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9月1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112610号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将其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述一样。
本公开内容的各种实施方式涉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及包括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社会的发展导致对各种类型的显示面板的需求,如对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的需求增加。在显示面板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以是薄且轻量的,不需要单独的光源,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用以发射光的有机层。从有机层发射的光的一部分可能被捕获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内部。因此,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光提取效率可能降低,并且照明效率也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旨在提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带有增强的光提取效率的结构。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还旨在提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能够防止两个相邻子像素之间的颜色混合的结构。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还旨在提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在多个面板被连接的结构中具有高亮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包括多个子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区域。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绝缘膜,该绝缘膜布设在基板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凹形部分,该至少一个凹形部分在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包括平坦部分以及围绕平坦部分的倾斜部分;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布设在凹形部分以及围绕部分的一部分上,该围绕部分在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布设在凹形部分周围;堤部,该堤部包括在与凹形部分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第一电极上的第一部分,以及在与围绕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绝缘膜和第一电极上的第二部分;有机层,该有机层与凹形部分交叠并且布设在第一电极上,有机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层;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布设在有机层和堤部上;封装层,该封装层布设在第二电极上;以及至少一个结构,该至少一个结构布设在封装层上,与至少一个发光区域交叠,并且具有布设有光反射构件的至少一个侧表面。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包括多个子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区域。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绝缘膜,该绝缘膜布设在第一基板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凹形部分,该至少一个凹形部分在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包括平坦部分以及围绕平坦部分的倾斜部分;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布设在凹形部分以及围绕部分的一部分上,该围绕部分在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布设在凹形部分周围;堤部,该堤部包括在与凹形部分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第一电极上的第一部分,以及在与围绕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绝缘膜和第一电极上的第二部分;有机层,该有机层与凹形部分交叠并且布设在第一电极上,有机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层;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布设在有机层和堤部上;封装层,该封装层布设在第二电极上;以及至少一个结构,该至少一个结构布设在封装层上,与至少一个发光区域交叠,并且具有布设有光反射构件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其中,在设置有平坦部分的区域中,第一电极不与堤部交叠的区域是包括在发光区域中的第一发射区域,其中,在设置有平坦部分的区域中,堤部与第一电极交叠的区域是第一非发射区域,其中,对应于倾斜部分的区域是包括在发光区域中的第二发射区域,并且其中,对应于围绕部分的区域是第二非发射区域。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带有增强的光提取效率的结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能够防止两个相邻子像素之间的颜色混合的结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在连接多个面板的结构中具有高亮度。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及其他目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系统配置的视图;
图2是示出了示例的3t(晶体管)1c(电容器)结构的视图,在该结构中一个子像素还包括电连接在驱动晶体管的第二节点与参考电压线之间的第二晶体管;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有效区域中包括的发射区域和非发射区域的平面视图;
图4是示出了沿着图3的线a-b截取的区域以及焊盘区域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5是示出了在另一位置中的光反射构件的视图;
图6是示出了图5的区域x的放大视图;
图7是示出了图5的区域y的放大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视图;
图9至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再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视图;以及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2的区域k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或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参照附图,在附图中通过说明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的具体的示例或实施方式,并且在附图中,可以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即使当它们在彼此不同的附图中示出时也是如此。此外,在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或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当确定描述可能使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的主题变得相当不清楚时,将省略本文中并入的公知功能和部件的详细描述。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例如“包括”、“具有”、“包含”、“构成”、“组成”、和“由……形成”通常意图允许添加其他部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包括复数形式。
可以在本文中使用术语例如“第一”、“第二”、“a”、“b”、“(a)”或“(b)”来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元素。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不用于限定元素等的本质、顺序、序列或数目,而仅用于将相对应的元素与其他元素区分开。
当提到第一元件“连接或耦接至”第二元件、与第二元件“接触或交叠”等时,应当解释为第一元件不仅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至”第二元件、或者与第二元件“直接接触或交叠”,而且第三元件可以“插入”在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或者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可以经由第四元件彼此“连接或耦接”、“接触或交叠”等。在此,第二元件可以包括在彼此“连接或耦接”、“接触或交叠”等的两个或更多个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中。
