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组件、柔性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显示装置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其显示区显示画面。
相关技术中,将摄像头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背面,显示装置对应摄像头设置缺口、开孔等透光通道,摄像头用于获取通过透光通道的外界光信号成像,该透光通道会占用显示装置显示面的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柔性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其包括:
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和
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
发光层,用于发出白色光信号;和
彩色过滤层,与所述发光层层叠设置,所述彩色过滤层用于过滤所述发光层所发出的白色光信号,以输出彩色光信号;
其中,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二像素,所述第二像素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像素的尺寸,使得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为如上所述的显示组件;和
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下方,所述传感器用于透过所述第二显示区传输光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组件,其包括:
第一柔性显示区;和
第二柔性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柔性显示区连接,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包括:
发光层,用于发出白色光信号;
彩色滤光片,与所述发光层层叠设置,所述彩色滤光片用于过滤所述发光层所发出的白色光信号,以输出彩色光信号;和
透明pi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透明pi层和所述彩色过滤层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组件,其包括:
第一柔性显示区;
第二柔性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柔性显示区连接,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包括:
发光层,用于发出白色光信号;和
彩色滤光片,与所述发光层层叠设置,所述彩色滤光片用于过滤所述发光层所发出的白色光信号,以输出彩色光信号;
透明pi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显示区的非显示面和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的非显示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柔性显示组件,所述柔性显示组件为如上所述的柔性显示组件;和
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相对设置,所述传感器用于透过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传输光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发光层发出的白色光信号通过彩色过滤层过滤处理可以输出彩色光信号,可以提升第二发光层的发光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发光层的第二像素的尺寸小于第一发光层的第一像素的尺寸,第二像素相比第一像素的遮光量更少,从而第二发光层的透光率大于第一发光层的透光率。进而使得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本申请实施例因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可以在第二显示区的非显示面布置传感器来透光第二显示区传输光信号。无需在显示区域开设传输光信号的通道,可以保持显示区域的平整性,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以下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第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面的第一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中部分像素排布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视的第二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视的第三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视的第四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视的第五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视的第六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第结构示意图。显示组件200可包括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固定连接,诸如采用连接胶体等连接结构实现固定连接在一起。
为了增加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之间固定连接的稳定性,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可以在第一显示区220上开设孔槽结构以收纳第二显示区240。诸如第一显示区220开设有在第一显示区220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一显示区220的收纳孔,可以将第二显示区240放置在收纳孔内。该收纳孔可以位于第一显示区220的端部位置,也可以位于第一显示区220的其他位置,诸如中间位置。即第二显示区240可以由至少一部分第一显示区220包裹。
可理解的是,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诸如第一显示区220的宽度和第二显示区240的宽度相同,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直接拼接形成该显示组件200。
第一显示区220的尺寸大于第二显示区240的尺寸,第一显示区220可以作为显示组件200的主显示部分,第二显示区240可以作为显示组件200的辅助显示部分,或者说是功能显示部分。诸如可以将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设置大于第一显示区220的透光率。从而在第二显示区240的非显示状态下可以大大提高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以便于显示组件200在与传感器诸如摄像头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等配合时,摄像头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等光学传感器可以透过第二显示区240实现信号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的尺寸关系并不限于此,诸如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的尺寸相同,再比如第二显示区240的尺寸大于第一显示区220的尺寸。
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可共同显示画面,以形成显示组件200的显示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可以中的其中一个可以显示画面。诸如显示组件200未被用户操控时,第二显示区240可以显示画面,而第一显示区220不显示画面。可以实现熄屏显示,且在熄屏显示状态下,仅由第二显示区240实现显示,相比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共同显示,可以节省功耗。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面的第一示意图。第一显示区220可以包括发光层诸如第一发光层221、阳极层诸如第一阳极层222、阴极层诸如第一阴极层223和电路层诸如第一电路层224。第一阴极层223、第一发光层221、第一阳极层222和第一电路层224可以依次层叠排布。
