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15


    本申请涉及保温墙体的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在外墙保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作为一种无机绝热保温材料,可广泛地应用与新旧建筑物的墙体保温工程,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环境。在现有的保温墙体施工过程中,先对建筑的墙体进行浇筑成型,待墙体失水硬化后,对墙体的外墙面进行保温层的施工,将保温砂浆在墙体的外墙面进行抹平,以降低墙体热交换的效率。

    保温砂浆是以各种轻质材料为骨料,以水泥为胶凝料,掺和一些改性添加剂,经生产企业搅拌混合而制成的一种预拌干粉砂浆。无机保温砂浆(玻化微珠防火保温砂浆,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是一种用于建筑物内外墙粉刷的新型保温节能砂浆材料,以无机玻化微珠(也可用闭孔膨胀珍珠岩代替)作为轻骨料,加由胶凝材料、抗裂添加剂及其他填充料等组成的干粉砂浆,具有节能利废、保温隔热、防火防冻、耐老化的优异性能以及低廉的价格等特点,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现有的以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的保温层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空鼓的问题;施工完毕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墙体的外墙面随着自然条件的风化等侵蚀,保温砂浆外墙面以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降低墙体外墙面的施工的保温砂浆层在后期出现空鼓及开裂的质量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及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及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墙体的外墙面竖直设置,墙体上均匀凸设有若干组呈方块状的玻化微珠保温块,相邻各组所述玻化微珠保温块开设有若干组连通的沟槽,各组所述沟槽内部抹平有填充块,所述墙体上固定有若干组挂件,各组所述挂件上挂接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与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背离墙体的一面抵接,所述钢丝网上逐层抹平有水泥石灰保温层,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背离墙体的一面逐层抹平有抗裂砂浆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体的外墙面进行保温砂浆层的施工,进行保温砂浆层施工时,墙体的外墙面上凸设的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均匀分布在外墙面上,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由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构成,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之间的沟槽内部抹平填充块,各组填充块使沟槽进行填充,各组填充块对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进行分割并进行支撑,使各位置的玻化微珠保温块与墙体的粘接性提升;各组挂件固定在填充块的位置,钢丝网通过各组挂件与墙体固定连接,钢丝网一侧抹平的水泥石灰保温层将钢丝网进行包埋,钢丝网对水泥石灰保温层进行支撑,抹平的水泥石灰保温层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易发生掉落,钢丝网的各组筋条与水泥石灰保温层连接,提升了水泥石灰保温层与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及填充块两者的连接强度,水泥石灰保温层自身的结构强度较高,水泥石灰保温层不易发生开裂;最外层的抗裂砂浆层对墙体的外墙面进行满刮、压实,抗裂砂浆层对墙体进行保护,墙体保温层的密实性提升,使墙体的外墙面出现空鼓及开裂的概率得到降低。

    优选的,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由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失水硬化成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由玻化砂浆及胶粉按照1:1的比例掺水混合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均匀分布在墙体的外墙面,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由玻化砂浆及胶粉按照1:1的比例掺水混合构成,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凸设在墙体的外墙面,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的设置构成墙体保温砂浆层的基体,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与墙体的粘接强度较高。

    优选的,各组所述挂件安装在所述填充块的位置,各组所述填充块上固定有钢钉,各组所述挂件与所述填充块通过钢钉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挂件固定在填充块的位置,各组挂件进行固定时,各组挂件通过钢钉与填充块固定连接,各组钢钉避开了与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进行固定连接,降低了在打入钢钉使对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造成破坏。

    优选的,所述填充块背离墙体的表面向墙体的一侧内凹形成弧形面,各组挂件固定于所述弧形面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沟槽内部抹平有填充块,各组填充块与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连接,当进行填充块的压实时,填充块的表面向墙体一侧内凹形成弧形面,表面呈弧形结构的填充块提升了各组填充块的密实性;各组挂件位于各组弧形面内部,使各组挂件未伸出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背离墙体的竖直端面,各组挂件与墙体的一体性提升。

