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18


    本发明涉及木质家具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红木家具以其具备的造型优美、功能合理、用料讲究、保值性高的特点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喜爱。随着红木家具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各种用于红木家具生产的机械层出不穷,功能各异,也为红木家具的规范化与系统化生产提供了便利。

    但目前市场上在红木家具的生产过程中仍然主要依靠人工为红木家具进行涂漆,然后进行晾晒的方式进行烘干,不仅喷涂效率较低,而且人工喷涂的涂料喷涂厚度难以控制,喷涂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包括:

    喷涂箱、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两个喷涂机构以及两个烘干机构,所述喷涂箱的左端设置有左开口,右端均设置有右开口,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喷涂箱的内顶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喷涂箱的内底部,两个所述喷涂机构均设置所述喷涂箱内并靠近所述喷涂箱的左端,两个所述烘干机构均设置所述喷涂箱内并位于所述喷涂机构的右侧,并且两个所述喷涂机构、两个所述烘干机构分别位于板材的两侧。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喷涂箱的内顶部,并分别靠所述喷涂箱的左端、右端,所述第一输送机设置在所述喷涂箱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输送轴上设置有包胶层;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机、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喷涂箱的内底部,并分别靠所述喷涂箱的左端、右端,所述第二输送机设置在所述喷涂箱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输送轴上设置有包胶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喷涂机构包括多个第三电动伸缩杆、喷涂板以及多个漆料喷头,多个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均设置在所述喷涂箱的内壁上,所述喷涂板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上,多个所述漆料喷头均与储料箱连通。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多个烘干机、多个第四电动伸缩杆以及烘干板,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喷涂箱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喷涂机构的右侧,所述烘干板设置在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上,所述烘干机设置在所述烘干板并朝向所述板材。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输送轴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导向轮,多个所述导向套均设置在所述输送轴上,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导向套上,所述导向轮上设置有导向环槽,所述导向环槽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喷涂箱的底部设置有喷涂承载装置,所述喷涂承载装置包括平置框板、中间承载机构以及四个边角承载机构,所述边角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置框板的边角处,所述中间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置框板的中间,所述喷涂箱设置在所述中间承载机构、四个所述边角承载机构的顶部,所述中间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平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置板底部的第一辅助承载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承载部底部的第一竖直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腿上的外扩承载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腿底部的平承板;所述第一辅助承载部包括第一辅助平板、多个内承弹簧以及第二辅助平板,所述第一辅助平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置板的底部并且内部具有内承孔,多个所述内承弹簧、所述第二辅助平板均设置在所述内承孔内,多个所述内承弹簧位于所述第二辅助平板的上方,所述第一竖直腿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辅助平板的底部并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辅助平板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外扩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腿上的外套、设置在所述外套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竖直腿上的内凸节、设置在所述内凸节与所述平置框板连接的四个斜向部,所述斜向部包括第一斜向杆、第二斜向杆、第一弹簧以及耐磨套,所述第一斜向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外套并延伸至所述内凸节连接,下端与所述平置框板连接,所述第一斜向杆上设置有斜向孔,所述第二斜向杆的上端与所述外套连接,下端设置在所述斜向孔内,并且所述第二斜向杆的下端设置有耐磨套,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斜向孔内并抵顶所述第二斜向杆的下端。