轮43啮合的齿条板44,所述齿条板44的下方安装有与半齿轮43啮合的齿条,所述升降丝杆41上同轴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5,所述升降丝杆41上同轴套设有位于固定块45上方的压缩弹簧46,所述压缩弹簧46套在升降丝杆41处为光滑面,所述实验箱1上滑动安装有位于压缩弹簧46一侧的卡紧杆,所述压缩弹簧46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套设在升降丝杆41上的圆环,所述实验箱1上固定安装有滑动杆47,所述滑动杆47的长度与升降丝杆41的长度相等,所述滑动杆47上同轴上下滑动安装有滑动块48,所述承载板2的另一侧转动安装在滑动块48上;
每个实验管6完成实验后,手动转动升降丝杆41,这时承载板2沿着升降丝杆下降,同时升降板33跟着升降丝杆41上升,当半齿轮43接触到齿条板44上的齿条时,这时半齿轮43同步带着固定杆沿着齿条转动,承载板2同步跟着固定杆转动,同时实验箱1不会妨碍到承载板2和每个实验管6以及支撑柱3的翻转,当半齿轮43的一端碰到限位杆53时停止转动,同时承载板2正好翻转到180度,这时每个实验管6与清理刷36一一对应,同时螺纹板42碰到压缩弹簧46的上端面,当升降丝杆41继续转动时,螺纹板42紧贴着压缩弹簧46不动,这时手动把卡紧杆卡住压缩弹簧46的上端防止压缩弹簧46向上反弹,这时升降板33继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直至每个清理刷36全部进入到相应的实验管6内时停止。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升降装置上螺纹安装有位于实验箱1内的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位于承载板2的下方且安装在实验箱1内,所述实验箱1内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连接有水泵,水泵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接电源,水泵根据使用选择合适型号,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螺纹安装在升降装置上的升降板33,所述升降板3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盘34,所述固定盘34的圆周端面分别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杆35,每个所述固定杆35的外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与每个实验管6对应的清理刷36,每个所述清理刷36可以分别对与其对应的实验管6进行洗刷,每个所述清理刷36的内部分别为空腔结构,且每个所述清理刷36的中心辊的外部分别开设有出水孔,每个所述清理毛刷36的底部分别安装有转动轴,每个所述转动轴分别固定安装有水管,每个所述水管分别连接水泵。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所述固定盘34上转动安装有下锥齿轮37,
每个清理刷36与下锥齿轮37之间啮合连接有转动柱38,每个所述清理刷36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毛刷锥齿轮,每个所述转动柱3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柱锥齿轮,每个所述转动柱38的一端通过相应的转动柱锥齿轮分别与下锥齿轮37啮合连接,每个所述转动柱38的另一端通过相应的转动柱锥齿轮分别与毛刷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固定盘3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下锥齿轮37同轴的下电机39,所述下电机39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电源,在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型号,所述下电机39上设置有防水装置,使用时启动下电机39和水泵,下电机39同步分别带着相应的清理刷36在实验管6内转动,同时水泵通过水管对每个清理刷36的中心辊注水,水通过出水孔对每个实验管6内壁进行清洗,这时被清洗后的污水流入到相应的回收装置内,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对每个实验管6进行清洗干净,相应的节省了人力,所述升降杆33与实验箱1之间连接伸缩杆40,所述伸缩杆40根据使用选择合适型号,在使用时启动下电机39带着下锥齿轮37转动,下锥齿轮37分别带着相应的转动杆38自转,每个所述转动杆38分别带着清理刷36转动,每个所述清理刷36可以对与其相应的实验管6进行洗刷,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对实验管6内清洗干净。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所述实验箱1的内侧底部安装有位于清洗装置下方的漏水仓49,所述清洗后的污水流入到漏水仓49内,所述实验箱1的内侧安装有烘干仓50,所述烘干仓50连接有烘干机,烘干机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接电源,所述烘干仓50的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烘干头51,所述升降丝杆41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位于实验箱1上方的转动盘52,手动通过转动盘52可以带着升降丝杆41转动;
当每个实验管6清洗干净后,关闭水泵和下电机39,反方向推动转动盘52,这时螺纹板42继续保持不动,同时升降板33向下滑动,当每个所述清理刷36从相应的实验管6内出来后,这时先停止旋转转动盘52,同时启动烘干机对实验箱1内吹热风,直至把每个实验管6烘干后停止;
这时手动在把卡紧杆移开,压缩弹簧46的反弹力顶住螺纹板42的底面,这时继续推动转动盘52,升降丝杆41同步带着升降杆33和螺纹板42继续相互分离,当半齿轮43与齿条板44上的齿条啮合时,这时承载板2正好翻转到180度,同时半齿轮43的另一端碰到限位杆53时停止转动,这时升降丝杆继续带着螺纹板42和升降杆33恢复到合适位置后停止,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对每个实验管6进行烘干,方便下次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夹紧装置与护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对实验管进行夹紧,防止在使用时出现滑落现象,同时转动球与滑动盒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实验管内的液体或者颗粒进行摇匀,相比传统人工手动摇匀更加省力,更加方便;通过升降装置与半齿轮以及清洗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使承载板进行翻转,进而可以对实验管进行清洗,防止实验管内残留杂质影响下次使用,该发明结构简单,相比传统操作更加省力。