当时间相关术语,例如,“在……之后”、“随后”、“紧接”、“在……之前”等被用于描述元件或配置的处理或操作,或者操作、处理、制造方法中的流程或步骤时,除非与术语“直接地”或“立即”一起使用,否则这些术语可以被用于描述非连续或非顺序的处理或操作。
另外,当提到任何维度、相对尺寸等时,应当考虑元件或特征的数字值、或者相应的信息(例如,水平、范围等)包括可能由各种因素(例如,处理因素、内部或外部影响、噪声等)导致的公差或误差范围,即使当没有指定相关描述时也是如此。此外,术语“可以”完全包括术语“能够”的所有含义。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系统配置的视图。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图像或输出光的面板pnl以及用于驱动面板pnl的驱动电路。
面板pnl可以包括多条数据线dl、多条栅极线gl、以及由多条数据线dl和多条栅极线gl限定并且以矩阵类型布置的多个子像素sp。
在面板pnl中,多条数据线dl和多条栅极线gl可以被布设成彼此交叉。例如,可以将多条栅极线gl布置成行或列,并且可以将多条数据线dl布置成列或行。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假设多条栅极线gl被布置成行,多条数据线dl被布置成列。
例如取决于子像素结构,面板pnl可以具有其他种类的信号导线,以及多条数据线dl和多条栅极线gl。面板pnl还可以具有驱动电压导线、参考电压导线或公共电压导线。
布设在面板pnl上的信号导线的种类可以取决于例如子像素结构或面板类型而变化。在本公开内容中,信号导线的概念可以包括施加信号的电极。
面板pnl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图片或图像的有效区域a/a,以及在有效区域a/a周围的不显示图像的非有效区域n/a。非有效区域n/a也被称为边框区域。
有效区域a/a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多个子像素sp。
非有效区域n/a具有用于与数据驱动器ddr电连接的焊盘区域,并且可以具有将焊盘区域与多条数据线dl连接的多条数据链接线。多条数据链接线可以是多条数据线dl至非有效区域n/a的延伸,或者可以是与多条数据线dl电连接的单独的图案。
非有效区域n/a还可以包括通过与数据驱动器ddr电连接的焊盘将栅极驱动所需的电压(信号)传输至栅极驱动器gdr的、与栅极驱动有关的导线。例如,与栅极驱动有关的导线可以包括用于传输时钟信号的时钟导线、用于传输栅极电压vgh和vgl的栅极电压导线、以及用于传输生成扫描信号所需的各种控制信号的栅极驱动控制信号导线。与布设在有效区域a/a中的栅极线gl不同,与栅极驱动有关的导线被布设在非有效区域n/a中。
驱动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驱动多条数据线dl的数据驱动器ddr、用于驱动多条栅极线gl的栅极驱动器gdr、以及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ddr和栅极驱动器gdr的控制器ctr。
数据驱动器ddr可以通过将数据电压输出至多条数据线dl来驱动多条数据线dl。
栅极驱动器gdr可以通过将扫描信号输出至多条栅极线gl来驱动多条栅极线gl。
控制器ctr可以通过供应数据驱动器ddr和栅极驱动器gdr的驱动操作所需的各种控制信号dcs和gcs,来控制数据驱动器ddr和栅极驱动器gdr的驱动操作。此外,控制器ctr可以将图像数据data供应至数据驱动器ddr。
控制器ctr根据在每个帧中实现的定时开始扫描,将从外部输入的输入图像数据转换成适合于在数据驱动器ddr中使用的数据信号格式的图像数据data,输出图像数据data,以及在适合于扫描的适当时间处控制数据驱动。
为了控制数据驱动器ddr和栅极驱动器gdr,控制器ctr从外部(例如,主机系统)接收定时信号,例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输入数据使能信号(数据使能,de)或时钟信号clk,生成各种控制信号,并且将控制信号输出至数据驱动器ddr和栅极驱动器gdr。
作为示例,为了控制栅极驱动器gdr,控制器ctr输出各种栅极控制信号gcs,所述各种栅极控制信号gcs包括栅极起始脉冲gsp、栅极移位时钟gsc和栅极输出使能信号(栅极输出使能,goe)。
为了控制数据驱动器ddr,控制器ctr输出各种数据控制信号dcs,所述各种数据控制信号dcs包括例如,源极起始脉冲ssp、源极采样时钟ssc和源极输出使能信号(源极输出使能,soe)。
控制器ctr可以是在典型的显示技术中使用的定时控制器,或者是可以执行其他控制功能以及定时控制器的功能的控制装置。
控制器ctr可以被实现为与数据驱动器ddr分开的部件,或者控制器ctr连同数据驱动器ddr可以被实现为集成电路。
数据驱动器ddr从控制器ctr接收图像数据data,并且将数据电压供应至多条数据线dl,从而驱动多条数据线dl。在此,数据驱动器ddr也被称为源极驱动器。
数据驱动器ddr可以经由各种接口与控制器ctr交换各种信号。
栅极驱动器gdr通过将扫描信号依次地供应至多条栅极线gl来依次地驱动多条栅极线gl。在此,栅极驱动器gdr也被称为扫描驱动器。
栅极驱动器gdr在控制器ctr的控制下依次地将导通电压或截止电压的扫描信号供应至多条栅极线gl。
当通过栅极驱动器gdr打开特定的栅极线时,数据驱动器ddr将从控制器ctr接收的图像数据data转换成模拟数据电压,并且将模拟数据电压供应至多条数据线dl。
例如取决于驱动方案或面板设计,数据驱动器ddr可以仅位于面板pnl的一侧(例如,顶侧或底侧),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数据驱动器ddr可以位于面板pnl的两个相对侧(例如,顶侧和底侧两者)中的每一个上。
例如取决于驱动方案或面板设计,栅极驱动器gdr可以仅位于面板pnl的一侧(例如,左侧或者右侧),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栅极驱动器gdr可以位于面板pnl的两个相对侧(例如,左侧和右侧两者)中的每一个上。
数据驱动器ddr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sdic)。
每个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sdic)可以包括移位寄存器、锁存电路、数字至模拟转换器(dac)和输出缓冲器。在一些情况下,数据驱动器ddr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拟数字转换器adc。
每个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sdic)可以以带载自动封装(tab)类型或玻璃上芯片(cog)类型而连接至面板pnl的接合焊盘,或者可以直接地布设在面板pnl上。在一些情况下,每个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sdic)可以集成并布设在面板pnl上。每个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sdic)可以以膜上芯片(cof)类型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sdic)可以安装在电路膜上,并且通过电路膜与面板pnl的数据线dl电连接。
栅极驱动器gdr可以包括多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多个栅极驱动电路可以分别对应于多条栅极线gl。
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包括例如移位寄存器和电平移位器。
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以带载自动封装(tab)类型或玻璃上芯片(cog)类型而连接至面板pnl的接合焊盘。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以膜上芯片(cof)方案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安装在电路膜上,并且通过电路膜与面板pnl的栅极线gl电连接。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以面板内栅极(gip)类型实现,并且被嵌入在面板pnl中。换句话说,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直接形成在面板pnl上。
图2是示出了示例的3t(晶体管)1c(电容器)结构的视图,在该结构中一个子像素还包括电连接在驱动晶体管的第二节点与参考电压线之间的第二晶体管。
参照图2,第二晶体管t2可以电连接在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与参考电压线rvl之间,并且通过栅极节点接收第二扫描信号scan2,第二晶体管t2的导通/截止将被控制。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也称为像素电极)可以电连接至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阴极(也称为公共电极)可以具有对其施加的基极电压evss。
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节点或源极节点可以与参考电压线rvl电连接,并且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节点或漏极节点可以与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电连接。
第二晶体管t2可以例如在显示驱动时段中导通,以及在用于感测驱动晶体管drt的特性值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特性值的感测驱动时段中导通。
与相关的驱动定时(例如,显示驱动定时或感测驱动时段中的初始化定时)同步,第二晶体管t2可以通过第二扫描信号scan2来导通,从而将供应至参考电压线rvl的参考电压vref传输至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
与相关的驱动定时(例如,感测驱动时段中的采样定时)同步,第二晶体管t2可以通过第二扫描信号scan2来导通,从而将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的电压传输至参考电压线rvl。