其中,第一发光层221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有机材料层和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可以与第一阴极层223层叠设置,第一空穴传输层可以与第一阳极层222层叠设置。第一阳极层222和第一阴极层223通电,可以驱动第一电子传输层中的电子和第一空穴传输层中的空穴均朝向第一有机材料层运动,进而驱动第一有机材料层发出彩色光信号,诸如红色光信号、绿色光信号和蓝色光信号。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中部分像素排布示意图。第一显示区220可以包括多个像素诸如多个第一像素220a,多个第一像素220a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红像素2201、多个第一绿像素2202和多个第一蓝像素2203。其中一个第一红像素2201、一个第一绿像素2202和一个第一蓝像素2203可以形成第一显示区220显示画面的最小单元。
其中,每一个第一像素220a均由第一阴极层223、第一发光层221和第一阳极层222共同形成。本申请实施例多个第一像素220a的具有第一像素密度(ppi),诸如第一像素密封为400左右,比如400、403等。
第二显示区240可以包括发光层诸如第二发光层241、阳极层诸如第二阳极层242、阴极层诸如第二阴极层243、电路层诸如第二电路层244和彩色过滤层245。彩色过滤层245、第二阴极层243、第二发光层241、第二阳极层242和第二电路层244可以依次层叠排布。
其中,第二发光层241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二有机材料层和第二空穴传输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可以与第二阴极层243层叠设置,第二空穴传输层可以与第二阳极层242层叠设置。第二阳极层242和第二阴极层243通电,可以驱动第二电子传输层中的电子和第二空穴传输层中的空穴均朝向第二有机材料层运动,进而驱动第二有机材料层发出白色光信号,即发出白光。
第二发光层241所发出的白色光信号可以先传输到彩色过滤层245,经由彩色过滤层245对第二发光层241所发出的白色光信号进行过滤处理,彩色过滤层245对第二发光层241所发出的白色光信号进行过滤处理后,可以输出彩色光信号诸如红色光信号、绿色光信号和蓝色光信号。其中,彩色过滤层245可以包括红色光信号过滤部分、绿色光过滤部分和蓝色光过滤部分。红色光信号过滤部分可以过滤除红色光信号以外的光信号。绿色光过滤部分可以过滤除绿色光信号以外的光信号。蓝色光过滤部分可以过滤除蓝色光信号以外的光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彩色过滤层245针对第二发光层241所发出的白色光信号进行过滤处理后,可以输出的彩色光信号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颜色的光信号。诸如黄色光信号。
请继续参阅图3,第二显示区240可以包括多个像素诸如多个第二像素220a,多个第二像素240a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红像素2401、多个第二绿像素2402和多个第二蓝像素2403。其中一个第二红像素2401、一个第二绿像素2402和一个第二蓝像素2403可以形成第二显示区240显示画面的最小单元。
其中,每一个第二像素240a均由第二阴极层243、第二发光层241、第二阳极层242和彩色过滤层245共同形成。本申请实施例多个第二像素240a的具有第二像素密度,诸如第二像素密封为400左右,比如400、403等。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像素240a的尺寸小于第一像素220a的尺寸。诸如第二红像素2401的尺寸小于第一红像素2201的尺寸,第二绿像素2402的尺寸小于第一绿像素2202的尺寸,第二蓝像素2403的尺寸小于第一蓝像素2203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第二像素240a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一像素220a中的任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像素220a的尺寸可以理解为第一像素220a的面积,或者理解为沿平行于第一显示区220方向的截面。第二像素240a的尺寸可以理解为第二像素240a的面积,或者理解为沿平行于第二显示区240方向的截面。
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其中多个第一像素220a在成型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次蒸镀工艺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每一次可以对单一颜色进行蒸镀操作,实际操作对掩膜板的精度要求更高,在实现过程中并不容易改变第一像素220a的尺寸大小。其中多个第二像素240a在成型过程中可以采用一次蒸镀工艺处理,在蒸镀工艺处理后可以采用一次平坦化工艺处理,以清除溢出的部分,从而可以降低像素的尺寸。从而使得第二像素240a的尺寸诸如面积小于第一像素220a的尺寸诸如面积。进而使得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大于第一显示区220的透光。即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可以提高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240的像素密度可以与第一显示区220的像素密度大致相同。诸如第一显示区220的像素密度为400,第二显示区240的像素密度为400。再比如第一显示区220的像素密度为403,第二显示区240的像素密度为400。从而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可以在保持第二显示区240的像素密度与第一显示区220的像素密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高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因此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可以保证第二显示区240的像素密度和第一显示区220的像素密度具有一致的水平,可以保持显示组件200的整体显示效果,保持显示组件200的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的显示效果不会发生明显差异。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在不降低第二显示区240显示效果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提高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可以应用到全面屏的设备中。
本申请实施例彩色过滤层245还可以衰减第二显示区240的反射光信号,可以起到偏光片的作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显示区240可以不额外布置偏光片,从而可以在进一步提高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的基础上,还可以降低第二显示区240的厚度。进而方便实现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之间的厚度保持一致。
为了保证第一显示区220的显示效果,第一显示区220可以包括偏光结构。请参阅图4,图4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视的第二示意图。第一显示区220还可以包括偏光片225。偏光片225可以与第一阴极223层叠设置。
请参阅图5,图5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视的第三示意图。第一显示区220还可以包括第一保护膜层226,第一保护膜层226可以与偏光片225层叠设置,第一保护膜层226位于第一显示区220的显示面,以对第一显示区220的器件起到保护作用。第二显示区240还可以包括第二保护膜层246,第二保护膜层246可以与彩色过滤层245层叠设置,第二保护膜层246位于第二显示区240的显示面,以对第二显示区240的器件起到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可以采用共同的保护膜。请参阅图6,图6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视的第四示意图。显示组件200还可以包括第三保护膜层260,第三保护膜层260设置于第一显示区220的显示面和第二显示区240的显示面,以对第一显示区220的器件及所述第二显示区240的器件起到保护作用。
