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抗风型全钢爬架。
背景技术:
爬架是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简称。在施工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和桥墩筀等高耸结构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由于具备自爬的能力,因此不需起重机械的吊运,这减少了施工中运输机械的吊运工作量;可省去施工过程中的外脚手架。爬架能减少起重机械数量、加快施工速度,因此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高层建筑已经在众多城市蓬勃发展,为缩短施工工期,施工通常采用不等高施工工艺,核心筒采用爬架施工;
现有技术中,爬架外围的安全防护一般采用普通防护栏杆和密目安全网,然而,在外部风速较大时,密目安全网则由于其通孔小,使得其迎风面积大,在受到大风吹时,经常会来回摆动,最终使得扎丝不牢固进而敞开,给操作施工人员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可能会因为高空坠物,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
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抗风型全钢爬架来解决以往的爬架中不具备疏导大风的功能从而容易为施工现场带来危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抗风型全钢爬架,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以往的爬架中不具备疏导大风的功能从而容易为施工现场带来危险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抗风型全钢爬架,包括固定架、两个传动齿条、升降组件、两个第一驱动装置、两个传动齿轮、两个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三个滑轨,两个所述传动齿条分别穿插于三个所述滑轨之间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分别与三个所述滑轨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一侧,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传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传动齿条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升降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做升降运动,两个所述第一防护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两侧,所述第二防护板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防护板之间,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第二防护板上均设有多个导风板和多个通风槽,多个所述导风板分别与多个通风槽依次错开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三个滑动件和滑轮,所述滑动件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滑轮并与所述滑轮活动连接,三个所述滑动件分别与三个所述滑轨活动连接,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轨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上设有滑槽,所述滑轨部分收容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上设有定位槽,所述滑轮部分收容于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撬动件和制动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一侧,所述撬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制动件与所述撬动件铰接,所述制动件与所述滑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撬动件做升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制动件转动与所述滑轨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上设有两块安装板和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位于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制动件位于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并与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制动件位于所述开口槽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上设有多个制动槽,多个所述制动槽依次排列,所述制动件位于所述制动槽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一端凸设有支撑板,所述抗风型全钢爬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位于两个所述滑动件之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上凸设有支撑位,所述支撑位靠近所述传动齿条,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位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支撑位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抗风型全钢爬架,包括固定架、两个传动齿条、升降组件、两个第一驱动装置、两个传动齿轮、两个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固定架上设有三个滑轨,两个传动齿条分别穿插于三个滑轨之间并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升降组件分别与三个滑轨活动连接,两个第一驱动装置分别固定连接于升降组件一侧,两个传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驱动装置的转轴固定连接,传动齿轮与传动齿条啮合,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带动传动齿轮相对于传动齿条转动,从而带动升降组件相对于固定架做升降运动,两个第一防护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升降组件两侧,第二防护板与升降组件固定连接,第二防护板位于两个第一防护板之间,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上均设有多个导风板和多个通风槽,多个导风板分别与多个通风槽依次错开排列;本抗风型全钢爬架在迎风面使用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将吹来的风分隔导流,有效地降低了大风持续作用于平面时的推动力,同时,多个导风板也提高了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的结构强度,使得本抗风型全钢爬架在大风刮来时不易晃动,使得整体更为平稳,解决以往的爬架中不具备疏导大风的功能从而容易为施工现场带来危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抗风型全钢爬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抗风型全钢爬架的另一角度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抗风型全钢爬架的升降组件下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抗风型全钢爬架的升降组件上升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抗风型全钢爬架的滑动件示意图;
图6为图1标号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标号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标号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2标号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抗风型全钢爬架的制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10,本发明提出一种抗风型全钢爬架,包括固定架1、两个传动齿条2、升降组件3、两个第一驱动装置4、两个传动齿轮5、两个第一防护板6和第二防护板7,固定架1上设有三个滑轨11,两个传动齿条2分别穿插于三个滑轨11之间并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升降组件3分别与三个滑轨11活动连接,两个第一驱动装置4分别固定连接于升降组件3一侧,两个传动齿轮5分别与两个第一驱动装置4的转轴固定连接,传动齿轮5与传动齿条2啮合,第一驱动装置4能够带动传动齿轮5相对于传动齿条2转动,从而带动升降组件3相对于固定架1做升降运动,两个第一防护板6分别固定连接于升降组件3两侧,第二防护板7与升降组件3固定连接,第二防护板7位于两个第一防护板6之间,第一防护板6与第二防护板7上均设有多个导风板101和多个通风槽102,多个导风板101分别与多个通风槽102依次错开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
固定架1用于为传动齿条2和升降组件3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撑结构,其通过外部固定螺丝紧固在墙体上;
滑轨11用于为升降组件3提供一个滑动的支撑结构;
传动齿条2用于与传动齿轮5啮合,用于为第一驱动装置4带动升降组件3做升降运动提供了一个动力传递的结构;
