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总体可划分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两大类,装配混凝土建筑是将墙板、楼板、梁柱等建筑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在工厂预制成型,在现场装配施工;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以钢结构为主体结构,墙板、楼板等维护结构采用轻钢体系或者混凝土板材等。同时,现有的钢结构建筑在对墙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墙板进行临时的支撑以及固定,从而方便安装的进行,同时,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多次对墙体进行测量,检测墙体的垂直度,保证安装完成后的墙体垂直度合格,避免直接安装后,墙体垂直度不合格,导致返工,在安装过程中,对墙体进行临时支护以及对墙体垂直度的多次测量、调整,导致对墙体的安装效率降低。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部分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310320554.5,公开号为cn103343574b的中国专利,用钢结构框架的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并配套预制复合围护体系;活动部分能够固定在固体部分内,以便于采用集装箱的方式运输;其固定部分八个顶角处的标准集装箱用角件便于吊装;活动部分能够抽拉或展开,并通过连接构件与固定部分装配组合形成所述装配式集成房屋,该方案中的钢结构建筑结构坚固、适合运输、现场安装简便,但是在该方案中不能提高对墙板进行安装时的临时支护以及多次测量垂直度需要,在安装过程中墙板的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墙板安装时,便于对墙板进行垂直固定,保证墙板垂直度合格,提升墙板的安装效率,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底板表面相互垂直;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一;所述固定柱一安装在相邻的支撑柱之间;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二;所述固定柱一与固定柱二的结构相同;所述支撑柱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孔一;所述固定柱一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设置有固定孔二;所述固定端安装在固定槽内,且固定孔一与固定孔二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固定孔一与固定孔二内安装有内六角螺栓,将支撑柱与固定柱一固连;所述固定柱二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所在固定柱二的中心线与底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安装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柱二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杆的末端连接的固定柱二的中心线与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固定柱一上开设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l”形设计;所述安装槽二沿固定柱一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相邻的支撑柱之间安装有墙板;所述墙板上相邻的两边分别安装在安装槽一与安装槽二中;所述固定柱一中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安装槽二的正下方;所述空腔呈“凵”字形;所述空腔的两竖直部分与外界连通;所述空腔中滑动安装有伸出柱一、伸出柱二以及推动块;所述伸出柱一与伸出柱二分别滑动安装在空腔的两竖直部分中;所述推动块滑动安装在空腔的水平部分中,且推动块的两端分别接触伸出柱一与伸出柱二的下端;所述伸出柱一与安装槽二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伸出柱二与安装槽二的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伸出柱一以及伸出柱二与安装槽二的侧壁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槽二的侧壁与底板相互垂直;所述墙板未安装到安装槽二中时,伸出柱一伸出到空腔外,伸出柱二收回到空腔内;所述墙板安装到安装槽二中后,伸出柱一收回到空腔内,且伸出柱一受到墙板正对安装槽二的侧面的挤压;所述伸出柱二伸出到空腔外,且伸出柱二上与伸出柱一相对的侧面与墙板之间紧密接触;所述安装槽一内开设有螺栓孔一;所述墙板上开设有螺栓孔二;所述墙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从螺栓孔二中插入到螺栓孔一中;固定螺栓上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帽位于螺栓孔一中。
