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8  116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pc结构,英文全称precastconcrete)已在建筑领域被广泛应用,预制构件支撑体系作为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依旧普遍沿用全现浇结构的传统模板排架体系,该体系存在施工周期较长,同时对资源消耗较大的现象,无法体现预制装配式结构提升施工效率、节约资源,继而提高施工过程经济效应的目的和优势。

    因此,面对不同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需要相应的结构简单、高施工效率、安全的支撑结构,来完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的施工体系,来更好的契合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所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竖向的预制柱和横向的预制梁,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预制梁和预制柱的预制梁柱节点,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斜撑和钢模板,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预制柱和所述预制梁柱节点上,所述钢模板安装于所述预制梁和预制梁柱节点的连接处。

    较佳地,所述钢模板包括u型钢板和多个第一接驳器,所述u型钢板以开口向上的方式套设于所述预制梁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的连接处,其中一部分所述第一接驳器分别从所述u型钢板的两个侧壁与所述预制梁固定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接驳器分别从所述u型钢板的两个侧壁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预制梁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的连接处设有后浇段,所述u型钢板包覆于所述后浇段的外侧。

    较佳地,所述u型钢板的厚度为5mm。

    较佳地,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接驳器与所述预制柱以及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斜撑采用工字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预加工所述斜撑和所述钢模板;

    步骤2:在所述预制柱吊装前,在所述预制柱上预装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并将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预制柱上,吊装、坐浆、固定所述预制柱;

    步骤3:在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吊装前,在所述预制梁柱节点上安装所述钢模板,并吊装所述预制梁柱节点;

    步骤4:待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吊装、坐浆、固定之后,将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固定连接;

    步骤5:吊装所述预制梁,并将所述钢模板与所述预制梁固定连接;

    步骤6:在所述预制梁和预制梁柱节点的连接处浇筑后浇段,待所述后浇段以及楼板强度达到拆除要求后,拆除所述钢模板和/或所述斜撑。

    较佳地,若所述预制梁柱节点的三端或四端均需连接所述预制梁,则先连接对向的所述预制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通过钢模板实现预制梁的简易模板剪力式支撑,利用预制梁和预制梁柱节点之间后浇段本来就需要支设的模板,实现后浇段施工与结构支撑两种功能,构造简单,易于施工;

    2.施工过程中,预制梁的吊装与所述支撑结构可实现同步施工,从而提升了施工效率;

    3.钢模板和斜撑装卸方便,待施工结束后,钢模板及斜撑均可回收,并利用于相同尺寸或标准层的施工,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中:01-预制柱、02-预制梁、03-预制梁柱节点、11-u型钢板、12-第一接驳器、13-后浇段、21-斜撑、22-第二接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竖向的预制柱01和横向的预制梁0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预制梁02和预制柱01的预制梁柱节点03,具体地,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包括用于与所述预制柱01连接的竖向部和与用于与所述预制梁02连接的横向部;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斜撑21和钢模板,所述斜撑21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预制柱01和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上,具体地,所述斜撑21的一端连接所述预制柱01,另一端连接所述预制梁02连接的横向部;所述钢模板安装于所述预制梁02和预制梁柱节点03的连接处,具体地,所述钢模板用于连接并承载所述预制梁02和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的横向部。本发明中,通过后浇段钢模板受剪的形式支撑预制梁02,可在相应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施工过程中免去预制梁02下方排架支撑,从而提升施工效率和节约资源,同时与斜撑21相配合为所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提供足够的支撑,构造简单,易于施工。

    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述钢模板包括u型钢板11和多个第一接驳器12,具体地,所述u型钢板11的厚度为5mm,所述u型钢板11以开口向上的方式套设于所述预制梁02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的连接处,其中一部分所述第一接驳器12分别从所述u型钢板11的两个侧壁与所述预制梁02固定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接驳器12分别从所述u型钢板11的两个侧壁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驳器12的数量为8个,每四个分布于所述u型钢板11的同一侧的侧壁上,位于同一侧的四个第一接驳器12中两个用于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连接,另外两个用于与所述预制梁02连接,以实现牢固连接,并提供足够支撑。

    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预制梁02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的连接处设有后浇段13,所述u型钢板11包覆于所述后浇段13的外侧。具体地,所述u型钢板11一方面能够实现对预制梁02的简易模板剪力式支撑,另一方面可以作为预制梁02和预制梁柱节点03之间后浇段13的模板,从而实现后浇段13施工与结构支撑两种功能。

