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挂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223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挂式锁具(简称为智能挂锁)。



    背景技术:

    智能挂锁已广泛应用到户外(如户外的电力设施、通信设施上),目前大多数智能挂锁主要分为三类,一种是内置电池的智能挂锁(称为有源智能挂锁);一种是内部无电池,采用电子钥匙供电的挂锁;还有一种是内部无电池,采用专用无线钥匙供电的智能挂锁。后面这两种俗称为无源智能挂锁。

    我们知道,安装到锁壳的主腔体内的部件包括锁具主控组件(其主要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解锁轮)和蓄能器(如储能电容或电池)。当前,电机和控制电路这些部件都是通过拧螺丝的方式来分别安装到锁壳较深的主腔体容置空间内的,但由于锁壳整体较小,以及受锁壳容置空间的宽度和深度影响,导致人们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电子元件(控制电路)和机械部分(电机等)的拧螺丝安装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在拧螺丝固定电机等时往往还需要另外的辅助部件来定位,从而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为此,本申请人对当前的智能挂锁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安装生产更方便的智能挂锁,其生产成本更低。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挂锁,包括锁体,底盖,锁环,设在锁体内的横向滑槽中的锁舌和锁舌弹簧,设在锁体的锁环插槽中的锁环弹簧,设在锁体的锁具主控容置孔中的控制电路、电机、解锁轮和蓄能器,所述控制电路、电机和解锁轮安装到支架上组成锁具主控组件后安装到该锁具主控容置孔中,在所述支架内设有用来放置该电机的电机安装孔和供该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的轴孔;所述电机安装到该支架的电机安装孔中后,其外露出该轴孔的电机轴与该解锁轮套接在一起;所述控制电路安装固定到该支架上;所述支架和蓄能器靠拢在一起后形成的周壁外形与该锁具主控容置孔的侧壁相匹对;在所述支架在竖向通过设在其外端上的压紧边由该底盖压紧定位;所述蓄能器的底部由该底盖压紧。

    在对上述智能挂锁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支架在该轴孔处设有支架定位圆柱面;在所述解锁轮上设有解锁轮定位圆柱面;所述锁体在该锁具主控容置孔的里端部上设有用来分别供解锁轮定位圆柱面和支架定位圆柱面插入定位的解锁轮定位孔和支架定位孔,这两个定位孔为同心的圆柱孔。

    在对上述智能挂锁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支架在朝向该锁环的闭锁端的那一端设有用来安装磁敏传感器的传感器安放架;所述磁敏传感器与该控制电路连接;在所述锁环的闭锁端内设有在闭锁状态下能由该磁敏传感器非接触式感应到磁场的磁铁。

    在对上述智能挂锁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锁具主控组件的底部设有由该底盖接触控制的传感器接触开关,其与该控制电路连接。

    在对上述智能挂锁的改进方案中,蓄能器可以是蓄能电容或蓄能电池。

    在对上述智能挂锁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底盖通过插销铆紧方式固定安装到该锁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方面,由于控制电路、电机和解锁轮安装到支架上组成锁具主控组件后,以模块化的方式安装到该锁具主控容置孔中,这样就可以在调试好锁具主控组件后再装入锁体中,这比起现阶段要装入到锁体中才能调试智能挂锁要方便得多;另一方面,由于支架和蓄能器在横向由锁具主控容置孔的侧壁外形来定位,竖向则由底盖压紧定位,这样整个锁具主控组件和蓄能器都无需用螺丝来固定,而只需要对底盖通过插销铆紧等方式固定紧即可,从而避免了现阶段必须通过多颗螺丝才能固定控制电路、电机和储能器;与此同时,由于可以通过注塑等方式来批量生产支架,其成本远比起现阶段用拧螺丝固定的方式低,因此本发明的结构更合理、安装生产更方便,生产成本更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i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具主控组件和储能器的拆装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具主控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具主控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具主控组件的组装示意图一(未示出控制电路时);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具主控组件的组装示意图二(未示出控制电路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智能挂锁,如图1至9所示,包括锁体1,底盖2,锁环3,设在锁体1内的横向滑槽11中的锁舌4和锁舌弹簧5,设在锁体1的锁环插槽12中的锁环弹簧6,设在锁体的锁具主控容置孔13中的控制电路7、电机8、解锁轮9和蓄能器10,以及设在锁体表面处的天线(图中未示出,当智能挂锁为无源方式时),这些结构和工作原理跟当前的智能挂锁一致,所不同的是,所述控制电路7、电机8和解锁轮9安装到支架20上组成锁具主控组件后安装到该锁具主控容置孔13中,在所述支架20内设有用来放置该电机8的电机安装孔201和供该电机201的电机轴穿过的轴孔202;所述电机8安装到该支架20的电机安装孔201中后,其外露出该轴孔202的电机轴与该解锁轮9套接在一起;所述控制电路7安装固定到该支架20上;所述支架20和蓄能器10靠拢在一起后形成的周壁外形与该锁具主控容置孔13的侧壁相匹对,这样支架20和蓄能器10在横向很容易由锁具主控容置孔13的侧壁外形(与支架20和蓄能器10靠拢在一起后形成的外形相对应)来定位;在所述支架20在竖向通过设在其外端上的压紧边203由该底盖2压紧定位;所述蓄能器10的底部由该底盖2压紧(如由底盖的底面托住压紧),这样就可以使支架20、蓄能器10在竖向一起由底盖2压紧定位。