工作时,先将支撑柱垂直固定到底板的上表面上,之后将固定柱一与固定柱二固定安装到支撑柱上;完成固定柱一与固定柱二的安装后,将安装架固定安装到固定柱二的上表面上,之后,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的顶端与固定柱二相连接,之后,将顶板固定安装到支撑杆上;同时,在顶板完成安装后,开始安装墙板;将墙板的边缘对准安装槽一与安装槽二,之后,推动墙板,使墙板进入到安装槽一与安装槽二中,并使墙板与安装槽一与安装槽二的侧面紧贴,同时,在墙板刚刚进入到安装槽二内时,由于空腔中的伸出柱二处于收回状态,墙板向着安装槽二中推动的过程不受阻碍,同时,在墙板向安装槽二中移动的最后部分,墙板接触到伸出到空腔外的伸出柱一,在墙板向安装槽二中移动的过程中墙板对伸出柱一产生向下的挤压作用,使伸出柱一收回到空腔中,同时,在伸出柱一收回到空腔中的过程中,向空腔内移动的伸出柱一对空腔内的推动块产生挤压,并使推动块向着伸出柱二的方向移动,在推动块发生移动后,推动块对伸出柱二产生推动以及挤压,使伸出柱二向空腔外移动,在墙板移动到安装槽中时,伸出柱二完全伸出,对墙板位置产生限制,同时,由于伸出柱二与墙板表面紧密接触,且伸出柱二与安装槽二的侧壁平行,因此,受到伸出柱二限制的墙板与安装槽二的侧壁之间相对平行,从而使墙板在安装完成后与底板之间相互垂直,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多次对墙板进行垂直测量以及位置调整,有效的提高墙板的安装效率,同时,通过伸出柱二对墙板位置的限制,使墙板在被完全推入到安装槽一与安装槽二中,使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前,无需另外对墙板进行固定支撑,减少了墙板安装过程中的对墙板进行临时支撑、固定的步骤,进一步提升墙板的安装效率,同时,通过伸出柱二的升起情况,现场安装工人能够清晰判断墙板是否安装到位,避免墙板安装位置出现偏差或墙板未完全推入到安装槽一以及安装槽二中时,安装工人即开始对墙板进行固定,导致墙板固定不充分,产生安全隐患。
优选的,所述推动块包括活动块一、活动块二以及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位于活动块一与活动块二的中间;所述弹簧二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块一与活动块二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活动块一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活动块一上的斜面与伸出柱一的下端接触;所述活动块二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活动块二上的斜面与伸出柱二的下端接触。
工作时,在墙板接触并挤压伸出柱一后,伸出柱一向空腔内移动,同时,在伸出柱一移动时,伸出柱一与活动块一接触,并推动活动块一向着伸出柱二的方向移动,在活动块一发生移动后,通过弹簧二与活动块一相连接的活动块二将同步发生移动,在活动块二发生移动后,活动块二推动与其接触的伸出柱二向空腔外移动,同时,在伸出柱一向空腔内移动的过程中,墙板尚处于向着安装槽一以及安装槽二中推动的过程中,因此,伸出柱二受到墙板的遮挡,不能顺利伸出,伸出柱二下方的活动块二的移动受到阻挡,导致活动块一与活动块二之间的弹簧二受到挤压并变形,从而将活动块二在活动块一的推动下应当移动的位移量转变为弹簧二的变形量进行保存,避免伸出柱二在墙板移动过程中强行向空腔外伸出,导致伸出柱二将墙板顶死,使墙板在初始对伸出柱一进行挤压后不能继续前进并完全推入到安装槽二中,影响到墙板的安装并产生安全隐患,同时,影响到安装后的墙板的垂直度,同时,在墙板完全推入到安装槽一与安装槽二内之后,伸出柱一在墙板的挤压下完全收回到空腔中,伸出柱一的移动量达到最大,且墙板不再对伸出柱二产生遮挡,伸出柱二在发生变形的弹簧二的作用下伸出,对墙板的位置进行限制,保证墙板安装后的垂直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位于安装槽一的一侧,且安装腔与外界连通;所述安装腔内滑动安装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上远离安装腔的端面与安装槽一靠近安装腔的一侧平齐;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腔远离安装槽一的一侧以及锁定块上朝向安装腔内的侧面上;所述锁定块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插入有卡柱;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正对固定孔;所述卡柱远离固定孔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连在螺栓孔一的侧壁上;所述拉绳穿过螺栓孔一设计;所述墙板内开设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开口位于墙板正对安装槽一的侧面上;所述插入槽的开口与安装腔的开口重合;所述墙板安装后,锁定块向安装腔外伸出,且锁定块插入到插入槽中。
工作时,在墙板推入到安装槽一与安装槽二中之后,墙板上的插入槽的开口与安装腔的开口重合,同时,在使用固定螺栓以及固定螺帽将墙板固定到支撑柱上的过程中,将固定螺栓从螺栓孔二中插入到螺栓孔一的过程中,固定螺栓将螺栓孔一内的拉绳拉动,通过拉绳的作用,将卡柱拉入到支撑柱内的活动腔中,解除卡柱对锁定块的锁定,同时,在卡柱收回到活动腔中之后,锁定块在安装腔内弹簧一的作用下向外伸出,从而插入到墙板内的插入槽中,进一步对墙板进行定位与固定,避免墙板与支撑柱之间存在偏移,同时,锁定块插入到插入槽中后,固定螺帽与固定螺栓锁紧,完成对墙板的固定之前,进一步对墙板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墙板出现晃动或倒塌,对安装工人产生伤害,同时,降低伸出柱二的受力,避免仅靠伸出柱二对墙板位置进行限制,导致伸出柱二发生变形或断裂的情况引起墙板安装完成后垂直度不合格或出现墙板倒塌的事故,同时,由于锁定块具有磁性,在需要拆卸墙板时,通过使用磁铁对锁定块进行作用,使两者之间存在磁性连接,之后通过磁铁带动锁定块移动,解除锁定块对墙板的锁定,便于对墙板拆卸。
