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26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电脱扣器,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



    背景技术:

    漏电脱扣器是通过检测剩余电流来控制分断的脱扣器,根据正常工作状态分为常开和常闭两种,常闭漏电脱扣器通常采用永磁铁来实现。现有的常闭漏电脱扣器通常不具有弹簧弹力调节功能,难以应对因不同磁铁的磁力不同而不能实现稳定常闭的问题。

    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生产是现在的产品生产的趋势,而漏电断路器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铆接和焊接工艺,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包括基座、盖在基座上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线圈架、线圈、动轭铁、静轭铁、衔铁,线圈架横向设置在基座上,线圈绕在线圈架外,动轭铁由内插部和衔铁架一体成型呈l型,静轭铁由内插部、过渡部和接触部一体成型呈u型,动轭铁和静轭铁的内插部互相交错插入线圈架内,衔铁外端的两侧形成衔铁槽,衔铁通过衔铁槽装入衔铁架内实现与动轭铁的铰接,衔铁内端与静轭铁的接触部相对,外壳上形成顶杆孔,顶杆孔内穿置有顶杆,顶杆的下端顶在衔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铁芯采用两头插入的轭铁组成,两头插入装配方便,省去了铁芯铆接工艺,便于自动化装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电脱扣器还包括动簧片、压力弹片、弹簧、拉块、调节螺钉,动簧片连接在衔铁上侧面,压力弹片连接在动轭铁的衔铁架外侧,拉块设置在动轭铁外侧的基座上,动轭铁的两侧横向向外延伸形成下压部,下压部压在拉块上侧,调节螺钉通过螺纹穿置在拉块内,压力弹片斜向下横置在拉块上方,调节螺钉的顶端顶在压力弹片的下侧,弹簧连接在动簧片和压力弹片之间。弹簧的弹力调节方便,装配简单可靠。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静轭铁的接触部上设置有磁铁,磁铁上侧设置接触片,接触部和接触片之间的磁铁外设置有隔磁板,隔磁板将磁铁包围在内部,接触部、隔磁板、接触片之间通过铆钉铆合在一起,铆钉穿过隔磁板的侧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内部两侧设置有动轭铁定位架,动轭铁定位架朝下形成动轭铁定位槽,动轭铁的衔铁架顶端插在动轭铁定位槽内定位。动轭铁定位架实现对轭铁顶端的定位,使轭铁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t型的压块,t型压块压在接触片上。t型压块起到对接触片的定位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圈架上固定有线圈端子,线圈端子与线圈电连接,基座底部开设有供线圈端子穿过的端子孔,端子孔跨设在基座底面和侧面上,线圈端子的外端穿过端子孔裸露在基座外。采用线圈端子对线圈的引出端进行定位,方便自动绕线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线圈架的两端底部设置有卡扣,基座上形成卡口,线圈架通过卡扣勾在卡口内实现与基座的固定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对应调节螺钉形成螺钉孔,调节螺钉穿置在螺钉孔内,调节螺钉的外端形成内六角的螺钉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轭铁的内插部叠在静轭铁的内插部上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去掉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去掉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包括基座1、外壳2、轭铁3、衔铁4、线圈架5、线圈6、磁铁7、接触片8、动簧片9、压力弹片10、弹簧11、拉块12、调节螺钉13,线圈架5横置在基座1上,线圈6绕在线圈架5上,轭铁3包括动轭铁31和静轭铁32,动轭铁31由内插部和衔铁架33一体成型呈l型,静轭铁32由内插部、过渡部和接触部34一体成型呈u型,动轭铁31和静轭铁32的内插部分别从线圈架5的两端伸入交错连接在线圈架5内,线圈架5内动轭铁31叠在静轭铁32的上方,衔铁4外端的两侧形成衔铁槽41,衔铁4通过衔铁槽41装入衔铁架33内实现与动轭铁31的铰接,静轭铁32的接触部34横置在线圈架5上方,磁铁7设置在接触部34上侧,在接触部34上侧的磁铁7周围包围设置有隔磁板71,接触片8覆盖设置在磁铁7和隔磁板71的上侧,接触部34、隔磁板71、接触片8之间通过铆钉铆合在一起,铆钉穿过隔磁板34的侧面,磁铁7限制在隔磁板71内,衔铁4一端铰接在动轭铁31的衔铁铰接口33内,一端在接触片8上方摆动,可实现与接触片8的接触或分离。外壳2内部两侧设置有动轭铁定位架23,动轭铁定位架23朝下形成动轭铁定位槽24,动轭铁31的衔铁架33顶端插在动轭铁定位槽24内定位,外壳2内部在静轭铁32一侧上方形成t型压块25,t型压块压25在接触片8上