    优选的,所述挂件呈长方形的片状物,所述挂件上裁切有缺口,所述缺口共三组边沿,所述缺口位置成型有向一侧倾斜的薄片,各组钢丝网挂接在所述薄片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挂件上裁切有缺口,当进行钢丝网的安装时,将各组挂件上的薄片向远离墙体的一侧进行拉伸,将钢丝网上的各组横向延伸的钢丝挂接在薄片上,各组挂件上的薄片在自身刚性的作用下,各组薄片具有向弧形面一侧复位的弹塑性,故各组薄片将钢丝卡住,使钢丝网与墙体紧贴,提升了钢丝网与墙体的贴合性。

    优选的,所述抗裂砂浆层逐层进行施工,第一层所述抗裂砂浆层的表面铺贴有玻纤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裂砂浆层内部包埋有玻纤布,进行抗裂砂浆层的施工时,完成第一层的抗裂砂浆层的施工后即铺贴玻纤布,玻纤布的提升了各层抗裂砂浆之间的连接强度,抗裂砂浆抗拉伸能力提升,降低了墙体施工完毕后发生开裂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的第一层抹平后进行拉毛作业,拉毛作业的方向纵横交叉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石灰保温层在施工时按照逐层进行,当完成第一层水泥石灰保温层的施工后,对水泥石灰保温层的表面进行拉毛作业,拉毛作业的方向呈纵横交叉的方向延伸,拉毛作业提升了墙体的粗糙度,当时水泥石灰保温层进行抗裂砂浆层的施工时,提升了抗裂砂浆层与水泥石灰保温层之间的连接强度,抗裂砂浆层不易发生掉落。

    优选的,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包括两层,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的第一层由水泥、石灰膏及水体安装1:1:6均匀混合制得,每遍厚度5-7mm,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的第一层厚度为15mm;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的第二层由水泥、石灰膏及水体按照1:0.5:2.5均匀混合制得,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的第二层厚度为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石灰保温层包括两层,进行水泥石灰保温层的施工时,第一层水泥石灰保温层及第二层水泥石灰保温层按照严格的配料比进行,各层水泥石灰保温层的厚度不一,第一层水泥石灰保温层分为三遍进行,每层的厚度控制在5-7mm,第一层水泥石灰保温层的各遍施工使水泥石灰保温层较为密实,逐层进行抹平时不易发生塌陷、收缩;第二层水泥石灰保温层待第一层水泥石灰保温层达到七八成干度时再进行抹平,使第二层水泥石灰保温层与第一层水泥石灰保温层的连接强度提升。

    优选的,墙体在进行保温砂浆施工前12h用水进行淋透,施工前2-3小时再进行喷淋,进行各组所述玻化微珠保温块的施工时,所述墙体的外墙面保持湿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体的湿度直接影响粘接性,在进行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施工前对墙体的外墙面进行淋水,墙体的表面呈多孔结构,水体不断向墙体内部进行渗透,当进行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施工时,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与墙体的粘接性提升,在进行抹平时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不会因墙面干燥失水太快而出现开裂等现象。

    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清除墙体表面浮尘、疏松物,对墙面借助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在墙体上进行测量放线,依据放线的尺寸对墙体进行标识;

    b.在标识的位置上开孔并安装若干组膨胀螺栓,借助膨胀螺栓将各组板条固定在墙体上,各组板条朝向墙体的端面与墙体的外墙面贴合,各组板条布满墙体的外墙面;相邻各种板条围合的方形区域内部抹平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失水硬化成型为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

    c.取下各组膨胀螺栓,将各组板条拆下,各组板条的位置形成沟槽,在各组沟槽内部抹平填充块,待填充块失水硬化后在墙体上固定各组挂件,各组挂件位于各组沟槽的位置上;

    d.在各组挂件上挂接钢丝网,各组挂件将钢丝网固定在墙体的外墙面上,在墙体的外墙面上抹平水泥石灰保温层,水泥石灰保温层分为两层进行施工,第一层水泥石灰保温层抹平后进行拉毛作业,待第一层水泥石灰保温层达到七八成干燥程度后,进行第二层水泥石灰保温层的施工;