换句话说,第二晶体管t2可以控制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的电压状态,或者将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的电压传输至参考电压线rvl。
参考电压线rvl可以与模拟至数字转换器电连接,该模拟至数字转换器感测参考电压线rvl的电压,将电压转换成数字值,并且输出包括数字值的感测数据。
模拟至数字转换器可以被包括在实现数据驱动器ddr的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sdic)中。
从模拟至数字转换器输出的感测数据可以用于感测驱动晶体管drt的特性值(例如,阈值电压或迁移率),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特性值(例如,阈值电压)。
电容器cst可以是有意地设计为在驱动晶体管drt外部的外部电容器,但不是作为存在于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之间的内部电容器的寄生电容器(例如,cgs或cgd)。
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三节点n3可以是可对其施加驱动电压evdd的漏极节点或源极节点。第三节点n3可以电连接至驱动电压线dvl,通过该驱动电压线dvl提供驱动电压evdd。
存储电容器cst可以电连接在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以在单个帧时间(或预定时间)期间维持与图像信号电压相对应的数据电压vdata或与数据电压vdata相对应的电压。
驱动晶体管drt、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中的每一个可以是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
第一扫描信号scan1和第二扫描信号scan2可以是分开的栅极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不同的栅极线将第一扫描信号scan1和第二扫描信号scan2分别施加至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节点和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节点。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扫描信号scan1和第二扫描信号scan2可以是相同的栅极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扫描信号scan1和第二扫描信号scan2可以通过同一栅极线共同施加至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节点和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节点。
图2中示出的每个子像素结构仅是示例,并且可以省略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晶体管,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添加一个或多个电容器。
多个子像素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或者多个子像素中的一些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
面板pnl的亮度可以取决于从布置在有效区域a/a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发射并暴露至外部的光的量而变化。换句话说,随着从oled发射并提取的光的量增加,面板pnl的亮度可以增加。以下描述的是薄膜晶体管阵列膜的结构,该薄膜晶体管阵列膜具有带有增强的光提取的结构。
布设在有效区域中的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可以在绝缘膜中包括至少一个凹形部分。
以下参照各个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有效区域中包括的发射区域和非发射区域的平面视图。图4是示出了沿着图3的线a-b截取的区域以及焊盘区域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图4可以仅示出布设在一个子像素sp和部分区域中的部分配置,例如,布设在焊盘区域和部分区域中的部分配置。
参照图3,在有效区域a/a中布设有多个发射区域ea和多个非发射区域nea。
如图3中所示,至少两个或更多个子像素sp中的发射区域ea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布设在有效区域a/a中的每个子像素sp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区域ea,并且至少一个发光区域ea可以包括多个发射区域ea1和ea2。
具体地,一个子像素sp的发光区域ea可以包括第一发射区域ea1和围绕第一发射区域ea1的第二发射区域ea2。
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可以被布设在第一发射区域ea1与第二发射区域ea2之间。
换句话说,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可以通过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彼此区分。
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在尺寸上可以小于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
当显示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可以处于黑色状态,或者由于从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中的至少一个入射的光,因此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可以具有比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更低的亮度。
如图3中所示,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各自在平面视图中可以是八边形的。然而,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和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各自可以在形状上成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或六边形,或者其组合。
一对的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可以与另一对的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间隔开,并且第二非发射区域nea2可以布设在其之间。
第二非发射区域nea2可以是以下区域:该区域全部或部分地与其中布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的电路的电路区域相对应。
当显示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二非发射区域nea2可以处于黑色状态,或者由于从第二发射区域ea2入射的光而具有比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更低的亮度。
当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和第二非发射区域nea2具有比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更低的亮度时,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的亮度可以高于第二非发射区域nea2的亮度,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照图4,布设在基板410上的晶体管tr以及与晶体管tr电连接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被布设在有效区域a/a(沿着线a-b截取的区域)中。在非有效区域n/a中存在至少一个焊盘区域。
晶体管tr包括有源层421、栅电极423、源电极424和漏电极425。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包括第一电极450、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460、以及第二电极470。第一电极450可以是阳极电极,第二电极470可以是阴极电极,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具体地,在基板410上布设缓冲层411。在缓冲层411上布设晶体管tr的有源层421。在有源层421上布设栅极绝缘膜422,并且在栅极绝缘膜422上布设栅电极423。
尽管在图4中未示出,但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有源层421可以包括沟道区域,并且有源层421的沟道区域可以与栅极绝缘膜422和栅电极423交叠。换句话说,栅极绝缘膜422和栅电极423可以布设在有源层421的沟道区域上。
层间绝缘膜412布设在栅电极423上。源电极424和漏电极425布设在层间绝缘膜412上。源电极424和漏电极425可以在层间绝缘膜412上彼此间隔开。源电极424和漏电极425各自可以通过形成在层间绝缘膜412中的孔来接触有源层421。
尽管晶体管tr可以以上述结构布设在基板410上,但是本公开内容的晶体管结构不限于此。
例如,栅电极423可以布设在基板410上,有源层421可以布设在栅电极423上,源电极424可以布设成与有源层421的一端交叠,漏电极425可以在有源层421上布设成与有源层421的相对端交叠。
可以布设保护膜413,同时覆盖晶体管tr。
绝缘膜440可以布设在保护膜413上。
绝缘膜440可以由有机材料形成,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绝缘膜440可以在一个子像素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凹形部分443。绝缘膜440可以具有围绕凹形部分443并且位于凹形部分443周围的围绕部分444。凹形部分443可以包括平坦部分441,以及围绕平坦部分441的倾斜部分442。
