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喷粉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8  163


    本申请涉及喷涂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电喷粉房。



    背景技术:

    静电喷涂,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静电喷涂通常是在喷粉房内进行。

    当工件上粉末附着到一定厚度时,则会发生“同性相斥”的作用,不能再吸附粉末,此时多余部分的粉末通过自重掉落在喷粉房的底部并形成堆积。

    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粉末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设置有吸风机构对喷粉房底的粉末进行吸取,然后对吸取的粉末进行处理,之后粉末便能重新用于喷涂。

    然而,当粉末堆积在喷粉房的底部后,吸风机构对粉末的吸取难度较大,导致粉末的回收效果较差,存在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粉末的回收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静电喷粉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静电喷粉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静电喷粉房,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房体,所述房体上开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房体上连通有对粉末进行吸取的吸风机构,所述房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反吹喷头,所述房体外设有给反吹喷头供风的供风装置,所述反吹喷头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对粉末下落进行导向的导粉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风装置向反吹喷头实现供风,反吹喷头对堆积在房体底部的粉末进行喷吹,使得粉末呈沸腾状,吸风机构对沸腾状粉末的吸取效果更好,以此提高了粉末的回收效果。同时沸腾状粉末的流动性更强,当吸风机构向粉末施加一个吸力上,粉末能够在沸腾的过程中,逐渐向吸风机构靠近,以此吸风机构能够吸取更远位置的粉末,有利于吸风机构对粉末吸取的全面性。

    可选的,所述导粉机构包括若干组并排设置且相互紧贴的导粉组件,所述导粉组件包括两块导粉板,所述房体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与一个导粉板连接,所述导粉板与其对应的房体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两个导粉板远离房体内侧壁的一侧相互抵触呈“v”型设置且“v”型尖端背向房体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涂多余的粉末通过自重掉落在导粉板上并沿着导粉板下滑,然后经过导粉板与房体之间的间隙,最后下落至房体的底部。导粉板的设置将房体上下分层,减小了吸风机构对上层喷涂的粉末产生吸力,粉末还没有喷至工件上便被向下吸落,导致工件喷粉效果较差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房体的内侧壁与导粉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人员能够进入房体内,翻开两个导粉板,并对房体底部吸风机构没能吸取的粉末进行清理。

    可选的,所述房体的侧壁上竖向开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竖向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沿着房体内至房体外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让位槽竖向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弹性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能够发生形变,当用于喷粉的设备通过让位槽对工件进行喷粉时,相对喷粉设备位置的两个弹性垫被撑开,而其余位置的两个弹性垫之间的间隙较小,以此减小了喷粉房中的粉末通过让位槽溢出喷粉房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导粉机构包括转动穿设在喷粉房上的两个水平设置的转动辊,两个转动辊位于同一水平,两个转动辊之间套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靠近转动辊所在的侧壁,所述房体相对转动辊的两个内侧壁上连接有若干个挡片,所述挡片位于相邻两个让位槽之间且与皮带紧贴,所述喷粉房的外侧壁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转动辊的一端,所述传送带落料的一端靠近房体与吸风机构的相通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送带转动,喷涂多余的粉末掉落在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的运动将粉末带至房体与吸风机构的连通处,以此提高了吸风机构对粉末的吸取效果。另外,传送带将房体上下分层,减小了吸风机构对上层喷涂的粉末产生吸力,粉末还没有喷至工件上便被向下吸落,导致工件喷粉效果较差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喷粉房内连接有与转动辊平行的铲板,所述铲板位于传送带的下方且与其紧贴,所述铲板沿着靠近传送带的方向朝向房体与吸风机构的相通处倾斜,所述铲板靠近传送带的落料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铲板的设置能够将附着在传送带上的粉末铲下,从而提高粉末落料的全面性。

    可选的,所述传送带落料一端对应的喷粉房的侧壁上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延伸至传送带的下方,所述传送带沿着远离喷粉房的方向朝向地面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延伸至传送带的下方,以此从挡板上滑落的粉末在反吹喷头的作用下沸腾时,向上只能撞击到传送带,而无法重新回到传送带的上方,减小了粉末从传送带上下落时,马上受到反吹喷头的作用,而无法下落到传送带下方的可能性,确保粉末能够充分的被吸风机构吸取。