优选的,所述锁定块具有磁性;所述支撑柱的表面上开设有指示槽;所述指示槽呈长方形,且指示槽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柱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指示槽正对安装腔;所述指示槽的开口通过透明胶带封闭;所述指示槽内填充有适量磁粉或铁屑。
工作时,在锁定块插入到插入槽中后,锁定块位置出现变化,锁定块处于安装腔中的长度缩短,同时,由于锁定块上的磁性对指示槽中的磁粉或铁屑的吸引,指示槽中的磁粉或铁屑在锁定块位置变化后,将向指示槽朝向墙板的一端聚集,同时,现场的安装工人查看到指示槽中磁粉或铁屑聚集到指示槽朝向墙板的一端时,安装工人确定锁定块已经完全插入到墙板内的插入槽中,锁定块完成对墙板的定位以及固定,保证墙板已经安装到指定位置,避免指示槽时安装工人不能确定锁定块对墙板的定位以及固定情况,导致墙板与支撑柱出现偏差,锁定柱不能插入到插入槽中的情况下,安装工人无法发现,从而继续安装墙板,导致墙板安装完成后,墙板垂直度不合格需要返工,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同时,当墙板整体存在轻微变形或弯曲时,安装腔的开口与插入槽的开口发生错位,锁定块不能插入到插入槽中,安装工人通过指示槽中磁粉或铁屑的分布情况发现锁定块未插入到插入槽中,避免锁定块失效,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优选的,所述墙板上的螺栓孔二的截面为矩形与梯形的组合体;所述梯形部分与支撑柱之间的距离大于矩形部分与支撑柱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朝向螺杆的侧面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与螺栓孔二的截面中梯形部分相互配合;所述螺栓孔一远离墙板的一端设置为六角形;所述螺栓孔一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螺帽,且固定螺帽位于螺栓孔一中设置为六角形的部分中;所述固定螺帽与螺栓孔一之间保持固定,不能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完毕后,固定螺栓的端面与墙板的表面平齐;所述固定螺帽安装完毕后,固定螺帽的端面与支撑柱的表面平齐。
工作时,将固定螺栓插入到螺栓孔一中以及将固定螺帽放置到螺栓孔二中后,使固定螺栓上的螺杆接触固定螺帽,并使用内六角扳手对固定固定螺栓进行扭动,通过固定螺栓以及固定螺栓两者之间锁紧,从而将墙板充分固定,同时,在固定螺栓锁紧的过程中,固定螺栓上的锥形面与螺栓孔一之间相互配合,保证固定螺栓在螺栓孔一中不会出现晃动以及偏移现象,避免固定螺栓在螺栓孔一中出现偏移,使锁定后的固定螺栓的中心线不与墙板垂直,引起墙板在完成固定后位置出现少量的偏移,导致墙板固定后的垂直度不合格,需要对墙板的安装进行返工,增加人力成本的浪费,同时,避免固定螺栓不能与固定螺帽充分锁紧,使墙板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优选的,固定螺栓上滑动安装有紧定钉;所述紧定钉位于固定螺栓的头部,且紧定钉的中心线与固定螺栓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前,紧定钉超出固定螺栓头部的端面;所述紧定钉在外力敲击下,沿固定螺栓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紧定钉发生移动后,紧定钉靠近固定螺帽的一端从固定螺栓头部的锥形面处伸出。
工作时,在将固定螺栓以及固定螺帽相互锁紧之后,安装工人使用工具敲击固定螺栓头部突出的紧定钉,从而使紧定钉发生移动,最终使紧定钉的突出部分不再超出固定螺栓头部的端面,同时,在紧定钉受到敲击,发生移动之后,紧定钉的末端从固定螺栓头部的锥形面处伸出,由于此时固定螺栓通过与固定螺帽之间的锁紧,使固定螺栓头部的锥形面与螺栓孔二上的斜面紧贴,因此,伸出的紧定钉插入到螺栓孔二的内壁上,从而将固定螺栓锁死,避免在后续的安装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固定螺栓以及固定螺帽之间受到震动的影响,导致两者之间发送动,导致墙板不能被充分固定,使墙板存在出现晃动的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将支撑柱垂直安装在底板上,之后,在支撑柱上固定安装固定柱一以及固定柱二,之后,将墙板安装在有固定柱一、固定柱二、支撑柱上开设的安装槽一与安装槽二中,对墙板的各侧边进行位置限制,保证安装后的墙板稳固,同时,通过在固定柱一以及固定柱二上设置伸出柱一、伸出柱二、推动块,通过墙板向安装槽二中推入的过程,通过墙板挤压伸出柱一,带动伸出柱二伸出,将墙板位置限制,使墙板紧贴安装槽二的侧壁,从而有效的保证墙板安装完成后的垂直度,减少在墙板安装过程中对墙板进行临时支护以及对墙板垂直度的测量,提升墙板安装效率。
2.本发明所述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通过设置安装腔、锁定块、插入槽、卡柱、拉绳,使墙板在推入到安装槽一以及安装槽二中后,通过固定螺栓以及固定螺帽完成固定之前,能够通过锁定块进一步对墙板进行定位以及锁定,保证墙板位置以及垂直度正确,避免出现墙板安装位置出现误差,导致后期返工,同时,通过锁定柱能够分担伸出柱二对墙板位置进行限制时受到的作用力,避免伸出柱二发生弯曲或断裂,影响到墙板安装后的垂直度或者墙板在伸出柱二断裂后倒塌引发安全事故。
