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高空作业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用地逐渐趋于紧张,促使建筑逐步向高层、超高层方面发展,对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脚手架因其耗时、耗工、耗材、经济性及安全保障性差等原因,逐渐被淘汰,如落地式外脚手架、外挂脚手架等,取而代之的是高空操作平台。它作为高层建筑业施工中的一项新技术,经过市场验证,以其明显的经济效益而被高层建筑普遍采用。
目前,建筑行业构建高空操作平台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电控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该设备是基于导轨导座式液压爬架原理,并结合吊篮施工技术,整个设备通过穿墙螺栓、附着构件悬挂于正在施工的现浇结构上。爬升时有三个重要步骤:上位附着装置的安装、爬升h型导轨和爬升整个架体。结构外装修时采用吊篮技术。需要在外部起重装置的辅助下才能完成吊篮的安装。这种方法主要存在着操作复杂;吊篮的稳定性较差,受风载作用时,具有较大的摆动,控制困难;适用面窄和附着装置数量大,技术要求高等不足。
(2)液压爬模产品。该产品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一些技术上仍然存在着明显不足:
①液压爬模产品采用了h型导轨设置凸块液压缸顶升的爬升方式,因此整个平台的爬升操作复杂、爬升效率低、耗时长,且不利于平台的下降操作。
②液压爬模产品在结构上由非标准件拼装而成,平台结构拼装复杂,构件通用性不强,不利于平台设备的运输及安装。
③液压爬模产品没有设置高空防坠安全装置,因此该平台的高空操作安全存在隐患,并由此使操作平台的上升与下降操作非常慎重,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整个操作平台为模块化设计,附着装置用于操作平台的固定,通过升降装置、防坠装置实现操作平台的升降和防坠作用,滑模系统可在操作平台上实现前后与左右移动操作,使滑模施工及模板的定位非常方便;在解决安全隐患的同时保证了结构的简洁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附着装置、升降装置、防坠装置和模板系统;所述操作平台为空间桁架结构,通过附着装置固定于建筑物剪力墙或梁柱上;所述升降装置和防坠装置均安装于操作平台上,分别用于调整操作平台的高度和防止操作平台的意外坠落;
所述附着装置包括附墙机构、附着架和起重装置;所述附墙机构包括附墙挂耳和附墙挂体,附墙挂耳通过高强螺栓与建筑物剪力墙或梁柱固定连接;附墙挂体利用挂体空间与附墙挂耳连接,并通过附墙挂耳上的限位螺栓限制其左右移动;附墙挂体包括双导槽、附墙挂块和附墙挂体锁销,所述双导槽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附墙挂块铰接于所述双导槽的顶部,能够实现上下转动;所述附墙挂体锁销贯穿于所述双导槽两侧壁上的锁销口,在平台上升到指定位置时,穿过平台框架锁销口和双导槽两侧壁上的锁销口,使得操作平台与附墙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附着架采用以四个方钢为主体,由支架横梁和支架横杆连接成截面为方形的筒形结构,四个方钢分别和附墙机构的双导槽配合,能够在其内滑动;附着架挂块通过钢板焊接于附着架顶部的侧壁上;所述起重装置驱动附着架沿附墙挂体的双导槽上升,通过附着架挂块抬高附墙挂块,待附着架挂块高于附墙挂块后,附墙挂块因自身重力下落;附着架驱动装置放松后,使附着架挂块下移至搭接于附墙挂块上,让附着架与附墙挂体稳定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主升降机构和副升降机构,两个升降机构分别安装于同一个操作平台的两个不同平台节上;主、副升降机构均包括主钩钩体,主升降机构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主钩钩体包括并列设置第一主钩和第二主钩,所述第一主钩和第二主钩结构相同,包括钩体、连接组件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外缸通过液压缸底座固定安装于操作平台框架底面,液压缸的活塞杆外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钩体连接;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控制所述钩体与墙体上附着架的支架横梁的位置关系,进一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由控制液压缸带动平台框架上升或下降;所述液压系统位于操作平台框架内,其输出、输入油管分别与主升降机构、副升降机构的液压缸连接;通过所述液压系统驱动主、副升降机构同步工作,实现平台的上升、下降动作;
