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铠装缝安装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施工现场安装地坪铠装缝时为保证安装的水平度和平直度常采用定位钢筋固定的方式,这种施工方式需要在地坪基层施工时预埋定位钢筋或在地坪基层施工完工后钻孔埋设定位钢筋,并且需两根定位钢筋配合使用,一根用于垂直固定,另一根进行高度调节,定位过程需要保证一次定位精确,一旦成活将不能进行更改,容错率低,而且调节固定铠装缝的定位钢筋只能在同一侧调整高度,铠装缝安装的平整度调节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沿铠装缝布设方向间隔设置,包括垂直铠装缝布设方向跨设在铠装缝上方的门式支撑架,所述门式支撑架包括两侧竖向设置的轨道立柱和两轨道立柱之间的连接横梁,所述轨道立柱为c字型柱体,顶端通过支撑底座安装在地坪基础垫层上,顶端固定安装有封口垫片,所述封口垫片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两轨道立柱的开口相对设置,且两轨道立柱的柱体轴线处各安装有一根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通过安装座与支撑底板转动连接,其丝杠轴顶端穿过安装通孔延伸至封口垫片外侧形成弯折的手柄部,其滚珠螺母上固定安装有托撑架,所述托撑架对应设于两轨道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并分别与对应的轨道立柱滑动连接。
优选地,为方便旋转丝杠轴进而调节托撑架高度,所述手柄部与丝杠轴整体呈z字型。
优选地,所述托撑架包括托撑板,所述托撑板呈l型,其立板平行于轨道立柱的内侧面设置,其横板向对侧轨道立柱方向延伸,将铠装缝的传力钢板托至设计标高处。
优选地,为了避免托撑板在进行高度调节过程中出现晃动,提高其稳定性,所述托撑板与轨道立柱之间设有几型滑套,所述几型滑套开口朝向轨道立柱一侧并滑动贴设在轨道立柱上,其中部立板一侧与托撑板的立板固定贴合,另一侧通过连接杆与滚珠螺母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轨道立柱和连接横梁采用槽钢制作,所述封口垫片采用钢板制作,且连接横梁开口朝下设置,其腹板顶面与封口垫片钢板顶面平齐,所述支撑底座采用角钢制作,且支撑底座的竖直面紧贴轨道立柱的腹板设置。
优选地,为了减轻调节装置自重,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所述轨道立柱和连接横梁的腹板上均间隔开设有减负孔。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划分跳浇网格,并在地坪基础垫层上测绘放线;
步骤二:铠装缝就位,将铠装缝摆放至网格线处的地坪基础垫层上;
步骤二:调节装置就位,将若干调节装置间隔摆放至铠装缝延伸线上,并跨设在铠装缝上方;
步骤三:标高初调,通过手柄部旋转门式支撑架两侧的丝杠轴,将各个调节装置的托撑板调整至设计标高处;
步骤四:铠装缝安装,将铠装缝的传力钢板依次放在各个调节装置的托撑板上;
步骤五:标高复核,对安装好的铠装缝进行标高复核,与设计标高不一致的地方通过手柄部旋转门式支撑架两侧的丝杠轴进行局部微调;
步骤六:铠装缝固定,在铠装缝靠近待浇筑方格的一侧间隔安装若干定位钢筋;
步骤七:调节装置拆除,定位钢筋安装完毕后,旋转门式支撑架两侧的丝杠轴使各个调节装置的托撑架移动至铠装缝的传力钢板下方,依次拆除各个调节装置并周转至下一待浇筑方格处使用;
步骤八:混凝土浇筑,在由固定完毕的铠装缝围成的跳浇方格内浇筑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结构简单、设备轻盈、设计巧妙、操作容易,通过支撑底座将铠装缝放置在地坪基础垫层上,可方便地实现铠装缝水平位置的调整,通过托撑架、门式支撑架和滚珠丝杠配合,可方便地实现铠装缝竖向位置的实时连续快速调整,既提高了施工质量,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2、本发明门式支撑架的两条轨道立柱分别架设在铠装缝两侧,可同时从铠装缝两侧进行高度调整,更容易控制铠装缝的安装垂直度和平整度满足精度要求;
3、本发明施工完成后可拆除移至下一施工位置继续使用,周转率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定位钢筋的安装密度,减少了材料消耗。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底座、2-门式支撑架、201-轨道立柱、202-连接横梁、203-封口垫片、204-安装通孔、205-减负孔、3-滚珠丝杠、301-丝杠轴、302-滚珠螺母、303-手柄部、4-安装座、5-托撑架、501-托撑板、502-几型滑套、503-连接杆、6-铠装缝。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横”、“立”、“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发明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优选的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沿铠装缝6布设方向间隔设置,包括垂直铠装缝6布设方向跨设在铠装缝6上方的门式支撑架2,所述门式支撑架2包括两侧竖向设置的轨道立柱201和两轨道立柱201之间的连接横梁202,所述轨道立柱201采用40×40mm槽钢制作,顶端焊接固定有2mm厚钢板制作的封口垫片203,所述封口垫片203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204,轨道立柱201底端通过l型角钢制作的支撑底座1安装在地坪基础垫层上,且两轨道立柱201的槽口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横梁202也采用40×40mm槽钢制作,开口朝下设置,其腹板顶面与封口垫片203钢板顶面平齐,所述支撑底座1的竖直面紧贴轨道立柱201的腹板设置,以提高其支撑稳定性,为了减轻调节装置自重,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轨道立柱201和连接横梁202的腹板上均间隔开设有减负孔205;