3.本发明所述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通过在支撑柱上开设指示槽,并在指示槽中填充适量的磁粉或者铁屑,通过磁粉以及铁屑受到锁定块的吸引而引起的聚集,判断锁定块是否已经完成对墙板的锁定,提升施工安全性,以及墙板位置的准确程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或墙板安装后垂直度不合格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建筑中安装后墙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固定柱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固定螺栓与固定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2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2中e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底板1、支撑柱2、安装槽一21、固定槽22、固定孔一221、螺栓孔一23、卡柱24、拉绳241、锁定块25、弹簧一251、定位孔252、安装腔253、固定柱一3、固定柱二31、安装槽二32、伸出柱一33、伸出柱二34、固定端35、固定孔二351、推动块36、活动块一361、活动块二362、弹簧二363、安装架4、支撑杆41、顶板42、固定螺栓5、固定螺帽51、锥形面52、紧定钉53、墙板6、螺栓孔二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与底板1表面相互垂直;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一3;所述固定柱一3安装在相邻的支撑柱2之间;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二31;所述固定柱一3与固定柱二31的结构相同;所述支撑柱2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槽22;所述固定槽22内设置有固定孔一221;所述固定柱一3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端35;所述固定端35上设置有固定孔二351;所述固定端35安装在固定槽22内,且固定孔一221与固定孔二351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固定孔一221与固定孔二351内安装有内六角螺栓,将支撑柱2与固定柱一3固连;所述固定柱二31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所在固定柱二31的中心线与底板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安装架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柱二31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杆41的末端连接的固定柱二31的中心线与底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支撑杆41上固定安装有顶板42;所述固定柱一3上开设有安装槽二32,所述安装槽二32“l”形设计;所述安装槽二32沿固定柱一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柱2上开设有安装槽一21;所述安装槽一21沿支撑柱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相邻的支撑柱2之间安装有墙板6;所述墙板6上相邻的两边分别安装在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中;所述固定柱一3中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安装槽二32的正下方;所述空腔呈“凵”字形;所述空腔的两竖直部分与外界连通;所述空腔中滑动安装有伸出柱一33、伸出柱二34以及推动块36;所述伸出柱一33与伸出柱二34分别滑动安装在空腔的两竖直部分中;所述推动块36滑动安装在空腔的水平部分中,且推动块36的两端分别接触伸出柱一33与伸出柱二34的下端;所述伸出柱一33与安装槽二32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伸出柱二34与安装槽二32的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伸出柱一33以及伸出柱二34与安装槽二32的侧壁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槽二32的侧壁与底板1相互垂直;所述墙板6未安装到安装槽二32中时,伸出柱一33伸出到空腔外,伸出柱二34收回到空腔内;所述墙板6安装到安装槽二32中后,伸出柱一33收回到空腔内,且伸出柱一33受到墙板6正对安装槽二32的侧面的挤压;所述伸出柱二34伸出到空腔外,且伸出柱二34上与伸出柱一33相对的侧面与墙板6之间紧密接触;所述安装槽一21内开设有螺栓孔一23;所述墙板6上开设有螺栓孔二61;所述墙板6通过固定螺栓5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5从螺栓孔二61中插入到螺栓孔一23中;固定螺栓5上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固定螺帽51;所述固定螺帽51位于螺栓孔一23中。
工作时,先将支撑柱2垂直固定到底板1的上表面上,之后将固定柱一3与固定柱二31固定安装到支撑柱2上;完成固定柱一3与固定柱二31的安装后,将安装架4固定安装到固定柱二31的上表面上,之后,将支撑杆4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4的顶端与固定柱二31相连接,之后,将顶板42固定安装到支撑杆41上;同时,在顶板42完成安装后,开始安装墙板6;将墙板6的边缘对准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之后,推动墙板6,使墙板6进入到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中,并使墙板6与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的侧面紧贴,同时,在墙板6刚刚进入到安装槽二32内时,由于空腔中的伸出柱二34处于收回状态,墙板6向着安装槽二32中推动的过程不受阻碍,同时,在墙