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电工产品展览会和电器市场上、低压断路器随处可见,特别是塑壳式断路器倍受青睐。塑壳式断路器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瞬动的二段保护功能,还可以与漏电器、测量、电操等模块单元配合使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它做终端开关或支路开关,取代了过去常用的熔断器和闸刀开关。
塑壳断路器也被称为装置式断路器,塑壳断路器是将触头、灭弧器件、脱扣器和操作机构等都装在一个塑料外壳内,一般不考虑维修,使用与作支路的保护开关。
但目前现有塑壳断路器的塑料外壳的壳体间采用大量的螺丝钉进行固定,从而在进行拆卸的时候,会极大的增加工作者的工作量,十分不方便,同时塑壳断路器在工作时的散热也较差,无法为其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塑壳断路器的塑料外壳拆装不便、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塑壳断路器主体,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的外侧罩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供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插入的插入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插入口的壳盖;所述壳盖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衔接块,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衔接块相配合的衔接槽,所述衔接槽与所述衔接块之间通过一锁紧机构锁紧固定;
所述壳体内远离所述插入口的一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内收容有冷却液;所述箱体面向所述插入口的一侧设置与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相接触的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用于将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产生的热量导热至所述冷却液。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收容在所述衔接块内的限位槽和固定块,所述限位槽上相对设置有两个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相对侧均具有向所述限位槽的中心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固定块整体呈矩形结构,且其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斜面挤压配合的滚轮;两个所述移动块的相背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槽相平行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相应所述移动块的一端穿出所述衔接块后连接有一顶珠一,所述衔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顶珠一相配合的顶槽一;位于每个所述移动块与与其相邻的所述衔接块内壁之间的所述连杆上套接有弹簧一;
其中,通过驱使所述固定块朝着所述限位槽方向运动,使滚轮挤压斜面,迫使两个移动块在所述限位槽上作相离运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固定块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穿插在所述壳盖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穿入相应所述衔接块的内部、并插接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穿出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固定有一拧头;所述螺杆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套设固定有与所述衔接块内壁滑动配合的限位套。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槽、衔接块、限位套的断面均呈矩形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收容有用于承载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的承载盒;所述承载盒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相适配的插拔口,另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导热组件相配合的所述开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组件包括截面呈t形的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顶部突出所述箱体后固定有穿插在所述开口内的导热板;所述导热块的底部伸入所述箱体内、并浸没在所述冷却液的液面以下。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块远离所述导热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呈螺旋状的导热丝。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内壁两侧沿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的插入方向均依次设置有多个滑动轮,所述承载盒的外侧壁上预留有与所述滑动轮相配合的轨道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对接座,每个所述对接座上开设有对接槽,所述承载盒面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对接槽相配合的对接块;
