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12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运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厂母线的直流电源为母线的保护及显示等设备供电。当出现失电事故时,对应急母线的快速供电则成为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操作。目前,电厂的再供电方法为:拆卸下游负荷的电源,对下游母线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合闸上游电源对下游母线进行直流供电。这种供电操作方法需要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操作,操作时间较长,而且存在误操作的风险很大。在失电后再供电的这个时间内,母线失去保护作用,很可能存在设备故障无法跳开导致设备损坏的风险。

    为减少母线失电造成的损失,做临时供电措施减缓事故产生的后果,在一些母线上通常采取以下方法。

    例如:公开号cn10927333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恢复供电装置,具体如图1所示,该装置可伸长或缩短,带动夹紧装置达到快速恢复供电。在失去上游供电时,该装置实现了简单快速再供电。但同时此装置存在下述局限性,如在直流母线的空开上,需要用绝缘装置将线头裸露,然后用夹子夹紧,夹头对外裸漏很多存在触电风险;另外,该方法连接也不牢靠,若再供电过程中有人因工作误碰,会存在供电中断,给下游设备造成再次损害。

    所以,需设计一种快速、安全、可靠的再供电装置,不仅专业维修专业人员可以操作,还可满足非电气专业相关的人员进行再供电的要求,减少再供电的时间,达到对失电设备重新供电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可快速实现再供电,操作简单,保证了重要电源的可靠供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包括:

    半弓型主体,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横梁,所述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平行,所述第一纵梁的底部与第二纵梁的顶部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第二纵梁内设置有一个与辅助夹持夹板方向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第一纵梁的一侧具有凸槽;

    加持压板,连接于半弓型主体的第一纵梁顶部;

    辅助夹持夹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外侧的表面上;

    连接棒,设置于所述通孔内;

    拉伸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通孔内,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棒的中部;

    闭锁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棒的侧面;与所述凸槽的形状匹配;

    空开断路槽,开设于所述第一纵梁上的内侧;

    连线接头,连接于所述连接棒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夹持压板通过夹持转轴和夹持板弹簧连接于半弓型主体的第一纵梁顶部;夹持转轴为运动圆心使夹持压板在夹持压板弹簧力的作用下与辅助夹持压板配合实现夹持。

    优选地,还包括下部防滑垫,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上表面。

    优选地,还包括上部防滑垫,设置于所述夹持压板一端的下表面,与所述下部防滑垫相对。

    优选地,所述辅助夹持压板与夹持压板的垂直距离为4~6cm。

    优选地,所述连接棒的中心为导体,外部包裹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连接棒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连线接头靠近所述把手,所述连线接头与所述把手的距离为2~3cm。

    优选地,所述闭锁单元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棒的中部,另一端靠近所述把手。

    优选地,所述拉伸弹簧在受力状态下的长度为所述通孔长度的1/3,所述拉伸弹簧在通孔内的固定端距离所述通孔一端的距离为所述通孔长度的1/3。

    优选地,所述空开断路槽为斜向下的凹槽,形状与空气开关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可靠夹持在空气开关上,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电源,安全可靠;

    (2)在母线直流电源失电情况下,能够短时间内实现快速供电,操作简单;

    (3)能够防止开关闭合导致双向供电,有效避免因临时电源的错误再供电导致的电源损坏;

    (4)设计为单线供电,当存在多路供电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并联,可用性场景较多。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快速恢复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一实施例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连接棒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表示连接棒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半弓型主体(1),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横梁,所述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平行,所述第一纵梁的底部与第二纵梁的顶部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第二纵梁内设置有一个与辅助夹持夹板方向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第一纵梁的一侧具有凸槽;

    加持压板(2),连接于半弓型主体的第一纵梁顶部;

    辅助夹持夹板(3),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外侧的表面上;

    连接棒(4),设置于所述通孔内;

    拉伸弹簧(5),一端固定连接在通孔内,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棒(4)的中部;

    闭锁单元(6),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棒的侧面;与所述凸槽的形状匹配;