    动簧片9设置在衔铁4的上侧面,动簧片9在朝向动轭铁31一端形成延伸到动轭铁31外侧的弹簧上挂架91,压力弹片10设置在动轭铁31的外侧,压力弹片10的一侧向下延伸后再斜向内延伸,并在外侧形成弹簧下挂架101,弹簧11连接在弹簧上挂架91和弹簧下挂架101之间,拉块12设置在压力弹片10下方的基座1上,调节螺钉13通过螺纹穿置在拉块12内,调节螺钉13的顶端顶在压力弹片10的下侧。动轭铁31的两侧分别向外横向延伸形成下压部35,拉块12设置在下压部35下侧,通过两个下压部35压在拉块12两侧将拉块12固定在基座1上。基座1上对应调节螺钉13的外端形成螺钉孔14,调节螺钉13的外端形成内六角的螺钉槽131。

    线圈架5上形成两个端子固定位51,端子固定位51上穿置有线圈端子52,端子固定位51上方的线圈架5侧板上形成过线槽54,线圈端子52与线圈6电连接,基座1底部开设有供线圈端子52穿过的端子孔15,端子孔15跨设在基座1底面和侧面上,线圈端子52的外端穿过基座1裸露在基座外,线圈端子52在基座1上可纵向伸出也可横向伸出。线圈架5的两端底部设置有卡扣53,基座1上对应卡扣53形成卡口16,线圈架5通过卡扣53勾在卡口16内实现与基座1的固定连接,卡扣53的具体设置为静轭铁32一侧的线圈架5底部设置一个卡扣53,动轭铁31一侧的线圈架5底部设置两个卡扣53,拉块12对应两个卡扣53形成让位槽。外壳2通过卡接盖在基座1上,外壳2中部上对应衔铁4设置有顶杆孔21,顶杆22穿在顶杆孔21内,通过顶杆22可按压衔铁4。

    上述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其他变化诸如改变卡扣的设置位置,拉块的固定方式等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漏电脱扣器包括基座、盖在基座上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线圈架、线圈、动轭铁、静轭铁、衔铁,线圈架横向设置在基座上,线圈绕在线圈架外,动轭铁由内插部和衔铁架一体成型呈l型,静轭铁由内插部、过渡部和接触部一体成型呈u型,静轭铁的接触部横置在线圈架上方,动轭铁和静轭铁的内插部互相交错插入线圈架内,衔铁外端的两侧形成衔铁槽,衔铁通过衔铁槽装入衔铁架内实现与动轭铁的铰接,衔铁内端与静轭铁的接触部相对,外壳上形成顶杆孔,顶杆孔内穿置有顶杆,顶杆的下端顶在衔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脱扣器还包括动簧片、压力弹片、弹簧、拉块、调节螺钉,动簧片连接在衔铁上侧面,压力弹片连接在动轭铁的衔铁架外侧,拉块设置在动轭铁外侧的基座上,动轭铁的两侧横向向外延伸形成下压部,下压部压在拉块上侧,调节螺钉通过螺纹穿置在拉块内,压力弹片斜向下横置在拉块上方,调节螺钉的顶端顶在压力弹片的下侧,弹簧连接在动簧片和压力弹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静轭铁的接触部上设置有磁铁,磁铁上侧设置接触片,接触部和接触片之间的磁铁外设置有隔磁板,隔磁板将磁铁包围在内部,接触部、隔磁板、接触片之间通过铆钉铆合在一起,铆钉穿过隔磁板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两侧设置有动轭铁定位架,动轭铁定位架朝下形成动轭铁定位槽,动轭铁的衔铁架顶端插在动轭铁定位槽内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t型的压块,t型压块压在接触片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上固定有线圈端子,线圈端子与线圈电连接,基座底部开设有供线圈端子穿过的端子孔,端子孔跨设在基座底面和侧面上,线圈端子的外端穿过端子孔裸露在基座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线圈架的两端底部设置有卡扣,基座上形成卡口,线圈架通过卡扣勾在卡口内实现与基座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对应调节螺钉形成螺钉孔,调节螺钉穿置在螺钉孔内,调节螺钉的外端形成内六角的螺钉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轭铁的内插部叠在静轭铁的内插部上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漏电脱扣器,包括基座、盖在基座上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线圈架、线圈、动轭铁、静轭铁、衔铁,线圈架横向设置在基座上,线圈绕在线圈架外,动轭铁由内插部和衔铁架一体成型呈L型,静轭铁由内插部、过渡部和接触部一体成型呈U型,静轭铁的接触部横置在线圈架上方,动轭铁和静轭铁的内插部互相交错插入线圈架内,衔铁外端的两侧形成衔铁槽,衔铁通过衔铁槽装入衔铁架内实现与动轭铁的铰接,衔铁内端与静轭铁的接触部相对,外壳上形成顶杆孔,顶杆孔内穿置有顶杆,顶杆的下端顶在衔铁上。本发明铁芯采用两头插入的轭铁组成,两头插入装配方便,省去了铁芯铆接工艺,便于自动化装配。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辉;黄春阳;胡美良;周金波;胡伊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欣成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32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