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32


    本发明属于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对于消费有着多样性追求,比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去游玩场所消费。

    为了满足消费者游玩时的需要,游玩场所管理者需要搭建各种建筑,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要。但是这些游玩建筑中部分玻璃钢建筑会涉水,为了保证玻璃钢建筑的正常使用寿命,需要在玻璃钢建筑上需要位置设置防水结构,以防止水进入玻璃钢建筑中而腐蚀玻璃钢建筑降低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对玻璃钢表面进行清理操作;

    在所述玻璃钢上施工基层,用于提供安装支撑面;所述基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基层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玻璃钢表面上;

    在所述基层上施工黏贴层,用于黏贴所述基层和防水结构层;所述黏贴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黏贴层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基层的第二面上;

    在所述黏贴层上施工所述防水结构层,用于防水;所述防水结构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防水结构层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黏贴层的第二面上。

    优选地,所述对玻璃钢表面进行清理操作包括步骤:

    扫除所述玻璃钢表面泥砂;

    扫除所述玻璃钢表面浮灰;

    打磨所述玻璃钢表面。

    优选地,所述扫除所述玻璃钢表面泥砂包括步骤:

    配置棕扫帚和钢丝刷;

    使用所述棕扫帚接触所述玻璃钢表面;

    使所述棕扫帚与所述玻璃钢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表面移动所述棕扫帚;

    使用所述钢丝刷接触所述玻璃钢表面;

    使所述钢丝刷与所述玻璃钢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表面移动所述钢丝刷。

    优选地,所述扫除所述玻璃钢表面浮灰包括步骤:

    配置扁铲和铲刀;

    使用所述扁铲接触所述玻璃钢表面;

    使所述扁铲与所述玻璃钢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表面移动所述扁铲;

    使用所述铲刀接触所述玻璃钢表面;

    使所述铲刀与所述玻璃钢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表面移动所述铲刀。

    优选地,所述打磨所述玻璃钢表面包括步骤:

    配置角磨机;

    使用所述角磨机接触所述玻璃钢表面;

    使所述角磨机与所述玻璃钢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表面移动所述角磨机。

    优选地,所述基层由混凝土形成,所述混凝土设置于所述玻璃钢外表面上,并沿所述玻璃钢外表面形成阴阳角处半径大于等于50mm的圆弧状结构,且所述混凝土完全覆盖所述玻璃钢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黏贴层由腻子制成,所述腻子设置于所述基层的第二面上,并沿所述基层的第二面形成厚度小于等于0.4mm的结构,且所述腻子完全覆盖所述基层的第二面上。

    优选地,所述防水结构层由环氧砂浆形成,所述环氧砂浆设置于所述黏贴层的第二面上,并沿所述黏贴层的第二面形成预设厚度的结构,且所述环氧砂浆完全覆盖所述黏贴层的第二面上。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具有多种层结构,可以防水,并对玻璃钢外表面内部结构进行很好的保护,防水性高,稳固性强,延长玻璃钢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得到的玻璃钢防水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对玻璃钢10表面进行清理操作;

    在所述玻璃钢10上施工基层20,用于提供安装支撑面;所述基层2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基层20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玻璃钢10表面上;

    在所述基层20上施工黏贴层30,用于黏贴所述基层20和防水结构层40;所述黏贴层3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黏贴层30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基层20的第二面上;

    在所述黏贴层30上施工所述防水结构层40,用于防水;所述防水结构层4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防水结构层40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黏贴层30的第二面上。

    当施工玻璃钢防水结构层时,首先对玻璃钢10表面进行清理操作;然后在所述玻璃钢10上施工基层20,用于提供安装支撑面;所述基层2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基层20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玻璃钢10表面上;然后在所述基层20上施工黏贴层30,用于黏贴所述基层20和防水结构层40;所述黏贴层3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黏贴层30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基层20的第二面上;然后在所述黏贴层30上施工所述防水结构层40,用于防水;所述防水结构层4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防水结构层40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黏贴层30的第二面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对玻璃钢10表面进行清理操作包括步骤:

    扫除所述玻璃钢10表面泥砂;

    扫除所述玻璃钢10表面浮灰;

    打磨所述玻璃钢10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对玻璃钢10表面进行清理操作时,防水施工单位施工前需要进行场地清理,扫除玻璃钢10表面泥砂及浮灰等杂物,首先扫除所述玻璃钢10表面泥砂;然后扫除所述玻璃钢10表面浮灰;然后打磨所述玻璃钢10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扫除所述玻璃钢10表面泥砂包括步骤:

    配置棕扫帚和钢丝刷;

    使用所述棕扫帚接触所述玻璃钢10表面;

    使所述棕扫帚与所述玻璃钢10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10表面移动所述棕扫帚;

    使用所述钢丝刷接触所述玻璃钢10表面;

    使所述钢丝刷与所述玻璃钢10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10表面移动所述钢丝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扫除所述玻璃钢10表面泥砂时,防水施工单位施工前需要进行场地清理,扫除玻璃钢10表面泥砂及浮灰等杂物,首先配置棕扫帚和钢丝刷;然后使用所述棕扫帚接触所述玻璃钢10表面;然后使所述棕扫帚与所述玻璃钢10表面呈锐角角度;然后相对所述玻璃钢10表面移动所述棕扫帚;然后使用所述钢丝刷接触所述玻璃钢10表面;然后使所述钢丝刷与所述玻璃钢10表面呈锐角角度;然后相对所述玻璃钢10表面移动所述钢丝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扫除所述玻璃钢10表面浮灰包括步骤:

    配置扁铲和铲刀;

    使用所述扁铲接触所述玻璃钢10表面;

    使所述扁铲与所述玻璃钢10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10表面移动所述扁铲;

