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09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在较长时期内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电网发展任务繁重,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显得更加迫切。研发新一代高可靠性、智能快速断路器(或者称为开关)可为智能配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传统上,为了保障电网安全,切除故障电路,通常采用断路器来断开故障电路。但是,这样分闸速度慢,在电弧故障发生后30ms-40ms内切除故障电路,无法及时保护开关设备和人身安全。

    近年来,快速断路器还采用电磁斥力机构进行驱动。电磁斥力机构的结构简单、动作迅速并且方便实现电子控制,能够很好满足分闸速度要求。但是,电磁斥力机构的分合闸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降低了快速断路器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开关,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快速开关使用寿命及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开关组件,用于在电路正常工作或发生故障时执行所述电路的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驱动机构,包含驱动线圈,用于驱动所述开关组件的动作;以及控制电路,包括:储能元件;串联的快速控制开关,在第一控制支路中,用于在所述电路发生故障时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对所述驱动线圈进行放电,以控制流经所述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串联的常速控制开关及其相应的限流电阻,在与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并联的第二控制支路中,用于在所述电路正常工作时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对所述驱动线圈进行放电,以控制流经所述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其中在所述电路发生故障时的所述电流及其变化率大于在所述电路正常工作时的所述电流及其变化率。

    优选地,所述快速控制开关为第一控制开关k1,所述第一控制开关k1、所述驱动线圈l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所述常速控制开关为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限流电阻r、所述驱动线圈l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的阻抗大于所述驱动线圈l的阻抗的0.3倍。

    优选地,所述快速控制开关为第一控制开关k1,所述第一控制开关k1、所述驱动线圈l的部分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所述常速控制开关为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限流电阻r、所述驱动线圈l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的阻抗大于所述驱动线圈(l)的所述部分的阻抗的0.3倍。

    优选地,所述快速控制开关为第一控制开关k1,所述第一控制开关k1、限流电阻r1、所述驱动线圈l的部分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所述常速控制开关为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限流电阻r2、所述驱动线圈l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2的阻抗大于所述驱动线圈l的所述部分的阻抗与所述限流电阻r1的阻抗之和的0.3倍。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斥力机构、电磁机构、弹性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的分合闸状态的保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磁性保持方式、弹性元件保持方式、机构闭锁保持方式。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可控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继电器、电磁开关。

    优选地,所述快速储能元件和所述常速储能元件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电容器、电池。

    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中的控制电路根据电路不同运行工况,控制流经驱动机构的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使得开关组件以最合适速度执行电路的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分合闸动作),即,实现快速分合闸动作与常速分合闸动作的结合。由于快速分合闸动作的数量减少,因此疲劳损坏的概率降低,从而保证开关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二;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开关组件1,用于在电路正常工作或发生故障时执行该电路的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驱动机构2,包含驱动线圈,用于驱动该开关组件1的动作;以及控制电路3,包括:储能元件;快速控制开关,其中快速控制开关与储能元件串联,用于在该电路发生故障时控制储能元件对驱动线圈进行放电,以控制流经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常速控制开关和限流电阻,其中,该常速控制开关和该限流电阻与储能元件串联,用于在该电路正常工作时控制储能元件对驱动线圈进行放电,以控制流经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

    相关技术中,快速开关的电磁斥力机构的分合闸运动强度较大,从而造成长时间使用时的疲劳损坏,降低快速开关使用寿命及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电路3根据电路不同运行工况,控制流经驱动机构2的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使得开关组件1以最合适速度执行电路的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分合闸动作),即,实现快速分合闸动作与常速分合闸动作的结合。由于快速分合闸动作的数量减少,因此上述疲劳损坏的概率降低,从而保证开关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组件1包含真空灭弧室(示出为阴影)、静触头11和动触头12。该动触头12与驱动机构2连接,用于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与静触头11实现断开或接触,从而实现电路的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可以为斥力机构、电磁机构、弹性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施例中,分合闸状态的保持方式可以为磁性保持、弹性元件保持、机构闭锁保持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3可以为可控硅、igbt、继电器、电磁开关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施例中,快速储能元件和常速储能元件可以为电容器、电池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为了清楚区分快速分合闸动作和常速分合闸动作,将附图标记定义如下。

