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风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新鲜茶叶需要经过各道工序,然后制成半成品茶或成品茶,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茶叶中的杂质去除,但是现有的风选装置存在除杂的效率低,且不能对茶叶进行分级保存,并且茶叶中灰尘无法清除干净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除杂效率低,且风选后的茶叶不能分级保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包括风选箱,所述风选箱上端活动连接有上盖,所述风选箱下端从左往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除杂口,所述风选箱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脚,所述风选箱右端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机,所述风选箱右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离心风机间设置有风管,所述上盖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转动连接有永磁滚筒,所述进料口内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导向板,所述上盖上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料口,所述进料筒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料口,所述进料筒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进料筒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转动轴间设置有皮带,所述风选箱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正极,所述风选箱前端内壁固定连接有负极,所述风选箱内转动连接有传送辊,所述风选箱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传送辊和第二电机后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链轮,所述链轮和另一链轮外侧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风选箱左右两端内侧均开设有前后对称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和另一相对应的导向块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端开设有半圆槽。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导向槽底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和第一磁铁为磁性连接,所述导向块和导向槽为“t”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导向板为倾斜的设计,且导向板靠近进料口中心的一侧低于导向板的另一侧,所述永磁滚筒安装在导向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上盖四周均开设有上榫眼,所述风选箱四周均开设有与上榫眼相对应的下榫眼,所述上榫眼和下榫眼内卡合连接有榫头,所述榫头上开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通孔,所述下榫眼中间的长度小于下榫眼上下两端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风选箱下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和另一滑动块下端固定连接有杂物箱,所述杂物箱和除杂口上下对齐,且杂物箱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除杂口的长度和宽度。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和下料口上下对齐,所述下料口下端往进料口内延伸。
优选的,所述正极和负极前后对齐,且正极和负极安装在传送辊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传送辊设置有多个,且传送辊和相邻的另一传送辊间的距离从左往右依次递减。
优选的,所述传送辊和半圆槽一一对应,且传送辊和半圆槽为同心圆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通过不同传送辊间的不同间距,对茶叶进行分级,便于将茶叶分类保存,提高风选的效率,且通过限位板的设计,对茶叶进行限位,保证传送辊对茶叶的正常作用;
2、该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通过永磁滚筒的设计,对茶叶中的磁性杂质进行吸附,且配合正极和负极的使用,利用静电场使茶叶中的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然后从杂物箱统一收集,便于杂质的处理;
3、该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通过导向槽和导向块的配合使用,便于限位板的拆装,且通过上榫眼、下榫眼和榫头的设计,有效提高风选箱和上盖间连接的牢固性,且便于上盖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去掉进料筒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选箱;2、上盖;3、第一出料口;4、第二出料口;5、除杂口;6、支撑脚;7、离心风机;8、进风口;9、风管;10、进料口;11、永磁滚筒;12、导向板;13、支撑杆;14、进料筒;15、下料口;16、加料口;17、转动轴;18、螺旋叶片;19、第一电机;20、皮带;21、正极;22、负极;23、传送辊;24、第二电机;25、链轮;26、链条;27、导向槽;28、导向块;29、限位板;30、半圆槽;31、第一磁铁;32、第二磁铁;33、出料管;34、上榫眼;35、下榫眼;36、榫头;37、通孔;38、滑动槽;39、滑动块;40、杂物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包括风选箱1、上盖2、第一出料口3、第二出料口4、除杂口5、支撑脚6、离心风机7、进风口8、风管9、进料口10、永磁滚筒11、导向板12、支撑杆13、进料筒14、下料口15、加料口16、转动轴17、螺旋叶片18、第一电机19、皮带20、正极21、负极22、传送辊23、第二电机24、链轮25、链条26、导向槽27、导向块28、限位板29、半圆槽30、第一磁铁31、第二磁铁32、出料管33、上榫眼34、下榫眼35、榫头36、通孔37、滑动槽38、滑动块39和杂物箱40,风选箱1上端活动连接有上盖2,风选箱1下端从左往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出料口3、第二出料口4和除杂口5,风选箱1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脚6,风选箱1右端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机7,风选箱1右端开设有进风口8,进风口8和离心风机7间设置有风管9,上盖2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内转动连接有永磁滚筒11,进料口10内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导向板12,上盖2上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杆13,支撑杆13内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筒14,进料筒14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料口15,进料筒14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料口16,进料筒14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7,转动轴17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8,进料筒14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9,第一电机19和转动轴17间设置有皮带20,风选箱1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正极21,风选箱1前端内壁固定连接有负极22,风选箱1内转动连接有传送辊23,风选箱1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4,传送辊23和第二电机24后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链轮25,链轮25和另一链轮25外侧啮合连接有链条26,风选箱1左右两端内侧均开设有前后对称设置的导向槽27,导向槽27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28,导向块28和另一相对应的导向块28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9,限位板29下端开设有半圆槽30;
