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84


    本发明涉及生态房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



    背景技术:

    随着房屋工程建设产业化与工程建筑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经济效益高、绿色环保的新工艺与新技术,为我国房屋工程建设质量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希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建造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绿色、环保的工程施工技术,技术尚处于研究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pcf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改良式现浇混凝土结构技术三大类,这些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其中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化了施工现场操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无需在建筑施工现场加工各个构件,构件提前预制完成,仅需现场安装即可,不仅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工作强度,而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都是提前预制完成的,不会对建筑项目周围的施工环境产生明显干扰,低能耗、低排施,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文明环保水平,体现出显著的生态效益,

    但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于预留孔位置等指标要求均比较高,误差超出设计范围就会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装质量并且需要重新开槽,反而增加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于预留孔位置精度较高,当超出误差精度需要从新开槽打孔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包括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第三装配墙体和底板,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对称设置且第二装配墙体位于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之间,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预制管,所述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均与对应的预制管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的顶部设有屋顶,所述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的一端均设有定位框,且两个定位框插接配合,两个定位框上均铰接有封闭门,所述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结构相同且第一装配墙体包括墙板、两个定位块和两个限位件,所述墙板竖直设置且墙板的上段设有供屋顶插接的放置槽,两个所述限位件间隔设置且两个限位件分别置于两个放置槽内,所述墙板的下段设有两个定位槽,两个定位块间隔设置且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两个定位槽内,两个定位块均与墙板滑动配合,两个定位块上均设有供预制管穿过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定位块的上段呈倒置的梯形且定位块的下段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滑动板,所述定位块内设有过渣通孔,所述滑动板与墙板固定连接且滑动板上开设有两个溢流孔,两个溢流孔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灌浆管,所述灌浆管倾斜设置且灌浆管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块的正上方,灌浆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出墙板外。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墙板的顶部均设有余量槽。

    进一步的,所述屋顶包括呈倒v型的遮蔽板和呈回型的搭接板,所述遮蔽板安装于搭接板的顶部且遮蔽板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导雨槽,搭接板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插接块且若干插接块分别插接于对应墙板的放置槽内,所述搭接板的底部设有呈回型的防水胶条,防水胶条的一端置于余量槽内。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限位件均包括限位块和限位螺栓,所述限位块位于放置槽内,所述限位螺栓与墙板螺纹配合且限位螺栓的一端与限位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二装配墙体之间设置有安装插块和两个安装块,一个安装块与第一装配墙体固定连接,另一个安装块与第二装配墙体固定连接,安装插块与两个安装块插接配合,第二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之间设置有放置插块和两个放置块,一个放置块与第二装配墙体固定连接,另一个放置块与第三装配墙体固定连接,放置插块与两个放置块插接配合。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墙板上均设有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内的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均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其一,本发明通过定位块在墙板的定位槽内滑动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从而避免尺寸设计时出现较小或较大的情况导致需要从新开孔增加施工难度。

    其二,本发明定位块下端设置的滑动板用以防止定位块在定位槽内滑动时脱离定位槽,设置的滑动板用以防止在灌浆时,混泥土流入底板上导致墙体与底板浇筑在一起无法脱离,从而导致本装置需要拆卸时无法与底板脱离,便于本发明以后的重复利用。

    其三,本发明内设置的灌浆管用以通入流体的混凝土,流体的混凝土进入灌浆管内并流向定位块,当定位块上堆积有流体的混凝土时,呈流体的混凝土通过过渣通孔向滑动板上流动,流体的混凝土布满滑动板上并且向通过溢流孔流动,通过向灌浆管注入流体的混凝土将定位槽灌满从而避免墙板受到撞击后墙板在定位块上移动导致本发明不够稳固。

    其四,本发明内设置的遮蔽板用以遮挡风雨,遮蔽板上设置的导雨槽用以供雨水导向,设置的搭接板能够搭接在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第三装配墙体和两个定位框上,搭接板底部设置的防水胶条用以防止雨水渗入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第三装配墙体和两个定位框搭建的空间内,提高了防水密封性。

    其五,本发明中当搭接板底部设置的插接块分别插接于对应墙板的放置槽内后,通过使用一字起子或十字起子旋转限位螺栓使旋转限位螺栓在对应的墙板内旋进从而使限位块与对应的插接块抵触并将插接块限位在对应的放置槽内,以避免插接块在放置槽内移动导致在风雨天气中有雨水进入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第三装配墙体和两个定位框搭建的空间内。

    其六,本发明中设置的安装插块和两个安装块用以防止在第一装配墙体安装后,在吊装第二装配墙体放置于待安装位置时第二预制墙板与第一装配墙体发生碰撞,在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二装配墙体均安装在指定位置后通过安装插块和两个安装块将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二装配墙体连为一体,设置的放置插块和两个放置块用于在第一装配墙体安装后,在吊装第三装配墙体放置于待安装位置时第三预制墙板与第一装配墙体发生碰撞,在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均安装在指定位置后通过放置插块和两个放置块将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连为一体,通过安装插块、放置插块、两个放置块和两个安装块能够避免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在被在吊装放置时因距离过近造成碰撞。