所述防坠装置包括制动器、控制器和支撑架,控制器通过支撑架固定于操作平台上,靠近附着架一侧,用于控制制动器的启动;制动器固定于操作平台的下端,并与附着架角柱接触;通过摩擦实现对操作平台下降的制动;
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和模板调整装置,模板调整装置包括双向导轨装置和伸缩杆;所述模板通过挂耳和伸缩杆的一端连接,伸缩安的另一端与双向导轨装置连接,通过改变伸缩杆的伸缩长度来控制模板的角度以方便模板施工;所述双向导轨装置,能够使得模板在其上沿横向和竖向双向滑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操作平台采用三层结构,每层均由若干标准平台节和控制平台节拼接而成,相邻平台节之间通过节点扣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平台各层之间通过支柱支撑固定,收尾相连的支柱之间通过法兰盘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标准平台节为长方体桁架结构;所述控制平台节为一侧壁面开有矩形凹槽的长方体桁架结构,开有凹槽的壁面朝向建筑物墙体,所述附着装置安装于控制平台节的凹槽处;操作平台底面焊接有防滑钢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节点扣由u型槽钢及连接钢板组成,u型槽钢焊接在柱内壁上,u型槽钢与连接钢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待连接的梁焊接在连接钢板上,梁和梁连接同理。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附墙挂耳的截面为梯形,其两条平行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短边固定于墙面;梯形的两条腰线分别从所述短边的上下顶点向上、向下倾斜;附墙挂体挂体空间的截面与附墙挂耳的截面形状相同,相互配合安装,通过附墙挂耳向上、向下倾斜的两条腰线将附墙挂体卡紧固定。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附墙挂块与双导槽之间的铰接机构包括挂块联杆、挂块长轴和挂块短轴,其中挂块长轴和挂块短轴平行设置,挂块长轴安装于双导槽顶部,挂块短轴通过两个凸耳安装于附墙挂块上;两个挂块联杆平时且相对设置,其一端均通过挂块长轴与双导槽顶部铰接,其另一端通过挂块短轴与附墙挂块铰接,使得附墙挂块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一种采用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的附着装置进行操作平台上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拆除最下方的附着装置,将附墙挂耳和附墙挂体安装到新建已达到强度要求的上层结构上,并在同一直线上;
第二步:操作起重装置使附着架上升,附着架挂块通过第一步中安装的附墙挂体的附墙挂块后,使附着架挂块搭接在附墙挂块上;
第三步:操作液压升降系统,微调平台结构竖直方向的位移,将每个附墙挂体锁销拔出;
第四步:操作平台升降机构,驱动平台上升;
第五步:在平台上升到指定位置时,在平台框架锁销口和附墙挂体双导槽两侧壁上的锁销口对正后,插入附墙挂体锁销,使平台和附墙机构连为一体;