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边角承载机构包括第二平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置板底部的第三平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平置板底部的第二竖直腿、套设在所述第二竖直腿上的竖直防护部以及多个斜向防护部,所述第二平置板与所述第三平置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内板,所述第三平置板的底部设置有竖直筒和多个第三斜向杆,所述第二竖直腿的上端套在所述竖直筒内,并且所述竖直筒的下端设置有挡圈,所述第二竖直腿的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竖直筒内设置有抵顶所述挡板的第二弹簧;所述竖直防护部包括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三斜向杆外部的外罩、设置在所述外罩下端的多个竖直弹簧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竖直弹簧杆底部的杆座;所述斜向防护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平置板底部的竖直楔形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腿上的平置楔形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竖直楔形杆、所述平置楔形杆之间的斜向弹簧杆。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边角承载机构还包括第二辅助承载部,所述第二辅助承载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置板底部并位于所述第三平置板一侧的第四平置板、设置在所述第四平置板底部的铰座、与所述铰座连接的第四斜向杆、设置在所述第四斜向杆下端的斜向套、设置在所述斜向套内的第三弹簧以及与所述斜向套连接的第五斜向杆,所述第五斜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竖直腿的下端铰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该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箱、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两个喷涂机构以及两个烘干机构,采用两个喷涂机构、两个烘干机构可以对板材的两个表面进行喷涂漆料,使涂料喷涂的更加均匀,提升了该喷涂设备的喷涂效果,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喷涂的喷涂效率较低,涂料喷涂厚度难以控制,喷涂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中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中喷涂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中中间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中边角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中图6中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中图6中的b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包括:

    喷涂箱1、第一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11、两个喷涂机构12以及两个烘干机构13,所述喷涂箱1的左端设置有左开口,右端均设置有右开口,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顶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11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底部,两个所述喷涂机构12均设置所述喷涂箱1内并靠近所述喷涂箱1的左端,两个所述烘干机构13均设置所述喷涂箱1内并位于所述喷涂机构12的右侧,并且两个所述喷涂机构12、两个所述烘干机构13分别位于板材的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该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箱1、第一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11、两个喷涂机构12以及两个烘干机构13,具体而言,第一输送机构10安装在喷涂箱1的内顶部,第二输送机构11安装在喷涂箱1的内底部,二者用来固定制造红木家具的板材100,而在板材100的两侧,则分别是喷涂机构12、烘干机构13,也就是说,板材100的每个表面都有喷涂机构12、烘干机构13,这样当操作人员将板材100放置在喷涂箱1的左端,并将板材100对应在第一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11之间固定后,使用控制器(未示出)启动第一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11,则第一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11将板材100由左至右输送,操作人员再启动喷涂机构12、烘干机构13,这样两个喷涂机构12就分别向板材100的两个表面同时喷涂漆料,而两个烘干机构13则会分别对板材100的两个喷涂漆料的表面进行烘干,如此完成对板材100的自动喷涂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该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箱1、第一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11、两个喷涂机构12以及两个烘干机构13,采用两个喷涂机构12、两个烘干机构13可以对板材100的两个表面进行喷涂漆料,使涂料喷涂的更加均匀,提升了该喷涂设备的喷涂效果,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喷涂的喷涂效率较低,涂料喷涂厚度难以控制,喷涂效果较差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包括第一输送机101、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02,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02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顶部,并分别靠所述喷涂箱1的左端、右端,所述第一输送机101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02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