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技术领域,具体为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
背景技术:
医学检验(medicallaboratoryscience,mls)是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从而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的一门科学。而检验的过程中必定会使用到试管,现有的试管放置架一般为木制、竹制或透明塑料材质,架子上设置有多个孔,例如,常用的6孔和12孔,用于将试管放入以作支撑;仅具备基础的放置功能,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现有的试管放置架一般是直接放在桌面或台面上,任何人可以随时移动该试管架,不稳定,很可能存在误推或误打翻的情况;
2、试管放置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使用人员集中收集放置到消毒柜中进行杀菌处理,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试管放置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使用人员集中收集放置到消毒柜中进行杀菌处理,非常的麻烦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包括移动车和试管放置部;移动车内设有相互连通的放置腔和杀菌腔,试管放置部转动设置在放置腔内,且试管放置部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放置试管的试管架;移动车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试管放置部与放置腔腔壁之间缝隙的挡板,试管放置部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挡板的端部伸入的条形封闭槽;杀菌腔内设有杀菌装置。
有益效果:
1、本技术中的试管放置部转动设置在放置腔内,当试管放置部顶面的试管架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其翻转,使得位于放置腔内的试管架翻转到顶面;而使用后的试管架翻转到放置腔内,通过杀菌装置对其进行杀菌处理。本装置在需要进行杀菌时,不需要使用人员集中收集放置到消毒柜中进行杀菌处理;其本身就能够实现杀菌功能,非常的方便。
2、移动车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挡板,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杀菌装置释放的光线或其他杀菌物质(取决于安装何种杀菌装置,本技术杀菌装置具体可以是紫外线灯,释放的则是紫外线光)从试管放置部与放置腔腔壁之间的缝隙穿出;另一方面挡板可以和条形封闭槽结合,进一步保证试管放置部在不转动情况下的稳定性。
进一步,移动车内设有动力腔,动力腔内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试管放置部连接,动力装置可带动试管放置部翻转。
有益效果:简单的实现了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试管放置部。
进一步,移动车上设有杀菌开关和动力开关,杀菌开关与杀菌装置电连接,动力开关与动力装置电连接。
有益效果:使用者可通过开关随时对动力装置和杀菌装置进行启动或关闭,非常的方便。
进一步,移动车的下部宽度小于上部的宽度,杀菌开关和动力开关均位于移动车的下部。
有益效果:进而使得动力开关位于凹陷的下部上,当移动车移位的过程中或者在放置移动车的时候,移动车的上部会与墙面等位置接触,减少了动力开关误碰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移动车上部的位置大于下部,可以将整个试管放置部设置的更大,能够放置更多的试管。
进一步,移动车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有益效果:便于移动车移动。
进一步,移动车下部设有安装槽、开关槽和制动结构;开关槽位于安装槽的上方,动力开关位于开关槽内,且开关槽内还固定有第一磁铁;制动结构包括用于对行走轮制动的刹车片、可浮动的按钮和由按钮控制伸缩的动力杆,刹车片固定在动力杆的底端;按钮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按钮上设有用于与第一磁铁配合的第二磁铁;当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互吸附时,按钮可触碰动力开关。
有益效果:
由于检验及采集的环境复杂,移动车在移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外界环境中会有一些伸出来的支杆或凸起误碰到动力开关;因此,对动力开关的位置进行改进,进而保证在行走轮未制动的情况下,动力开关不会被触动。首先,可浮动的按钮在顺时针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实现动力杆伸出,进而使得刹车片可以与行走轮接触实现制动;实现制动的同时,第二磁铁正好与第一磁铁对应,此时第一磁铁对第二磁铁吸引,按钮向下浮动,第二磁铁伸入开关槽内,进而防止按钮再转动,保证一直处于制动状态。当需要启动动力装置时,按压按钮,按钮可触动动力开关进而打开动力装置。综上,通过按钮和动力杆的配合,能够保证移动车在处于制动状态下,动力开关才能够打开。
进一步,按钮包括上按钮、下按钮和固定座,上按钮罩设滑动连接在下按钮外,且上按钮的内壁上设有滑槽,下按钮的侧壁上固定有凸起,上按钮和下按钮通过伸入滑槽内的凸起实现上下滑动连接;上按钮和下按钮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下按钮的一侧边缘为可伸入到开关槽内的凸起状,该凸起的底面设置有第二磁铁;上按钮的一侧边缘也为可伸入到开关槽内的凸起状;在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上按钮的凸起的底面高于下按钮的凸起的底面;下按钮底部设置有安装孔,固定座的上端伸入安装孔内且与其滑动连接,固定座的顶部和安装孔的内部顶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固定座的外壁上设有扣合凸起,安装孔的侧壁上竖向设有供扣合凸起伸入的竖滑槽;固定座的底端伸入安装槽内,与安装槽的槽底转动连接。
有益效果:
1、浮动按钮主要是通过上按钮和下按钮滑动连接、下按钮与固定座滑动连接,且两两之间连接有弹簧,进而实现了相互之间的浮动。值得一提的是,上按钮与下按钮之间,以及下按钮与固定座之间,均是通过凸起和滑槽配合;使用者在转动上按钮时,下按钮和固定座均会跟随转动。
2、在行走轮移动的过程中,上按钮和下按钮上的凸起均不可能位于开关槽的上方;由于按钮位于开关槽的上方,且按钮可以覆盖开关槽,保证开关槽始终是被按钮挡住的,能够保证外界环境下的凸起及支杆等均不会伸入到开关槽内触碰动力开关。
进一步,固定座伸入安装槽内的部分固定有制动安装盘;动力杆包括摆动杆和推动杆,安装槽内固定有滑动限位槽;推动杆竖向滑动连接在滑动限位槽内;摆动杆的一端与制动安装盘转动连接,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推动杆转动连接。
有益效果:摆动杆通过制动安装盘与固定座连接,非常简单的实现了按钮转动时,制动安装盘也会转动,进而带动摆动杆摆动,推动滑动限位槽内的推动杆向下竖向滑动,进而推动刹车片抵住行走轮实现制动。
进一步,安装槽处还设有槽盖,槽盖上设有供固定座穿过的通孔;槽盖盖在安装槽上后,上按钮和下按钮均位于安装槽外。
有益效果:设置槽盖,起到防尘作用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其他外界物品不能够对摆动杆等造成影响。
进一步,移动车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杀菌开关为四个串联的接近开关,每个条形封闭槽内分别设置一个接近开关;当四个挡板插入条形封闭槽内,四个开关全被触动时;控制器会接收打开信号,进而控制紫外线灯打开。
有益效果:相比于需要手动打开紫外线灯,采用此种设置方式更为稳妥;使用者将四个挡板全部推入条形封闭槽内,将试管放置部和放置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隙全部挡住后,紫外线灯才开启,进一步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以免误操作忘记推动某个挡板而造成紫外线光从缝隙射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试管放置部翻转过程的透视图;
图4为图3中试管放置部翻转后的透视图;
图5为本发明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实施例三的正视图;
图8为图7中打开槽盖后,安装槽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a-a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实施例四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移动车1、放置腔2、杀菌腔3、紫外线灯31、杀菌开关4、动力开关5、行走轮6、滚轮61、安装座62、安装板63、试管放置部7、连接台71、试管架72、试管孔721、电机8、挡板9、安装槽10、槽盖101、u形开口1011、开关槽102、上按钮103、上按压盘1031、上按压凸起1032、下按钮104、下按压盘1041、下按压凸起1042、固定座105、扣合凸起1051、竖滑槽1052、扣合凸台1053、防脱凸台1054、安装柱106、摆动杆107、推动杆108、固定柱109、滑动限位槽110、刹车片111、第一弹簧112、第二弹簧113、第一磁铁114、第二磁铁115、制动安装盘116、定位孔117、条形封闭槽118。