第六步:若继续上升,重复第一步和第四步操作。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升降装置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电机、油路集成块和液压泵,所述油箱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平台框架上;所述电机和集成了溢流阀、电磁换向阀、分流集流阀、平衡阀的油路集成块分别安装在油箱之上;所述液压泵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端;所述副升降机构的液压缸通过液压管与主升降机构的液压系统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升降装置的第一主钩和第二主钩的钩体为板状结构,钩体的底边与连接组件连接,其一侧为与水平面呈55度夹角的斜边,用于在钩体上升时实现钩体的变位,且该斜边的下端有一延伸出底边的凸块,形成了挂钩。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升降装置的第一主钩和第二主钩的连接组件包括凸轮盘、主钩钩体拉杆、限位块、u型调整卡、销轴、锁销和锁销环;所述限位块和凸轮盘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钩体的侧面;
所述主钩钩体拉杆的上端与钩体的底边连接,下端对称设置有一对带连接孔的耳片,装夹于所述活塞杆外端头的两侧;u型调整卡由手柄和截面为u形的卡板组成,所述手柄固定于u形卡板的底面,所述u形卡板的相对侧壁安装于主钩钩体拉杆的一对耳片的外侧,并在侧壁上均开有连接孔;通过销轴依次从内到外将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主钩钩体拉杆的耳片和u型调整卡的u形卡板连接在一起,使三者之间活动配合;
所述凸轮盘为一偏心的大半圆圆盘,在凸轮盘上靠近圆弧边上开有锁孔;当凸轮盘向上旋转使其直边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度时,与凸轮盘上的锁孔相对应位置的主钩钩体拉杆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有圆环形锁销环,锁销置于锁销环内,两者之间为活动配合,并且该锁销环的轴向与凸轮盘的盘面相互垂直,当凸轮盘上的锁孔与锁销环的轴向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时,人工将锁销的一端插入凸轮盘锁孔内,可将凸轮盘与钩体的相对转动锁定;人工放开锁销时,凸轮盘在自重作用下自然下垂,可实现钩体下降时整个钩体机构的变位。
一种采用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的升降装置上升操作平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操作所述液压系统,使第一主钩的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直到活塞杆上方的钩体挂入附着架的支架横梁上;
第二步:收缩所述第一主钩的液压缸,使与升降装置连接的平台框架在第一主钩的液压缸的拉动下上升;所述第二主钩亦随之上升,并使第二主钩的钩体自动挂入附着架上的同一支架横梁上;
第三步:若继续上升,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操作;在上升操作过程中双主钩的变位均通过钩体上部的斜面实现。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升降装置采用仿生的攀爬原理,解决了高空爬升问题,提高爬升精度,操作更加简单,使其不仅适用于剪力墙结构,也适用于框架,框剪等建筑结构,极大地扩大了操作平台的应用范围。操作方便,爬与升的效率非常高,且平台下降操作同样容易、方便。
(2)本发明设置了专用高空防坠装置,使平台的高空操作安全性更高,且各防坠装置之间的协同性很强。
(3)本发明采用了新型附着装置,结构紧凑,有利于该附着装置在高空操作平台设备中的布置,不需要过多的附着装置的附件,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的特点。附着装置与采用仿生攀爬原理的升降装置相互配套,使平台的快速升降得以实现,且有很大的附着能力。且成功地解决了高空操作平台升降问题,提高升降操作效率,操作更加简单,使其不仅适用于剪力墙结构,也适用于框架,框剪等建筑结构,极大地扩大了爬架的应用范围。
(4)本发明滑模系统可在平台上实现前后与左右移动操作,使滑模施工及模板的定位准确且方便。
附图说明
图1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主动控制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主动控制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a)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主被动控制侧视示意图。