所述对接块上开设有珠槽一,所述珠槽一内通过弹簧二连接有顶珠二,所述对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顶珠二相配合的顶槽二;
其中,当所述弹簧二未发生形变时,所述顶珠二的珠心与所述珠槽一的槽口相齐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塑壳断路器的壳体与壳盖之间通过衔接槽、衔接块进行衔接固定,并在此基础上增设锁紧机构,实现壳体与壳盖之间的快速拆装,极大的降低了工作者的拆卸工作量,同时壳体内增设的导热组件和箱体,不仅提高了散热效果,也为塑壳断路器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
通过将塑壳断路器的塑料外壳外侧增设一壳体,提高了对塑壳断路器的防护效果,可避免因外界环境因素损坏塑壳断路器内部各元器件现象的发生。
通过壳体内设置的滑动轮,可方便承载有塑壳断路器的承载盒在壳体内的插入或者拔出,同时也间接地方便塑壳断路器在承载盒上的拆出或者装入,以便于对壳体内塑壳断路器的后期维护。
通过壳体内设置对接座上的对接槽与承载盒上的对接块之间的卡接配合,并利用顶珠二、顶槽二之间的卡接配合,可使承载盒在壳体内的放置更加平稳可靠,间接提高塑壳断路器在壳体内放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塑壳断路器在与壳体、壳盖组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塑壳断路器在与壳体、壳盖组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图4中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5中d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塑壳断路器主体;2、壳体;3、壳盖;4、衔接槽;5、衔接块;6、限位槽;7、移动块;8、连杆;9、弹簧一;10、顶珠一;11、顶槽一;12、固定块;13、滚轮;14、套筒;15、螺杆;16、限位套;21、拧头;22、承载盒;23、滑动轮;24、导热板;25、箱体;26、导热块;27、导热丝;28、对接块;29、对接座;30、对接槽;31、顶槽二;32、顶珠二;33、弹簧二;34、珠槽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请结合图1至图3,塑壳断路器包括塑壳断路器主体1,塑壳断路器主体1的外侧罩设有壳体2,塑壳断路器主体1的外侧罩设有壳体2,壳体2上预留有供塑壳断路器主体1的线束穿过的束线口(图未示)。壳体2的一端具有供塑壳断路器主体1插入的插入口(未标示),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插入口的壳盖3。通过壳体2以及壳盖3,可对塑壳断路器主体1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避免外界环境影响塑壳断路器的工作运行。
壳盖3靠近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衔接块5,壳体2上开设有与衔接块5相配合的衔接槽4,衔接块5与衔接槽4之间可以为卡合连接。衔接槽4与衔接块5之间通过一锁紧机构锁紧固定。通过锁紧机构可对衔接后的衔接块5与衔接槽4进行锁紧固定,以提高壳盖3在壳体2上安装的可靠性。
壳体2内远离插入口的一端设置有箱体25,箱体25内收容有冷却液,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液可以为水或者液态氟利昂。箱体25面向插入口的一侧设置与塑壳断路器主体1相接触的导热组件。导热组件用于将塑壳断路器主体1产生的热量导热至冷却液,从而为塑壳断路器主体1及时降温。
锁紧机构包括收容在衔接块5内的限位槽6和固定块12,限位槽6上相对设置有两个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块7,两个移动块7的相对侧均具有向限位槽6的中心方向倾斜的斜面(未标示)。固定块12整体呈矩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块12可以为长方体结,且其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斜面挤压配合的滚轮13。两个移动块7的相背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限位槽6相平行的连杆8。连杆8远离相应移动块7的一端穿出衔接块5后连接有一顶珠一10,衔接块5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杆8滑动穿过的杆孔(未标示),即连杆8可在衔接块5的杆孔内进行轴向运动。
衔接槽4的槽壁上开设有与顶珠一10相配合的顶槽一11。顶珠一10与顶槽一11之间可以为卡接配合。位于每个移动块7与与其相邻的衔接块5内壁之间的连杆8上套接有弹簧一9。弹簧一9的两端分别抵接在衔接块5的内侧壁以及移动块7的相应侧壁上。当弹簧一9处于非形变状态下时,顶珠一10与顶槽一11之间相互分离。
