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89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设备领域,特别的,是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碳纤维加固包括碳纤维加固和碳纤维板加固两种,碳纤维材料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使用,随着我过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碳纤维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继加大混凝土截面、粘钢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碳素纤维加固材料是高强度碳纤维单向排列,用微量的树脂浸渗后作为混凝土的修复补强材料,其抗拉强度大约是钢筋的10倍,通过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材料(单向连续纤维);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沿受拉方向或垂直于裂缝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粘贴材料与原有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裂或抗剪能力,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延伸性。

    但是现有的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在加固基层浇筑混凝土,主要是通过防水板与止水钢板来实现防水功能,而基层混凝土处于低处,防水板虽具有防水功能,但是若低处的排水功能不好,防水板长期浸泡在水中高强度受潮损坏,导致止水钢板渗水造成连接位置松懈,使得止水钢板脱离防护层上,此时碳纤维防护加固布的防水性能便大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在加固基层浇筑混凝土,主要是通过防水板与止水钢板来实现防水功能,而基层混凝土处于低处,防水板虽具有防水功能,但是若低处的排水功能不好,防水板长期浸泡在水中高强度受潮损坏,导致止水钢板渗水造成连接位置松懈,使得止水钢板脱离防护层上,此时碳纤维防护加固布的防水性能便大大下降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其结构包括防水板、加强机构、止水钢板、混凝土基层、碳纤维加固布,所述混凝土基层的表面包裹有碳纤维加固布,所述止水钢板与防水板之间用加强机构连接,所述加强机构穿过止水钢板将止水钢板固定在碳纤维加固布的表面,所述加强机构包括吸盘、连接轴、中空轴体、嵌接件,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有吸盘,并通过吸盘与防水板固定,所述连接轴为空心状,其内部贯穿有中空轴体,所述中空轴体相对于吸盘的一端设有嵌接件,所述嵌接件穿过止水钢板与碳纤维加固布固定在一起,所述中空轴体的内部设有分离装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嵌接件包括分流腔、伸缩边层、连接吸盘、实心块,所述实心块的两侧设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的底部与连接吸盘之间设有伸缩边层,所述连接吸盘与碳纤维加固布固定在一起,所述实心块与连接吸盘焊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伸缩边层为橡胶材质,在往分流腔填充液体时,伸缩边层可沿着止水钢板内侧扩张。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分流腔与中空轴体相连通,所述中空轴体相对止水钢板的一端与防水板配合。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移动轮、分离网层、安装边框、活动腔、伸缩触头,所述移动轮上设有伸缩触头,且伸缩触头暴露在中空轴体内,所述移动轮设在活动腔中,所述分离网层的边沿固定有安装边框,所述安装边框与移动轮机械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分离网层分布在中空轴体中,实现中空轴体中的水体过滤。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活动腔中设置有弹簧与防护胶罩,所述弹簧固定在防护胶罩的内部,所述防护胶罩与移动轮接触配合,所述弹簧与防护胶罩均设有两个以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移动轮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安装边框的两侧,并沿着活动腔做顺时针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防水板与止水钢板设有加强机构,加强机构设置的吸盘与嵌接件分别固定于防水板与止水钢板,在吸盘与嵌接件之间有中空轴体,当防水板长期浸泡在水中发生损坏时,吸盘连接防水板的位置分离,此时液体便会流入到中空轴体中,液体流入到分流腔中充满整个分流腔,从而伸缩边层被迫打开,而随着不断被撑大的伸缩边层,提高嵌接件对止水钢板的固定性能,随着被液体挤压的实心块与连接吸盘,在防水板发生损坏下更加牢固的将止水钢板固定在碳纤维加固布的表面,维持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的加固防水性。

    2、本发明在中空轴体中设置有分离装置,其中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的分离网层配合移动轮沿着中空轴体进行旋转,在中空轴体内不断输入的液体进行有效过滤,将水中的杂质过滤,避免填充在分流腔内造成杂质残留而无法使伸缩边层有效复位。