板6向安装槽二32中移动的最后部分,墙板6接触到伸出到空腔外的伸出柱一33,在墙板6向安装槽二32中移动的过程中墙板6对伸出柱一33产生向下的挤压作用,使伸出柱一33收回到空腔中,同时,在伸出柱一33收回到空腔中的过程中,向空腔内移动的伸出柱一33对空腔内的推动块36产生挤压,并使推动块36向着伸出柱二34的方向移动,在推动块36发生移动后,推动块36对伸出柱二34产生推动以及挤压,使伸出柱二34向空腔外移动,在墙板6移动到安装槽中时,伸出柱二34完全伸出,对墙板6位置产生限制,同时,由于伸出柱二34与墙板6表面紧密接触,且伸出柱二34与安装槽二32的侧壁平行,因此,受到伸出柱二34限制的墙板6与安装槽二32的侧壁之间相对平行,从而使墙板6在安装完成后与底板1之间相互垂直,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多次对墙板6进行垂直测量以及位置调整,有效的提高墙板6的安装效率,同时,通过伸出柱二34对墙板6位置的限制,使墙板6在被完全推入到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中,使用固定螺栓5进行固定前,无需另外对墙板6进行固定支撑,减少了墙板6安装过程中的对墙板6进行临时支撑、固定的步骤,进一步提升墙板6的安装效率,同时,通过伸出柱二34的升起情况,现场安装工人能够清晰判断墙板6是否安装到位,避免墙板6安装位置出现偏差或墙板6未完全推入到安装槽一21以及安装槽二32中时,安装工人即开始对墙板6进行固定,导致墙板6固定不充分,产生安全隐患。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推动块36包括活动块一361、活动块二362以及弹簧二363;所述弹簧二363位于活动块一361与活动块二362的中间;所述弹簧二36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块一361与活动块二362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活动块一36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活动块一361上的斜面与伸出柱一33的下端接触;所述活动块二362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活动块二362上的斜面与伸出柱二34的下端接触。
工作时,在墙板6接触并挤压伸出柱一33后,伸出柱一33向空腔内移动,同时,在伸出柱一33移动时,伸出柱一33与活动块一361接触,并推动活动块一361向着伸出柱二34的方向移动,在活动块一361发生移动后,通过弹簧二363与活动块一361相连接的活动块二362将同步发生移动,在活动块二362发生移动后,活动块二362推动与其接触的伸出柱二34向空腔外移动,同时,在伸出柱一33向空腔内移动的过程中,墙板6尚处于向着安装槽一21以及安装槽二32中推动的过程中,因此,伸出柱二34受到墙板6的遮挡,不能顺利伸出,伸出柱二34下方的活动块二362的移动受到阻挡,导致活动块一361与活动块二362之间的弹簧二363受到挤压并变形,从而将活动块二362在活动块一361的推动下应当移动的位移量转变为弹簧二363的变形量进行保存,避免伸出柱二34在墙板6移动过程中强行向空腔外伸出,导致伸出柱二34将墙板6顶死,使墙板6在初始对伸出柱一33进行挤压后不能继续前进并完全推入到安装槽二32中,影响到墙板6的安装并产生安全隐患,同时,影响到安装后的墙板6的垂直度,同时,在墙板6完全推入到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内之后,伸出柱一33在墙板6的挤压下完全收回到空腔中,伸出柱一33的移动量达到最大,且墙板6不再对伸出柱二34产生遮挡,伸出柱二34在发生变形的弹簧二363的作用下伸出,对墙板6的位置进行限制,保证墙板6安装后的垂直度。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柱2内开设有安装腔253;所述安装腔253位于安装槽一21的一侧,且安装腔253与外界连通;所述安装腔253内滑动安装有锁定块25;所述锁定块25上远离安装腔253的端面与安装槽一21靠近安装腔253的一侧平齐;所述安装腔253内安装有弹簧一251;所述弹簧一25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腔253远离安装槽一21的一侧以及锁定块25上朝向安装腔253内的侧面上;所述锁定块25上开设有定位孔252;所述定位孔252中插入有卡柱24;所述支撑柱2内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正对定位孔252;所述卡柱24远离定位孔252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拉绳241;所述拉绳241的另一端固连在螺栓孔一23的侧壁上;所述拉绳241穿过螺栓孔一23设计;所述墙板6内开设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开口位于墙板6正对安装槽一21的侧面上;所述插入槽的开口与安装腔253的开口重合;所述墙板6安装后,锁定块25向安装腔253外伸出,且锁定块25插入到插入槽中。