    在平时组装生产智能挂锁时:

    先要组装好锁具主控组件:首先,将电机8装入到支架20的电机安装孔201中后,将解锁轮9安装到外露出支架轴孔202的电机轴上;接着,将控制电路(即焊接安装了电器元件的线路板)7安装到支架20上;然后,用导线将控制电路7与电机8等连接好,这样就组装好了锁具主控组件,使之成为模块化来安装、维护。可以看出,借助支架的安装、定位就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电子元件和机械部分在不用螺丝的情况下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7由支架20一侧的定位夹204夹住定位后,再用胶水粘紧,如图6、7所示;当然,控制电路7也可以用其它方式来安装定位到支架上;

    接下来,将蓄能器10和锁具主控组件对应装入到锁体1的锁具主控容置孔13中,此时,位于锁具主控组件里端的解锁轮9的偏心柱91落入到该锁舌4的锁舌推拉槽41中;

    最后,装上底盖2,并用插销30铆紧等方式固定紧即可,此时支架20、蓄能器10在竖向由底盖2压紧。

    从上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控制电路7、电机8和解锁轮9安装到支架20上组成锁具主控组件后,以模块化的方式安装到该锁体1的主控容置孔13中,这样就可以在调试好锁具主控组件后再装入锁体中,这比起现阶段要装入到锁体中才能调试智能挂锁要方便得多;另一方面,支架20和蓄能器10在横向(前、后、左、右方向)很容易由锁具主控容置孔与上述两部件外形相匹配的侧壁来定位,而竖向则由底盖2压紧定位,这样整个锁具主控组件和蓄能器都无需用螺丝来固定,而只需要对底盖通过插销铆紧等方式(与现阶段挂锁差不多的方式)固定紧即可,从而避免了现阶段必须通过多颗螺丝才能固定控制电路7、电机8和储能器10;与此同时,由于可以通过注塑等方式来批量生产支架,其成本远比起现阶段用拧螺丝固定的方式低,因此本发明的结构更合理、安装生产更方便,生产成本更低。

    通常,解锁轮9为带偏心柱的旋转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支架20在该轴孔202处设有支架定位圆柱面205;在所述解锁轮9上设有解锁轮定位圆柱面92;所述锁体1在该锁具主控容置孔13的里端部上设有用来分别供解锁轮定位圆柱面92和支架定位圆柱面205插入定位的解锁轮定位孔14和支架定位孔15,这两个定位孔为同心的圆柱孔,这样将锁具主控组件安装到位后可保证解锁轮9和电机8的同心工作,从而进一步确保了智能挂锁工作的可靠性。在此,电机轴81为d型轴,解锁轮9的套入孔93也为d型孔,如图8、9所示;当然,它们也可以是“十”字型、椭圆形等。