图3(b)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主被动控制主视示意图。
图4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整体施工图。
图5是操作平台标准节主视示意图、俯视示意图和侧视示意图。
图6是控制平台节示意图。
图7是附着装置示意图。
图8是附着架示意图。
图9是附墙挂耳示意图。
图10是附墙挂体示意图。
图11是液压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模板系统安装示意图。
图12a是模板三视示意图。
图12b是模板支架示意图。
图12c是模板挂耳示意图。
图13是升降装置示意图。
图14是主钩钩体示意图。
图15是高空防坠装置示意图。
图16是节点扣装配示意图。
图17是u型槽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操作平台,2.法兰盘,3.防风网,4.主升降机构,5.副升降机构,6.钩体,7.凸轮盘,8.主钩钩体,9.限位块,10.u型调整卡,11.销轴,12.液压缸,13.主钩钩体,14.横梁,15.锁销,16.锁销环,17.液压缸底座,18.主钩钩体拉杆,19.模板调整装置,20.防滑钢板,21.滤网,22.支柱,23.起重装置,24.斜撑,25.平台框架,26.挂篮,27.附着装置,28.附墙挂耳,29.附墙挂体,30.附着架,31.附墙挂块,32.附墙挂体锁销,33.标准平台节,34.挂块联杆,35.控制平台节,36.支架横梁,37.起重装置支柱,38.附着架挂块,39.固定滑轮,40.支架横杆,41.液压管,42.油箱,43.电机,44.油路集成块,45.防坠装置,46.模板系统,47.钢模板,48.伸缩杆,49.模板主肋,50.模板次肋,51.模板上连接梁,52.模板下连接梁,53.竖向滑动导轨,54.导轨滑轮,55.横向滑动导轨,56.模板工字钢,57.楔块制动器,58.升降装置,59.主钩钩体,60.节点扣,61.u型槽钢,62.连接钢板,63.模板挂耳,64.挂块长轴,65.挂块短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附图1-4,本实施例是一种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1、附着装置27、升降装置58、模板系统46、防坠装置45;所述操作平台为空间桁架结构,通过附着装置固定于建筑物剪力墙或梁柱上;所述升降装置和防坠装置均安装于操作平台上,分别用于调整操作平台的高度和防止操作平台的意外坠落;具体结构如下
参照附图4-6,操作平台1是由多个标准平台节33及控制平台节34拼装而成。各标准平台节33长度均为4m,为空间桁架结构,并设置多道斜撑24以增加标准平台节33的刚度;操作平台1各层之间通过支柱22支撑固定,上、下位置的支柱22之间通过法兰盘2同轴固定连接,法兰盘2焊接在支柱22顶端或底端,法兰盘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各操作平台单元之间通过节点扣60相互连接,节点扣60由u型槽钢61及连接钢板62组成,u型槽钢61焊接在柱内壁上,u型槽钢与在连接钢板62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待连接的梁焊接在连接钢板62上,梁和梁连接同理,如附图17所示。挂篮26在控制平台节34下,挂篮26由方钢焊接而成,作用在于配合升降装置,附墙装置与挂篮26通过锁销连接,且升降装置中的下挂板固定在挂篮26上端,使得爬升架正常爬升。控制平台节34的平面呈“凹”形。且在施工中操作平台可整体爬升也分段提升,如有施工需求,建筑四周的操作平台可以独立,每个操作平台控制接节内均装有附着装置机构及爬升装置,可达到分段提升的效果。
参照附图7-10,附着装置27包括包括附墙机构、附着架30和起重装置23;所述附墙机构包括附墙挂耳28和附墙挂体29,附墙挂耳28与建筑物剪力墙或梁柱用高强螺栓连接,附墙挂体29利用挂体空间与附墙挂耳28连接,并通过附墙挂耳28上的限位螺栓限制其左右移动;附墙挂体29包括双导槽、附墙挂块31和附墙挂体锁销32,所述双导槽沿竖直方向设置,附墙挂块31铰接于所述双导槽的顶部,能够实现上下转动;附墙挂体锁销32贯穿于所述双导槽两侧壁上的锁销口,在平台上升到指定位置时,穿过平台框架锁销口和双导槽两侧壁上的锁销口,使得操作平台与附墙装置固定连接;附着架30采用以四个方钢为主体,由支架横梁36和支架横杆40连接成截面为方形的筒形结构,四个方钢分别和双导槽配合,能够在其内滑动;附着架挂块38通过钢板焊接于附着架30顶部的侧壁上;所述起重装置驱动附着架30沿附墙挂体29的双导槽上升,通过附着架挂块38抬高附墙挂块31,待附着架挂块38高于附墙挂块31后,附墙挂块31因自身重力下落;附着架30驱动装置放松后,使附着架挂块38下移至搭接于附墙挂块31上,让附着架30与附墙挂体29稳定连接;所述支架横梁36采用凳形,顶部设有坡度,使主钩受力更加稳定。