图7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视的第五示意图。第一显示区220还可以包括第一基层227,第一基层227与第一电路层224层叠设置,第一基层227用来承载第一显示区220的其余各层结构。第二显示区240还可以包括第二基层247,第二基层247与第二电路层244层叠设置,第二基层247用来承载第二显示区240的其余各层结构。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可以采用共同的基层。请参阅图8,图8为图1所示显示组件沿p2-p2方向剖视的第六示意图。显示组件200还可以包括第三基层280,第三基层280设置于第一显示区220的非显示面和第二显示区240的非显示面,以对第一显示区220的器件及所述第二显示区240的器件起到支撑作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膜层226、第二保护膜层246、第三保护膜层260、第一基层227、第二基层247和第三基层280均可以采用透明玻璃。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膜层226、第二保护膜层246、第三保护膜层260、第一基层227、第二基层247和第三基层280采用柔性材料。举例来说,第二基层247和第三基层280可以采用透明pi材料。可以将第二基层247称为第二透明pi层247,可以将第三基层280称为第三透明pi层280。第一基层227可以采用黄色pi,也可以采用透明pi,可以将第一基层227称为第一黄色pi层或者第一透明pi层。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显示区220可以为柔性显示区,可以称为第一柔性显示区。第二显示区240可以为柔性显示区,可以称为第二柔性显示区。显示组件200可以称为柔性显示组件。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20可以包括显示组件200、壳体400和传感器600。其中显示组件200可以参阅图1至图9以及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显示组件200可以设置在壳体400内。其中传感器600与显示组件200中的第二显示区20相对设置,诸如传感器600可以设置在显示组件200中第二显示区240的下方。传感器600可以透过第二显示区240传输光信号。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二像素240a尺寸设置相比第一显示区220的第一像素220a的尺寸较小,对传感器600传输光信号的遮挡和干扰减小,从而可以提高传感器600传输信号的准确性。传感器600可以图像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显示组件200可以为柔性显示组件,显示装置20可以实现折叠、拉伸等运动以改变显示组件200的显示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诸如电池、接口等器件,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组件、柔性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和
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
发光层,用于发出白色光信号;和
彩色过滤层,与所述发光层层叠设置,所述彩色过滤层用于过滤所述发光层所发出的白色光信号,以输出彩色光信号;
其中,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二像素,所述第二像素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像素的尺寸,使得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像素包括第一红像素、第一绿像素和第一蓝像素,每一个第二像素包括第二红像素、第二绿像素和第二蓝像素;
每一个所述第二像素的尺寸小于第一像素中的任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第一像素包括第一红像素、第一绿像素和第一蓝像素,每一个第二像素包括第二红像素、第二绿像素和第二蓝像素;
所述第二红像素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红像素的尺寸,所述第二绿像素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绿像素的尺寸,所述第二蓝像素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蓝像素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像素在成型过程中采用多次蒸镀工艺处理,所述多个第二像素在成型过程中采用一次蒸镀工艺和一次平坦化工艺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过滤层还用于衰减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反射光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致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均采用柔性材料,所述第一显示区还包括第一透明pi层或第一黄色pi层,所述第一透明pi层或所述第一黄色pi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非显示面,所述第二显示区还包括第二透明pi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二透明pi层和所述彩色过滤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均采用柔性材料,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三透明pi层,所述第三透明pi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非显示面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非显示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厚度大致相同。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和
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下方,所述传感器用于透过所述第二显示区传输光信号。
11.一种柔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柔性显示区;和
第二柔性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柔性显示区连接,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包括:
发光层,用于发出白色光信号;
彩色滤光片,与所述发光层层叠设置,所述彩色滤光片用于过滤所述发光层所发出的白色光信号,以输出彩色光信号;和
透明pi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透明pi层和所述彩色过滤层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过滤层还用于衰减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反射光信号,所述第一柔性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和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致相同。
13.一种柔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柔性显示区;
第二柔性显示区,与所述第一柔性显示区连接,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包括:
发光层,用于发出白色光信号;和
彩色滤光片,与所述发光层层叠设置,所述彩色滤光片用于过滤所述发光层所发出的白色光信号,以输出彩色光信号;
透明pi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显示区的非显示面和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的非显示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过滤层还用于衰减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反射光信号,所述第一柔性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和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致相同。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组件,所述柔性显示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组件;和
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相对设置,所述传感器用于透过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区传输光信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