凹形部分443的平坦部分441的表面可以与基板410的表面平行,并且倾斜部分442可以围绕平坦部分441,可以在倾斜部分442的表面与基板410的表面之间形成预定角度。换句话说,倾斜部分442的表面可以不与基板410的表面平行。
绝缘膜440可以具有与凹形部分443间隔开的接触孔。
在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第一电极450可以布设在绝缘膜440的凹形部分443和围绕部分444上。
在与凹形部分443交叠的区域中,第一电极450包括:第一区域451,在该第一区域451中第一电极450的顶表面与基板410的表面平行;以及第二区域452,该第二区域452从第一区域451延伸。在第二区域452中,在第一电极450的顶表面与基板410之间形成预定角度。换句话说,第二区域452的表面可以不与基板410的表面平行。第一电极450包括从第二区域453延伸的第三区域453,并且在第三区域453中,第一电极450的顶表面与基板410的表面平行。第三区域453可以是与凹形部分443的围绕部分444交叠的区域。
如上所述,在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绝缘膜440可以包括与凹形部分443间隔开的至少一个接触孔,并且晶体管tr可以通过绝缘膜440的接触孔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第一电极450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电极450可以与晶体管tr的源电极424或漏电极425电连接。
如图4中所示,堤部480可以布设在第一电极450和绝缘膜440的部分上。
堤部48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481,该第一部分481在与设置在绝缘膜440中的凹形部分443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第一电极450上;以及第二部分482,该第二部分482在与设置在绝缘膜440中的围绕部分444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绝缘膜440和第一电极450上。
堤部480可以布设成露出在与凹形部分443交叠的区域中的第一电极450的顶表面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至少一个子像素可以具有第一电极450不与堤部480交叠的区域。
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有机层460可以布设在不与堤部480交叠的第一电极450上。有机层460可以布设在第一电极450和堤部上。
oled的第二电极470可以布设在有机层460上。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有机层460可以通过具有直线(straightness)特征的涂覆或沉积来形成。例如,有机层460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例如蒸发来形成。
通过该方法形成,有机层460可以在与水平表面呈预定角度的区域中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在与水平表面平行的区域中具有第二厚度,其中,第一厚度小于第二厚度。
例如,布设在与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相对应的区域中的有机层460的厚度可小于布设在通过堤部480露出的第一电极450的顶表面上的有机层460的厚度。此外,布设在与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相对应的区域中的有机层460的厚度可小于布设在围绕部分444上的有机层460的厚度。
因此,当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时,有机层460的厚度相对小的区域,即,与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相对应的区域可具有最高的电流密度,并且强电场可被施加至与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相对应的区域。
在与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相对应的区域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特性可成为不同于在与凹形部分443的平坦部分441相对应的区域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特性,并且oled可能劣化。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由于堤部480被布设成覆盖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因此可以防止oled在与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相对应的区域中劣化,并且使得发光特性在每个区域不同的现象也是如此。
然而,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有机层460的厚度情况不限于此,而是有机层460可以在每个位置具有相对应的厚度。
同时,第一电极450可以包括光反射金属。尽管图4示出了第一电极450是单个层的构造,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是第一电极450可以形成为多层结构。当第一电极450具有多层结构时,至少一个层可以包括光反射金属。
例如,第一电极45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铝、钕、镍、钛、钽、铜(cu)、银(ag)和铝合金中的至少任一种。
第二电极470可以包括透光或半透光的导电材料。例如,第二电极470可以包括透明的导电氧化物,例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铟锡锌氧化物(itzo)、锌氧化物或锡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可以包括半透光金属,例如,镁、银(ag)、或镁和银的合金。当第二电极470包括半透光金属时,第二电极470的厚度可以小于第一电极450的厚度。
如图4中所示,接触第二电极470的辅助电极430(其也可以被称为辅助导线)还可以布设在与有效区域a/a中的第二非发射区域nea2相对应的区域中。
具体地,辅助电极430可以布设在层间绝缘膜412上。保护膜413、绝缘膜440和堤部480可以具有露出辅助电极430的孔。第二电极470可以通过孔来接触辅助电极430,该孔形成在保护膜413、绝缘膜440和堤部480中以露出辅助电极430。
当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是大尺寸的显示面板时,由于第二电极470的电阻导致可能发生电压降,从而导致面板的周边与中心之间的亮度差异。然而,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根据本公开内容,接触第二电极470的辅助电极430可以防止电压降。这可以防止当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是大尺寸面板时可能产生的亮度差异。
尽管图4示出了在每个子像素sp中布设一个辅助电极430的构造,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为多个子像素sp布设一个辅助电极430。
图4中所示的辅助电极430的位置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此。
除非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是大尺寸面板,否则可以省略辅助电极430。
为了使得第二电极470与辅助电极430彼此接触,堤部480可以具有以下结构:该结构防止有机层460的材料在形成有机层460的工艺中沉积在辅助电极430上。
具体地,如图4中所示,堤部480可以成形为随着堤部480在以下区域中远离基板410而变宽:该区域围绕露出辅助电极430的孔。换句话说,随着堤部480更远地远离基板410,堤部480的露出辅助电极430的孔的开口可以变窄。
作为用于形成有机层460的工艺,可以采用源材料具有直线特征的沉积或涂覆。例如,可以使用蒸发。作为形成第二电极470的工艺,可以使用源材料具有不规则方向性的沉积或涂覆。例如,可以运用溅射。
由于堤部480的露出辅助电极430的孔的开口是窄的,因此由于有机层460的处理特性而引起有机层460可能没有被布设在辅助电极430上。尽管堤部480的孔的开口是窄的,因为由于第二电极470的处理特性而引起第二电极470的源材料进入孔,所以第二电极470也可以形成在辅助电极430上。
如图4中所示,可以在有效区域a/a中布设存储电容器cst。存储电容器cst可以包括布设在与栅电极423相同的层上的第一存储电容器电极431,以及布设在与源电极424和漏电极425相同的层上的第二存储电容器电极432,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存储电容器cst的结构不限于此。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布设在非有效区域n/a中的焊盘区域。多个焊盘电极433和434可以布设在焊盘区域中。
例如,第一焊盘电极433可以布设在焊盘区域中所布设的多个绝缘膜411和412上。层间绝缘膜412可以布设在第一焊盘电极433上,以露出第一焊盘电极433的顶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第一焊盘电极433的第二焊盘电极434可以布设在第一焊盘电极433和层间绝缘膜412上。
尽管在图4中未示出,第二焊盘电极434可以与各种电路膜电连接。
至少一个封装层490可以布设在oled的第二电极470上。
例如,封装层490可以包括布设在第二电极470上的第一封装层491、布设在第一封装层491上的第二封装层492、以及布设在第二封装层492上的第三封装层493。
