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建筑垃圾是指在工程中由于人为或者自然等原因产生的建筑废料,包括废渣土、弃土、淤泥以及弃料等。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却是在建筑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垃圾任意堆放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现有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多数采用简单的破碎机构进行破碎后,然后进行收集处理,但是这种简单的装置在进行破碎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震动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进而产生噪音,对周围居住的居民造成噪音污染,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并且,由于在粉碎的过程中会产生震动,会导致装置发生位移,甚至出现倾倒的现象,对周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装置在进行破碎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不及时处理的话会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对周边工作人员人身健康产生威胁;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建筑垃圾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处理箱以及设置在垃圾处理箱内部的除尘机构、破碎组件和底座,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底部与底座相连,所述垃圾处理箱内部通过安装平台分为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通过落料口相互连通,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设有除尘机构,所述落料口正下方的下箱体内部设有破碎组件;
所述底座包括减震组件、环形减震座、缓冲座和缓冲弹簧,所述底座的内部中空,且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环形减震座,环形减震座的中心位置设有四个缓冲座,缓冲座呈1/4空心圆柱状构造,所述缓冲座的底部与底座形成滑动接触,所述缓冲座的外侧与环形减震座的内侧之间通过均匀设置的若干缓冲弹簧相互连接;
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底部对应底座的四个缓冲座位置设有锥形挤压块,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处理箱外壳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入料盖板,所述入料盖板的端部通过扭簧与顶部的处理箱外壳相连,所述扭簧通过销轴组件与两侧的处理箱外壳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箱体的入料盖板正下方的处理箱外壳内壁上设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末端伸入落料口的正上方,所述落料口正上方的处理箱外壳处设有除尘机构的抽风口,所述抽风口通过抽尘管与垃圾处理箱侧面安装的除尘风机相连通,所述除尘风机的侧面设有排风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风口的内部设有若干滤网,所述滤网的正下方的管壁上安装有粉尘收集箱。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底座、减震弹簧和过渡块,所述减震底座固定在底座的四个角落内,所述减震底座的内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通过减震弹簧与过渡块相连,所述过渡块与减震底座的凹槽内壁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减震组件通过过渡块顶部的若干通孔利用螺栓组件与垃圾处理箱的底部相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箱体内,落料口正下方的处理箱外壳处设有破碎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箱体内破碎组件的左侧设有转轴,转轴上均匀设有若干弧形出料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箱体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通过底部的锥形挤压块对缓冲座进行挤压,挤压后的缓冲座通过外侧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将震动能量进行分散吸收,避免震动能量直接通过底座传递到地面上,造成较大的噪音污染。
2.本装置通过除尘机构对内部破碎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装置内通过排风口的空气会被滤网进行逐层吸收,被滤网隔离的粉尘会通过粉尘收集箱进行收集统一处理,避免内部环境中的破碎粉尘大量扩散到外部环境中。
3.投料过程入料盖板进行开启后会通过扭簧进行重新复位,避免入料盖板敞开,造成箱体内部环境中的破碎粉尘大量扩散到外部环境中。
4.本装置还通过底部带动减震组件对垃圾处理过程产生的震动能量进行吸收,震动能量通过与垃圾处理箱直连的过渡块进行传递,使得过渡块在减震底座的凹槽内进行上下滑动,通过减震弹簧的缓冲作用将震动能量进一步进行吸收,防止震动能量进一步传递,同时也可以避免装置发生位移,甚至出现倾倒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的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建筑垃圾处理装置中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建筑垃圾处理装置中垃圾处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建筑垃圾处理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建筑垃圾处理装置中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建筑垃圾处理装置中排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处理箱、101-处理箱外壳、102-锥形挤压块、103-入料盖板、104-扭簧、105-出料口、2-底座、21-减震组件、211-减震底座、212-减震弹簧、213-过渡块、214-通孔、22-环形减震座、23-缓冲座、24-缓冲弹簧、3-安装平台、4-上箱体、5-下箱体、6-输送机构、7-除尘机构、71-除尘风机、72-抽尘管、73-抽风口、74-排风口、741-滤网、742-粉尘收集箱、8-落料口、9-破碎组件、10-转轴、11-弧形出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其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处理箱1以及设置在垃圾处理箱1内部的除尘机构7、破碎组件9和底座2,所述垃圾处理箱1的底部与底座2相连,所述垃圾处理箱1内部通过安装平台3分为上箱体4和下箱体5,所述上箱体4和下箱体5之间通过落料口8相互连通,所述上箱体4的顶部设有除尘机构7,所述落料口8正下方的下箱体5内部设有破碎组件9;
所述底座2包括减震组件21、环形减震座22、缓冲座23和缓冲弹簧24,所述底座2的内部中空,且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减震组件21,所述底座2的中部设有环形减震座22,环形减震座22的中心位置设有四个缓冲座23,缓冲座23呈1/4空心圆柱状构造,所述缓冲座23的底部与底座2形成滑动接触,所述缓冲座23的外侧与环形减震座22的内侧之间通过均匀设置的若干缓冲弹簧24相互连接;