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包括移动车1和如图3所示的试管放置部7;移动车1的上部设有推动手柄,且移动车1的上部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试管放置部7的放置腔2;移动车1下部设置有与放置腔2连通的杀菌腔3,杀菌腔3内设置有杀菌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杀菌装置为紫外线灯31,为了便于对紫外线灯31控制,在移动车1下部设置有杀菌开关4,杀菌开关4与紫外线灯31电连接;移动车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6,行走轮6为现有技术中的万向轮,其包括滚轮61、安装座62和安装板63,安装座62的顶面与安装板63转动连接,滚轮61转动安装在安装座62的下部;安装板63与移动车1的底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试管放置部7包括连接台71和分别固定在连接台71的顶面和底面的呈阶梯状设置的试管架72,具体以顶面为例说明:如图1所示,顶面阶梯状的试管架72沿着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一来是方便转动时节省空间;二则是方便位于试管放置部7两侧的人员都可以放试管;如图2所示,试管架72上设置有多排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孔721。连接台71的两端中部固定有转轴,转轴与放置腔2转动连接,进而使得整个试管放置部7转动设置在放置腔2内。
由于试管放置部7需要转动,因此试管放置部7和放置腔2的腔壁之间需要留有空隙,为了防止紫外线灯31照射时,光线从空隙中射出,在移动车1的顶面四周设置有如图2所述的挡板9,移动车1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四个条形滑槽,四个条形滑槽分别位于试管放置部7的上下左右侧,且条形滑槽与试管放置部7垂直设置。挡板9的底面设置有滑动凸起,滑动凸起伸入条形滑槽内与之滑动连接。试管放置部7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均设有一个可供相应处挡板9的端部伸入的条形封闭槽118。
使用时,手持推动手柄,将移动车1推动到需要的位置;位于图1中移动车1左右两侧的使用者,均可以将试管放置到试管架72上。当需要对试管架72进行杀菌时,将试管架72上的试管清理干净;然后将试管放置部7四周的挡板9朝外拨动,使之离开试管放置部7的条形封闭槽118,挡板9不再对试管放置部7进行支撑限位。手动推动整个试管放置部7翻转,使得试管放置部7顶面的试管架72自图3的状态翻转到放置腔2内部朝下形成图4的状态。然后将试管放置部7四周的挡板9朝内拨动,使其端部进入试管放置部7的条形封闭槽118内,实现对试管放置部7支撑的同时,也能够防止紫外线灯31的光线从试管放置部7与放置腔2腔壁之间的缝隙射出;按压杀菌开关4,打开紫外线灯31实现对试管架72的杀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放置腔2的一侧设有动力腔,动力腔内设置有动力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为电机8,电机8的动力输出轴与试管放置部7右侧的转轴键连接。
移动车1的下部设置有控制电机8启闭的动力开关5,本实施例中的动力开关5为按压式开关,动力开关5与电机8电连接。为了防止移动车1移动放置的过程中触碰到动力开关5,移动车1的下部宽度小于上部的宽度,进而使得动力开关5位于凹陷的下部上;当移动车1移位的过程中或者在放置移动车1的时候,移动车1的上部会与墙面等位置接触,减少了动力开关5误碰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移动车1上部的位置大于下部,可以将整个试管放置部7设置的更大,能够放置更多的试管。
使用时,按压动力开关5,电机8带动整个试管放置部7翻转。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移动车1下部设有安装槽10、开关槽102和制动结构;如图9所示,动力开关5位于开关槽102内,且开关槽102内还固定有第一磁铁114。如图8所示,开关槽102位于安装槽10的上方;制动结构包括用于对行走轮6制动的刹车片111、可浮动的按钮和由按钮控制伸缩的动力杆;按钮包括如图9所示的上按钮103、下按钮104和固定座105,上按钮103罩设在下按钮104外,且上按钮103的内壁上设有滑槽,下按钮104的侧壁上固定有凸起,上按钮103和下按钮104通过伸入滑槽内的凸起实现上下滑动连接;上按钮103的底壁和下按钮104的顶壁之间还设有第一弹簧112。
如图9所示,上按钮103包括上按压盘1031和固定在上按压盘1031边缘处的上按压凸起1032;下按钮104包括下按压盘1041和固定在下按压盘1041边缘处的下按压凸起1042,下按压凸起1042的底面低于下按压盘1041的底面,以便于其可伸入到开关槽102内,且下按压凸起1042的底面固定有可与第一磁铁114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115。上按压凸起1032的底面低于下按压盘1041的底面,以便于其能够伸入到开关槽102内与动力开关5接触。为了防止下按压凸起1042伸入开关槽102内的同时,上按压凸起1032会按压动力开关5:当动力开关5与第二磁铁115同高度时,在第一弹簧112处于自然状态下(未受额外按压力),上按压凸起1032的底面高于下按压凸起1042的底面(此处的高于,指的是上按压凸起1032和下按压凸起1042与动力开关5/第二磁铁115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若动力开关5的顶面低于第二磁铁115的顶面时,在第一弹簧112处于自然状态下(未受额外按压力),上按压凸起1032的底面可与下按压凸起1042的底面齐平;本实施例优选第一种设置方式。