这样,当封装层490形成为多层结构时,其至少一个层可以包括无机绝缘材料,并且其至少另一个层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尽管第一封装层491和第三封装层493包括无机绝缘材料,并且第二封装层492包括有机绝缘材料,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封装层490可以布设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上,以防止湿气或异物渗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
尽管图4示出了封装层490布设在有效区域a/a中的构造,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是封装层490可以延伸达到非有效区域n/a的一部分。
至少一个结构400可以布设在第三封装层493上。
可以将结构400布设成与以下区域交叠:在该区域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极450与堤部480彼此不交叠。
光反射构件401可以布设在结构40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例如,可以将光反射构件401布设成围绕结构400的侧表面并且露出结构400的整个顶表面。
尽管光反射构件401可以包括反射金属,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而是光反射构件401可以包括能够反射光的任何材料。
光反射构件401可以布设在有效区域a/a内部的非发射区域nea中。因此,可以防止当光反射构件401布设在发光区域ea中时可能发生的发光区域ea中的收缩(shrinkage)。
光反射构件401的位置不限于图4的结构中的位置。
以下参照图5讨论光反射构件401的其他位置。
图5是示出了在另一位置处的光反射构件的视图。
与以上描述的构造和效果基本上相同的构造和效果在以下不再重复地描述。
参照图5,光反射构件501可以布设成围绕结构400的侧表面,并且与结构400的顶表面的一部分交叠。
光反射构件501可以布设在有效区域a/a内部的非发射区域nea中。
光反射构件501起到使得以下光(例如,使色域劣化的漏光)能够被提取至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外部的作用:所述光被其他部件吸收或者穿越至其他子像素,而没有被提取至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外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讨论光反射构件501的位置,以及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射的光被提取至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外部的路径。
图6是示出了图5的区域x的放大视图。图7是示出了图5的区域y的放大视图。
与以上描述的构造和效果基本上相同的构造和效果在以下不再重复地描述。
参照图6,至少一个子像素sp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区域ea,并且一个发光区域ea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发射区域ea1和ea2。一个非发射区域nea1可以布设在两个发射区域ea1与ea2之间。
具体地,第一发射区域ea1可以是与绝缘膜440的凹形部分443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区域。
在另一方面中,第一发射区域ea1可以是在凹形部分443的平坦部分441中不与堤部480的第一部分481交叠的区域。
第一发射区域ea1可以是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的一部分l1经由有机层460和第二电极470被提取至面板pnl外部的区域。
第一发射区域ea1可以是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的一部分l1(其在下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一光)到达第一电极450、被第一电极450反射、并且经由有机层460和第二电极470被提取至面板pnl外部的区域。
具体地,从有机层460发射的第一光l1依次地穿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第二电极470、封装层490和结构400,并且被提取至面板的外部。
在这种情况下,结构400可以起到将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的波长转换成特定颜色的光的波长的作用。例如,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具有蓝光的波长,该光在穿过结构400之后可以被转换成红光或绿光的波长的光,并且红光或绿光可以被提取至面板的外部。换句话说,结构400可以起到滤色器的作用,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例如,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可以具有红光的波长,并且在穿过结构400之后,该光还可以具有红光的波长。在这种情况下,结构400可以包括与绝缘膜440相同的材料,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结构400可以包括可以将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的波长转换成其他颜色的光的波长的任何材料,或者不显著地吸收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的任何材料。
第一发射区域ea1可以被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围绕。
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可以对应于堤部480与凹形部分443的平坦部分441交叠的区域。具体地,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可以对应于堤部480的第一部分481与凹形部分443的平坦部分441交叠的区域。
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可以是以下区域:在该区域中,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的一部分l4被引导至与堤部480的第一部分481相对应的区域,但是光l4可以不被提取至外部。换句话说,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可以是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在与平坦部分441平行的方向上到达第一电极450、但是被捕获在子像素中而不是被反射至外部的区域。
当显示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可以处于黑色状态,或者由于从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中的至少一个入射的光而引起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可以具有比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更低的亮度。例如,布设在第一发射区域ea1与第二发射区域ea2之间的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可以是来自第一发射区域ea1的可见光线和来自第二发射区域ea2的可见光线混合的区域,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第二发射区域ea2可以被布设成围绕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第二发射区域ea2可以是与以下区域相对应的区域:第一电极450与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交叠的区域。在另一方面中,第二发射区域ea2可以是与第一电极450的第二区域452相对应的区域。
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的一部分l2(其在下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光)可以被引导至与第一电极450的第二区域452相对应的区域。
具体地,第二光l2通过堤部480的第一部分481行进至与第一电极450的第二区域452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区域。当到达第一电极450时,第二光l2被第一电极450反射,并且通过堤部480的第一部分481、有机层460和第二电极470被提取至外部。
具体地,从有机层460发射的第二光l2依次地穿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第二电极470、封装层490和结构400,并且被提取至面板的外部。
关于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第三光l3也可以被引导至与第一电极450的第二区域452相对应的区域。
具体地,第三光l3通过堤部480的第一部分481到达与第一电极450的第二区域452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区域。当到达第一电极450时,第三光l3被第一电极450反射,并且穿过堤部480的第一部分481和有机层460并且到达第二电极470。
此后,第三光l3可以依次地穿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第二电极470、封装层490和结构400,并且到达布设在结构400的一个侧表面上的光反射构件501。第三光l3可以被光反射构件501反射以改变其路径,并且然后通过结构400被提取至面板的外部。
由于第二光l2和第三光l3被这样提取,因此可以存在第二发射区域ea2,并且可以在与第二发射区域ea2相对应的区域中提取第二光l2和第三光l3的一部分。
第二非发射区域nea2可以被布设成围绕第二发射区域ea2。第二非发射区域nea2可以对应于其中布设有堤部480的第二部分482的区域。