1.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包括实验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1)内上下滑动安装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上同轴套设有滑动盘(4),所述支撑柱(3)上同轴套设有位于承载板(2)与滑动盘(4)之间的第一压簧(5),所述承载板(2)上分别圆周均匀安装有夹紧装置,每个所述夹紧装置上分别放置有实验管(6),每个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滑动盘(4)之间分别铰接有连动杆(7),所述支撑住(3)同轴螺纹安装有位于滑动盘(4)上方的螺母(8);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承载板(2)上的支撑板(9),每个所述支撑板(9)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位于实验管(6)一侧的右夹持板(10),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的左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位于实验管(6)另一侧的左夹持板(11),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的上端面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v型板(12),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的前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一v型板(12)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二v型板(13),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的后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一v型板(12)另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三v型板(14);
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上端面分别滑动安装有第四v型板(15),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的前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四v型板(15)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五v型板(16),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的前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与第五v型板(16)一端滑动连接的第六v型板(17),每个所述第二v型板(13)另一端与第五v型板(16)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三v型板(14)的另一端与第六v型板(17)另一端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v型板(13)与第五v型板(16)连接处套设有滑动块(19),每个所述连动杆(7)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滑动块(19)上,每个所述右夹持板(10)的左侧面和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的右侧面分别球连接有转动球(20),每个所述转动球(20)的一端面固定连接位于实验管(6)侧面的弹性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住(3)同轴转动安装有位于承载板(2)上的齿环(22),所述承载板(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多个与齿环(22)的内齿啮合的主动齿轮(23),所述承载板(2)上分别均匀滑动安装有多个推杆(24),每个所述推杆(24)与主动齿轮(2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5),所述承载板(2)上分别均匀圆周分布且滑动安装有位于每个述推杆(24)一端的多个滑动盒(26),每个实验管(6)分别放置在滑动盒(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动盒(26)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压簧(27),每个所述第二压簧(27)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实验管(6)前侧的护板(28),每个所述滑动盒(26)的前端与转动盘(4)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三压簧(29),每个所述护板(2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杆(30),每个所述左夹持板(11)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杆(30)另一端接触的竖板(31),所述承载板(2)上安装有与齿环(22)的外齿啮合的上电机(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1)上转动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承载板(2)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螺纹安装在承载板(2)与升降板(33)之间的升降丝杆(41),所述升降丝杆(41)上螺纹安装螺纹板(42),所述承载板(2)的一侧转动安装在螺纹板(42)上,所述承载板(2)与螺纹板(42)的之间安装有半齿轮(43),所述承载板(2)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实验箱(1)内的且与半齿轮(43)啮合的齿条板(44),所述升降丝杆(41)上同轴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5),所述升降丝杆(41)上同轴套设有位于固定块(45)上方的缓冲弹簧(46),所述实验箱(1)上固定安装有滑动杆(47),所述滑动杆(47)上同轴上下滑动安装有滑动块(48),所述承载板(2)的另一侧转动安装在滑动块(4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上螺纹安装有位于实验箱(1)内的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螺纹安装在升降装置上的升降板(33),所述升降板(3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盘(34),所述固定盘(34)的圆周面分别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杆(35),每个所述固定杆(35)的上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与每个实验管6对应的清理刷(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34)上转动安装有下锥齿轮(37),每个所述清理刷(36)与下锥齿轮(37)之间啮合连接有转动柱(38),所述固定盘(34)的底部安装有与下锥齿轮(37)同轴的下电机(39),所述升降板(33)与实验箱(1)之间连接伸缩杆(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1)的内侧底部安装有位于下电机(39)下方的漏水仓(49),所述实验箱(1)的内侧安装有烘干仓(50),所述烘干仓(50)的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烘干头(51),所述升降丝杆(41)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位于实验箱(1)上方的转动盘(5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