进一步的,导向块28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31,导向槽27底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32,第二磁铁32和第一磁铁31为磁性连接,导向块28和导向槽27为“t”型结构,通过第二磁铁32和第一磁铁31的配合使用,有效确保导向块28在导向槽27内位置的牢固性,且便于导向块28的拆装;
进一步的,第一出料口3和第二出料口4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料管33,出料管33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导向板12为倾斜的设计,且导向板12靠近进料口10中心的一侧低于导向板12的另一侧,永磁滚筒11安装在导向板12的下方,通过出料管33的使用,便于茶叶的收集,且通过导向板12,使茶叶全部经过永磁滚筒11,从而对茶叶中的磁性杂质进行吸附;
进一步的,上盖2四周均开设有上榫眼34,风选箱1四周均开设有与上榫眼34相对应的下榫眼35,上榫眼34和下榫眼35内卡合连接有榫头36,榫头36上开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通孔37,下榫眼35中间的长度小于下榫眼35上下两端的长度,通过上榫眼34、下榫眼35和榫头36的配合使用,确保上盖2和风选箱1间连接的牢固性,且便于上盖2和风选箱1的拆装,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风选箱1下端开设有滑动槽38,滑动槽38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9,滑动块39和另一滑动块39下端固定连接有杂物箱40,杂物箱40和除杂口5上下对齐,且杂物箱40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除杂口5的长度和宽度,确保杂质全部可以落入杂物箱40内,便于对杂质的处理;
进一步的,进料口10和下料口15上下对齐,下料口15下端往进料口10内延伸,确保从下料口15下落的茶叶全部进入进料口10内;
进一步的,正极21和负极22前后对齐,且正极21和负极22安装在传送辊23的上方,通过正极21和负极22的配合使用形成高压电场,从而对茶叶中的灰尘进行吸附,提高除杂的质量度;
进一步的,传送辊23设置有多个,且传送辊23和相邻的另一传送辊23间的距离从左往右依次递减,便于对茶叶进行分级;
进一步的,传送辊23和半圆槽30一一对应,且传送辊23和半圆槽30为同心圆结构,通过半圆槽30的设计,确保限位板29对茶叶的阻拦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将限位板29两端的导向块28放入导向槽27内,并向下推动,直至导向块28下端的第一磁铁31与导向槽27底部上端的第二磁铁32磁性连接,然后将杂物箱40上端的滑动块39与滑动槽38对齐,然后向后推动杂物箱40,使杂物箱40与除杂口5上下对齐,然后打开永磁滚筒11、正极21、负极22、离心风机7、第一电机19和第二电机24,从加料口16加入茶叶,第一电机19带动皮带20和转动轴17转动,转动轴17外侧的螺旋叶片18转动,将茶叶向右推动,茶叶从下料口15落入进料口10内的导向板12上,然后茶叶落在永磁滚筒11上,当茶叶中含有磁性杂质时,被吸附在永磁滚筒11上,茶叶落入风选箱1内,正极21和负极22产生高压静电场,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21上被收集,第二电机24带动链轮25和链条26转动,链轮25内侧的传送辊23同步转动,茶叶从传送辊23的间隙中落下,在离心风机7的作用下,不同比重的茶叶分别落入第一出料口3和第二出料口4,茶叶中的石子等大比重杂质从除杂口5落入杂物箱40内。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1.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包括风选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选箱(1)上端活动连接有上盖(2),所述风选箱(1)下端从左往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出料口(3)、第二出料口(4)和除杂口(5),所述风选箱(1)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脚(6),所述风选箱(1)右端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机(7),所述风选箱(1)右端开设有进风口(8),所述进风口(8)和离心风机(7)间设置有风管(9),所述上盖(2)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0),所述进料口(10)内转动连接有永磁滚筒(11),所述进料口(10)内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导向板(12),所述上盖(2)上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内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筒(14),所述进料筒(14)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料口(15),所述进料筒(14)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加料口(16),所述进料筒(14)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7),所述转动轴(17)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8),所述进料筒(14)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和转动轴(17)间设置有皮带(20),所述风选箱(1)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正极(21),所述风选箱(1)前端内壁固定连接有负极(22),所述风选箱(1)内转动连接有传送辊(23),所述风选箱(1)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4),所述传送辊(23)和第二电机(24)后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链轮(25),所述链轮(25)和另一链轮(25)外侧啮合连接有链条(26),所述风选箱(1)左右两端内侧均开设有前后对称设置的导向槽(27),所述导向槽(27)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28),所述导向块(28)和另一相对应的导向块(28)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9),所述限位板(29)下端开设有半圆槽(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28)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31),所述导向槽(27)底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32),所述第二磁铁(32)和第一磁铁(31)为磁性连接,所述导向块(28)和导向槽(27)为“t”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3)和第二出料口(4)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料管(33),所述出料管(33)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导向板(12)为倾斜的设计,且导向板(12)靠近进料口(10)中心的一侧低于导向板(12)的另一侧,所述永磁滚筒(11)安装在导向板(12)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四周均开设有上榫眼(34),所述风选箱(1)四周均开设有与上榫眼(34)相对应的下榫眼(35),所述上榫眼(34)和下榫眼(35)内卡合连接有榫头(36),所述榫头(36)上开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通孔(37),所述下榫眼(35)中间的长度小于下榫眼(35)上下两端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选箱(1)下端开设有滑动槽(38),所述滑动槽(38)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9),所述滑动块(39)和另一滑动块(39)下端固定连接有杂物箱(40),所述杂物箱(40)和除杂口(5)上下对齐,且杂物箱(40)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除杂口(5)的长度和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0)和下料口(15)上下对齐,所述下料口(15)下端往进料口(10)内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21)和负极(22)前后对齐,且正极(21)和负极(22)安装在传送辊(23)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23)设置有多个,且传送辊(23)和相邻的另一传送辊(23)间的距离从左往右依次递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杂效果好的茶叶分级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23)和半圆槽(30)一一对应,且传送辊(23)和半圆槽(30)为同心圆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