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以及布设在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上的堤部480可以具有特定的条件,以增加从第二发射区域ea2提取的光的量。
参照图7,绝缘膜440的倾斜部分442的高度h1(或凹形部分的深度)可以是0.7μm或更大。倾斜部分442的高度h1意味着从平行于基板410表面而延伸的线、从凹形部分443的平坦部分441的表面到围绕部分444的最小距离。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所位于的绝缘膜440的高度h1不限于上述值。例如,高度h1可以是绝缘膜440以下的部件不被绝缘膜440的凹形部分443露出的任何高度。
倾斜部分442的高度h1可以大于布设在围绕部分444上的堤部480的高度。在另一方面中,倾斜部分442的高度h1可以大于堤部480的第二部分482的高度。
照此,随着倾斜部分442的高度h1增加,第一电极450的第二区域452中反射的光的量增加,从而增强了光提取效率。
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与水平表面之间的角度a可以不小于27°且小于80°。
当角度a小于27°时,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可能无法到达布设在倾斜部分442上的第一电极450,而是可能被传递至另一个相邻的子像素,从而导致颜色混合,或者可能被捕获在面板pnl中而无法被提取至外部。
当角度a超过80°时,在例如布设在绝缘膜440的倾斜部分上的第一电极450中可能发生开路。
在与凹形部分443的倾斜部分442相对应的区域中,堤部480与第一电极45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w可以不大于3.2μm、不大于2.6μm或不大于2.0μm。
在另一方面,在第一电极450的第二区域452中堤部480与第一电极45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w可以不大于3.2μm、不大于2.6μm或不大于2.0μm。
随着w减小,第一发射区域ea1可以扩大,并且从第一电极450的第二区域452反射和提取的光的光学路径可以缩短,从而增强光提取效率。因此,尽管没有特别地限制,但是w的下限可以不小于0.1μm、不小于0.3μm或不小于0.5μm。
通过以上这样地调整w的范围,可以增大第一发射区域ea1,并且可以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增强光提取效率。
在从有机层460发射的光之中,到达与第一电极450的第二区域452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区域的第二光l2和第三光l3在其被提取至面板外部之前至少两次穿过堤部480。
在将光通过上述结构400提取至面板的外部,并且结构400起到滤色器的作用的情况下,由第二光l2和第三光l3生成的第二发射区域ea2的颜色坐标可以对应于第一发射区域ea1的颜色坐标。
在将光通过上述结构400提取至面板的外部,并且结构400包含与绝缘膜440相对应的材料的情况下,第二发射区域ea2的颜色坐标可以与第一发射区域ea1的颜色坐标不同。
特别地,当堤部480包括有色的有机或无机材料时,可见光波长光谱中短波长的光可以被吸收,并且因此不穿过堤部480以及第二发射区域ea2(在其中提取第二光l2和第三光l3),并且第一光l1被提取至外部的第一发射区域ea1的颜色坐标可以变化。例如,第二发射区域ea2的颜色坐标可以移位到比第一发射区域ea1的颜色坐标的波长带(wavelengthband)更长的波长带,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尽管以上结合图4至图7进行的描述主要集中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有机层460在有效区域a/a中与第一电极450和堤部480交叠、并且被布设成显露出辅助电极430的顶表面的部分的结构,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例如,有机层的位置可以改变,如图8中所示。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视图。
与以上描述的构造和效果基本上相同的构造和效果在以下不再重复地描述。
参照图8,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有机层860可以布设在第一电极450上,例如,布设在第一电极450的不与堤部480交叠的顶表面上。
第二电极870可以被布设成覆盖有机层860和堤部480。
虽然图4至图7的有机层460在不同的子像素中发射彼此相对应的颜色的光,但是图8的有机层860可以在至少两个子像素中发射不同颜色的光,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布设在有效区域a/a中的多个子像素,并且可以以对应于多个子像素的各种方式来布设结构和光反射构件。
这是以下参照图9至图11讨论的。
图9至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再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视图。
与以上描述的构造和效果基本上相同的构造和效果在以下不再重复地描述。
参照图9,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sp1、sp2和sp3。
例如,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和第三子像素sp3。
尽管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和第三子像素sp3可以是一个像素(p)单元,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一个像素p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子像素。
尽管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和第三子像素sp3可以具有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发光区域,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9中所示,可以在一个子像素中布设一个结构。
例如,第一结构901、第二结构902和第三结构903可以分别布设在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和第三子像素sp3中。
在第一子像素sp1是用于发射红光的子像素、第二子像素sp2是用于发射绿光的子像素、第三子像素sp3是用于发射蓝光的子像素的情况下,第一结构901、第二结构902和第三结构903可以分别是红色滤色器、绿色滤色器和蓝色滤色器,但是这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第一结构901、第二结构902和第三结构903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布设在每个子像素sp1、sp2和sp3的第一发射区域ea1、第二发射区域ea2、以及第一发射区域ea1与第二发射区域ea2之间的第一非发射区域nea1中。
布设在第一结构901、第二结构902和第三结构903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的光反射构件501可以被布设在第二非发射区域nea2中,并且不影响包括第一发射区域ea1和第二发射区域ea2的发光区域ea的尺寸。
第一结构901、第二结构902和第三结构903可以彼此间隔开。
布设在第一结构901、第二结构902和第三结构903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的光反射构件501可以使得以下光能够被提取至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外部:所述光没有被提取至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外部,而是被其他部件吸收或者穿越至其他子像素。
在从第一子像素sp1发射的光之中,穿越至第二子像素sp2或第三子像素sp3的光可能导致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色域的劣化。
如果光吸收器(例如,黑矩阵)被布设在第一结构901、第二结构902和第三结构903之间以防止这种问题,则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光提取效率可能降低。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减少漏光,并且使得从子像素sp发射的光能够被提取至面板的外部(否则所述光会泄漏),从而增强了光提取效率。因此,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增加的亮度。
尽管图9示出了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构造,在该构造中第一结构901、第二结构902和第三结构903被布设成分别对应于布设在有效区域a/a中的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和第三子像素sp3,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0中所示,在至少一个子像素sp3中,结构和布设在结构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的光反射构件可以被省略。
例如,在第三子像素sp3是包括用于发射蓝光的发光区域的子像素,并且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有机层460发射的光是蓝光的情况下,可以不在封装层490上布设结构。
在此,该结构可以是用作滤色器的元件,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0中所示,可用作滤色器的结构901和902可以仅布设在一些子像素sp1和sp2中,使得可以适当地调整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颜色坐标并且可以简化工艺。
尽管图9和图10示出了三个子像素构成一个像素p的构造,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照图11,一个像素p可以包括四个子像素sp1、sp2、sp3和sp4。