101的输送轴103上设置有包胶层;所述第二输送机构11包括第二输送机111、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12,两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2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底部,并分别靠所述喷涂箱1的左端、右端,所述第二输送机111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2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111的输送轴103上设置有包胶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输送机构10的结构,该结构的第一输送机构10包括第一输送机101、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02,具体而言,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控制器(未示出)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102,来调节第一输送机101与第二输送机构11之间的距离,更好的将板材100夹住;同时在第一输送机101的输送轴103上设计了包胶层,可以避免输送轴103直接接触板材100,相当于增加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第一输送机构10对板材100进行输送;同理,第二输送机构11包括第二输送机111、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12,具体而言,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控制器(未示出)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112,来调节第二输送机111与第一输送机构10之间的距离,更好的将板材100夹住;同时在第二输送机111的输送轴103上设计了包胶层,可以避免输送轴103直接接触板材100,相当于增加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第二输送机构11对板材100进行输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输送机构10的结构,该结构的第一输送机构10包括第一输送机101、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02,使得该第一输送机构10可以更好地将板材100夹住,以及方便第一输送机构10对板材100进行输送;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还第二输送机构11的结构,该结构的第二输送机构11包括第二输送机112、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12,使得该第二输送机构11可以更好地将板材100夹住,以及方便第二输送机构11对板材100进行输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涂机构12包括多个第三电动伸缩杆121、喷涂板122以及多个漆料喷头123,多个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121均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壁上,所述喷涂板122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121上,多个所述漆料喷头123均与储料箱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喷涂机构12的结构,该结构的喷涂机构12包括多个第三电动伸缩杆121、喷涂板122以及多个漆料喷头123,具体而言,操作人员使用控制器(未示出)启动第三电动伸缩杆121,第三电动伸缩杆121通过移动喷涂板122将漆料喷头123靠近板材100,漆料喷头123将储料箱内的漆料喷涂到板材100的表面上,也就是说,第三电动伸缩杆121可以调节多个漆料喷头123与板材100之间的距离,以此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100。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喷涂机构12的结构,该结构的喷涂机构12包括多个第三电动伸缩杆121、喷涂板122以及多个漆料喷头123,使得该喷涂机构12可以对板材100涂料喷涂的更加均匀,提升了该喷涂设备的喷涂效果,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喷涂的喷涂效率较低,涂料喷涂厚度难以控制,喷涂效果较差的问题,也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机构13包括多个烘干机131、多个第四电动伸缩杆132以及烘干板133,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132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喷涂机构12的右侧,所述烘干板133设置在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132上,所述烘干机131设置在所述烘干板133并朝向所述板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烘干机构13的结构,该结构的烘干机构13包括多个烘干机131、多个第四电动伸缩杆132以及烘干板133,操作人员使用控制器(未示出)启动第四电动伸缩杆132,第四电动伸缩杆132通过移动烘干板133将烘干机131靠近板材100,烘干机131对板材100的表面进行烘干处理,也就是说,第四电动伸缩杆132可以调节多个烘干机131与板材100之间的距离,以此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100。