    使用所述铲刀接触所述玻璃钢10表面;

    使所述铲刀与所述玻璃钢10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10表面移动所述铲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扫除所述玻璃钢10表面浮灰时,防水施工单位施工前需要进行场地清理,扫除玻璃钢10表面泥砂及浮灰等杂物,首先配置扁铲和铲刀;然后使用所述扁铲接触所述玻璃钢10表面;然后使所述扁铲与所述玻璃钢10表面呈锐角角度;然后相对所述玻璃钢10表面移动所述扁铲;然后使用所述铲刀接触所述玻璃钢10表面;然后使所述铲刀与所述玻璃钢10表面呈锐角角度;然后相对所述玻璃钢10表面移动所述铲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打磨所述玻璃钢10表面包括步骤:

    配置角磨机;

    使用所述角磨机接触所述玻璃钢10表面;

    使所述角磨机与所述玻璃钢10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10表面移动所述角磨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打磨所述玻璃钢10表面时,玻璃钢10表面须处理平整坚实,无裂缝、松动、空鼓、凹凸不平等缺陷,首先配置角磨机;然后使用所述角磨机接触所述玻璃钢10表面;然后使所述角磨机与所述玻璃钢10表面呈锐角角度;然后相对所述玻璃钢10表面移动所述角磨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层20由混凝土形成,所述混凝土设置于所述玻璃钢10外表面上,并沿所述玻璃钢10外表面形成阴阳角处半径大于等于50mm的圆弧状结构,且所述混凝土完全覆盖所述玻璃钢10外表面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凝土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且沿所述玻璃钢10外表面形成阴阳角处半径大于等于50mm的圆弧状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黏贴层30由腻子制成,所述腻子设置于所述基层20的第二面上,并沿所述基层20的第二面形成厚度小于等于0.4mm的结构,且所述腻子完全覆盖所述基层20的第二面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腻子在沿所述基层20的第二面形成厚度小于等于0.4mm的结构,从而可以得到黏贴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结构层40由环氧砂浆形成,所述环氧砂浆设置于所述黏贴层30的第二面上,并沿所述黏贴层30的第二面形成预设厚度的结构,且所述环氧砂浆完全覆盖所述黏贴层30的第二面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环氧砂浆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并沿所述黏贴层30的第二面形成预设厚度的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施工玻璃钢防水结构层时,施工环境温度宜为15~300℃,严禁在气温低于10℃时施工,以确保防水的安全可靠性。施工环境温度低于100℃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并严禁用明火或蒸汽直接加热。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具有多种层结构,可以防水,并对玻璃钢外表面内部结构进行很好的保护,防水性高,稳固性强,延长玻璃钢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对玻璃钢表面进行清理操作;

    在所述玻璃钢上施工基层,用于提供安装支撑面;所述基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基层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玻璃钢表面上;

    在所述基层上施工黏贴层,用于黏贴所述基层和防水结构层;所述黏贴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黏贴层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基层的第二面上;

    在所述黏贴层上施工所述防水结构层,用于防水;所述防水结构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防水结构层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黏贴层的第二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玻璃钢表面进行清理操作包括步骤:

    扫除所述玻璃钢表面泥砂;

    扫除所述玻璃钢表面浮灰;

    打磨所述玻璃钢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除所述玻璃钢表面泥砂包括步骤:

    配置棕扫帚和钢丝刷;

    使用所述棕扫帚接触所述玻璃钢表面;

    使所述棕扫帚与所述玻璃钢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表面移动所述棕扫帚;

    使用所述钢丝刷接触所述玻璃钢表面;

    使所述钢丝刷与所述玻璃钢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表面移动所述钢丝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除所述玻璃钢表面浮灰包括步骤:

    配置扁铲和铲刀;

    使用所述扁铲接触所述玻璃钢表面;

    使所述扁铲与所述玻璃钢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表面移动所述扁铲;

    使用所述铲刀接触所述玻璃钢表面;

    使所述铲刀与所述玻璃钢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表面移动所述铲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所述玻璃钢表面包括步骤:

    配置角磨机;

    使用所述角磨机接触所述玻璃钢表面;

    使所述角磨机与所述玻璃钢表面呈锐角角度;

    相对所述玻璃钢表面移动所述角磨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由混凝土形成,所述混凝土设置于所述玻璃钢外表面上,并沿所述玻璃钢外表面形成阴阳角处半径大于等于50mm的圆弧状结构,且所述混凝土完全覆盖所述玻璃钢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贴层由腻子制成,所述腻子设置于所述基层的第二面上,并沿所述基层的第二面形成厚度小于等于0.4mm的结构,且所述腻子完全覆盖所述基层的第二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层由环氧砂浆形成,所述环氧砂浆设置于所述黏贴层的第二面上,并沿所述黏贴层的第二面形成预设厚度的结构,且所述环氧砂浆完全覆盖所述黏贴层的第二面上。

    技术总结
    一种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对玻璃钢表面进行清理操作;在所述玻璃钢上施工基层,用于提供安装支撑面;所述基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基层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玻璃钢表面上;在所述基层上施工黏贴层,用于黏贴所述基层和防水结构层;所述黏贴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黏贴层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基层的第二面上;在所述黏贴层上施工所述防水结构层,用于防水;所述防水结构层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防水结构层的第一面设置于所述黏贴层的第二面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玻璃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具有多种层结构,可以防水,并对玻璃钢外表面内部结构进行很好的保护,防水性高,延长玻璃钢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中;陆超;于海洋;王强;管齐春;杨盛全;刘桂松;修登奎;王路露;罗希春;胡忠刚;杨林;张岳;周月妍;蒋兴坤;卢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34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