第一子像素sp1、第二子像素sp2、第三子像素sp3和第四子像素sp4可以分别是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布设在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结构的高度可以与布设在其他子像素中的结构的高度不同。换句话说,布设在有效区域a/a中的结构901、902、903和1104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
例如,布设在第四子像素sp4中的第四结构1104的高度可以小于第一结构901、第二结构902和第三结构903的高度。布设在第四子像素sp4中的第四结构1104的厚度的调整可以降低从第四子像素sp4的发光区域发射的光的吸收率,同时在无偏光板结构中减小外部光反射率。
因此,布设在第四结构1104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的光反射构件1101的高度也可以小于布设在第一结构901、第二结构902和第三结构903中的每一个结构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的光反射构件501的高度。
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第一结构901、第二结构902、第三结构903和第四结构1104以及光反射构件501和1101的高度可以被调整,如图11中所示。
如图4至图11中所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具有多面板结构,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个面板。
这是以下参照图12至图13讨论的。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视图。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2的区域k的截面视图。
与以上描述的那些构造和效果基本上相同的构造和效果在以下不再重复地描述。
参照图12,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面板pnl1、pnl2、pnl3、……被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例如,图12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多个面板pnl1、pnl2、pnl3、……可以包括图4、图5、图8、图9和图10中示出的面板结构中的至少一个结构。
参照图13,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基板1410的第一面板pnl1以及具有第二基板1510的第二面板pnl2。
第一面板pnl1的有效区域a/a可以具有与图5的有效区域a/a相同的结构,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缓冲层411和层间绝缘膜412可以在第一面板pnl1的非有效区域n/a中被布设在第一基板1410上。
延伸达到有效区域a/a的多条信号线1411可以被布设在层间绝缘膜412上。保护膜413可以被布设在多条信号线1411上。可以在保护膜413上布设多个焊盘1412。
焊盘1412可以与信号线1411电连接,并且焊盘1412和信号线1411可以与布设在有效区域a/a中的多条线(或导线)电连接,以供应用于驱动子像素的信号。
图13的信号线1411和焊盘1412的布局结构仅为示例,并且不限于图13的结构,焊盘1412可以具有与图5的结构相对应的结构。
同时,布设在第一基板1410上的焊盘1412可以被布设成使得其一个侧表面暴露于外部,如图13中所示。
至少一个堰部1420可以布设在非有效区域n/a的保护膜413上。
第一封装层491、第二封装层492和第三封装层493可以依次地布设在布设有堰部1420的第一基板1410上。
堰部1420可以防止包含有机材料的第二封装层492流到第一基板1410的外部。
在有效区域a/a中,结构400和光反射构件501可以布设在封装层490上。
粘合剂层1330可以被布设在布设有结构400和光反射构件501的第一基板1410上。上基板1340可以布设在粘合剂层1330上。粘合剂层1330和上基板1340,连同封装层490可以防止湿气和异物的渗入,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连接至密封剂1445的下基板1510可以布设在第一基板1410的后表面上。
连接电极1470可以布设在下基板1510的后表面上,并且连接电极1470可以经由导电粘合剂层1481而与驱动电路1480(例如,cof)电连接。
连接构件1460可以被布设在第一面板pnl1的一个侧表面上。
连接构件1460可以被布设成围绕第一面板pnl1的上基板1340的顶表面的一部分、上基板1340的一个侧表面、下基板1510的一个侧表面、以及下基板1510的后表面的一部分。
连接构件1460可以包括导电层1461,以及围绕导电层1461的外部的覆盖层1462。
导电层1461可以起到将第一基板1410上的焊盘1412与布设在下基板1510的后表面上的连接电极1470电连接的作用,其中该焊盘1412的一个侧表面露于外部。
第二面板pnl2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面板pnl1的结构相同,并且可以布设彼此相邻的两个面板pnl1和pnl2,其中连接构件1460插入在它们之间。
第一面板pnl1的第一基板1410与第二面板pnl2的第二基板1510之间的距离z可以对应于一个发光区域ea的宽度。发光区域ea的宽度可以是指发光区域ea沿着第一基板1410和第二基板1510的纵向方向的最大长度。
照此,当第一基板1410与第二基板1510之间的距离z对应于一个发光区域ea的宽度时,尽管将多个面板连接在一起,但是面板间的边界可以不被用户识别到。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结构和光反射构件获得高亮度。因此,对于具有连接在一起的多个面板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提供高亮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经由布设成对应于发光区域的结构以及布设成对应于第二非发射区域的光反射构件,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带有增强的光提取效率的结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能够防止两个相邻子像素之间的颜色混合的结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在连接多个面板的结构中具有高亮度。
已经呈现了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思想,并且已经在特定应用及其要求的背景下提供了以上描述。对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文中限定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式和应用。仅出于说明性的目的,以上的描述和附图提供了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思想的示例。也就是说,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说明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因此,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不限于所示的实施方式,而是符合与权利要求相一致的最宽范围。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应当基于所附权利要求来解释,并且在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都应当解释成被包括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的图例]
400:结构
401:光反射构件
440:绝缘膜
441:平坦部分
442:倾斜部分
443:凹形部分
444:围绕部分
450:第一电极
460:有机层
470:第二电极
1.一种包括多个子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区域,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绝缘膜,所述绝缘膜布设在所述基板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凹形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凹形部分在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包括平坦部分以及围绕所述平坦部分的倾斜部分;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布设在围绕部分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凹形部分上,在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所述围绕部分布设在所述凹形部分周围;
堤部,所述堤部包括在与所述凹形部分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部分,以及在与所述围绕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所述绝缘膜和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二部分;
有机层,所述有机层与所述凹形部分交叠并且布设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所述有机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层;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布设在所述有机层和所述堤部上;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布设在所述第二电极上;以及