两轨道立柱201的柱体轴线处各安装有一根滚珠丝杠3,所述滚珠丝杠3杆体直径为15mm,底端通过安装座4与支撑底板1转动连接,其丝杠轴301顶端穿过安装通孔204并延伸至封口垫片203外侧形成弯折的手柄部303,所述手柄部303与丝杠轴301整体呈z字型,滚珠丝杠3的滚珠螺母302上固定安装有托撑架5,所述托撑架5对应设于两轨道立柱201相互靠近的一侧,并分别与对应的轨道立柱201滑动连接,托撑架5包括托撑板501,所述托撑板501采用50×50mml型角钢制作,其立板平行于轨道立柱201的内侧面设置,其横板向对侧轨道立柱201方向延伸,将铠装缝6的传力钢板托至设计标高处,为避免托撑板501在进行高度调节过程中出现晃动,提高其稳定性,托撑板501与轨道立柱201之间设有几型滑套502,所述几型滑套502开口朝向轨道立柱201一侧并滑动贴设在轨道立柱201上,其中部立板一侧与托撑板501的立板固定贴合,另一侧通过连接杆503与滚珠螺母302固定相连。
本发明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划分跳浇网格,并在地坪基础垫层上测绘放线;
步骤二:铠装缝6就位,将铠装缝6摆放至网格线处的地坪基础垫层上;
步骤二:调节装置就位,将若干调节装置间隔摆放至铠装缝6延伸线上,并跨设在铠装缝6上方;
步骤三:标高初调,通过手柄部303旋转门式支撑架2两侧的丝杠轴301,将各个调节装置的托撑板501调整至设计标高处;
步骤四:铠装缝6安装,将铠装缝6的传力钢板依次放在各个调节装置的托撑板501上;
步骤五:标高复核,对安装好的铠装缝6进行标高复核,与设计标高不一致的地方通过手柄部303旋转门式支撑架2两侧的丝杠轴301进行局部微调;
步骤六:铠装缝6固定,在铠装缝6靠近待浇筑方格的一侧间隔安装若干定位钢筋;
步骤七:调节装置拆除,定位钢筋安装完毕后,通过手柄部303旋转门式支撑架2两侧的丝杠轴301使各个调节装置的托撑架5移动至铠装缝6的传力钢板下方,依次拆除各个调节装置并周转至下一待浇筑方格处使用;
步骤八:混凝土浇筑,在由固定完毕的铠装缝6围成的跳浇方格内浇筑混凝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沿铠装缝(6)布设方向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铠装缝(6)布设方向跨设在铠装缝(6)上方的门式支撑架(2),所述门式支撑架(2)包括两侧竖向设置的轨道立柱(201)和两轨道立柱(201)之间的连接横梁(202),所述轨道立柱(201)为c字型柱体,顶端通过支撑底座(1)安装在地坪基础垫层上,顶端固定安装有封口垫片(203),所述封口垫片(203)中部开设有安装通孔(204),两轨道立柱(201)的开口相对设置,且两轨道立柱(201)的柱体轴线处各安装有一根滚珠丝杠(3),所述滚珠丝杠(3)通过安装座(4)与支撑底板(1)转动连接,其丝杠轴(301)顶端穿过安装通孔(204)延伸至封口垫片(203)外侧形成弯折的手柄部(303),其滚珠螺母(302)上固定安装有托撑架(5),所述托撑架(5)对应设于两轨道立柱(201)相互靠近的一侧,并分别与对应的轨道立柱(20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303)与丝杠轴(301)整体呈z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撑架(5)包括托撑板(501),所述托撑板(501)呈l型,其立板平行于轨道立柱(201)的内侧面设置,其横板向对侧轨道立柱(201)方向延伸,将铠装缝(6)的传力钢板托至设计标高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撑板(501)与轨道立柱(201)之间设有几型滑套(502),所述几型滑套(502)开口朝向轨道立柱(201)一侧并滑动贴设在轨道立柱(201)上,其中部立板一侧与托撑板(501)的立板固定贴合,另一侧通过连接杆(503)与滚珠螺母(302)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立柱(201)和连接横梁(202)采用槽钢制作,所述封口垫片(203)采用钢板制作,且连接横梁(202)开口朝下设置,其腹板顶面与封口垫片(203)钢板顶面平齐,所述支撑底座(1)采用角钢制作,且支撑底座(1)的竖直面紧贴轨道立柱(201)的腹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立柱(201)和连接横梁(202)的腹板上均间隔开设有减负孔(205)。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铠装缝调节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划分跳浇网格,并在地坪基础垫层上测绘放线;
步骤二:铠装缝(6)就位,将铠装缝(6)摆放至网格线处的地坪基础垫层上;
步骤二:调节装置就位,将若干调节装置间隔摆放至铠装缝(6)延伸线上,并跨设在铠装缝(6)上方;
步骤三:标高初调,旋转门式支撑架(2)两侧的丝杠轴(301),将各个调节装置的托撑架(5)调整至设计标高处;
步骤四:铠装缝(6)安装,将铠装缝(6)的传力钢板依次放在各个调节装置的托撑架(5)上;
步骤五:标高复核,对安装好的铠装缝(6)进行标高复核,与设计标高不一致的地方通过旋转门式支撑架(2)两侧的丝杠轴(301)进行局部微调;
步骤六:铠装缝(6)固定,在铠装缝(6)靠近待浇筑方格的一侧间隔安装若干定位钢筋;
步骤七:调节装置拆除,定位钢筋安装完毕后,旋转门式支撑架(2)两侧的丝杠轴(301)使各个调节装置的托撑架(5)移动至铠装缝(6)的传力钢板下方,依次拆除各个调节装置并周转至下一待浇筑方格处使用;
步骤八:混凝土浇筑,在由固定完毕的铠装缝(6)围成的跳浇方格内浇筑混凝土。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