参照附图9所示,附墙挂耳28的截面为梯形,其两条平行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短边固定于墙面;梯形的两条腰线分别从所述短边的上下顶点向上、向下倾斜;附墙挂体29挂体空间的截面与附墙挂耳28的截面形状相同,相互配合安装,通过附墙挂耳28向上、向下倾斜的两条腰线将附墙挂体29卡紧固定。
参照附图10所示,附墙挂块31与双导槽之间的铰接机构包括挂块联杆34、挂块长轴64和挂块短轴65,其中挂块长轴64和挂块短轴65平行设置,挂块长轴64安装于双导槽顶部,挂块短轴65通过两个凸耳安装于附墙挂块31上;两个挂块联杆34平时且相对设置,其一端均通过挂块长轴64与双导槽顶部铰接,其另一端通过挂块短轴65与附墙挂块64铰接,使得附墙挂块31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采用附着装置27使操作平台上升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拆除最下方的附着装置27,将附墙挂耳28和附墙挂体29安装到新建已达到强度要求的上层结构上,并在同一直线上;
第二步:操作起重装置23使附着架30上升,附着架挂块38通过第一步中安装的附墙挂体29的附墙挂块31后,使附着架挂块38搭接在附墙挂块31上;
第三步:操作液压升降系统,微调平台结构竖直方向的位移,将每个附墙挂体锁销拔出;
第四步:操作平台升降机构,驱动平台上升;
第五步:在操作平台上升到指定位置时,在平台框架锁销口和附墙挂体29双导槽两侧壁上的锁销口对正后,插入附墙挂体锁销,使操作平台和附着装置27连为一体;
第六步:若继续上升,重复第一步和第四步操作。
采用附着装置27使操作平台下降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对应下层结构上安装附着装置27;
第二步:操作起重装置23,使附着架30上升,并抬起附墙挂体29上的附墙挂块31,继续操作起重装置23使附着架30下降,并使附着架30下部通过第一步中安装的附着装置27,使附着架30顶部的附着架挂块38搭接在第二个附着装置27的附墙挂块31上;
第三步:操作液压升降系统,使平台结构先上升一段距离,拔出每个附墙挂体锁销,操作平台升降机构使平台下降;
第四步:若继续下降,重复第一步至第三步操作。
参照附图13-14所示,升降装置由主升降机构4和副升降机构5组成。主升降机构4和副升降机构5均包括两个主钩钩体8、13,主升降机构4还包括液压系统;主钩钩体包括并列设置第一主钩和第二主钩,所述第一主钩和第二主钩结构相同,包括钩体6、连接组件和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外缸通过液压缸底座固定安装于操作平台框架底面,液压缸12的活塞杆外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钩体6连接;通过液压缸12的活塞杆的伸缩,控制所述钩体6与墙体上附着架30的支架横梁36的位置关系,进一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由控制液压缸带动平台框架上升或下降;所述液压系统位于操作平台框架内,其输出、输入油管分别与主升降机构4、副升降机构5的液压缸12连接;通过所述液压系统驱动主、副升降机构同步工作,实现平台的上升、下降动作;
主钩由钩体6、凸轮盘7、主钩钩体拉杆8、限位块9、u型调整卡10、销轴11、液压缸12,锁销15、锁销环16构成。本实施例中,钩体6为锻造件,外形为不规则三角形板:其底边为直边,用于与主钩钩体拉杆连接;一侧为斜边,其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度,钩体6在上升过程中,钩体斜面与支架横梁36相接触,迫使钩体向外产生旋转,实现主钩变位。且该斜边的下端有一延伸过底边的凸块,形成了挂钩。钩体6的中部上下排列有两个用于装配限位块9和凸轮盘7的内螺纹孔:一端有外螺纹的圆柱体限位块9通过上面的内螺纹孔固定安装在钩体上,用于限制凸轮盘7转动的极限位置;凸轮盘7通过下面的内螺纹孔与钩体之间活动连接。