升降组件3用于为工人提供一个能够调节工作高度的升降平台结构;
第一驱动装置4为交流电机,其转动能够带动传动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升降组件3相对于固定架1升降;
传动齿轮5为圆柱齿轮,其一端部设有与第一驱动装置4的转轴匹配的安装孔,另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的转动轴;
第一防护板6用于为升降组件3提供一个防风的结构;
第二防护板7用于为升降组件3提供一个防风的结构;
导风板101用于将吹至第一防护板6或第二防护板7上的风导流出外部;
通风槽102用于为吹至第一防护板6或第二防护板7上的风提供一个降低受力面积的通道,使得风能够分流一部分吹过第一防护板6或第二防护板7,降低第一防护板6或第二防护板7的整体受力;
具体的,工人通过外部的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装置4,此时第一驱动装置4的转轴则转动带动传动齿轮5转动,升降组件3则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4的带动下顺着传动齿条2的路径到达指定的位置,工人则能够在升降组件3内部工作,多个导风板101之间形成的空间则起到了将风导流至外部的作用,风在多个导风板101的作用下只能沿着第一防护板6或第二防护板7的表面流动,无法对第一防护板6或第二防护板7造成太大的冲击,而通风槽102则降低了第一防护板6或第二防护板7在风沿着表面吹过时的整体受力,使得吹过的风逐步减小;
综上所述,本抗风型全钢爬架在迎风面使用第一防护板6与第二防护板7将吹来的风分隔导流,有效地降低了大风持续作用于平面时的推动力,同时,多个导风板101也提高了第一防护板6与第二防护板7的结构强度,使得本抗风型全钢爬架在大风刮来时不易晃动,使得整体更为平稳,解决以往的爬架中不具备疏导大风的功能从而容易为施工现场带来危险的问题。
进一步的,升降组件3包括三个滑动件31和滑轮32,滑动件31上设有支撑柱311,支撑柱311贯穿滑轮32并与滑轮32活动连接,三个滑动件31分别与三个滑轨11活动连接,滑轮32与滑轨11抵接;滑动件31上设有滑槽312,滑轨11部分收容于滑槽312内;滑轨11上设有定位槽111,滑轮32部分收容于定位槽111内;升降组件3包括第二驱动装置33、撬动件34和制动件35,第二驱动装置33固定连接于滑动件31一侧,撬动件34与第二驱动装置33活动连接,制动件35与撬动件34铰接,制动件35与滑动件31活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33能够带动撬动件34做升降运动从而带动制动件35转动与滑轨11抵接;滑动件31上设有两块安装板313和开口槽314,开口槽314位于两块安装板313之间,制动件35位于两块安装板313之间并与安装板313活动连接,制动件35位于开口槽314上方;滑轨11上设有多个制动槽112,多个制动槽112依次排列,制动件35位于制动槽112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
滑动件31用于为升降组件3提供一个与滑轨11连接的结构;
支撑柱311用于为滑轮32提供一个能够安装在滑动件31上的固定结构;
滑槽312用于为滑轨11提供一个放置的空间;
安装板313用于为制动件35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撑结构;
开口槽314用于为制动件35提供一个通道,使得制动件35能够按压滑轨11;
滑轮32用于为滑动件31在滑轨11上流畅滑动时提供一个支撑的结构;
定位槽111用于为滑轮32提供一个放置的空间,同时也为限制滑轮32的滑动位置,使滑轮32不易脱离滑轨11;
第二驱动装置33为直流电机,其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撬动件34做升降运动;
撬动件34在第二驱动装置33的带动下能够带动制动件35相对于安装板313转动,最终使得制动件35与滑轨11抵接制动;
制动件35用于与滑轨11抵接制动,使得升降组件3在停止升降时停留在原有位置更加的稳定;
制动槽112用于增大制动件35与滑轨11抵接时的摩擦力;
具体的,在升降组件3停止升降后,工人操作外部的控制装置控制第二驱动装置33正向转动,第二驱动装置33转动后则带动撬动件34上升,此时撬动件34则带动制动件35的接触端转动与滑轨11抵接,此时则实现制动。
进一步的,滑动件31一端凸设有支撑板315,抗风型全钢爬架包括底板8,底板8与支撑板315固定连接;升降组件3包括承载板36,承载板36与滑动件31固定连接,承载板36位于两个滑动件31之间,第一驱动装置4与承载板36固定连接;承载板36上凸设有支撑位361,支撑位361靠近传动齿条2,第一驱动装置4与支撑位361固定连接,传动齿轮5与支撑位361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
支撑板315用于为底板8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撑结构;
底板8用于为工人提供一个稳固站立的支撑结构;
承载板36共有2块,其都用于为第一驱动装置4提供一个支撑的结构,同时也将三块滑动件31连接得更为稳固;
支撑位361用于为第一驱动装置4提供一个放置的结构,同时也为传动齿轮5提供一个支撑的结构。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1.一种抗风型全钢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两个传动齿条、升降组件、两个第一驱动装置、两个传动齿轮、两个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三个滑轨,两个所述传动齿条分别穿插于三个所述滑轨之间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分别与三个所述滑轨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一侧,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传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传动齿条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升降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做升降运动,两个所述第一防护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两侧,所述第二防护板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防护板之间,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第二防护板上均设有多个导风板和多个通风槽,多个所述导风板分别与多个通风槽依次错开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型全钢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三个滑动件和滑轮,所述滑动件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滑轮并与所述滑轮活动连接,三个所述滑动件分别与三个所述滑轨活动连接,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型全钢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设有滑槽,所述滑轨部分收容于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型全钢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设有定位槽,所述滑轮部分收容于所述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型全钢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撬动件和制动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一侧,所述撬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制动件与所述撬动件铰接,所述制动件与所述滑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撬动件做升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制动件转动与所述滑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风型全钢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设有两块安装板和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位于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制动件位于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并与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制动件位于所述开口槽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风型全钢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设有多个制动槽,多个所述制动槽依次排列,所述制动件位于所述制动槽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型全钢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一端凸设有支撑板,所述抗风型全钢爬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型全钢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位于两个所述滑动件之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风型全钢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凸设有支撑位,所述支撑位靠近所述传动齿条,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位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支撑位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