工作时,在墙板6推入到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中之后,墙板6上的插入槽的开口与安装腔253的开口重合,同时,在使用固定螺栓5以及固定螺帽51将墙板6固定到支撑柱2上的过程中,将固定螺栓5从螺栓孔二61中插入到螺栓孔一23的过程中,固定螺栓5将螺栓孔一23内的拉绳241拉动,通过拉绳241的作用,将卡柱24拉入到支撑柱2内的活动腔中,解除卡柱24对锁定块25的锁定,同时,在卡柱24收回到活动腔中之后,锁定块25在安装腔253内弹簧一251的作用下向外伸出,从而插入到墙板6内的插入槽中,进一步对墙板6进行定位与固定,避免墙板6与支撑柱2之间存在偏移,同时,锁定块25插入到插入槽中后,固定螺帽51与固定螺栓5锁紧,完成对墙板6的固定之前,进一步对墙板6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墙板6出现晃动或倒塌,对安装工人产生伤害,同时,降低伸出柱二34的受力,避免仅靠伸出柱二34对墙板6位置进行限制,导致伸出柱二34发生变形或断裂的情况引起墙板6安装完成后垂直度不合格或出现墙板6倒塌的事故,同时,由于锁定块25具有磁性,在需要拆卸墙板6时,通过使用磁铁对锁定块25进行作用,使两者之间存在磁性连接,之后通过磁铁带动锁定块25移动,解除锁定块25对墙板6的锁定,便于对墙板6拆卸。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锁定块25具有磁性;所述支撑柱2的表面上开设有指示槽;所述指示槽呈长方形,且指示槽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柱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指示槽正对安装腔253;所述指示槽的开口通过透明胶带封闭;所述指示槽内填充有适量磁粉或铁屑。
工作时,在锁定块25插入到插入槽中后,锁定块25位置出现变化,锁定块25处于安装腔253中的长度缩短,同时,由于锁定块25上的磁性对指示槽中的磁粉或铁屑的吸引,指示槽中的磁粉或铁屑在锁定块25位置变化后,将向指示槽朝向墙板6的一端聚集,同时,现场的安装工人查看到指示槽中磁粉或铁屑聚集到指示槽朝向墙板6的一端时,安装工人确定锁定块25已经完全插入到墙板6内的插入槽中,锁定块25完成对墙板6的定位以及固定,保证墙板6已经安装到指定位置,避免指示槽时安装工人不能确定锁定块25对墙板6的定位以及固定情况,导致墙板6与支撑柱2出现偏差,锁定柱不能插入到插入槽中的情况下,安装工人无法发现,从而继续安装墙板6,导致墙板6安装完成后,墙板6垂直度不合格需要返工,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同时,当墙板6整体存在轻微变形或弯曲时,安装腔253的开口与插入槽的开口发生错位,锁定块25不能插入到插入槽中,安装工人通过指示槽中磁粉或铁屑的分布情况发现锁定块25未插入到插入槽中,避免锁定块25失效,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墙板6上的螺栓孔二61的截面为矩形与梯形的组合体;所述梯形部分与支撑柱2之间的距离大于矩形部分与支撑柱2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螺栓5的头部朝向螺杆的侧面为锥形面52;所述锥形面52与螺栓孔二61的截面中梯形部分相互配合;所述螺栓孔一23远离墙板6的一端设置为六角形;所述螺栓孔一23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螺帽51,且固定螺帽51位于螺栓孔一23中设置为六角形的部分中;所述固定螺帽51与螺栓孔一23之间保持固定,不能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固定螺栓5安装完毕后,固定螺栓5的端面与墙板6的表面平齐;所述固定螺帽51安装完毕后,固定螺帽51的端面与支撑柱2的表面平齐。
工作时,将固定螺栓5插入到螺栓孔一23中以及将固定螺帽51放置到螺栓孔二61中后,使固定螺栓5上的螺杆接触固定螺帽51,并使用内六角扳手对固定固定螺栓5进行扭动,通过固定螺栓5以及固定螺栓5两者之间锁紧,从而将墙板6充分固定,同时,在固定螺栓5锁紧的过程中,固定螺栓5上的锥形面52与螺栓孔一23之间相互配合,保证固定螺栓5在螺栓孔一23中不会出现晃动以及偏移现象,避免固定螺栓5在螺栓孔一23中出现偏移,使锁定后的固定螺栓5的中心线不与墙板6垂直,引起墙板6在完成固定后位置出现少量的偏移,导致墙板6固定后的垂直度不合格,需要对墙板6的安装进行返工,增加人力成本的浪费,同时,避免固定螺栓5不能与固定螺帽51充分锁紧,使墙板6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固定螺栓5上滑动安装有紧定钉53;所述紧定钉53位于固定螺栓5的头部,且紧定钉53的中心线与固定螺栓5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固定螺栓5安装前,紧定钉53超出固定螺栓5头部的端面;所述紧定钉53在外力敲击下,沿固定螺栓5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紧定钉53发生移动后,紧定钉53靠近固定螺帽51的一端从固定螺栓5头部的锥形面52处伸出。
工作时,在将固定螺栓5以及固定螺帽51相互锁紧之后,安装工人使用工具敲击固定螺栓5头部突出的紧定钉53,从而使紧定钉53发生移动,最终使紧定钉53的突出部分不再超出固定螺栓5头部的端面,同时,在紧定钉53受到敲击,发生移动之后,紧定钉53的末端从固定螺栓5头部的锥形面52处伸出,由于此时固定螺栓5通过与固定螺帽51之间的锁紧,使固定螺栓5头部的锥形面52与螺栓孔二61上的斜面紧贴,因此,伸出的紧定钉53插入到螺栓孔二61的内壁上,从而将固定螺栓5锁死,避免在后续的安装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固定螺栓5以及固定螺帽51之间受到震动的影响,导致两者之间发送动,导致墙板6不能被充分固定,使墙板6存在出现晃动的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先将支撑柱2垂直固定到底板1的上表面上,之后将固定柱一3与固定柱二31固定安装到支撑柱2上;完成固定柱一3与固定柱二31的安装后,将安装架4固定安装到固定柱二31的上表面上,之后,将支撑杆4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4的顶端与固定柱二31相连接,之后,将顶板42固定安装到支撑杆41上;同时,在顶板42完成安装后,开始安装墙板6;将墙板6的边缘对准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之后,推动墙板6,使墙板6进入到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中,并使墙板6与