下按压盘104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安装孔,圆柱形的固定座105的上端伸入安装孔内且与其滑动连接,固定座105的顶部和安装孔的内部顶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13。如图10所示,固定座105的顶部外侧设有两个沿着顶部中心对称的扣合凸起1051,安装孔的侧壁上竖向设有竖滑槽1052,安装孔的底部内壁设有一圈扣合凸台1053;下按钮104安装到固定座105上后,扣合凸起1051伸入竖滑槽1052内,能够沿着竖滑槽1052上下运动;当扣合凸起1051滑动到最下方的时候,能够和扣合凸台1053相互抵住,防止下按钮104与固定座105脱开。
固定座105的底端伸入安装槽10内,与安装槽10的槽底转动连接,为了防止固定座105与安装槽10的槽底脱离,安装槽10的槽底设有圆形的定位孔117,定位孔117包括两个同心设置的小径孔和大径孔,且小径孔位于大径孔的上方;固定座105的底部伸入定位孔117内,且固定座105的底部外侧固定有一圈如图10所示的防脱凸台1054,防脱凸台1054位于大径孔内。固定座105伸入安装槽10内的一侧还固定有制动安装盘116,制动安装盘116上固定有截面为t形的安装柱106,动力杆与安装柱106连接。
如图8所示,动力杆包括摆动杆107和推动杆108,安装槽10内通过螺钉固定有滑动限位槽110;推动杆108滑动连接在滑动限位槽110内,且推动杆108只能竖向运动;推动杆108的上端固定有横截面为t形的固定柱109;摆动杆107的一端与安装柱106转动连接,摆动杆107的另一端与固定柱109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柱106、固定柱109均为销钉;通过销钉实现摆动杆107的两端分别与制动安装盘116和推动杆108的活动连接。
行走轮6的安装板63的中心和安装座62的顶部中心均设有通孔,推动杆108的底端伸出移动车1的下部并穿过通孔,刹车片111固定安装在推动杆108的底端;在未制动的情况下,刹车片111位于滚轮61的上方。
安装槽10处还设有槽盖101,槽盖101可采用扣合的方式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移动车1上;本实施例优选螺钉连接。槽盖101上设有供固定座105穿过的通孔;槽盖101盖在安装槽10上后,上按钮103和下按钮104均位于安装槽10外。
使用时,将移动车1推动到需要位置,然后转动图9中的上按钮103,上按钮103带动下按钮104转动,下按钮104带动固定座105转动,固定座105带动制动安装盘116转动,制动安装盘116带动摆动杆107摆动,进而使得摆动杆107自图8中的状态摆动至竖直状态,摆动的过程中,摆动杆107的下端推动推动杆108向下运动,进而使得推动杆108下端的刹车片111抵住滚轮61实现制动。与此同时,上按压凸起1032摆动至如图7所示的位置,结合图9可知,上按压凸起1032和下按压凸起1042此时均位于开关槽102的上方,在磁力作用下,第二磁铁115吸附至第一磁铁114上,进而实现整个按钮的定位,防止制动安装盘116再转动,保证滚轮61制动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使用者了解按钮旋转的方位,可以在上按压盘1031的顶面设置三角标记,三角标记位于上按压凸起1032的上方;由于上按压凸起1032和下按压凸起1042同侧设置,因此该三角标记也代表了下按压凸起1042的位置;进而便于使用者了解旋转的角度。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动力开关5位于图9中的开关槽102内,能够实现在刹车情况下才能实现打开电机8翻转试管放置部7的目的。当需要翻转试管放置部7时,按压上按压盘1031,上按压凸起1032向下滑动并按压动力开关5,电机8启动,带动试管放置部7翻转;其余紫外线灯31消毒步骤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如图11所示,槽盖101的上端设置有u形开口1011,便于安装槽盖101时,避开固定座105;也利于后续随时拆开槽盖101进行检修。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移动车1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杀菌开关4为四个串联的接近开关,每个条形封闭槽118内分别设置一个接近开关;当四个挡板9插入条形封闭槽118内,四个开关全被触动时;控制器会接收打开信号,进而控制紫外线灯31打开;30-60分钟后,控制器自动控制紫外线灯31关闭。
