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14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碳化硅浆料在研磨除杂烘干后呈板块状,类似于干涸的河床上的板结的表皮。实际生产碳化硅产品用到的都是碳化硅粉末。因此需要将板块状的碳化硅破碎成微粉。现有技术通过粉碎机将碳化硅磨成粉状,并利用负压风机将粉碎后的碳化硅吸入过滤布袋中,对碳化硅进行收集,并将空气排出。碳化硅粉的气流对过滤布袋造成的冲击很大,会产生非常大的粉尘,这些粉尘十分影响现场环境,同时粉尘通过缝隙进入负压风机的叶片以及轴承等位置,会严重影响负压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扬尘少、对风机磨损小的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

    一种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包括粉碎机、第一引流管、微粉收集装置、第二引流管、负压风机、第三引流管、微粉回收装置,所述粉碎机的出口与第一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引流管的第二端与微粉收集装置的上端连通,微粉收集装置的顶部与第二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引流管的第二端与负压风机的进风口连通,负压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三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三引流管的第二端与微粉回收装置的上端连通,所述微粉收集装置包括微粉收集仓、隔离盖板、支撑骨架、隔离网,所述所述微粉收集仓的顶部与第二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微粉收集仓的上端呈圆筒状,微粉收集仓的下端呈锥状,微粉收集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隔离盖板位于微粉收集仓的上端,隔离盖板与微粉收集仓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将微粉收集仓分成两个独立的腔室,隔离盖板上分布若干导流孔,以使气体通过,支撑骨架的上端与导流孔的边沿固定连接,隔离网覆盖在支撑骨架上,所述第一引流管的第二端的出口位于隔离盖板的下端,以通过隔离网将进入微粉收集仓的碳化硅粉末与气体分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出口方向在微粉收集仓的切线方向上,以对碳化硅微粉进行旋风分离。

    优选的,所述微粉收集装置还包括大颗粒分离装置,以将碳化硅微粉中的大颗粒分离,所述大颗粒分离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振动分离筛,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与微粉收集仓的出料口连通,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振动分离晒的顶部连通,以通过振动分离筛将碳化硅微粉中的大颗粒分离。

    优选的,所述微粉收集装置还包括微粉辅助下料装置,以将粘附在微粉收集仓侧壁的碳化硅滑落下去,所述辅助下料装置包括固定环、振动电机,所述固定环与微粉收集仓的下端套设连接,振动电机与固定环固定连接,以通过振动电机使微粉收集仓振动,从而将粘附在微粉收集仓上的碳化硅振落。