    e.水泥石灰保温层背离墙体的一面满刮有抗裂砂浆层,抗裂砂浆层共两层,第一层抗裂砂浆层初凝前铺贴玻纤布,玻纤布铺贴完毕后在满刮第二层抗裂砂浆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先对待进行保温施工的外墙面进行测量放线,放线后的外墙面被分割为多个方形区域,施工人员将多组板条借助膨胀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之后施工人员在各组板条围合的方形区域内部抹平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失水硬化后形成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形成保温砂浆层的基体;待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失水硬化后,将各组板条拆除,板条拆除后的沟槽内部抹平填充块,填充块与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一体连接,各组挂件挂接在填充块的位置,钢丝网的设置提升了水泥石灰保温层与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之间的连接强度,水泥石灰保温层对钢丝网进行包埋,玻纤布铺设在第一层抗裂砂浆层内部,上述配合均降低了墙体在后期出现空鼓、开裂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墙体上固定各组板条,各组板条对墙体进行分割,施工人员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抹平,对各组沟槽抹平水泥砂浆形成填充块,各组挂件固定在填充块位置,逐层施工的水泥石灰保温层内部有埋设有钢丝网,钢丝网提升了水泥石灰保温层的抗拉强度,水泥石灰保温层不易发生开裂;抗裂砂浆层对水泥石灰保温层进行满刮,第一层抗裂砂浆层内部铺设玻纤布,玻纤布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抗裂砂浆层发生开裂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墙体固定板条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墙体抹平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墙体挂接钢丝网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中抹平水泥石灰保温层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铺设玻纤布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满抗裂砂浆层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图8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11、板条;111、膨胀螺栓;2、玻化微珠保温块;3、沟槽;31、填充块;32、挂件;321、钢钉;322、缺口;323、薄片;33、钢丝网;4、水泥石灰保温层;411、弧形面;5、抗裂砂浆层;51、玻纤布;6、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及施工方法。参照图1,地面6上砌筑有竖直设置的墙体1,墙体1进行保温施工前对墙体1进行清理,清除表面浮尘、疏松物,墙体1进行保温施工的为墙体1的外墙面,对外墙面进行修补,提高外墙面的平整度及垂直度,完成修补后,施工人员手握2m长尺寸的靠尺抵接在墙面上,靠尺与外墙面之间的间距不大于8mm;若出现垂直度、平整度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必须用1:2.5的水泥砂浆进行找平。之后将外墙面上清理下的掉渣及建筑残渣进行清理,保温砂浆层在施工过程中不可混入杂物。

    对墙体1的外墙面借助滚刷等工具进行界面砂浆的涂刷,不得漏刮,拉毛不宜太厚,必须保证所有外墙面都做到拉毛作业,对于配制的浆料注意避风,一次配制应在可操作的时间内部使用完毕。

    完成界面砂浆的涂刷后,对外墙面进行测量弹线,借助墨盒及铅笔,对墙体1进行划分,并在外墙面上开孔并插接固定膨胀螺栓111的膨胀体,之后将各组板条11通过膨胀螺栓111固定在外墙面上,各组板条11与外墙面贴合,各组膨胀螺栓111等间距分布。根据设计的保温层厚度确定板条11的厚度,在距离墙顶约190mm处和墙体1的水平两端距离阴阳角位置150mm的地方也安装两组板条11,板条11宽度约为80mm,依次为基准拉水平线,以550mm间距安装板条11,最下端的板条11距离地面250mm左右,并根据上下板条11左右拉线安装中间的各组板条11。

    参照图2,各组板条11之间围合成方形的区域,各组方形区域内部抹平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失水硬化后形成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2,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2背离墙体1的端面与各组板条11背离墙体1的竖直端面共面。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配制的比例为玻化微珠:胶粉=1:1,先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加入玻化微珠、胶粉,最后加适当水体进行搅拌、使用。

    保温砂浆施工前12h用水将外墙面淋透,施工前2-3小时再将墙面淋湿,趁界面砂浆未干时做保温砂浆施工,这样确保保温砂浆不会因墙面干燥失水太快而出现开裂等现象;保温砂浆应分层施工,第一遍厚度应控制在15mm内,且必须压实,让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与外墙面结合牢固,这是确保保温砂浆不空鼓、不开裂、不脱落的最有效措施。第一遍保温砂浆完成后养护24h(只要表面发白,用手指按不动即可)方可进行第二遍施工。总厚度以板条11的厚度为准,最后用大杠刮平、压实,养护时间24h以上。