    (1)将用于快速/常速分合闸动作的储能元件标记为c。

    (2)将用于快速/常速分合闸动作的驱动线圈标记为l。

    (3)将用于快速分合闸动作的快速控制开关标记为k1。

    (4)将用于常速分合闸动作的常速控制开关标记为k2。

    (5)将用于快速/常速分合闸动作的限流电阻标记为r、r1、r2。

    实例1

    本实例1涉及将储能元件对驱动线圈或串联限流电阻的驱动线圈放电。具体而言,用于快速分合闸动作的快速控制开关与储能元件串联连接,对驱动机构的驱动线圈进行放电;用于常速分闸动作的常速控制开关和限流电阻与储能元件串联连接,对驱动机构的驱动线圈进行放电。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储能元件包括储能元件c;驱动线圈包括驱动线圈l;限流电阻包括电阻r;快速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控制开关k1,其中第一控制开关k1与储能元件c、驱动线圈l串联;常速控制开关包括第二控制开关k2,其中第二控制开关k2和电阻r与储能元件c、驱动线圈l串联;并且第一控制开关k1所在的支路与第二控制开关k2和限流电阻r所在的支路构成并联。

    在本实例1中,当电路发生故障从而需要快速分合闸动作时,将储能元件c对驱动机构2的驱动线圈l进行放电,输入尽可能大的电流或者提供尽可能大的电流变化率,从而驱动开关组件1执行电路的快速分合闸动作。当电路正常工作从而可以采用常速分合闸动作时,将储能元件c对驱动机构2的驱动线圈l进行放电,通过电阻的限流作用向该驱动线圈输入较小的电流或者提供较小的电流变化率,该电流小于快速分合闸动作所需要的电流及其变化率,从而驱动开关组件1执行电路的常速分合闸动作。

    在本实例1中,电阻r的阻抗与驱动线圈l的阻抗优选地满足以下数量关系:电阻r的阻抗大于驱动线圈l的阻抗的0.3倍,以降低常速分闸速度。

    实例2

    本实例2涉及将储能元件对驱动线圈或串联限流电阻的驱动线圈放电。具体而言,用于快速分合闸动作的快速控制开关与储能元件串联连接,对驱动机构的驱动线圈的部分进行放电;用于常速分闸动作的常速控制开关和限流电阻与储能元件串联连接,对驱动机构的驱动线圈进行放电。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储能元件包括储能元件c;驱动线圈包括驱动线圈l;限流电阻包括电阻r;快速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控制开关k1,其中第一控制开关k1与储能元件c、驱动线圈l的部分串联;常速控制开关包括第二控制开关k2,其中第二控制开关k2和电阻r与储能元件c、驱动线圈l串联;并且第一控制开关k1所在的支路与第二控制开关k2和限流电阻r所在的支路构成并联。

    在本实例2中,当电路发生故障从而需要快速分合闸动作时,将储能元件c对驱动机构2的驱动线圈l的部分进行放电,输入尽可能大的电流或者提供尽可能大的电流变化率,从而驱动开关组件1执行电路的快速分合闸动作。当电路正常工作从而可以采用常速分合闸动作时,将储能元件c对驱动机构2的驱动线圈l进行放电,通过电阻的限流作用向该驱动线圈输入较小的电流或者提供较小的电流变化率,该电流小于快速分合闸动作所需要的电流及其变化率,从而驱动开关组件1执行电路的常速分合闸动作。

    在本实例2中,电阻r的阻抗与驱动线圈l的阻抗优选地满足以下数量关系:电阻r的阻抗大于驱动线圈的部分线圈的阻抗的0.3倍,以降低常速分闸速度。

    实例3

    本实例3涉及将储能元件对驱动线圈或串联限流电阻的驱动线圈放电。具体而言,用于快速分合闸动作的快速控制开关与储能元件串联连接,对驱动机构的驱动线圈的部分线圈进行放电;用于常速分闸动作的常速控制开关和限流电阻与储能元件串联连接,对驱动机构的驱动线圈进行放电。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三。如图4所示,储能元件包括储能元件c;驱动线圈包括驱动线圈l;限流电阻包括电阻r1和r2;快速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控制开关k1,其中第一控制开关k1、限流电阻r1、驱动线圈l的部分与储能元件c串联;常速控制开关包括第二控制开关k2,其中第二控制开关k2、限流电阻r2驱动线圈l与储能元件c串联;并且第一控制开关k1和电阻r1所在的支路与第二控制开关k2和电阻r2所在的支路构成并联。