    优选的,所述所述支撑骨架的上端设有外翻边,支撑骨架利用过外翻边与隔离盖板搭接。

    优选的,所述外翻边和支撑骨架上设有若干螺纹孔,外界的螺钉穿过螺纹孔将外翻边与支撑骨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粉回收装置包括分流管、过滤布袋,所述分流管的一侧与第三引流管的第二端连通,分流管的下端设有出风口,过滤布袋的上端与分流管的出风口连通,过滤布袋的下端密闭。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包括粉碎机、第一引流管、微粉收集装置、第二引流管、负压风机、第三引流管、微粉回收装置,所述粉碎机的出口与第一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引流管的第二端与微粉收集装置的上端连通,微粉收集装置的顶部与第二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引流管的第二端与负压风机的进风口连通,负压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三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三引流管的第二端与微粉回收装置的上端连通,所述微粉收集装置包括微粉收集仓、隔离盖板、支撑骨架、隔离网,所述所述微粉收集仓的顶部与第二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微粉收集仓的上端呈圆筒状,微粉收集仓的下端呈锥状,微粉收集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隔离盖板位于微粉收集仓的上端,隔离盖板与微粉收集仓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将微粉收集仓分成两个独立的腔室,隔离盖板上分布若干导流孔,以使气体通过,支撑骨架的上端与导流孔的边沿固定连接,隔离网覆盖在支撑骨架上,所述第一引流管的第二端的出口位于隔离盖板的下端,以通过隔离网将进入微粉收集仓的碳化硅粉末与气体分离。碳化硅块在被粉碎后先进入微粉收集装置。微粉收集装置采用封闭式结构,不会使大量的碳化硅微粉以粉尘的形式扩散而出,优化了作业环境。经过微粉收集装置的分离,进入负压风机中的碳化硅微粉数量大大降低,从而有效降低了对负压风机的磨损,延长了负压风机的使用寿命。且对过滤布袋的冲击较小,延长了过滤布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10、粉碎机20、第一引流管30、微粉收集装置40、微粉收集仓401、隔离盖板402、支撑骨架403、外翻边4031、隔离网404、大颗粒分离装置405、螺旋输送机4051、振动分离筛4052、辅助下料装置406、固定环4061、振动电机4062、第二引流管50、负压风机60、第三引流管70、微粉回收装置80、分流管801、过滤布袋8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请参看图1至图4,一种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10包括粉碎机20、第一引流管30、微粉收集装置40、第二引流管50、负压风机60、第三引流管70、微粉回收装置80,所述粉碎机20的出口与第一引流管30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引流管30的第二端与微粉收集装置40的上端连通,微粉收集装置40的顶部与第二引流管50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引流管50的第二端与负压风机60的进风口连通,负压风机60的出风口与第三引流管70的第一端连通,第三引流管70的第二端与微粉回收装置80的上端连通,所述微粉收集装置40包括微粉收集仓401、隔离盖板402、支撑骨架403、隔离网404,所述所述微粉收集仓401的顶部与第二引流管50的第一端连通,微粉收集仓401的上端呈圆筒状,微粉收集仓401的下端呈锥状,微粉收集仓40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隔离盖板402位于微粉收集仓401的上端,隔离盖板402与微粉收集仓401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将微粉收集仓401分成两个独立的腔室,隔离盖板402上分布若干导流孔,以使气体通过,支撑骨架403的上端与导流孔的边沿固定连接,隔离网404覆盖在支撑骨架403上,所述第一引流管30的第二端的出口位于隔离盖板402的下端,以通过隔离网404将进入微粉收集仓401的碳化硅粉末与气体分离。

    本发明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10通过设置微粉收集装置40收集粉碎后的碳化硅微粉。由于粉碎后的碳化硅微粉先进入微粉收集装置40再进入负压风机60,进入负压风机60的空气中的碳化硅微粉的密度大大降低,从而减小了碳化硅微粉对负压风机60的损伤。同时,微粉收集装置40采用全封闭结构,有效阻碍了碳化硅微粉向空气中扩散,从而提高了碳化硅微粉的成品率,降低了空气中的碳化硅微粉的含量,优化了作业环境。微粉收集装置40中设有支撑骨架403和隔离网404,使得微粉收集仓401内的上下两个腔室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减少了单位面积上的微粉的数量,从而使气体更容易透过隔离网404,防止碳化硅微粉发生拥堵,造成隔离网404损坏,或者减少隔离网404使用寿命。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隔离网404为纺织品,而非金属制品,以防止碳化硅二次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流管30的出口方向在微粉收集仓401的切线方向上,以对碳化硅微粉进行旋风分离。

    通过旋风分离,较重的碳化硅微粉沿着微粉收集仓401的侧壁螺旋向下至微粉收集仓401的底部。少量碳化硅微粉以及气体先通过隔离网404进行分离,再通过顶部的出气口进入负压风机60,进而经过微粉回收装置80的回收,碳化硅被二次分离。如此,大大缓解了微粉收集仓401内的隔离网404的分离压力,提高了分离效率,延长了隔离网404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微粉收集装置40还包括大颗粒分离装置405,以将碳化硅微粉中的大颗粒分离,所述大颗粒分离装置405包括螺旋输送机4051、振动分离筛4052,所述螺旋输送机4051的进料口与微粉收集仓401的出料口连通,螺旋输送机4051的出料口与振动分离晒的顶部连通,以通过振动分离筛4052将碳化硅微粉中的大颗粒分离。

    微量未被粉碎的碳化硅大颗粒会对后续碳化硅系列产品的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大颗粒分离装置405的分离,将这些微量大颗粒与微粉分离,从而能够提升碳化硅的品质。

    进一步的,所述微粉收集装置40还包括微粉辅助下料装置406,以将粘附在微粉收集仓401侧壁的碳化硅滑落下去,所述辅助下料装置406包括固定环4061、振动电机4062,所述固定环4061与微粉收集仓401的下端套设连接,振动电机4062与固定环4061固定连接,以通过振动电机4062使微粉收集仓401振动,从而将粘附在微粉收集仓401上的碳化硅振落。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支撑骨架403的上端设有外翻边4031,支撑骨架403利用过外翻边4031与隔离盖板402搭接。