    参照图2及图3,该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2失水硬化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将各组膨胀螺栓111从墙体1上拆下,然后再将各组板条11进行拆除。各组板条11拆除后,形成各组相互连通的沟槽3,各组沟槽3的深度与板条11的厚度相同。施工人员向各组沟槽3内部抹平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形成填充块31,各组填充块31对沟槽3进行填充,填充块31与相邻的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2一体连接。

    参照图3及图4,各组填充块31背离墙体1的一侧端面向墙体1的一侧进行凹设,填充块31背离墙体1的一侧端面呈弧形,形成弧形面411。各组弧形面411内部安装有若干组挂件32,各组挂件32呈方形的片状物,挂件32的四角通过四组钢钉321与填充块31进行固定连接,各组挂件32上开设有缺口322,缺口322位置形成可按压偏转的薄片323,薄片323为一体冲裁制得。各组挂件32位于弧形面411位置,各组挂件32未凸出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2的所在竖直端面。

    各组挂件32上的薄片323上挂接有钢丝网33,钢丝网33的各组钢丝挂接在薄片323的位置,薄片323具有向挂件32复位的弹塑性,各组薄片323卡住钢丝网33的钢丝,使钢丝网33靠近墙体1的一侧与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2抵接。

    参照图3及图4,对挂接钢丝网33后的墙体1进行下一步施工,对墙体1抹平水泥石灰保温层4,水泥石灰保温层4逐层进行施工,水泥石灰保温层4的配料安装水泥:石灰:水体=1:1:6比例进行配置,水泥石灰保温层4每一遍的厚度控制在5-7mm,分三遍进行,每一层完成抹平后借助用大杠刮平找直,条帚拉毛,拉毛作业的方向纵横交叉延伸。等第一遍水泥石灰保温层4干燥程度达到七八成干时,抹第二层5㎜厚砂浆,应采用1:0.5:2.5的比例配置水泥石灰膏混合砂浆。抹平时用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平,铁抹子溜光压实。待表面无明水后,用刷子蘸水按垂直于地面6的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水泥石灰保温层4抹面的颜色均匀一致,避免和减少收缩裂缝。

    参照图5,待水泥石灰保温层4施工完毕后,对水泥石灰保温层4的表面再抹平第一层抗裂砂浆层5。

    参照图6及图7,在第一层抗裂砂浆层5初凝前铺贴耐碱网格玻纤布51,玻纤布51嵌入第一层抗裂砂浆层5内部。

    参照图8及图9,对第一层抗裂砂浆层5满刮第二层抗裂砂浆层5。应在第一层抗裂砂浆层5干燥固化后(一般为5d)层进行,抗裂砂浆层5应满足设计要求厚度,不得有干贴现象,粘贴饱满度应达到100%,搅拌好的抗裂砂浆应在1.5h内用完。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及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

    在进行该墙体1外墙面的保温层施工前,需要对墙面进行清扫、找平,以提升墙面的平整度及垂直度。施工人员借助水平仪对墙体1外墙面进行测量划线,在将各组板条11通过膨胀螺栓111固定在外墙面上,之后借助搅拌机配制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各组板条11围合成方形的区域,将配制的砂浆向外墙面的各组方形区域内部,板条11对方形区域内部内部抹平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支撑;待砂浆硬化后,将各组板条11拆除并抹平填充块31,各组填充块31借助挂件32进行钢丝网33的挂接固定,并逐层抹平水泥石灰保温层4,钢丝网33提升了水泥石灰保温层4的抗拉强度,水泥石灰保温层4不易发生开裂。