    其七,本发明通过测量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二装配墙体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两者之间的距离裁剪两个安装块以便于安装,通过测量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两者之间的距离裁剪两个放置块以便于安装,通过上述步骤使得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屋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局部的拆分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局部的拆分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墙板的剖视图一;

    图7为本发明墙板的剖视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定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定位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第一装配墙体1,墙板11,放置槽111,定位槽112,灌浆管113,余量槽114,定位块12,定位孔121,滑动板122,过渣通孔123,溢流孔124,限位件13,限位块131,限位螺栓132,第二装配墙体2,第三装配墙体3,底板4,预制管41,屋顶5,遮蔽板51,搭接板52,导雨槽53,插接块54,防水胶条55,定位框6,封闭门7,安装插块8,安装块81,放置插块9,放置块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和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包括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第三装配墙体3和底板4,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三装配墙体3对称设置且第二装配墙体2位于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三装配墙体3之间,所述底板4上设有若干预制管41,所述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和第三装配墙体3均与对应的预制管41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和第三装配墙体3的顶部设有屋顶5,所述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三装配墙体3的一端均设有定位框6,且两个定位框6插接配合,两个定位框6上均铰接有封闭门7,所述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和第三装配墙体3结构相同且第一装配墙体1包括墙板11、两个定位块12和两个限位件13,所述墙板11竖直设置且墙板11的上段设有供屋顶5插接的放置槽111,两个所述限位件13间隔设置且两个限位件13分别置于两个放置槽111内,所述墙板11的下段设有两个定位槽112,两个定位块12间隔设置且两个定位块12分别位于两个定位槽112内,两个定位块12均与墙板11滑动配合,两个定位块12上均设有供预制管41穿过的定位孔121。

    具体地,所有所述定位块12的上段呈倒置的梯形且定位块12的下段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滑动板122,所述定位块12内设有过渣通孔123,所述滑动板122与墙板11固定连接且滑动板122上开设有两个溢流孔124,两个溢流孔124对称设置,定位块12下端设置的滑动板122用以放置定位块12在定位槽112内滑动时脱离定位槽112并且设置的滑动板122用以防止在灌浆时,混泥土流入底板上导致墙体与底板浇筑在一起无法脱离,混泥土流入底板4上导致墙体与底板4浇筑在一起无法脱离,所述墙板11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灌浆管113,所述灌浆管113倾斜设置且灌浆管113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块12的正上方,灌浆管113的另一端延伸至出墙板11外,灌浆管113用以通入流体混凝土,流体的混凝土进入灌浆管113内并流向定位块12,当定位块12上堆积有流体的混凝土时,呈流体的混凝土通过过渣通孔123向滑动板122上流动,流体的混凝土布满滑动板122上并且向溢流孔124内流动,通过向灌浆管113注入流体的混凝土能够将定位槽112灌满从而防止墙板11受到撞击时墙板11在定位块12上移动导致本发明不够稳固。

    具体地,所有所述墙板11的顶部均设有余量槽114。

    具体地,所述屋顶5包括呈倒v型的遮蔽板51和呈回型的搭接板52,所述遮蔽板51安装于搭接板52的顶部且遮蔽板51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导雨槽53,搭接板5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插接块54且若干插接块54分别插接于对应墙板11的放置槽111内,所述搭接板52的底部设有呈回型的防水胶条55,防水胶条55的一端置于余量槽114内,遮蔽板51用以遮挡风雨,遮蔽板51上设置的导雨槽53用以供雨水导向,设置的搭接板52能够搭接在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第三装配墙体3和两个定位框6上,搭接板52底部设置的防水胶条55用以防止雨水渗入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第三装配墙体3和两个定位框6搭建的空间内。

    具体地,两个所述限位件13均包括限位块131和限位螺栓132,所述限位块131位于放置槽111内,所述限位螺栓132与墙板11螺纹配合且限位螺栓132的一端与限位块131连接,当搭接板52底部设置的插接块54分别插接于对应墙板11的放置槽111内后,通过使用一字起子或十字起子旋转限位螺栓132使旋转限位螺栓132在对应的墙板11内旋进从而使限位块131与对应的插接块54抵触并将插接块54限位在对应的放置槽111内。