钩体下部是柱形的主钩钩体拉杆8,该拉杆的下部是一对带连接孔的耳片。带手柄的u型调整卡10由手柄和一对卡板组成,其外形如杈子,两个卡板之间的间距应满足安装拉杆耳片的需要,卡板中部均有连接孔,且该连接孔与耳片上的孔以及液压缸12的活塞杆上的孔,均为通孔,并且内径相同。依次从内到外将液压缸12的活塞杆、拉杆耳片和u型调整卡上的连接孔通过销轴11连接在一起,并使三者之间活动配合。凸轮盘7为一偏心的大半圆圆盘,在凸轮盘7的圆弧边上,有一锁孔;当凸轮盘向上旋转使其直边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度时,与凸轮盘7上的锁孔相对应的主钩钩体拉杆的一侧外表面上,水平固定二个圆环形锁销环16,该锁销环的内径大于锁销15的外径,两者之间为活动配合,并且该锁销环的圆心与凸轮盘的盘面相互垂直。如附图15所示,将锁销15置于锁销环16内,当锁销15的一端插入凸轮盘锁孔内时,可将凸轮盘7与钩体6的相对转动锁定;放开锁销15时,凸轮盘7在自重作用下自然下垂,可实现钩体6下降时整个钩体机构的变位。
液压缸12作为主钩的伸、缩元件,其外缸通过销轴与液压缸底座17连接,而液压缸底座17则固定安装于操作平台框架25底面,如附图1所示。
参照附图11所示,所述液压系统同主升降机构安装于平台框架25内,液压系统的输出、输入油管分别与主升降机构、副升降机构的液压缸12连接。液压系统的油箱42通过螺栓固定在平台框架25的底板上,电机43和集成了溢流阀、电磁换向阀、分流集流阀、平衡阀的油路集成块44分别安装在油箱42之上,液压泵安装于电机43的输出轴端。液压缸12用于操作平台的升、降控制动作。副升降机构的液压缸通过液压管41与主升降机构的液压系统连接,并使主、副升降机构的上升、下降动作同步。
参照附图12-12c所示,模板系统包括模板46及模板调整装置19。模板由钢模板47、模板主肋49、模板次肋50、模板上连接梁51、模板下连接梁52组成,模板次肋50焊接在钢模板47上,模板主肋49、模板上连接梁51、模板下连接梁52焊接在模板次肋50上,模板工字钢56与模板上连接梁51、模板下连接梁52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模板工字钢56通过模板挂耳63与模板调整装置19连接,模板调整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导轨支座53及横向滑动导轨55。竖向滑动导轨53与滑轨滑轮54焊接在一起,滑轮54放置在横向导轨55上,横向导轨55与平台焊接在一起,竖向滑动导轨位置可用锁销控制,其中,模板系统中各节点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当进行模板施工时,模板46在竖向导轨53上滑动,使模板46贴近建筑外墙,模板46到达建筑外墙后,调整伸缩杆48的长度,使得模板46直立与建筑外墙平行,此时模板可46在横向导轨55上进行横向移动,使得模板与模板紧密接触,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发生漏浆,模板与模板间采用螺栓连接,当模板施工完成后,脱开模板间的连接,把模板46后移到原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次模板施工。
参照附图15所示,防坠装置采用已公开专利《用于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的防坠装置及方法》中的结构。设备运动部分或高空升降平台在静止工况或上升工况时,爬升架与平台之间设置楔槽;楔块位于楔槽之内,油缸与液压系统电磁阀相连,并控制楔块的运动;控制器的短触杆与爬升架接触,感应施工平台的下降运动,当施工平台超速下降时,触杆快速转动偏离原位置,由于下降速度快,触杆来不及恢复到原位,爬升架的横杆会带动长触杆再次转动,通过开关触杆使触动式电源开关连通并使油缸回油接通,在油缸弹簧作用下楔块上移,紧紧顶住楔槽,从而对施工平台进行快速制动。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1.一种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附着装置、升降装置、防坠装置和模板系统;所述操作平台为空间桁架结构,通过附着装置固定于建筑物剪力墙或梁柱上;所述升降装置和防坠装置均安装于操作平台上,分别用于调整操作平台的高度和防止操作平台的意外坠落;