相比于需要手动打开紫外线灯31,采用此种设置方式更为稳妥;使用者将四个挡板9全部推入条形封闭槽118内,将试管放置部7和放置腔2的腔壁之间的空隙全部挡住后,紫外线灯31才开启,进一步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以免误操作忘记推动某个挡板9而造成紫外线光从缝隙射出。
为了防止紫外线灯31一直开启,可以设置一段时间后(例如,30分钟)控制器自动控制紫外线灯31关闭;此为现有技术,不过多赘述。另外,紫外线灯31的照射时间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的时间段,本实施例写的时间并不具有限定作用。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为了进一步保证密封性,在条形封闭槽118的上壁和下壁上设置橡胶条;可避开接近开关的位置设置,接近开关设置在其他壁上即可。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发明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1.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和试管放置部;所述移动车内设有相互连通的放置腔和杀菌腔,试管放置部转动设置在放置腔内,且试管放置部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放置试管的试管架;移动车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试管放置部与放置腔腔壁之间缝隙的挡板,试管放置部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挡板的端部伸入的条形封闭槽;所述杀菌腔内设有杀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内设有动力腔,动力腔内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试管放置部连接,动力装置可带动试管放置部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上设有杀菌开关和动力开关,杀菌开关与杀菌装置电连接,动力开关与动力装置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的下部宽度小于上部的宽度,杀菌开关和动力开关均位于移动车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下部设有安装槽、开关槽和制动结构;开关槽位于安装槽的上方,动力开关位于开关槽内,且开关槽内还固定有第一磁铁;制动结构包括用于对行走轮制动的刹车片、可浮动的按钮和由按钮控制伸缩的动力杆,刹车片固定在动力杆的底端;按钮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按钮上设有用于与第一磁铁配合的第二磁铁;当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互吸附时,按钮可触碰动力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包括上按钮、下按钮和固定座,上按钮罩设滑动连接在下按钮外,且上按钮的内壁上设有滑槽,下按钮的侧壁上固定有凸起,上按钮和下按钮通过伸入滑槽内的凸起实现上下滑动连接;上按钮和下按钮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下按钮的一侧边缘为可伸入到开关槽内的凸起状,该凸起的底面设置有第二磁铁;上按钮的一侧边缘也为可伸入到开关槽内的凸起状;在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上按钮的凸起的底面高于下按钮的凸起的底面;下按钮底部设置有安装孔,固定座的上端伸入安装孔内且与其滑动连接,固定座的顶部和安装孔的内部顶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固定座的外壁上设有扣合凸起,安装孔的侧壁上竖向设有供扣合凸起伸入的竖滑槽;固定座的底端伸入安装槽内,与安装槽的槽底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伸入安装槽内的部分固定有制动安装盘;动力杆包括摆动杆和推动杆,安装槽内固定有滑动限位槽;推动杆竖向滑动连接在滑动限位槽内;摆动杆的一端与制动安装盘转动连接,摆动杆的另一端与推动杆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处还设有槽盖,槽盖上设有供固定座穿过的通孔;槽盖盖在安装槽上后,上按钮和下按钮均位于安装槽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学检验采集用试管放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杀菌开关为四个串联的接近开关,每个条形封闭槽内分别设置一个接近开关;当四个挡板插入条形封闭槽内,四个开关全被触动时;控制器会接收打开信号,进而控制紫外线灯打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