    具体地,所述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二装配墙体2之间设置有安装插块8和两个安装块81,一个安装块81与第一装配墙体1固定连接,另一个安装块81与第二装配墙体2固定连接,安装插块8与两个安装块81插接配合,第二装配墙体2和第三装配墙体3之间设置有放置插块9和两个放置块91,一个放置块91与第二装配墙体2固定连接,另一个放置块91与第三装配墙体3固定连接,放置插块9与两个放置块91插接配合,设置的安装插块8和两个安装块81用以防止在第一装配墙体1安装后,吊车吊起第二装配墙体2放置于待安装位置时第二预制墙板11与第一装配墙体1发生碰撞,在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二装配墙体2均安装在指定位置后通过安装插块8和两个安装块81将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二装配墙体2连为一体,设置的放置插块9和两个放置块91用于在第一装配墙体1安装后,吊车吊起第三装配墙体3放置于待安装位置时第三预制墙板11与第一装配墙体1发生碰撞,在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三装配墙体3均安装在指定位置后通过放置插块9和两个放置块91将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三装配墙体3连为一体,通过测量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二装配墙体2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两者之间的距离裁剪两个安装块81以便于安装,通过测量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三装配墙体3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两者之间的距离裁剪两个放置块91以便于安装。

    具体地,每个所述墙板11上均设有保温层,设置的保温层用以隔绝温度,从而防止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第三装配墙体3和两个定位框6搭建空间内的温度向外流失。

    本发明当需要组装生态房屋时,将底板4放置于地面上后在在将预制管41安装于底板4上,当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和第三装配墙体3需要安装在预制管41上时,通过吊装将墙板11悬置于预制管41上后,根据预制管41的位置拨动定位块12使定位块12在定位槽112内滑动至预制管41正上方后,在通过吊装直接将墙板11竖直下移直至预制管41插入定位块12内的定位孔121中;由于墙板11是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成重量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吊装移动,在进行吊装的过程中墙板11无法精准对齐底板4上的预制管41,当通过拨动定位块12在墙板内移动从而对齐预制管41能够便于墙板11的安装以及减少吊装移动,扩大了设计时误差精度的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第三装配墙体(3)和底板(4),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三装配墙体(3)对称设置且第二装配墙体(2)位于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三装配墙体(3)之间,所述底板(4)上设有若干预制管(41),所述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和第三装配墙体(3)均与对应的预制管(41)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和第三装配墙体(3)的顶部设有屋顶(5),所述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三装配墙体(3)的一端均设有定位框(6),且两个定位框(6)插接配合,两个定位框(6)上均铰接有封闭门(7),所述第一装配墙体(1)、第二装配墙体(2)和第三装配墙体(3)结构相同且第一装配墙体(1)包括墙板(11)、两个定位块(12)和两个限位件(13),所述墙板(11)竖直设置且墙板(11)的上段设有供屋顶(5)插接的放置槽(111),两个所述限位件(13)间隔设置且两个限位件(13)分别置于两个放置槽(111)内,所述墙板(11)的下段设有两个定位槽(112),两个定位块(12)间隔设置且两个定位块(12)分别位于两个定位槽(112)内,两个定位块(12)均与墙板(11)滑动配合,两个定位块(12)上均设有供预制管(41)穿过的定位孔(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定位块(12)的上段呈倒置的梯形且定位块(12)的下段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滑动板(122),所述定位块(12)内设有过渣通孔(123),所述滑动板(122)与墙板(11)固定连接且滑动板(122)上开设有两个溢流孔(124),两个溢流孔(124)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1)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灌浆管(113),所述灌浆管(113)倾斜设置且灌浆管(113)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块(12)的正上方,灌浆管(113)的另一端延伸至出墙板(11)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墙板(11)的顶部均设有余量槽(1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5)包括呈倒v型的遮蔽板(51)和呈回型的搭接板(52),所述遮蔽板(51)安装于搭接板(52)的顶部且遮蔽板(51)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导雨槽(53),搭接板(5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插接块(54)且若干插接块(54)分别插接于对应墙板(11)的放置槽(111)内,所述搭接板(52)的底部设有呈回型的防水胶条(55),防水胶条(55)的一端置于余量槽(1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件(13)均包括限位块(131)和限位螺栓(132),所述限位块(131)位于放置槽(111)内,所述限位螺栓(132)与墙板(11)螺纹配合且限位螺栓(132)的一端与限位块(1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墙体(1)和第二装配墙体(2)之间设置有安装插块(8)和两个安装块(81),一个安装块(81)与第一装配墙体(1)固定连接,另一个安装块(81)与第二装配墙体(2)固定连接,安装插块(8)与两个安装块(81)插接配合,第二装配墙体(2)和第三装配墙体(3)之间设置有放置插块(9)和两个放置块(91),一个放置块(91)与第二装配墙体(2)固定连接,另一个放置块(91)与第三装配墙体(3)固定连接,放置插块(9)与两个放置块(91)插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墙板(11)上均设有保温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属于生态房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第三装配墙体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预制管,所述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均与对应的预制管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的顶部设有屋顶,所述第一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的一端均设有定位框,且两个定位框插接配合,两个定位框上均铰接有封闭门,所述第一装配墙体、第二装配墙体和第三装配墙体结构相同且第一装配墙体包括墙板、两个定位块和两个限位件。本发明通过定位块在墙板的定位槽内滑动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从而避免尺寸设计时出现较小或较大的情况导致需要从新开孔增加施工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彦;邰惠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2.0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35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