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的侧面紧贴,同时,在墙板6向安装槽二32中移动的最后部分,墙板6接触到伸出到空腔外的伸出柱一33,在墙板6向安装槽二32中移动的过程中墙板6对伸出柱一33产生向下的挤压作用,使伸出柱一33收回到空腔中,同时,在伸出柱一33收回到空腔中的过程中,向空腔内移动的伸出柱一33对空腔内的推动块36产生挤压,并使推动块36向着伸出柱二34的方向移动,在推动块36发生移动后,推动块36对伸出柱二34产生推动以及挤压,使伸出柱二34向空腔外移动,在墙板6移动到安装槽中时,伸出柱二34完全伸出,对墙板6位置产生限制;在墙板6接触并挤压伸出柱一33后,伸出柱一33向空腔内移动,同时,在伸出柱一33移动时,伸出柱一33与活动块一361接触,并推动活动块一361向着伸出柱二34的方向移动,在活动块一361发生移动后,通过弹簧二363与活动块一361相连接的活动块二362将同步发生移动,在活动块二362发生移动后,活动块二362推动与其接触的伸出柱二34向空腔外移动,同时,在伸出柱一33向空腔内移动的过程中,墙板6尚处于向着安装槽一21以及安装槽二32中推动的过程中,因此,伸出柱二34受到墙板6的遮挡,不能顺利伸出,伸出柱二34下方的活动块二362的移动受到阻挡,导致活动块一361与活动块二362之间的弹簧二363受到挤压并变形,从而将活动块二362在活动块一361的推动下应当移动的位移量转变为弹簧二363的变形量进行保存,同时,在墙板6完全推入到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内之后,伸出柱一33在墙板6的挤压下完全收回到空腔中,伸出柱一33的移动量达到最大,且墙板6不再对伸出柱二34产生遮挡,伸出柱二34在发生变形的弹簧二363的作用下伸出;在墙板6推入到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中之后,墙板6上的插入槽的开口与安装腔253的开口重合,同时,在使用固定螺栓5以及固定螺帽51将墙板6固定到支撑柱2上的过程中,将固定螺栓5从螺栓孔二61中插入到螺栓孔一23的过程中,固定螺栓5将螺栓孔一23内的拉绳241拉动,通过拉绳241的作用,将卡柱24拉入到支撑柱2内的活动腔中,解除卡柱24对锁定块25的锁定,同时,在卡柱24收回到活动腔中之后,锁定块25在安装腔253内弹簧一251的作用下向外伸出,从而插入到墙板6内的插入槽中;在锁定块25插入到插入槽中后,锁定块25位置出现变化,锁定块25处于安装腔253中的长度缩短,同时,由于锁定块25上的磁性对指示槽中的磁粉或铁屑的吸引,指示槽中的磁粉或铁屑在锁定块25位置变化后,将向指示槽朝向墙板6的一端聚集;在将固定螺栓5以及固定螺帽51相互锁紧之后,安装工人使用工具敲击固定螺栓5头部突出的紧定钉53,从而使紧定钉53发生移动,紧定钉53的末端插入到螺栓孔二61的内壁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与底板(1)表面相互垂直;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一(3);所述固定柱一(3)安装在相邻的支撑柱(2)之间;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二(31);所述固定柱一(3)与固定柱二(31)的结构相同;所述支撑柱(2)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槽(22);所述固定槽(22)内设置有固定孔一(221);所述固定柱一(3)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端(35);所述固定端(35)上设置有固定孔二(351);所述固定端(35)安装在固定槽(22)内,且固定孔一(221)与固定孔二(351)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固定孔一(221)与固定孔二(351)内安装有内六角螺栓,将支撑柱(2)与固定柱一(3)固连;所述固定柱二(31)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所在固定柱二(31)的中心线与底板(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安装架(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柱二(31)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杆(41)的末端连接的固定柱二(31)的中心线与底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支撑杆(41)上固定安装有顶板(42);所述固定柱一(3)上开设有安装槽二(32),所述安装槽二(32)“l”形设计;所述安装槽二(32)沿固定柱一(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柱(2)上开设有安装槽一(21);所述安装槽一(21)沿支撑柱(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相邻的支撑柱(2)之间安装有墙板(6);所述墙板(6)上相邻的两边分别安装在安装槽一(21)与安装槽二(32)中;所述固定柱一(3)中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安装槽二(32)的正下方;所述空腔呈“凵”字形;所述空腔的两竖直部分与外界连通;所述空腔中滑动安装有伸出柱一(33)、伸出柱二(34)以及推动块(36);所述伸出柱一(33)与伸出柱二(34)分别滑动安装在空腔的两竖直部分中;所述推动块(36)滑动安装在空腔的水平部分中,且推动块(36)的两端分别接触伸出柱一(33)与伸出柱二(34)的下端;所述伸出柱一(33)与安装槽二(32)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伸出柱二(34)与安装槽二(32)的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