    3、本发明在活动腔中设置有若干个防护胶罩与弹簧,在移动轮沿着活动腔进行顺时针移动的过程中,移动轮的圆周面与防护胶罩接触,随着不断的挤压防护胶罩与弹簧,使得在移动轮转向中,带动分离网层抖动,提高过滤效果的同时防止网孔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嵌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嵌接件的底部扩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活动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水板1、加强机构2、止水钢板3、混凝土基层4、碳纤维加固布5、吸盘21、连接轴22、中空轴体23、嵌接件24、分离装置231、分流腔24a、伸缩边层24b、连接吸盘24c、实心块24d、移动轮31a、分离网层31b、安装边框31c、活动腔31d、伸缩触头32e、弹簧1d1、防护胶罩1d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其结构包括防水板1、加强机构2、止水钢板3、混凝土基层4、碳纤维加固布5,所述混凝土基层4的表面包裹有碳纤维加固布5,所述止水钢板3与防水板1之间用加强机构2连接,所述加强机构2穿过止水钢板3将止水钢板3固定在碳纤维加固布5的表面,所述加强机构2包括吸盘21、连接轴22、中空轴体23、嵌接件24,所述连接轴22的一端设有吸盘21,并通过吸盘21与防水板1固定,所述连接轴22为空心状,其内部贯穿有中空轴体23,所述中空轴体23相对于吸盘21的一端设有嵌接件24,所述嵌接件24穿过止水钢板3与碳纤维加固布5固定在一起,所述中空轴体23的内部设有分离装置231,所述嵌接件24包括分流腔24a、伸缩边层24b、连接吸盘24c、实心块24d,所述实心块24d的两侧设有分流腔24a,所述分流腔24a的底部与连接吸盘24c之间设有伸缩边层24b,所述连接吸盘24c与碳纤维加固布5固定在一起,所述实心块24d与连接吸盘24c焊接,所述伸缩边层24b为橡胶材质,在往分流腔24a填充液体时,伸缩边层24b可沿着止水钢板3内侧扩张,所述分流腔24a与中空轴体23相连通,所述中空轴体23相对止水钢板3的一端与防水板1配合,所述分离装置231包括移动轮31a、分离网层31b、安装边框31c、活动腔31d、伸缩触头32e,所述移动轮31a上设有伸缩触头32e,且伸缩触头32e暴露在中空轴体23内,所述移动轮31a设在活动腔31d中,所述分离网层31b的边沿固定有安装边框31c,所述安装边框31c与移动轮31a机械连接,所述分离网层31b分布在中空轴体23中,实现中空轴体23中的水体过滤,所述活动腔31d中设置有弹簧1d1与防护胶罩1d2,所述弹簧1d1固定在防护胶罩1d2的内部,所述防护胶罩1d2与移动轮31a接触配合,所述弹簧1d1与防护胶罩1d2均设有两个以上,所述移动轮31a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安装边框31c的两侧,并沿着活动腔31d做顺时针运动。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在防水板1与止水钢板3设有加强机构2,加强机构2设置的吸盘21与嵌接件24分别固定于防水板1与止水钢板3,在吸盘21与嵌接件24之间有中空轴体23,当防水板1长期浸泡在水中发生损坏时,吸盘21连接防水板1的位置分离或者连接处密封性下降,此时液体便会流入到中空轴体23中,液体流入到分流腔中充满整个分流腔24a,从而伸缩边层24b被迫打开,而随着不断被撑大的伸缩边层24b,提高嵌接件24对止水钢板3的固定性能,随着被液体挤压的实心块24d与连接吸盘24c,在防水板1发生损坏下,由于液体的抵触,使得止水钢板3更加牢固的固定在碳纤维加固布5表面,防止止水钢板3脱离碳纤维加固布5,维持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的加固防水性;