所述附着装置包括附墙机构、附着架和起重装置;所述附墙机构包括附墙挂耳和附墙挂体,附墙挂耳通过高强螺栓与建筑物剪力墙或梁柱固定连接;附墙挂体利用挂体空间与附墙挂耳连接,并通过附墙挂耳上的限位螺栓限制其左右移动;附墙挂体包括双导槽、附墙挂块和附墙挂体锁销,所述双导槽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附墙挂块铰接于所述双导槽的顶部,能够实现上下转动;所述附墙挂体锁销贯穿于所述双导槽两侧壁上的锁销口,在平台上升到指定位置时,穿过平台框架锁销口和双导槽两侧壁上的锁销口,使得操作平台与附墙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附着架采用以四个方钢为主体,由支架横梁和支架横杆连接成截面为方形的筒形结构,四个方钢分别和附墙机构的双导槽配合,能够在其内滑动;附着架挂块通过钢板焊接于附着架顶部的侧壁上;所述起重装置驱动附着架沿附墙挂体的双导槽上升,通过附着架挂块抬高附墙挂块,待附着架挂块高于附墙挂块后,附墙挂块因自身重力下落;附着架驱动装置放松后,使附着架挂块下移至搭接于附墙挂块上,让附着架与附墙挂体稳定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主升降机构和副升降机构,两个升降机构分别安装于同一个操作平台的两个不同平台节上;主、副升降机构均包括主钩钩体,主升降机构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主钩钩体包括并列设置第一主钩和第二主钩,所述第一主钩和第二主钩结构相同,包括钩体、连接组件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外缸通过液压缸底座固定安装于操作平台框架底面,液压缸的活塞杆外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钩体连接;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控制所述钩体与墙体上附着架的支架横梁的位置关系,进一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由控制液压缸带动平台框架上升或下降;所述液压系统位于操作平台框架内,其输出、输入油管分别与主升降机构、副升降机构的液压缸连接;通过所述液压系统驱动主、副升降机构同步工作,实现平台的上升、下降动作;
所述防坠装置包括制动器、控制器和支撑架,控制器通过支撑架固定于操作平台上,靠近附着架一侧,用于控制制动器的启动;制动器固定于操作平台的下端,并与附着架角柱接触;通过摩擦实现对操作平台下降的制动;
所述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和模板调整装置,模板调整装置包括双向导轨装置和伸缩杆;所述模板通过挂耳和伸缩杆的一端连接,伸缩安的另一端与双向导轨装置连接,通过改变伸缩杆的伸缩长度来控制模板的角度以方便模板施工;所述双向导轨装置,能够使得模板在其上沿横向和竖向双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采用三层结构,每层均由若干标准平台节和控制平台节拼接而成,相邻平台节之间通过节点扣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平台各层之间通过支柱支撑固定,收尾相连的支柱之间通过法兰盘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标准平台节为长方体桁架结构;所述控制平台节为一侧壁面开有矩形凹槽的长方体桁架结构,开有凹槽的壁面朝向建筑物墙体,所述附着装置安装于控制平台节的凹槽处;操作平台底面焊接有防滑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扣由u型槽钢及连接钢板组成,u型槽钢焊接在柱内壁上,u型槽钢与连接钢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待连接的梁焊接在连接钢板上,梁和梁连接同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挂耳的截面为梯形,其两条平行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短边固定于墙面;梯形的两条腰线分别从所述短边的上下顶点向上、向下倾斜;附墙挂体挂体空间的截面与附墙挂耳的截面形状相同,相互配合安装,通过附墙挂耳向上、向下倾斜的两条腰线将附墙挂体卡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挂块与双导槽之间的铰接机构包括挂块联杆、挂块长轴和挂块短轴,其中挂块长轴和挂块短轴平行设置,挂块长轴安装于双导槽顶部,挂块短轴通过两个凸耳安装于附墙挂块上;两个挂块联杆平时且相对设置,其一端均通过挂块长轴8与双导槽顶部铰接,其另一端通过挂块短轴与附墙挂块铰接,使得附墙挂块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的附着装置进行操作平台上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拆除最下方的附着装置,将附墙挂耳和附墙挂体安装到新建已达到强度要求的上层结构上,并在同一直线上;