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烘干机构13的结构,该结构的烘干机构13包括多个烘干机131、多个第四电动伸缩杆132以及烘干板133,使得该烘干机构13可以对板材100的表面进行烘干处理,快速的将喷涂的烘干固定在板材100的表面上,提升了喷涂效果,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喷涂的喷涂效率较低,涂料喷涂厚度难以控制,喷涂效果较差的问题,也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轴103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机构20,所述导向机构20包括导向套201、导向轮202,多个所述导向套201均设置在所述输送轴103上,所述导向轮202设置在所述导向套201上,所述导向轮202上设置有导向环槽203,所述导向环槽20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20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进一步方便输送轴103对板材100的输送,本实施例中在输送轴103上设计多个导向机构20,该导向机构20包括导向套201、导向轮202,具体而言,导向套201安装在输送轴103上,导向套201上具有导向轮202,板材100位于上下两个同型号的导向套201之间,方便输送轴103对板材100进行输送,再者,多个导向机构20是包括不同型号的,即导向轮202的宽度是不同的,同时,在导向轮202上开设了导向环槽203,具体而言,此时板材100位于上下两个导向套201的导向环槽203之间,输送轴103转动,并带动导向轮202转动,而导向轮202的导向环槽203内设计了多个防滑凸起204,这样可以防止板材100与导向轮202之间出现打滑现象,同时导向环槽203也对板材100起到固定作用,不同型号导向轮202上的导向环槽203宽度不同,以此具体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100。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导向机构20的结构,该导向机构20包括导向套201、导向轮202,具体结构简单,方便方便输送轴103对板材100进行输送的作用;在导向轮202上设置有导向环槽203,导向环槽20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204,可以将板材100固定好,避免板材100与导向轮202之间出现打滑现象,进而保证涂料喷涂厚度处于均匀状态。

    如图4-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涂箱1的底部设置有喷涂承载装置30,所述喷涂承载装置30包括平置框板301、中间承载机构以及四个边角承载机构,所述边角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置框板301的边角处,所述中间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置框板301的中间,所述喷涂箱1设置在所述中间承载机构、四个所述边角承载机构的顶部,所述中间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平置板302、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置板302底部的第一辅助承载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承载部底部的第一竖直腿303、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腿303上的外扩承载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腿303底部的平承板304;所述第一辅助承载部包括第一辅助平板305、多个内承弹簧306以及第二辅助平板307,所述第一辅助平板305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置板的底部并且内部具有内承孔308,多个所述内承弹簧306、所述第二辅助平板307均设置在所述内承孔308内,多个所述内承弹簧306位于所述第二辅助平板307的上方,所述第一竖直腿303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辅助平板305的底部并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辅助平板307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在喷涂箱1的底部配设了喷涂承载装置30,该喷涂承载装置30包括平置框板301、中间承载机构以及四个边角承载机构,具体而言,平置框板301包括框体和安装在框体内的内框板300,内框板300则主要承载着中间承载机构,而四个边角承载机构则安装在平置框板301的边角处,也就是框体的边角处;中间承载机构、四个边角承载机共同地承载着喷涂箱1,使得喷涂箱1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其中,中间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平置板302、第一辅助承载部、第一竖直腿303、外扩承载机构以及平承板304,平承板304安装在内框板300上,第一竖直腿303安装在平承板304上,而第一辅助承载部则安装在第一竖直腿303的上端,第一平置板302安装在第一辅助承载部的上端,以此在喷涂箱1的底部中间为喷涂箱1提供支撑,具体而言,该第一辅助承载部包括第一辅助平板305、多个内承弹簧306以及第二辅助平板307,多个内承弹簧306以及第二辅助平板307安装在第一辅助平板305的内承孔308内,第一竖直腿303的上端穿到内承孔308内并连接着第二辅助平板307,多个内承弹簧306抵顶着第二辅助平板307,共同为喷涂箱1提供弹力支撑;而第一竖直腿303上配设了外扩承载机构,增加中间承载机构的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喷涂承载装置30的结构,该喷涂承载装置30包括平置框板301、中间承载机构以及四个边角承载机构,使得喷涂箱1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而中间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平置板302、第一辅助承载部、第一竖直腿303、外扩承载机构以及平承板304,则进一步地在中间部位为喷涂箱1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避免板材100在喷涂箱1内发生晃动而影响喷涂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扩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腿303上的外套309、设置在所述外套309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竖直腿303上的内凸节310、设置在所述内凸节310与所述平置框板301连接的四个斜向部,所述斜向部包括第一斜向杆311、第二斜向杆312、第一弹簧313以及耐磨套314,所述第一斜向杆311的上端穿过所述外套309并延伸至所述内凸节310连接,下端与所述平置框板301连接,所述第一斜向杆311上设置有斜向孔315,所述第二斜向杆312的上端与所述外套309连接,下端设置在所述斜向孔315内,并且所述第二斜向杆312的下端设置有耐磨套314,所述第一弹簧313设置在所述斜向孔315内并抵顶所述第二斜向杆312的下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外扩承载机构的结构,该外扩