所述垃圾处理箱1的底部对应底座2的四个缓冲座23位置设有锥形挤压块102,所述垃圾处理箱1的处理箱外壳101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入料盖板103,所述入料盖板103的端部通过扭簧104与顶部的处理箱外壳101相连,所述扭簧104通过销轴组件与两侧的处理箱外壳101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通过顶部的入料盖板103处投入建筑垃圾,投入垃圾处理箱1内的垃圾通过输送机构6运送到落料口8处,输送到落料口8处的垃圾落入破碎组件9中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垃圾堆积在下箱体5中,经过弧形出料板11的拨动逐渐从出料口105处排出。
进一步的,投料过程入料盖板103进行开启后会通过扭簧104进行重新复位,避免入料盖板103敞开,造成箱体内部环境中的破碎粉尘大量扩散到外部环境中。
进一步的,破碎过程中本装置通过底部的锥形挤压块102对缓冲座23进行挤压,挤压后的缓冲座23通过外侧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24将震动能量进行分散吸收,避免震动能量直接通过底座传递到地面上,造成较大的噪音污染。
请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上箱体4的入料盖板103正下方的处理箱外壳101内壁上设有输送机构6,所述输送机构6的末端伸入落料口8的正上方,所述落料口8正上方的处理箱外壳101处设有除尘机构7的抽风口73,所述抽风口73通过抽尘管72与垃圾处理箱1侧面安装的除尘风机71相连通,所述除尘风机71的侧面设有排风口74。
在本实施例中,破碎产生的粉尘扩散到上箱体4中,会首先通过抽风口73进行收集,除尘风机71会将收集的粉尘通过抽尘管72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排风口74排出。
请参阅图6,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排风口74的内部设有若干滤网741,所述滤网741的正下方的管壁上安装有粉尘收集箱742。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内通过排风口74的空气会被滤网741进行逐层吸收,被滤网741隔离的粉尘会通过粉尘收集箱742进行收集统一处理。
请参阅图5,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减震组件21包括减震底座211、减震弹簧212和过渡块213,所述减震底座211固定在底座2的四个角落内,所述减震底座211的内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通过减震弹簧212与过渡块213相连,所述过渡块213与减震底座211的凹槽内壁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减震组件21通过过渡块213顶部的若干通孔214利用螺栓组件与垃圾处理箱1的底部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本装置还通过底部带动减震组件21对垃圾处理过程产生的震动能量进行吸收,震动能量通过与垃圾处理箱1直连的过渡块213进行传递,使得过渡块213在减震底座211的凹槽内进行上下滑动,通过减震弹簧212的缓冲作用将震动能量进一步进行吸收,防止震动能量进一步传递,同时也可以避免装置发生位移,甚至出现倾倒的现象。
请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下箱体5内,落料口8正下方的处理箱外壳101处设有破碎组件9。
在本实施例中,破碎组件9用于将输送机构6输送过来的建筑垃圾进行破碎。
请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下箱体5内破碎组件9的左侧设有转轴10,转轴10上均匀设有若干弧形出料板11。
在本实施例中,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堆积在下箱体5的内部,本装置通过转轴10的转动,带动转轴10上的弧形出料板11同步转动,进而将处理后的建筑垃圾从出料口105排出;同时,弧形出料板11也会对下箱体5的内部进行一定的密封,避免破碎过程产生的粉尘通过出料口105扩散到外界环境中。
请参阅图1,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下箱体5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出料口105。
在本实施例中,出料口105用于配合装置内破碎后的建筑垃圾的出料。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处理箱(1)以及设置在垃圾处理箱(1)内部的除尘机构(7)、破碎组件(9)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处理箱(1)的底部与底座(2)相连,所述垃圾处理箱(1)内部通过安装平台(3)分为上箱体(4)和下箱体(5),所述上箱体(4)和下箱体(5)之间通过落料口(8)相互连通,所述上箱体(4)的顶部设有除尘机构(7),所述落料口(8)正下方的下箱体(5)内部设有破碎组件(9);
所述底座(2)包括减震组件(21)、环形减震座(22)、缓冲座(23)和缓冲弹簧(24),所述底座(2)的内部中空,且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减震组件(21),所述底座(2)的中部设有环形减震座(22),环形减震座(22)的中心位置设有四个缓冲座(23),缓冲座(23)呈1/4空心圆柱状构造,所述缓冲座(23)的底部与底座(2)形成滑动接触,所述缓冲座(23)的外侧与环形减震座(22)的内侧之间通过均匀设置的若干缓冲弹簧(24)相互连接;
所述垃圾处理箱(1)的底部对应底座(2)的四个缓冲座(23)位置设有锥形挤压块(102),所述垃圾处理箱(1)的处理箱外壳(101)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入料盖板(103),所述入料盖板(103)的端部通过扭簧(104)与顶部的处理箱外壳(101)相连,所述扭簧(104)通过销轴组件与两侧的处理箱外壳(10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4)的入料盖板(103)正下方的处理箱外壳(101)内壁上设有输送机构(6),所述输送机构(6)的末端伸入落料口(8)的正上方,所述落料口(8)正上方的处理箱外壳(101)处设有除尘机构(7)的抽风口(73),所述抽风口(73)通过抽尘管(72)与垃圾处理箱(1)侧面安装的除尘风机(71)相连通,所述除尘风机(71)的侧面设有排风口(7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74)的内部设有若干滤网(741),所述滤网(741)的正下方的管壁上安装有粉尘收集箱(7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21)包括减震底座(211)、减震弹簧(212)和过渡块(213),所述减震底座(211)固定在底座(2)的四个角落内,所述减震底座(211)的内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通过减震弹簧(212)与过渡块(213)相连,所述过渡块(213)与减震底座(211)的凹槽内壁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减震组件(21)通过过渡块(213)顶部的若干通孔(214)利用螺栓组件与垃圾处理箱(1)的底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5)内,落料口(8)正下方的处理箱外壳(101)处设有破碎组件(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5)内破碎组件(9)的左侧设有转轴(10),转轴(10)上均匀设有若干弧形出料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5)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出料口(10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