    空开断路槽(7),开设于所述第一纵梁上的内侧;

    连线接头(8),连接于所述连接棒(4)的侧面。

    本发明的装置适用于在和电站母线直流电源失电的情况下,通过移动电源或者失电母线附近的同等级电源快速供电,实现必要母线的安全可靠运行。母线失电后,将需要供电的空气开关断开,并用验电笔确认空气开关的上下游没有电。在夹持压板的作用下,将本发明的装置夹持在空气开关上,解锁下部的连接棒,连接导线,打开再供电开关,实现供电。

    按照本发明,所述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

    半弓型主体(1),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横梁,所述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平行,所述第一纵梁的底部与第二纵梁的顶部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第二纵梁内设置有一个与辅助夹持夹板方向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第一纵梁的一侧具有凸槽;

    优选地,还包括下部防滑垫(9),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上表面。

    加持压板(2),连接于半弓型主体的第一纵梁顶部;所述加持压板(2)与所述横梁配合,实现对于空气开关的夹持固定。

    优选地,所述夹持压板(2)通过夹持转轴(10)和夹持板弹簧(11)连接于半弓型主体(1)的第一纵梁顶部;夹持转轴为运动圆心使夹持压板在夹持压板弹簧力的作用下与辅助夹持压板配合实现将再供电装置可靠夹持在空气开关上,让夹持装置不会在外力作用下滑动。

    优选地,还包括上部防滑垫(12),设置于所述夹持压板一端的下表面,与所述下部防滑垫(9)相对。

    辅助夹持夹板(3),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外侧的表面上;

    在本发明中,定义第一纵梁与横梁相接侧的表面为第一重量的内侧;第一纵梁与横梁相接侧表面的相对面为外侧。即:横梁与辅助夹持夹板分别位于第一纵梁的两侧。

    所述辅助夹持夹板(3)的位置根据人手拇指与食指操作长度进行人工学设计,优选地,所述辅助夹持压板(3)与夹持压板(2)的垂直距离为4~6cm,更有选为5cm。

    连接棒(4),起连接应急电源的作用,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板(4)可在通孔内滑动;所述连接棒(4)的中心为导体,外部包裹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对导体实现可靠隔离,实现手动直接操作功能。

    所述连接棒(4)的一端用于接触空气开关的负荷接头,另一端为活动控制端。优选地,所述连接棒(4)的活动控制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于旋转或移动连接棒。所述把手位于远离空气开关的一侧。

    拉伸弹簧(5),一端固定连接在通孔内,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棒(4)的中部;

    闭锁单元(6),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棒(4)的侧面;与所述凸槽的形状匹配;

    所述闭锁单元(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棒(4)的中部,另一端靠近所述把手。

    当所述闭锁单元(6)旋转至所述凸槽处,即如图4所示的a位置,在拉伸弹簧(5)的作用下,连接棒(4)向内移动,使连接棒(4)的导体端与空气开关的负荷接头可靠连接。所述拉伸弹簧(5)在受力状态下的长度为所述通孔长度的1/3,所述拉伸弹簧(5)在通孔内的固定端距离所述通孔一端的距离为所述通孔长度的1/3。

    当所述闭锁单元(6)旋转至非凹槽处,即如图4所示的b位置,在所述闭锁单元(6)的作用下,使连接棒(4)卡在第二纵梁的外部,防止安装时连接棒(4)突出影响安装。

    所述通孔优选为圆形孔道,所述连接棒(4)优选为圆柱体。优选地,所述连接棒(4)的直径小于等于空气开关的负荷接头。

    所述闭锁单元(6)在b位置时,连接棒(4)左侧导体略微凹入半弓型主体(1)下侧圆形孔道。

    空开断路槽(7),开设于所述第一纵梁上的内侧;优选地,所述空开断路槽(7)为斜向下的凹槽,形状与空气开关匹配。

    连线接头(8),连接于所述连接棒(4)的侧面。所述连线接头靠近所述把手,所述连线接头与所述把手的距离为2~3厘米。所述连线接头(8)用于与移动电源或者失电母线附近的同等级的电源进行连接,以快速恢复母线供电。