    在中空轴体23输入液体时,在混凝土基层中的水体成分较杂,杂质颇多,因此,为了防止伸缩边层24b复位困难,因此,在中空轴体23的内部设有分离装置231,该分离装置231利用分离网层31b可有效过滤掉水体中的杂质,使流入到分流腔24a中的液体纯度佳,这样在中空轴体23中排液时,不会出现分流腔24a杂质残留,而在分离网层31b过滤的过程中,其中分离网层31b的边沿用安装边框31c与移动轮31a固定在一起,液体流入时触动暴露在中空轴体23的伸缩触头32e,该伸缩触头32e与移动轮31a的驱动端采用电性连接,在伸缩触头32e挤压时,伸缩触头32e启动移动轮31a,移动轮31a沿着活动腔31d进行顺时针移动,移动中,在活动腔31d内部的若干个防护胶罩1d2均匀分布,其中,两个移动轮31a关于分离网层对称分布,而一侧的移动轮31a初始状态下刚好挤压到防护胶罩1d2,而另一侧的移动轮31a而介于两个防护胶罩1d2之间,从而使分离网层31b在旋转中还具有抖动效果,实现具有旋转效果的分离网层31b可降低液体对网层的冲击力,同时,在旋转中产生的抖动,可提高分离网层31b的过滤效果,避免网孔堵塞。

    本发明移动轮31a的内部设有旋转电机,其中旋转电机的信号连通端与伸缩触头32e相连通,当伸缩触头32e受到液体压缩时,与旋转电机的信号接触,从而实现旋转电机的信号接通,实现移动轮31a的有效启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防水板(1)、加强机构(2)、止水钢板(3)、混凝土基层(4)、碳纤维加固布(5),所述混凝土基层(4)的表面包裹有碳纤维加固布(5),所述止水钢板(3)与防水板(1)之间用加强机构(2)连接,所述加强机构(2)穿过止水钢板(3)将止水钢板(3)固定在碳纤维加固布(5)的表面,所述加强机构(2)包括吸盘(21)、连接轴(22)、中空轴体(23)、嵌接件(24),所述连接轴(22)的一端设有吸盘(21),并通过吸盘(21)与防水板(1)固定,所述连接轴(22)为空心状,其内部贯穿有中空轴体(23),所述中空轴体(23)相对于吸盘(21)的一端设有嵌接件(24),所述嵌接件(24)穿过止水钢板(3)与碳纤维加固布(5)固定在一起,所述中空轴体(23)的内部设有分离装置(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接件(24)包括分流腔(24a)、伸缩边层(24b)、连接吸盘(24c)、实心块(24d),所述实心块(24d)的两侧设有分流腔(24a),所述分流腔(24a)的底部与连接吸盘(24c)之间设有伸缩边层(24b),所述连接吸盘(24c)与碳纤维加固布(5)固定在一起,所述实心块(24d)与连接吸盘(24c)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边层(24b)为橡胶材质,在往分流腔(24a)填充液体时,伸缩边层(24b)可沿着止水钢板(3)内侧扩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腔(24a)与中空轴体(23)相连通,所述中空轴体(23)相对止水钢板(3)的一端与防水板(1)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231)包括移动轮(31a)、分离网层(31b)、安装边框(31c)、活动腔(31d)、伸缩触头(32e),所述移动轮(31a)上设有伸缩触头(32e),且伸缩触头(32e)暴露在中空轴体(23)内,所述移动轮(31a)设在活动腔(31d)中,所述分离网层(31b)的边沿固定有安装边框(31c),所述安装边框(31c)与移动轮(31a)机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网层(31b)分布在中空轴体(23)中,实现中空轴体(23)中的水体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31d)中设置有弹簧(1d1)与防护胶罩(1d2),所述弹簧(1d1)固定在防护胶罩(1d2)的内部,所述防护胶罩(1d2)与移动轮(31a)接触配合,所述弹簧(1d1)与防护胶罩(1d2)均设有两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31a)设有两个,对称分布在安装边框(31c)的两侧,并沿着活动腔(31d)做顺时针运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碳纤维加固防水结构,其结构包括防水板、加强机构、止水钢板、混凝土基层、碳纤维加固布,混凝土基层的表面包裹有碳纤维加固布,止水钢板与防水板之间用加强机构连接,加强机构穿过止水钢板将止水钢板固定在碳纤维加固布的表面,加强机构包括吸盘、连接轴、中空轴体、嵌接件,连接轴的一端设有吸盘,并通过吸盘与防水板固定,连接轴为空心状,本发明在中空轴体中设置有分离装置,其中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的分离网层配合移动轮沿着中空轴体进行旋转,在中空轴体内不断输入的液体进行有效过滤,将水中的杂质过滤,避免填充在分流腔内造成杂质残留而无法使伸缩边层有效复位。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冬杰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28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