其中通过驱使固定块12朝着限位槽6方向运动,使滚轮13挤压斜面,迫使两个移动块7在限位槽6上作相离运动,使两个移动块7分别通过各自连杆8上的顶珠一10,以使每个顶珠一10顶入相应的顶槽一11内。
锁紧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固定块12运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穿插在壳盖3上的套筒14,本实施例中套筒14与壳盖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套筒14的一端穿入相应衔接块5的内部、并插接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杆15。套筒14的另一端穿出至壳体2的外侧、并固定有一拧头21。螺杆15远离套筒14的一端与固定块12的另一侧固定相连。通过拧头21驱使套筒14转动,可使套筒14与螺杆15之间相互螺纹作用,使螺杆15可在固定块12外侧的限位套16与衔接块5内壁之间的限位作用下,带动固定块12作朝向或者远离限位槽6方向运动。
固定块12的外侧套设固定有与衔接块5内壁滑动配合的限位套16,通过限位套16可对固定块12受螺杆15带动作用在衔接块5内的运动进行限位。
衔接槽4、衔接块5、限位套16的断面均呈矩形结构。通过矩形结构断面可对限位套16在衔接块5内的运动进行限位,避免限位套16在其轴线方向上转动。
壳体2内收容有用于承载塑壳断路器主体1的承载盒22。承载盒22整体呈矩形结构且顶部敞口(未标示)。承载盒22的一端具有与塑壳断路器主体1相适配的插拔口(未标示),另一端设置有供导热组件相配合的开口(未标示)。通过插拔口方便将塑壳断路器主体1在承载盒22上的插入或者拔出。
导热组件包括截面呈t形的导热块26,导热块26的顶部突出箱体25后固定有穿插在开口内的导热板24。导热块26的底部伸入箱体25内、并浸没在冷却液的液面以下。导热块26以及导热板24均可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导热板24接触塑壳断路器主体1的表面,并将塑壳断路器主体1产生的热量导热至导热块26,导热块26将热量传导至箱体25内并与冷却液进行充分换热,以降低塑壳断路器主体1的温度。
导热块26远离导热板2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呈螺旋状的导热丝27,通过多个螺旋状的导热丝27,可增大与冷却液的接触换热面积,提高换热降温效率。
壳体2的内壁两侧沿塑壳断路器主体1的插入方向均依次设置有多个滑动轮23,承载盒22的外侧壁上预留有与滑动轮23相配合的轨道槽(图未示)。通过滑动轮23与轨道槽之间滚动配合,可方便承载盒22在壳体2内的快速插入或者拔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具体为,使用时,先将塑壳断路器主体1放入承载盒22,再将承载有塑壳断路器主体1的承载盒22通过壳体2的插入口插入,并使壳体2内侧壁上的滑动轮23进入承载盒22侧壁上的轨道槽内,使塑壳断路器主体1与导热板24相接触,同时使塑壳断路器主体1的线束穿出预留的束线口,以便于将塑壳断路器主体1连接在所需线路上。再将壳盖3上的衔接块5插入壳体2的衔接槽4内,通过拧头21驱使套筒14转动,可使套筒14与相应的螺杆15之间相互螺纹作用,使螺杆15可在相应固定块12外侧的限位套16与衔接块5内壁之间的限位作用下,带动该固定块12作朝向限位槽6方向运动,使固定块12面向限位槽6一侧的两个滚轮13分别在两个移动块7的斜面上挤压滚动,迫使两个移动块7在限位槽6上作相离运动并压缩弹簧一9,使两个移动块7分别带动各自连杆8上的顶珠一10,以使每个顶珠一10顶入相应的顶槽一11内,从而实现衔接块5与衔接槽4在衔接后的锁紧固定,再将锁紧杆19插入锁槽20内,以提高壳盖3在壳体2上安装的可靠性,从而完成壳盖3在壳体2上的安装。通过塑壳断路器主体1外侧的壳体2和壳盖3,可对塑壳断路器主体1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避免外界环境影响塑壳断路器的工作运行。
当塑壳断路器主体1在壳体2中温度过高时,由于导热板24与塑壳断路器主体1的表面相接触,导热板24可将塑壳断路器主体1产生的热量导热至导热块26,导热块26将热量传导至箱体25内并与冷却液进行充分换热,以为塑壳断路器主体1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
当需要将塑壳断路器主体1从壳体2内拆出时,只需反向拧转拧头21带动与其相应的套筒14反向转动,使套筒14与相应的螺杆15之间相互螺纹作用,使螺杆15可在相应固定块12外侧的限位套16与衔接块5内壁之间的限位作用下,带动该固定块12作远离限位槽6方向运动,使固定块12面向限位槽6一侧的两个滚轮13对两个移动块7斜面上的挤压力逐渐减小直至消失,两个弹簧一9的弹力释放,以推动两个移动块7在限位槽6上作相向运动,使移动块7通过连杆8带动顶珠一10与相应的顶槽一11相分离,然后将壳盖3从壳体2上拆除,将承载有塑壳断路器主体1的承载盒22从壳体2的插入口中拔出,最后将塑壳断路器主体1从承载盒22上取下即可,方便快捷。
实施例2
请结合图4至图6,本实施例2为实施例1的一种改进方案,具体为,箱体25的两侧均设置有对接座29,每个对接座29上开设有对接槽30,承载盒22面向箱体25的一侧设置有与对接槽30相配合的对接块28,本实施例中对接块28与对接槽30之间为卡合连接。通过对接座29上的对接槽30与对接块28之间的卡合连接,可使承载盒22在壳体2内的放置更加平稳可靠。
对接块28上开设有珠槽一34,珠槽一34内通过弹簧二33连接有顶珠二32,对接槽30的槽壁上开设有与顶珠二32相配合的顶槽二31。其中当弹簧二33未发生形变时,顶珠二32的珠心与珠槽一34的槽口相齐平。