至少一个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布设在所述封装层上,与至少一个发光区域交叠,并且具有布设有光反射构件的至少一个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光反射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结构中的一个结构与一个发光区域交叠,并且其中,
布设在所述结构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的所述光反射构件与所述堤部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所述结构,其中,所述结构中的一个被布设成与所述结构中的另一个相邻并且分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光反射构件露出所述结构的顶表面的全部或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所述结构,其中,所述结构中的至少两个结构将从所述发光层发射的光转换成具有不同的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从所述发光层发射的光的颜色对应于透射通过所述结构的光的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分别布设在多个发光区域中的多个所述结构,其中,
所述结构中的至少两个结构具有不同的高度;以及
所述两个结构将从所述发光层发射的光转换成具有不同的波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的发光区域包括第一发射区域,在所述第一发射区域中,所述堤部的第一部分不与所述凹形部分的所述平坦部分中的所述第一电极交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每一个发光区域包括:
围绕所述第一发射区域的第二发射区域,并且其中,
所述第二发射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凹形部分的所述倾斜部分交叠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区域的颜色坐标不同于所述第二发射区域的颜色坐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第一非发射区域被布设在所述第一发射区域与所述第二发射区域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非发射区域在尺寸上小于所述第一发射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射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非发射区域对应于所述堤部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凹形部分的所述平坦部分交叠的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二发射区域的第二非发射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非发射区域对应于布设有所述堤部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区域。
17.一种包括多个子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区域,其中,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彼此连接的多个显示面板,所述多个显示面板中的一个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绝缘膜,所述绝缘膜布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凹形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凹形部分在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包括平坦部分以及围绕所述平坦部分的倾斜部分;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布设在围绕部分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凹形部分上,在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所述围绕部分布设在所述凹形部分周围;
堤部,所述堤部包括在与所述凹形部分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部分,以及在与所述围绕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所述绝缘膜和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二部分;
有机层,所述有机层与所述凹形部分交叠并且布设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所述有机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层;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布设在所述有机层和所述堤部上;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布设在所述第二电极上;以及
至少一个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布设在所述封装层上,与至少一个发光区域交叠,并且具有布设有光反射构件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其中,
在设置有所述平坦部分的区域中,所述第一电极不与所述堤部交叠的区域是包括在所述发光区域中的第一发射区域,其中,
在设置有所述平坦部分的区域中,所述堤部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叠的区域是第一非发射区域,其中,
对应于所述倾斜部分的区域是包括在所述发光区域中的第二发射区域,并且其中,
对应于所述围绕部分的区域是第二非发射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显示面板中的另一个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基板,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对应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发光区域的宽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电极被布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下方,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电极以及布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焊盘通过连接构件彼此电连接,所述连接构件布设在所述一个显示面板的侧表面上。
20.一种包括多个子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所述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区域,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绝缘膜,所述绝缘膜布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凹形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凹形部分在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包括平坦部分以及围绕所述平坦部分的倾斜部分;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布设在围绕部分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凹形部分上,在所述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所述围绕部分布设在所述凹形部分周围;
堤部,所述堤部包括在与所述凹形部分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部分,以及在与所述围绕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布设在所述绝缘膜和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二部分;
有机层,所述有机层与所述凹形部分交叠并且布设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所述有机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层;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布设在所述有机层和所述堤部上;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布设在所述第二电极上;以及
至少一个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结构布设在所述封装层上,与至少一个发光区域交叠,并且具有布设有光反射构件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其中
在设置有所述平坦部分的区域中,所述第一电极不与所述堤部交叠的区域是包括在所述发光区域中的第一发射区域,其中,
在设置有所述平坦部分的区域中,所述堤部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叠的区域是第一非发射区域,其中,
对应于所述倾斜部分的区域是包括在所述发光区域中的第二发射区域,并且其中,
对应于所述围绕部分的区域是第二非发射区域。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