    可选的,所述反吹喷头和传送带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喷粉房的侧壁紧贴,所述隔板连接于铲板且位于铲板背向传送带落料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用于将传送带和粉末隔开,以此减小了沸腾的粉末重新附着至传送带上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供风装置向反吹喷头实现供风,反吹喷头对堆积在房体底部的粉末进行喷吹,使得粉末呈沸腾状,吸风机构对沸腾状粉末的吸取效果更好,以此提高了粉末的回收效果。同时沸腾状粉末的流动性更强,当吸风机构向粉末施加一个吸力上,粉末能够在沸腾的过程中,逐渐向吸风机构靠近,以此吸风机构能够吸取更远位置的粉末,有利于吸风机构对粉末吸取的全面性;

    2.喷涂多余的粉末通过自重掉落在导粉板上并沿着导粉板下滑,然后经过导粉板与房体之间的间隙,最后下落至房体的底部。导粉板的设置将房体上下分层,减小了吸风机构对上层喷涂的粉末产生吸力,粉末还没有喷至工件上便被向下吸落,导致工件喷粉效果较差的可能性;

    3.弹性垫能够发生形变,当用于喷粉的设备通过让位槽对工件进行喷粉时,相对喷粉设备位置的两个弹性垫被撑开,而其余位置的两个弹性垫之间的间隙较小,以此减小了喷粉房中的粉末通过让位槽溢出喷粉房的可能性;

    4.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送带转动,喷涂多余的粉末掉落在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的运动将粉末带至房体与吸风机构的连通处,以此提高了吸风机构对粉末的吸取效果。另外,传送带将房体上下分层,减小了吸风机构对上层喷涂的粉末产生吸力,粉末还没有喷至工件上便被向下吸落,导致工件喷粉效果较差的可能性;

    5.挡板延伸至传送带的下方,以此从挡板上滑落的粉末在反吹喷头的作用下沸腾时,向上只能撞击到传送带,而无法重新回到传送带的上方,减小了粉末从传送带上下落时,马上受到反吹喷头的作用,而无法下落到传送带下方的可能性,确保粉末能够充分的被吸风机构吸取。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1中导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1中导粉板、底板、侧板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图;

    图4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1中弹性垫、让位槽、反吹喷头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图;

    图5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2中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体现本申请实施例2中挡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房体;10、房板;11、侧板;12、底板;2、进料口;3、出料口;4、反吹喷头;5、导粉板;6、让位槽;7、弹性垫;80、转动辊;81、传送带;82、电机;83、挡片;9、铲板;13、挡板;14、隔板;15、让位口;16、固定块;17、固定销;18、旋风分离器;19、除尘器;21、补喷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静电喷粉房。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静电喷粉房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房体1,房体1包括合围呈矩型的房板10、栓接于房板10底部的侧板11、固定连接于侧板11底部的底板12,两个相对的侧板11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相互靠近。

    参照图1和图2,房体1长度方向的一侧开口进料口2,另一侧开有出料口3。喷粉时,工件挂在输送链上,通过输送链的运动将工件送入喷粉房中,并沿着进料口2至出料口3的方向运动。喷粉完成后,输送链带动工件从出料口3实现出料。

    参照图1和图2,房体1相对进料口2的一侧连通有对粉末进行吸取的吸风机构,吸风机构与房体1的相通处靠近房体1的底部。在喷涂的过程中,吸风机构工作,对堆积在房体1底部的粉末实现吸取。

    参照图1和图2,吸风机构包括旋风分离器18,旋风分离器18内能够形成外旋气流,粉末由于密度较大被甩向旋风分离器18的侧壁,粉末失去惯性力沿着旋风分离器18的内壁下落,并堆积在底部,而部分粉末混合气体随着椎体的收缩逐渐向中心靠拢,最终以同样的旋转方向由下反转向上继续做螺旋形运动,构成内旋气流排出。

    参照图1和图2,由于粉末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旋风分离器18还连通有除尘器19,除尘器19对排出旋风分离器18的粉末混合气体再次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直接排入空气,而过滤出来的粉末成为废末,集中处理。