伸出柱一(33)以及伸出柱二(34)与安装槽二(32)的侧壁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槽二(32)的侧壁与底板(1)相互垂直;所述墙板(6)未安装到安装槽二(32)中时,伸出柱一(33)伸出到空腔外,伸出柱二(34)收回到空腔内;所述墙板(6)安装到安装槽二(32)中后,伸出柱一(33)收回到空腔内,且伸出柱一(33)受到墙板(6)正对安装槽二(32)的侧面的挤压;所述伸出柱二(34)伸出到空腔外,且伸出柱二(34)上与伸出柱一(33)相对的侧面与墙板(6)之间紧密接触;所述安装槽一(21)内开设有螺栓孔一(23);所述墙板(6)上开设有螺栓孔二(61);所述墙板(6)通过固定螺栓(5)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5)从螺栓孔二(61)中插入到螺栓孔一(23)中;固定螺栓(5)上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固定螺帽(51);所述固定螺帽(51)位于螺栓孔一(2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36)包括活动块一(361)、活动块二(362)以及弹簧二(363);所述弹簧二(363)位于活动块一(361)与活动块二(362)的中间;所述弹簧二(36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块一(361)与活动块二(362)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活动块一(36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活动块一(361)上的斜面与伸出柱一(33)的下端接触;所述活动块二(362)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活动块二(362)上的斜面与伸出柱二(34)的下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内开设有安装腔(253);所述安装腔(253)位于安装槽一(21)的一侧,且安装腔(253)与外界连通;所述安装腔(253)内滑动安装有锁定块(25);所述锁定块(25)上远离安装腔(253)的端面与安装槽一(21)靠近安装腔(253)的一侧平齐;所述安装腔(253)内安装有弹簧一(251);所述弹簧一(25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腔(253)远离安装槽一(21)的一侧以及锁定块(25)上朝向安装腔(253)内的侧面上;所述锁定块(25)上开设有定位孔(252);所述定位孔(252)中插入有卡柱(24);所述支撑柱(2)内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正对定位孔(252);所述卡柱(24)远离定位孔(252)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拉绳(241);所述拉绳(241)的另一端固连在螺栓孔一(23)的侧壁上;所述拉绳(241)穿过螺栓孔一(23)设计;所述墙板(6)内开设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的开口位于墙板(6)正对安装槽一(21)的侧面上;所述插入槽的开口与安装腔(253)的开口重合;所述墙板(6)安装后,锁定块(25)向安装腔(253)外伸出,且锁定块(25)插入到插入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25)具有磁性;所述支撑柱(2)的表面上开设有指示槽;所述指示槽呈长方形,且指示槽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柱(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指示槽正对安装腔(253);所述指示槽的开口通过透明胶带封闭;所述指示槽内填充有适量磁粉或铁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6)上的螺栓孔二(61)的截面为矩形与梯形的组合体;所述梯形部分与支撑柱(2)之间的距离大于矩形部分与支撑柱(2)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螺栓(5)的头部朝向螺杆的侧面为锥形面(52);所述锥形面(52)与螺栓孔二(61)的截面中梯形部分相互配合;所述螺栓孔一(23)远离墙板(6)的一端设置为六角形;所述螺栓孔一(23)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螺帽(51),且固定螺帽(51)位于螺栓孔一(23)中设置为六角形的部分中;所述固定螺帽(51)与螺栓孔一(23)之间保持固定,不能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固定螺栓(5)安装完毕后,固定螺栓(5)的端面与墙板(6)的表面平齐;所述固定螺帽(51)安装完毕后,固定螺帽(51)的端面与支撑柱(2)的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固定螺栓(5)上滑动安装有紧定钉(53);所述紧定钉(53)位于固定螺栓(5)的头部,且紧定钉(53)的中心线与固定螺栓(5)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固定螺栓(5)安装前,紧定钉(53)超出固定螺栓(5)头部的端面;所述紧定钉(53)在外力敲击下,沿固定螺栓(5)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紧定钉(53)发生移动后,紧定钉(53)靠近固定螺帽(51)的一端从固定螺栓(5)头部的锥形面(52)处伸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