    待逐层施工的水泥石灰保温层4硬化后,再进行抗裂砂浆层5的施工,第一层抗裂砂浆层5初凝前铺贴玻纤布51,玻纤布51嵌固在第一层抗裂砂浆层5内部,再进行第二层抗裂砂浆层5对外墙面的满刮作业,完成对墙体1外墙面保温层的施工,上述技术方案对墙体1进行的施工,降低了墙体1外墙面在施工后发生开裂的概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墙体(1)的外墙面竖直设置,墙体(1)上均匀凸设有若干组呈方块状的玻化微珠保温块(2),相邻各组所述玻化微珠保温块(2)开设有若干组连通的沟槽(3),各组所述沟槽(3)内部抹平有填充块(31),所述墙体(1)上固定有若干组挂件(32),各组所述挂件(32)上挂接有钢丝网(33),所述钢丝网(33)与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2)背离墙体(1)的一面抵接,所述钢丝网(33)上逐层抹平有水泥石灰保温层(4),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4)背离墙体(1)的一面逐层抹平有抗裂砂浆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2)由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失水硬化成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由玻化砂浆及胶粉按照1:1的比例掺水混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挂件(32)安装在所述填充块(31)的位置,各组所述填充块(31)上固定有钢钉(321),各组所述挂件(32)与所述填充块(31)通过钢钉(3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块(31)背离墙体(1)的表面向墙体(1)的一侧内凹形成弧形面(411),各组挂件(32)固定于所述弧形面(41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32)呈长方形的片状物,所述挂件(32)上裁切有缺口(322),所述缺口(322)共三组边沿,所述缺口(322)位置成型有向一侧倾斜的薄片(323),各组钢丝网(33)挂接在所述薄片(3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砂浆层(5)逐层进行施工,第一层所述抗裂砂浆层(5)的表面铺贴有玻纤布(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4)的第一层抹平后进行拉毛作业,拉毛作业的方向纵横交叉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4)包括两层,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4)的第一层由水泥、石灰膏及水体安装1:1:6均匀混合制得,每遍厚度5-7mm,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4)的第一层厚度为15mm;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4)的第二层由水泥、石灰膏及水体按照1:0.5:2.5均匀混合制得,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4)的第二层厚度为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墙体(1)在进行保温砂浆施工前12h用水进行淋透,施工前2-3小时再进行喷淋,进行各组所述玻化微珠保温块(2)的施工时,所述墙体(1)的外墙面保持湿润。

    10.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清除墙体(1)表面浮尘、疏松物,对墙面借助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在墙体(1)上进行测量放线,依据放线的尺寸对墙体(1)进行标识;

    b.在标识的位置上开孔并安装若干组膨胀螺栓(111),借助膨胀螺栓(111)将各组板条(11)固定在墙体(1)上,各组板条(11)朝向墙体(1)的端面与墙体(1)的外墙面贴合,各组板条(11)布满墙体(1)的外墙面;相邻各种板条(11)围合的方形区域内部抹平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失水硬化成型为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2);

    c.取下各组膨胀螺栓(111),将各组板条(11)拆下,各组板条(11)的位置形成沟槽(3),在各组沟槽(3)内部抹平填充块(31),待填充块(31)失水硬化后在墙体(1)上固定各组挂件(32),各组挂件(32)位于各组沟槽(3)的位置上;

    d.在各组挂件(32)上挂接钢丝网(33),各组挂件(32)将钢丝网(33)固定在墙体(1)的外墙面上,在墙体(1)的外墙面上抹平水泥石灰保温层(4),水泥石灰保温层(4)分为两层进行施工,第一层水泥石灰保温层(4)抹平后进行拉毛作业,待第一层水泥石灰保温层(4)达到七八成干燥程度后,进行第二层水泥石灰保温层(4)的施工;

    e.水泥石灰保温层(4)背离墙体(1)的一面满刮有抗裂砂浆层(5),抗裂砂浆层(5)共两层,第一层抗裂砂浆层(5)初凝前铺贴玻纤布(51),玻纤布(51)铺贴完毕后在满刮第二层抗裂砂浆层(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格栅式保温墙体及施工方法,墙体的外墙面竖直设置,墙体上固定有若干组围合呈方形区域的板条,各组板条内部抹平有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材料的玻化微珠保温块,待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硬化后将各组板条拆除,各组所述板条的位置形成沟槽,各组所述沟槽内部抹平有填充块,各组所述填充块上固定有若干组挂件,各组所述挂件上挂接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与各组玻化微珠保温块背离墙体的一面抵接,所述钢丝网上逐层抹平有水泥石灰保温层,所述水泥石灰保温层背离墙体的一面逐层抹平有抗裂砂浆层。本申请降低了墙体外墙面在施工后保温砂浆层出现开裂的质量问题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左海坤;张团徽;刘宝华;蔡小见;钟海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金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34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