    本实施例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还设有防剪功能(即剪断后即时报警功能),为此:所述支架20在朝向该锁环3的闭锁端31的那一端设有用来安装磁敏传感器40的传感器安放架206;所述磁敏传感器40与该控制电路7连接;在所述锁环3的闭锁端31内设有在闭锁状态下能由该磁敏传感器40非接触式感应到磁场的磁铁50。磁敏传感器40与磁铁50的工作原理,在具防剪断功能的设备或产品上比较常见,在此不再详述。当不法份子一旦将锁环3剪断,磁铁50会和闭锁端的那一段锁环一起掉落,这时磁敏传感器40感应不到磁铁的磁力时,就会即时通过控制电路7来报警,从而达到锁具防剪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磁敏传感器40为干簧管,当然,它也可以是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等。

    优选地,在所述锁具主控组件的底部设有由该底盖2接触控制的传感器接触开关60,其与该控制电路7连接(在此,传感器接触开关60是直接设在控制电路的电路板上,如图6所示),用于防止不法份子通过破坏底盖2来破坏挂锁,这样,当不法份子破坏掉底盖时,底盖2与传感器接触开关60脱离接触,这时传感器接触开关输出信号给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上传报警。

    蓄能器10可以是蓄能电容或蓄能电池,其主要是当控制电路7要与外界通讯联系(如锁环的剪断报警功能)时为主控组件提供足够的电能,从而为实现万物互联提供保障。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挂锁,包括锁体(1),底盖(2),锁环(3),设在锁体(1)内的横向滑槽(11)中的锁舌(4)和锁舌弹簧(5),设在锁体(1)的锁环插槽(12)中的锁环弹簧(6),设在锁体的锁具主控容置孔(13)中的控制电路(7)、电机(8)、解锁轮(9)和蓄能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7)、电机(8)和解锁轮(9)安装到支架(20)上组成锁具主控组件后安装到该锁具主控容置孔(13)中,在所述支架(20)内设有用来放置该电机(8)的电机安装孔(201)和供该电机(201)的电机轴穿过的轴孔(202);所述电机(8)安装到该支架(20)的电机安装孔(201)中后,其外露出该轴孔(202)的电机轴与该解锁轮(9)套接在一起;所述控制电路(7)安装固定到该支架(20)上;所述支架(20)和蓄能器(10)靠拢在一起后形成的周壁外形与该锁具主控容置孔(13)的侧壁相匹对;在所述支架(20)在竖向通过设在其外端上的压紧边(203)由该底盖(2)压紧定位;所述蓄能器(10)的底部由该底盖(2)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在该轴孔(202)处设有支架定位圆柱面(205);在所述解锁轮(9)上设有解锁轮定位圆柱面(92);所述锁体(1)在该锁具主控容置孔(13)的里端部上设有用来分别供解锁轮定位圆柱面(92)和支架定位圆柱面(205)插入定位的解锁轮定位孔(14)和支架定位孔(15),这两个定位孔为同心的圆柱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在朝向该锁环(3)的闭锁端(31)的那一端设有用来安装磁敏传感器(40)的传感器安放架(206);所述磁敏传感器(40)与该控制电路(7)连接;在所述锁环(3)的闭锁端(31)内设有在闭锁状态下能由该磁敏传感器(40)非接触式感应到磁场的磁铁(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具主控组件的底部设有由该底盖(2)接触控制的传感器接触开关(60),其与该控制电路(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器(10)是蓄能电容或蓄能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2)通过插销铆紧方式固定安装到该锁体内。

    技术总结
    一种智能挂锁,包括锁体、底盖、锁环、锁舌、锁舌弹簧、锁环弹簧、控制电路、电机、解锁轮和蓄能器,并将控制电路、电机和解锁轮安装到支架上组成锁具主控组件后,以模块化的方式安装到该锁具主控容置孔中,这样就可以在调试好锁具主控组件后再装入锁体中,这比起现阶段要装入到锁体中才能调试智能挂锁要方便得多;另外,由于支架和蓄能器在横向由锁具主控容置孔的侧壁外形来定位,竖向则由底盖压紧定位,这样整个锁具主控组件和蓄能器都无需用螺丝来固定,而只需要对底盖通过插销铆紧等方式固定紧即可,从而避免了现阶段必须通过多颗螺丝才能固定控制电路、电机和储能器,因此本发明的结构更合理、安装生产更方便,生产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国民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25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