    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斜撑21采用工字钢,所述斜撑2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接驳器22与所述预制柱01以及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的横向部固定连接,进一步支撑所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驳器12和第二接驳器22均可采用螺栓,以实现连接固定的作用。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预加工所述斜撑21和所述钢模板,具体地,根据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斜撑21工字钢大小、u型钢板11大小、接驳器螺栓组大小,并由厂家加工;

    步骤2:在所述预制柱01吊装前,在所述预制柱01上预装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并将所述斜撑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预制柱01上,吊装、坐浆、固定所述预制柱01,在某些工程中,因预制柱01吊装前为平躺状态,如无法安装,可在预制梁柱节点03吊装、固定之后再安装预制梁柱节点03;

    步骤3:在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吊装前,在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上安装所述钢模板,并吊装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

    步骤4:待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吊装、坐浆、固定之后,将所述斜撑21的另一端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固定连接;

    步骤5:吊装所述预制梁02,并将所述钢模板与所述预制梁02固定连接,较佳地,若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的三端或四端均需连接所述预制梁02,则先连接对向的所述预制梁02,以保持平衡;

    步骤6:在所述预制梁02和预制梁柱节点03的连接处浇筑后浇段13,待所述后浇段13以及楼板强度达到拆除要求后,拆除所述钢模板和/或所述斜撑21。拆除的钢模板及斜撑21均可回收,并利用于相同尺寸或标准层的施工,大大节约了资源。

    上述施工方法中,预制梁02的吊装与所述支撑结构可实现同步施工,从而提升了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竖向的预制柱01和横向的预制梁0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预制梁02和预制柱01的预制梁柱节点03,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斜撑21和钢模板,所述斜撑21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预制柱01和所述预制梁柱节点03上,所述钢模板安装于所述预制梁02和预制梁柱节点03的连接处。本发明通过钢模板实现预制梁02的简易模板剪力式支撑,利用预制梁02和预制梁柱节点03之间后浇段13本来就需要支设的模板,实现后浇段13施工与结构支撑两种功能,同时可实现预制梁02吊装和预制梁02支撑结构的同步施工,从而提升施工效率;另外,待施工结束后,钢模板及斜撑21可回收,并利用于相同尺寸或标准层的施工,节约了资源。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所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竖向的预制柱和横向的预制梁,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预制梁和预制柱的预制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斜撑和钢模板,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预制柱和所述预制梁柱节点上,所述钢模板安装于所述预制梁和预制梁柱节点的连接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包括u型钢板和多个第一接驳器,所述u型钢板以开口向上的方式套设于所述预制梁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的连接处,其中一部分所述第一接驳器分别从所述u型钢板的两个侧壁与所述预制梁固定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接驳器分别从所述u型钢板的两个侧壁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的连接处设有后浇段,所述u型钢板包覆于所述后浇段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板的厚度为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接驳器与所述预制柱以及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采用工字钢。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预加工所述斜撑和所述钢模板;

    步骤2:在所述预制柱吊装前,在所述预制柱上预装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并将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预制柱上,吊装、坐浆、固定所述预制柱;

    步骤3:在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吊装前,在所述预制梁柱节点上安装所述钢模板,并吊装所述预制梁柱节点;

    步骤4:待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吊装、坐浆、固定之后,将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预制梁柱节点固定连接;

    步骤5:吊装所述预制梁,并将所述钢模板与所述预制梁固定连接;

    步骤6:在所述预制梁和预制梁柱节点的连接处浇筑后浇段,待所述后浇段以及楼板强度达到拆除要求后,拆除所述钢模板和/或所述斜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制梁柱节点的三端或四端均需连接所述预制梁,则先连接对向的所述预制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竖向的预制柱和横向的预制梁,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预制梁和预制柱的预制梁柱节点,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斜撑和钢模板,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预制柱和所述预制梁柱节点上,所述钢模板安装于所述预制梁和预制梁柱节点的连接处。本发明通过钢模板实现预制梁的简易模板剪力式支撑,利用预制梁和预制梁柱节点之间后浇段本来就需要支设的模板,实现后浇段施工与结构支撑两种功能,同时可实现预制梁吊装和预制梁支撑结构的同步施工,从而提升施工效率;另外,待施工结束后,钢模板及斜撑可回收,并利用于相同尺寸或标准层的施工,节约了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马跃强;陆文清;王祺国;张纬伦;陆冬兴;郁琪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28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