    在本实例3中,当电路发生故障从而需要快速分合闸动作时,将储能元件c对驱动机构2的驱动线圈l的部分线圈进行放电,输入尽可能大的电流或者提供尽可能大的电流变化率,从而驱动开关组件1执行电路的快速分合闸动作。当电路正常工作从而可以采用常速分合闸动作时,将储能元件c对驱动机构2的驱动线圈l进行放电,通过电阻的限流作用向该驱动线圈输入较小的电流或者提供较小的电流变化率,该电流小于快速分合闸动作所需要的电流及其变化率,从而驱动开关组件1执行电路的常速分合闸动作。

    在本实例3中,电阻r1的阻抗、电阻r2的阻抗与驱动线圈l的阻抗优选地满足以下数量关系:电阻r2的阻抗大于驱动线圈l的部分线圈与电阻r1的阻抗之和的0.3倍,以降低常速分闸速度。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该开关包括:开关组件,用于在电路正常工作或发生故障时执行该电路的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驱动机构,包含驱动线圈,用于驱动该开关组件的动作;以及控制电路,包括:储能元件;快速控制开关,其中快速控制开关与储能元件串联,用于在该电路发生故障时控制储能元件对驱动线圈进行放电,以控制流经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常速控制开关和限流电阻,其中,该常速控制开关和该限流电阻与储能元件串联,用于在该电路正常工作时控制储能元件对驱动线圈进行放电,以控制流经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其中在该电路发生故障时流经该驱动线圈或驱动线圈的部分的电流及其变化率大于在该电路正常工作时流经该驱动线圈或驱动线圈的部分的电流及其变化率。本发明的开关中的控制电路3根据电路不同运行工况,控制流经驱动机构2的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使得开关组件1以最合适速度执行电路的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分合闸动作),即,实现快速分合闸动作与常速分合闸动作的结合。由于快速分合闸动作的数量减少,因此上述疲劳损坏的概率降低,从而保证开关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组件,用于在电路正常工作或发生故障时执行所述电路的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

    驱动机构,包含驱动线圈,用于驱动所述开关组件的动作;以及

    控制电路,包括:

    储能元件;

    串联的快速控制开关,在第一控制支路中,用于在所述电路发生故障时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对所述驱动线圈进行放电,以控制流经所述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

    串联的常速控制开关及其相应的限流电阻,在与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并联的第二控制支路中,用于在所述电路正常工作时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对所述驱动线圈进行放电,以控制流经所述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

    其中在所述电路发生故障时的所述电流及其变化率大于在所述电路正常工作时的所述电流及其变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速控制开关为第一控制开关(k1),所述第一控制开关(k1)、所述驱动线圈(l)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

    所述常速控制开关为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限流电阻(r)、所述驱动线圈(l)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

    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的阻抗大于所述驱动线圈(l)的阻抗的0.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速控制开关为第一控制开关(k1),所述第一控制开关(k1)、所述驱动线圈(l)的部分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

    所述常速控制开关为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限流电阻(r)、所述驱动线圈(l)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

    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的阻抗大于所述驱动线圈(l)的所述部分的阻抗的0.3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速控制开关为第一控制开关(k1),所述第一控制开关(k1)、限流电阻(r1)、所述驱动线圈(l)的部分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

    所述常速控制开关为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限流电阻(r2)、所述驱动线圈(l)与所述储能元件(c)串联;

    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2)的阻抗大于所述驱动线圈(l)的所述部分的阻抗与所述限流电阻(r1)的阻抗之和的0.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斥力机构、电磁机构、弹性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分合闸状态的保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磁性保持方式、弹性元件保持方式、机构闭锁保持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可控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继电器、电磁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储能元件和所述常速储能元件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电容器、电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该开关包括:开关组件,用于在电路正常工作或发生故障时执行该电路的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驱动机构,包含驱动线圈,用于驱动该开关组件的动作;以及控制电路。本发明的开关中的控制电路根据电路不同运行工况,控制流经驱动机构的驱动线圈的电流及其变化率,使得开关组件以最合适速度执行电路的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分合闸动作),即,实现快速分合闸动作与常速分合闸动作的结合。由于快速分合闸动作的数量减少,因此上述疲劳损坏的概率降低,从而保证开关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骏;余银钢;洪新春;唐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一天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33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