承载机构包括外套309、内凸节310以及四个斜向部,具体而言,内凸节310套在外套309上,而外套309套在第一竖直腿303、内凸节310上,将二者包裹起来,起到防护作用;斜向部包括第一斜向杆311、第二斜向杆312、第一弹簧313以及耐磨套314,具体而言,第一斜向杆311的上端穿过外套309并与内凸节310连接,下端则连接在平置框板301上,第一斜向杆311上开设了斜向孔315,第一弹簧313安装在斜向孔315内为第二斜向杆312提供弹力支撑作用,而第二斜向杆312的下端安装了耐磨套314,则防止第二斜向杆312与斜向孔315直接接触,其中,内凸节310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并配合四个斜向部可以抵消横向上的晃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外扩承载机构的结构,该外扩承载机构包括外套309、内凸节310以及四个斜向部,其中,斜向部包括第一斜向杆311、第二斜向杆312、第一弹簧313以及耐磨套314,这样使得整个外扩承载机构较好地可以抵消横向的晃动,增加了中间承载机构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角承载机构包括第二平置板316、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置板316底部的第三平置板317、设置在所述第三平置板317底部的第二竖直腿318、套设在所述第二竖直腿318上的竖直防护部以及多个斜向防护部,所述第二平置板316与所述第三平置板317之间设置有弹性内板319,所述第三平置板317的底部设置有竖直筒320和多个第三斜向杆321,所述第二竖直腿318的上端套在所述竖直筒320内,并且所述竖直筒320的下端设置有挡圈322,所述第二竖直腿318的上端设置有挡板323,所述竖直筒320内设置有抵顶所述挡板323的第二弹簧324;所述竖直防护部包括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三斜向杆321外部的外罩325、设置在所述外罩325下端的多个竖直弹簧杆326以及设置在所述竖直弹簧杆326底部的杆座327;所述斜向防护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平置板317底部的竖直楔形杆328、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腿318上的平置楔形杆329以及设置在所述竖直楔形杆328、所述平置楔形杆329之间的斜向弹簧杆33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边角承载机构的结构,该结构的边角承载机构包括第二平置板316、第三平置板317、第二竖直腿318、竖直防护部以及多个斜向防护部等零部件,具体而言,第二平置板316、第三平置板317二者之间还配设了弹性内板319以增加弹力支撑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加边角承载机构的弹力支撑作用,在第三平置板317的底部设置有竖直筒320和多个第三斜向杆321,多个第三斜向杆321则使得竖直筒320牢固的安装在第三平置板317的底部,竖直筒320内安装了第二弹簧324,并通过挡板323、挡圈322使得第二竖直腿318的上端被限定在竖直筒320内,以此在第二竖直腿318的上方提供弹力支撑;而竖直防护部以及多个斜向防护部则可以增加边角承载机构的承载能力,具体而言,竖直防护部包括外罩325、竖直弹簧杆326、杆座327等零部件,外罩325将竖直筒320、第三斜向杆321等零部件包裹起来,而竖直弹簧杆326的下端通过杆座327连接在平置框板301上,竖直弹簧杆326的上端支撑着外罩325;斜向防护部包括竖直楔形杆328、平置楔形杆329、斜向弹簧杆330,平置楔形杆329则设计在相邻的两个竖直弹簧杆326之间,竖直楔形杆328安装在第三平置板317的底部,斜向弹簧杆330则位于二者之间,进一步增加了第二竖直腿318与第三平置板317之间的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边角承载机构的结构,该边角承载机构包括第二平置板316、第三平置板317、第二竖直腿318、竖直防护部以及多个斜向防护部等零部件,其中,第三平置板317与第二竖直腿318之间还设计了多个第二弹簧324,使得第二竖直腿318为喷涂箱1的底部提供了稳定支撑,进一步地通过竖直防护部以及多个斜向防护部,又进一步增强了边角承载机构的抵消晃动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角承载机构还包括第二辅助承载部,所述第二辅助承载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置板316底部并位于所述第三平置板317一侧的第四平置板331、设置在所述第四平置板331底部的铰座332、与所述铰座332连接的第四斜向杆333、设置在所述第四斜向杆333下端的斜向套334、设置在所述斜向套334内的第三弹簧336以及与所述斜向套334连接的第五斜向杆335,所述第五斜向杆33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竖直腿318的下端铰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由于喷涂箱1大体上成长方形的,而四个边角承载机构配设在喷涂箱1的边角底部,而为了进一步增加边角承载机构的承载能力,将第二平置板316进行了延长,进而在该延长的第二平置板316下方配设了第二辅助承载部,第二辅助承载部包括第四平置板331、铰座332、第四斜向杆333、斜向套334、第五斜向杆335以及第三弹簧336等零部件,第二平置板316向边角承载机构的一侧延长,而第四平置板331则安装在该延长的第二平置板316下方,而第四平置板331的下方为铰座332,并且第四斜向杆333、斜向套334、第五斜向杆335以及第三弹簧336等零部件构成了具有伸缩弹力支撑的伸缩部,这样该伸缩部安装在铰座332和第二竖直腿218之间,使得该第二辅助承载部向第二平置板316提供了较好的弹力支撑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二辅助承载部的结构,该结构的第二辅助承载部包括第四平置板331、铰座332、第四斜向杆333、斜向套334、第五斜向杆335以及第三弹簧336等零部件,使得第二辅助承载部可以较好地为第二平置板316提供弹力支撑作用,进而增加了边角承载机构的承载能力。