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地下空间已越来越被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地下建造的深度也越来越深,因此,地下室的防水处理是本领域中极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一般采用sbs(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一种防水卷材,其缺点在于,需要施工保护层,不仅工程造价高,还延长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降工程造价低的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包括:
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粘贴铺设于位于混凝土垫层上的地下室底板的下表面、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侧表面以及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
防水密封膏层,设置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与外墙的结合处,以用于对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的端部边沿进行密封;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设置于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外墙的侧表面上以及搭接设置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的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之上;
过渡结合层,设置于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之间,用于粘接所述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所述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为高密度聚乙烯预铺反粘胶膜防水卷材层。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所述过渡结合层为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层、自粘防水卷材层或者高分子自粘胶带。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还包括:
换撑板,设置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侧表面与围护桩之间,所述换撑板的上表面高于并覆盖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之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所述外墙包括与地下室底板一并浇筑形成的下段外墙,以及延下段外墙施工的上段外墙,所述下段外墙与上段外墙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加强层。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所述防水加强层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深基坑之内施工围护桩及支撑;
在深基坑的底部施工混凝土垫层;
在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并预留上翻边的长度;
在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上施工地下室底板及下段外墙;
沿迎水面的一侧将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向上翻粘接于地下室底板的侧表面和上表面至下段外墙处,并将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的端部边沿通过防水密封膏层进行密封;
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之上的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通过涂布过渡结合层粘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
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侧表面与围护桩之间施工换撑板,使所述换撑板的上表面高于并覆盖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之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包括:
在下段外墙之上施工上段外墙,并沿下段外墙向上段外墙的侧表面施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下段外墙与上段外墙之间施工防水加强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地下室底板上施工的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以及外墙与地下室底板上施工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及其之间的过渡结合层将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两种防水卷材叠合粘接,从而实现对地下室底板以及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侧表面及外墙进行防水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过渡结合层将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两种防水卷材叠合粘接达到防水质量控制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位于混凝土垫层上的地下室底板的下表面、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侧表面和上表面上粘接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则无需对地下室底板施工保护层,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和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至图2是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施工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01、垫层,102、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1、防水密封膏层,103、地下室底板,104、外墙,1041、下段外墙,1042、上段外墙,105、过渡结合层,106、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1、防水加强层,107、换撑板,108、b1层结构板,109、止水钢板,201、围护桩,202、支撑,300、迎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包括:
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粘贴铺设于位于混凝土垫层101上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下表面、位于迎水面300一侧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侧表面以及位于迎水面300一侧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上表面;其中所述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可以为高密度聚乙烯预铺反粘胶膜防水卷材层。
防水密封膏层1021,设置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与外墙的结合处,以用于对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的端部边沿进行密封。其中防水密封膏层1021是堆积在地下室底板103的上表面与外墙104的结合处实现对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的封边处理。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设置于位于迎水面300一侧的外墙104的侧表面上以及搭接设置在位于迎水面300一侧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上表面上的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之上。
过渡结合层105,设置于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之间,用于粘接所述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其中所述过渡结合层105可以为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层、自粘防水卷材层或者高分子自粘胶带。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能有效的粘结、提高密封性能。且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为柔性材料,抵抗温度变化性能强。
请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103与外墙104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还可以包括:
换撑板107,设置在位于迎水面300一侧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侧表面与围护桩201之间,所述换撑板107的上表面高于并覆盖在位于迎水面300一侧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上表面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之上。例如换撑板107高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的上表面10cm,即换撑板107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之间存在高度差,即换撑板107覆盖并压住了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及其之间的过渡结合层105构成的叠合防水卷材层,从而防止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从过渡结合层105中脱离而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加强地下室底板103与外墙104的施工节点的防水效果。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103与外墙104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所述外墙104包括与地下室底板103一并浇筑形成的下段外墙1041及止水钢板109,以及延下段外墙1041施工的上段外墙1042,所述下段外墙1041与上段外墙104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加强层1061。其中防水加强层1061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地下室底板103与外墙104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401,在深基坑之内施工围护桩201及支撑202。
步骤402,在深基坑的底部施工混凝土垫层101。
步骤403,在混凝土垫层101上铺设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并预留上翻边的长度。
步骤404,在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上施工地下室底板103及下段外墙1041;在施工下段外墙1041时,同时施工止水钢板109。
步骤405,沿迎水面300的一侧将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向上翻粘接于地下室底板103的侧表面和上表面至下段外墙1041处,并将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的端部边沿通过防水密封膏层1021进行密封。
步骤406,在位于迎水面300一侧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上表面之上的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通过涂布过渡结合层105粘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103与外墙104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407,在位于迎水面300一侧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侧表面与围护桩201之间施工换撑板107,使所述换撑板107的上表面高于并覆盖在位于迎水面300一侧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上表面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之上。
步骤408,在下段外墙1041之上施工上段外墙1042,并沿下段外墙1041向上段外墙1042的侧表面施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在下段外墙1041与上段外墙1042之间施工防水加强层1061。
步骤409,在上段外墙1042上施工b0层结构板10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103与外墙104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地下室底板103上施工的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以及外墙104与地下室底板103上施工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及其之间的过渡结合层105将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两种防水卷材叠合粘接,从而实现对地下室底板103以及位于迎水面300一侧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侧表面及外墙104进行防水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103与外墙104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过渡结合层105将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106两种防水卷材叠合粘接达到防水质量控制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103与外墙104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位于混凝土垫层101上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下表面、位于迎水面300一侧的地下室底板103的侧表面和上表面上粘接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102,则无需对地下室底板103施工保护层,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和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实施例之内所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润饰,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粘贴铺设于位于混凝土垫层上的地下室底板的下表面、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侧表面以及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
防水密封膏层,设置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与外墙的结合处,以用于对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的端部边沿进行密封;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设置于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外墙的侧表面上以及搭接设置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上的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之上;
过渡结合层,设置于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之间,用于粘接所述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为高密度聚乙烯预铺反粘胶膜防水卷材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结合层为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层、自粘防水卷材层或者高分子自粘胶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撑板,设置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侧表面与围护桩之间,所述换撑板的上表面高于并覆盖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包括与地下室底板一并浇筑形成的下段外墙,以及延下段外墙施工的上段外墙,所述下段外墙与上段外墙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加强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加强层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深基坑之内施工围护桩及支撑;
在深基坑的底部施工混凝土垫层;
在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并预留上翻边的长度;
在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上施工地下室底板及下段外墙;
沿迎水面的一侧将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向上翻粘接于地下室底板的侧表面和上表面至下段外墙处,并将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的端部边沿通过防水密封膏层进行密封;
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之上的高分子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层通过涂布过渡结合层粘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侧表面与围护桩之间施工换撑板,使所述换撑板的上表面高于并覆盖在位于迎水面一侧的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之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下段外墙之上施工上段外墙,并沿下段外墙向上段外墙的侧表面施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下室底板与外墙的施工节点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段外墙与上段外墙之间施工防水加强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