当对接块28刚插入对接槽30内时,顶珠二32会受到来自对接槽30槽壁的挤压力后,被压入珠槽一34内并压缩弹簧二33。而当对接块28完全插入对接槽30内时,顶珠二32的位置与顶槽二31的位置相对应,顶珠二32不再受到来自对接槽30槽壁的挤压力,弹簧二33的弹力释放并降低顶珠二32推入顶槽二31,以实现对接块28与对接槽30之间的锁紧固定,使承载盒22在壳体2中的放置更加平稳可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壳断路器主体,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的外侧罩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供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插入的插入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插入口的壳盖;所述壳盖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衔接块,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衔接块相配合的衔接槽,所述衔接槽与所述衔接块之间通过一锁紧机构锁紧固定;
所述壳体内远离所述插入口的一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内收容有冷却液;所述箱体面向所述插入口的一侧设置与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相接触的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用于将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产生的热量导热至所述冷却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收容在所述衔接块内的限位槽和固定块,所述限位槽上相对设置有两个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相对侧均具有向所述限位槽的中心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固定块整体呈矩形结构,且其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斜面挤压配合的滚轮;两个所述移动块的相背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槽相平行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相应所述移动块的一端穿出所述衔接块后连接有一顶珠一,所述衔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顶珠一相配合的顶槽一;位于每个所述移动块与与其相邻的所述衔接块内壁之间的所述连杆上套接有弹簧一;
其中,通过驱使所述固定块朝着所述限位槽方向运动,使滚轮挤压斜面,迫使两个移动块在所述限位槽上作相离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固定块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穿插在所述壳盖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穿入相应所述衔接块的内部、并插接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套筒的另一端穿出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固定有一拧头;所述螺杆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套设固定有与所述衔接块内壁滑动配合的限位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槽、衔接块、限位套的断面均呈矩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收容有用于承载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的承载盒;所述承载盒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相适配的插拔口,另一端设置有供所述导热组件相配合的所述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包括截面呈t形的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顶部突出所述箱体后固定有穿插在所述开口内的导热板;所述导热块的底部伸入所述箱体内、并浸没在所述冷却液的液面以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远离所述导热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呈螺旋状的导热丝。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两侧沿所述塑壳断路器主体的插入方向均依次设置有多个滑动轮,所述承载盒的外侧壁上预留有与所述滑动轮相配合的轨道槽。
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对接座,每个所述对接座上开设有对接槽,所述承载盒面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对接槽相配合的对接块;
所述对接块上开设有珠槽一,所述珠槽一内通过弹簧二连接有顶珠二,所述对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顶珠二相配合的顶槽二;
其中,当所述弹簧二未发生形变时,所述顶珠二的珠心与所述珠槽一的槽口相齐平。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