第二步:操作起重装置使附着架上升,附着架挂块通过第一步中安装的附墙挂体的附墙挂块后,使附着架挂块搭接在附墙挂块上;
第三步:操作液压升降系统,微调平台结构竖直方向的位移,将每个附墙挂体锁销拔出;
第四步:操作平台升降机构,驱动平台上升;
第五步:在平台上升到指定位置时,在平台框架锁销口和附墙挂体双导槽两侧壁上的锁销口对正后,插入附墙挂体锁销,使平台和附墙机构连为一体;
第六步:若继续上升,重复第一步和第四步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电机、油路集成块和液压泵,所述油箱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平台框架上;所述电机和集成了溢流阀、电磁换向阀、分流集流阀、平衡阀的油路集成块分别安装在油箱之上;所述液压泵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端;所述副升降机构的液压缸通过液压管与主升降机构的液压系统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第一主钩和第二主钩的钩体为板状结构,钩体的底边与连接组件连接,其一侧为与水平面呈55度夹角的斜边,用于在钩体上升时实现钩体的变位,且该斜边的下端有一延伸出底边的凸块,形成了挂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第一主钩和第二主钩的连接组件包括凸轮盘、主钩钩体拉杆、限位块、u型调整卡、销轴、锁销和锁销环;所述限位块和凸轮盘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钩体的侧面;
所述主钩钩体拉杆的上端与钩体的底边连接,下端对称设置有一对带连接孔的耳片,装夹于所述活塞杆外端头的两侧;u型调整卡由手柄和截面为u形的卡板组成,所述手柄固定于u形卡板的底面,所述u形卡板的相对侧壁安装于主钩钩体拉杆的一对耳片的外侧,并在侧壁上均开有连接孔;通过销轴依次从内到外将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主钩钩体拉杆的耳片和u型调整卡的u形卡板连接在一起,使三者之间活动配合;
所述凸轮盘为一偏心的大半圆圆盘,在凸轮盘上靠近圆弧边上开有锁孔;当凸轮盘向上旋转使其直边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度时,与凸轮盘上的锁孔相对应位置的主钩钩体拉杆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有圆环形锁销环,锁销置于锁销环内,两者之间为活动配合,并且该锁销环的轴向与凸轮盘的盘面相互垂直,当凸轮盘上的锁孔与锁销环的轴向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时,人工将锁销的一端插入凸轮盘锁孔内,可将凸轮盘与钩体的相对转动锁定;人工放开锁销时,凸轮盘在自重作用下自然下垂,可实现钩体下降时整个钩体机构的变位。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附着式自升降高空滑模操作平台的升降装置上升操作平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操作所述液压系统,使第一主钩的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直到活塞杆上方的钩体挂入附着架的支架横梁上;
第二步:收缩所述第一主钩的液压缸,使与升降装置连接的平台框架在第一主钩的液压缸的拉动下上升;所述第二主钩亦随之上升,并使第二主钩的钩体自动挂入附着架上的同一支架横梁上;
第三步:若继续上升,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操作;在上升操作过程中双主钩的变位均通过钩体上部的斜面实现。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