    参照图1和图2,房体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反吹喷头4,房体1外设有给反吹喷头4供风的供风装置(图中未示出)。通过供风装置对反吹喷头4实现供风,反吹喷头4能够对堆积在房体1底部的粉末进行喷吹,使得粉末呈沸腾状,从而提高了吸风机构对粉末的吸取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当粉末呈沸腾状时,粉末漂浮在空中。吸风机构工作时,对漂浮在空中的粉末施加一个吸力,使得粉末在沸腾的过程中,逐渐向吸风机构靠近,提高了吸风机构对于其距离较远的粉末的吸取效果,有利于增强吸风机构吸取粉末的全面性。

    参照图2和图3,反吹喷头4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对粉末下落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导粉机构包括三组并排设置且相互紧贴的导粉组件,导粉组件包括两块导粉板5,房体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板11分别对应一个导粉板5,导粉板5与其对应的房体1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

    参照图2和图3,两个导粉板5远离房体1内侧壁的一侧相互抵触呈“v”型设置且“v”型尖端背向房体1底部。当粉末下落时,粉末首先落到导粉板5上并沿着导粉板5下滑,然后从导粉板5与房体1内侧壁之间通过,最终掉落至房体1的底部。

    参照图2和图3,导粉板5、侧板11、底板12围成一个空腔,吸风机构与这个空腔相通,以此当吸风机构工作时,空腔内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强劲的负压,吸风机构通过这个负压的空腔能够更好的对粉末实现吸取。

    参照图2和图3,导粉板5对吸风机构的吸取还具有限制作用,减小了吸风机构对房体1上层喷涂的粉末产生较大的吸力,粉末还没有喷至工件上便下落,导致工件喷涂不够充分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对工件的喷粉效果。

    参照图2和图3,导粉板5上开有让位口15,侧板11相对让位口1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上穿设有固定销17,导粉板5转动套设在固定销17上。固定块16和固定销17的设置使得导粉板5和侧板11转动连接,以此清理人员能够进入喷粉房内,翻开两个导粉板5,并对房体1底部吸风机构没有吸取的粉末进行清理。

    参照图4,房体1的侧壁上竖向开有若干个让位槽6,让位槽6竖向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沿着房体1内至房体1外的方向逐渐变大,让位槽6竖向的两侧壁上分别粘接有弹性垫7。

    参照图4,弹性垫7能够发生形变,当用于喷粉的设备通过让位槽6对工件进行喷粉时,相对喷粉设备位置的两个弹性垫7被撑开,而其余位置的两个弹性垫7之间的间隙较小,以此减小了喷粉房中的粉末通过让位槽6溢出喷粉房的可能性。

    参照图4,房体1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补喷窗口21,操作人员能够以手动的方式,通过补喷窗口21对工件上漏喷和喷涂盲区的位置进行补喷,确保了对工件粉喷的全面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喷涂多余的粉末下落时,粉末首先落到导粉板5上并沿着导粉板5下滑,然后从导粉板5与房体1内侧壁之间通过,最终掉落至房体1的底部。通过外界的供风装置向反吹喷头4供风,反吹喷头4对堆积在房体1底部的粉末进行吹击,粉末受到吹击后能够呈沸腾状,以此吸风机构能够更容易对粉末进行吸取,从而提高了粉末的回收效果。

    实施例2

    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导粉机构包括转动穿设在喷粉房上的两个水平设置的转动辊80、套设在两个转动辊80之间的传送带81。两个转动辊80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个转动辊80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房体1的长度方向。

    参照图5和图6,传送带81宽度方向的侧壁靠近房体1长度方向的内侧壁,房体1相对转动辊80的两个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挡片83,挡片83位于相邻两个让位槽6之间且与皮带紧贴。

    参照图5和图6,挡片83与传送带81配合将房体1进行上下分层,减小了吸风机构对房体1上层喷涂的粉末产生较大的吸力,粉末还没有喷至工件上便下落,导致工件喷涂不够充分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对工件的喷粉效果。

    参照图5和图6,喷粉房的外侧壁上栓接有一个电机82,电机82的输出轴与一个转动辊80的一端同轴且固定连接。启动电机82,电机82的输出轴带动一个转动辊80转动,这个转动辊80通过传送带81能够带动另一个转动辊80转动。

    参照图5和图6,喷涂多余的粉末掉落在传送带81上,传送带81落料的一端靠近房体1与吸风机构的相通处,以此粉末从传送带81上下落后,能够更容易的被吸风机构吸取。

    参照图6,传送带81落料一端对应的喷粉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13,挡板13延伸至传送带81的下方,传送带81沿着远离喷粉房的方向朝向地面倾斜。传送带81上的粉末下落时,首先下落在挡板13上并沿着挡板13下滑,最终滑出挡板13在反吹喷头4的作用下呈沸腾状。