    优选地,所述夹持板弹簧及拉伸弹簧均由硅锰弹簧钢制成,上部防滑垫和下部防滑垫为橡胶制成;所述半弓型主体、夹持压板、辅助夹持夹板和闭锁单元为pc阻燃工程塑料制成。

    本发明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为单线供电,若双线或者三线供电时,每路实现并联夹持即可。

    本发明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的操作方法为:

    第1步:断开失电设备的空气开关,用验电笔测量开关上下部没有电。

    第2步:手握住连接棒(4),将再供电电源一端接入连接棒(4)的连线接头,使另一端供电电源与连接棒(4)在再供电开关断开的情况下连接供电电源。

    第3步:旋转连接棒(4)至b位置(非工作状态),使闭锁单元(6)处于闭锁位置。

    第4步:在辅助夹持压板(3)的作用下按压夹持压板(2),使夹板沿着夹持转轴(10)旋转,打开并形成一个大于空气开关的开口,固定到失电的空气开关上部,装置在夹持板弹簧(11)的作用下使快速再供电装置牢固安装;另一方面,下部防滑垫(9)和上部防滑垫(12)也有防滑固定安装的作用。

    第5步:确认空开断路槽(7)内部空开把手工作正常,即空气开关处于断开位置;若空气开关闭合,则开关把手位于空开断路槽(7)外,无法进行安装操作。

    第6步:旋转连接棒(4)至a位置,连接棒(4)在拉伸弹簧(5)的作用下,连接棒(4)左侧裸露导体与再供电负荷可靠连接。具体的工作状态如图5所示。

    第7步:将再供电电源开关合闸,实现供电。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弓型主体,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横梁,所述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平行,所述第一纵梁的底部与第二纵梁的顶部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第二纵梁内设置有一个与辅助夹持夹板方向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第一纵梁的一侧具有凸槽;

    加持压板,连接于半弓型主体的第一纵梁顶部;

    辅助夹持夹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外侧的表面上;

    连接棒,设置于所述通孔内;

    拉伸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通孔内,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棒的中部;

    闭锁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棒的侧面;与所述凸槽的形状匹配;

    空开断路槽,开设于所述第一纵梁上的内侧;

    连线接头,连接于所述连接棒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压板通过夹持转轴和夹持板弹簧连接于半弓型主体的第一纵梁顶部;夹持转轴为运动圆心使夹持压板在夹持压板弹簧力的作用下与辅助夹持压板配合实现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部防滑垫,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部防滑垫,设置于所述夹持压板一端的下表面,与所述下部防滑垫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夹持压板与夹持压板的垂直距离为4~6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棒的中心为导体,外部包裹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棒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连线接头靠近所述把手,所述连线接头与所述把手的距离为2~3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单元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棒的中部,另一端靠近所述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簧在受力状态下的长度为所述通孔长度的1/3,所述拉伸弹簧在通孔内的固定端距离所述通孔一端的距离为所述通孔长度的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开断路槽为斜向下的凹槽,形状与空气开关匹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运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所述空气开关快速再供电装置,包括:半弓型主体,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横梁;所述第二纵梁内设置有一个与辅助夹持夹板方向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第一纵梁的一侧具有凸槽;加持压板,连接于半弓型主体的第一纵梁顶部;辅助夹持夹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纵梁外侧的表面上;连接棒,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拉伸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通孔内,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棒的中部;闭锁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棒的侧面;与所述凸槽的形状匹配;空开断路槽,开设于所述第一纵梁上的内侧;连线接头,连接于所述连接棒的侧面。本发明可快速实现再供电,操作简单,保证了重要电源的可靠供电。

    技术研发人员:徐远涛;贺钰林;李得青;李峰;曹雷涛;王伟;石雪峰;丁强;李可健;骆毅;肖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32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