    如此,便于更换支撑骨架403,给微粉收集装置40的检修带来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外翻边4031和支撑骨架403上设有若干螺纹孔,外界的螺钉穿过螺纹孔将外翻边4031与支撑骨架403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粉回收装置80包括分流管801、过滤布袋802,所述分流管801的一侧与第三引流管70的第二端连通,分流管801的下端设有出风口,过滤布袋802的上端与分流管801的出风口连通,过滤布袋802的下端密闭。

    混杂少量碳化硅微粉的混合气体在进入过滤布袋802后,碳化硅微粉被过滤布袋802阻挡,气体从过滤布袋802的孔隙出去。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过滤布袋802的底部开口,通过打结或捆扎的形式将过滤布袋802的底部密封。当碳化硅微粉积攒较多时,将结扣打开,使碳化硅微粉从布袋中流出即可。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粉收集仓401、第一引流管30、第二引流管50、第三引流管70的内壁均设有碳化硅陶瓷层,以防止碳化硅受到二次污染。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机、第一引流管、微粉收集装置、第二引流管、负压风机、第三引流管、微粉回收装置,所述粉碎机的出口与第一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引流管的第二端与微粉收集装置的上端连通,微粉收集装置的顶部与第二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引流管的第二端与负压风机的进风口连通,负压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三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三引流管的第二端与微粉回收装置的上端连通,所述微粉收集装置包括微粉收集仓、隔离盖板、支撑骨架、隔离网,所述所述微粉收集仓的顶部与第二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微粉收集仓的上端呈圆筒状,微粉收集仓的下端呈锥状,微粉收集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隔离盖板位于微粉收集仓的上端,隔离盖板与微粉收集仓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将微粉收集仓分成两个独立的腔室,隔离盖板上分布若干导流孔,以使气体通过,支撑骨架的上端与导流孔的边沿固定连接,隔离网覆盖在支撑骨架上,所述第一引流管的第二端的出口位于隔离盖板的下端,以通过隔离网将进入微粉收集仓的碳化硅粉末与气体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出口方向在微粉收集仓的切线方向上,以对碳化硅微粉进行旋风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收集装置还包括大颗粒分离装置,以将碳化硅微粉中的大颗粒分离,所述大颗粒分离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振动分离筛,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与微粉收集仓的出料口连通,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振动分离晒的顶部连通,以通过振动分离筛将碳化硅微粉中的大颗粒分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收集装置还包括微粉辅助下料装置,以将粘附在微粉收集仓侧壁的碳化硅滑落下去,所述辅助下料装置包括固定环、振动电机,所述固定环与微粉收集仓的下端套设连接,振动电机与固定环固定连接,以通过振动电机使微粉收集仓振动,从而将粘附在微粉收集仓上的碳化硅振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支撑骨架的上端设有外翻边,支撑骨架利用过外翻边与隔离盖板搭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边和支撑骨架上设有若干螺纹孔,外界的螺钉穿过螺纹孔将外翻边与支撑骨架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回收装置包括分流管、过滤布袋,所述分流管的一侧与第三引流管的第二端连通,分流管的下端设有出风口,过滤布袋的上端与分流管的出风口连通,过滤布袋的下端密闭。

    技术总结
    碳化硅干料微粉加工装置包括粉碎机、第一引流管、微粉收集装置、第二引流管、负压风机、第三引流管、微粉回收装置,粉碎机的出口与第一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引流管的第二端与微粉收集装置的上端连通,微粉收集装置的顶部与第二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引流管的第二端与负压风机的进风口连通,负压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三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三引流管的第二端与微粉回收装置的上端连通,微粉收集装置包括微粉收集仓、隔离盖板、支撑骨架、隔离网,所述所述微粉收集仓的顶部与第二引流管的第一端连通,隔离盖板位于微粉收集仓的上端,隔离盖板与微粉收集仓的侧壁固定连接,支撑骨架的上端与导流孔的边沿固定连接,隔离网覆盖在支撑骨架上。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北方高科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28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