    参照图6,挡板13延伸至传送带81的下方,以此从挡板13上滑落的粉末在反吹喷头4的作用下沸腾时,向上只能撞击到传送带81,而无法重新回到传送带81的上方,减小了粉末从传送带81上下落时,马上受到反吹喷头4的作用,而无法下落到传送带81下方的可能性,确保粉末能够充分的被吸风机构吸取。

    参照图6,喷粉房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平行于转动辊80的铲板9,铲板9位于传送带81的下方且与其紧贴,铲板9沿着靠近传送带81的方向朝向房体1与吸风机构的相通处倾斜。

    参照图6,铲板9的设置能够将附着在传送带81上的粉末铲下,从而提高粉末的回收效果。

    参照图6,铲板9靠近传送带81的落料端,以此铲板9铲下的粉末能够更加靠近房体1与吸风机构的连通处,粉末能够更容易的被吸风机构吸取。

    参照图6,铲板9背向传送带81落料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隔板14,隔板14位于反吹喷头4和传送带81之间,隔板14与喷粉房的侧壁紧贴。隔板14用于将粉末和传送带81隔开,减小了沸腾的粉末重新附着至传送带81上的可能性。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喷涂时,启动电机82,电机82的输出轴通过转动辊80带动传送带81转动,喷涂时多余的粉末首先掉落在传送带81上,传送带81带动粉末运动,粉末从传送带81上掉落至挡板13上并沿着挡板13下滑,滑出挡板13时受到反吹喷头4的喷出呈沸腾状,以此提高了吸风机构对粉末的吸取效果,有利于提高粉末的回收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静电喷粉房,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房体(1),所述房体(1)上开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所述房体(1)上连通有对粉末进行吸取的吸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反吹喷头(4),所述房体(1)外设有给反吹喷头(4)供风的供风装置,所述反吹喷头(4)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对粉末下落进行导向的导粉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喷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粉机构包括若干组并排设置且相互紧贴的导粉组件,所述导粉组件包括两块导粉板(5),所述房体(1)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与一个导粉板(5)连接,所述导粉板(5)与其对应的房体(1)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两个导粉板(5)远离房体(1)内侧壁的一侧相互抵触呈“v”型设置且“v”型尖端背向房体(1)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喷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的内侧壁与导粉板(5)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喷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1)的侧壁上竖向开有让位槽(6),所述让位槽(6)竖向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沿着房体(1)内至房体(1)外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让位槽(6)竖向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弹性垫(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喷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粉机构包括转动穿设在喷粉房上的两个水平设置的转动辊(80),两个转动辊(80)位于同一水平,两个转动辊(80)之间套设有传送带(81),所述传送带(81)靠近转动辊(80)所在的侧壁,所述房体(1)相对转动辊(80)的两个内侧壁上连接有若干个挡片(83),所述挡片(83)位于相邻两个让位槽(6)之间且与皮带紧贴,所述喷粉房的外侧壁上连接有电机(82),所述电机(8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转动辊(80)的一端,所述传送带(81)落料的一端靠近房体(1)与吸风机构的相通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喷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粉房内连接有与转动辊(80)平行的铲板(9),所述铲板(9)位于传送带(81)的下方且与其紧贴,所述铲板(9)沿着靠近传送带(81)的方向朝向房体(1)与吸风机构的相通处倾斜,所述铲板(9)靠近传送带(81)的落料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喷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81)落料一端对应的喷粉房的侧壁上连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延伸至传送带(81)的下方,所述传送带(81)沿着远离喷粉房的方向朝向地面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喷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喷头(4)和传送带(81)之间设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与喷粉房的侧壁紧贴,所述隔板(14)连接于铲板(9)且位于铲板(9)背向传送带(81)落料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喷涂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电喷粉房,其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房体,房体上开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房体上连通有对粉末进行吸取的吸风机构,房体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反吹喷头,房体外设有给反吹喷头供风的供风装置,反吹喷头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对粉末下落进行导向的导粉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粉末回收效果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强;吴卫康;包晓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晟然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24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