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涂箱(1)、第一输送机构(10)、第二输送机构(11)、两个喷涂机构(12)以及两个烘干机构(13),所述喷涂箱(1)的左端设置有左开口,右端均设置有右开口,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顶部,所述第二输送机构(11)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底部,两个所述喷涂机构(12)均设置所述喷涂箱(1)内并靠近所述喷涂箱(1)的左端,两个所述烘干机构(13)均设置所述喷涂箱(1)内并位于所述喷涂机构(12)的右侧,并且两个所述喷涂机构(12)、两个所述烘干机构(13)分别位于板材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0)包括第一输送机(101)、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02),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02)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顶部,并分别靠所述喷涂箱(1)的左端、右端,所述第一输送机(101)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02)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101)的输送轴(103)上设置有包胶层;所述第二输送机构(11)包括第二输送机(111)、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112),两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2)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底部,并分别靠所述喷涂箱(1)的左端、右端,所述第二输送机(111)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2)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111)的输送轴(103)上设置有包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机构(12)包括多个第三电动伸缩杆(121)、喷涂板(122)以及多个漆料喷头(123),多个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121)均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壁上,所述喷涂板(122)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121)上,多个所述漆料喷头(123)均与储料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13)包括多个烘干机(131)、多个第四电动伸缩杆(132)以及烘干板(133),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132)设置在所述喷涂箱(1)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喷涂机构(12)的右侧,所述烘干板(133)设置在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132)上,所述烘干机(131)设置在所述烘干板(133)并朝向所述板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轴(103)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机构(20),所述导向机构(20)包括导向套(201)、导向轮(202),多个所述导向套(201)均设置在所述输送轴(103)上,所述导向轮(202)设置在所述导向套(201)上,所述导向轮(202)上设置有导向环槽(203),所述导向环槽(20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2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箱(1)的底部设置有喷涂承载装置(30),所述喷涂承载装置(30)包括平置框板(301)、中间承载机构以及四个边角承载机构,所述边角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置框板(301)的边角处,所述中间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置框板(301)的中间,所述喷涂箱(1)设置在所述中间承载机构、四个所述边角承载机构的顶部,所述中间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平置板(302)、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置板(302)底部的第一辅助承载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承载部底部的第一竖直腿(303)、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腿(303)上的外扩承载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腿(303)底部的平承板(304);所述第一辅助承载部包括第一辅助平板(305)、多个内承弹簧(306)以及第二辅助平板(307),所述第一辅助平板(305)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置板(302)的底部并且内部具有内承孔(308),多个所述内承弹簧(306)、所述第二辅助平板(307)均设置在所述内承孔(308)内,多个所述内承弹簧(306)位于所述第二辅助平板(307)的上方,所述第一竖直腿(303)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辅助平板(305)的底部并延伸至与所述第二辅助平板(30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腿(303)上的外套(309)、设置在所述外套(309)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竖直腿(303)上的内凸节(310)、设置在所述内凸节(310)与所述平置框板(301)连接的四个斜向部,所述斜向部包括第一斜向杆(311)、第二斜向杆(312)、第一弹簧(313)以及耐磨套(314),所述第一斜向杆(311)的上端穿过所述外套(309)并延伸至所述内凸节(310)连接,下端与所述平置框板(301)连接,所述第一斜向杆(311)上设置有斜向孔(315),所述第二斜向杆(312)的上端与所述外套(309)连接,下端设置在所述斜向孔(315)内,并且所述第二斜向杆(312)的下端设置有耐磨套(314),所述第一弹簧(313)设置在所述斜向孔(315)内并抵顶所述第二斜向杆(312)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承载机构包括第二平置板(316)、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置板(316)底部的第三平置板(317)、设置在所述第三平置板(317)底部的第二竖直腿(318)、套设在所述第二竖直腿(318)上的竖直防护部以及多个斜向防护部,所述第二平置板(316)与所述第三平置板(317)之间设置有弹性内板(319),所述第三平置板(317)的底部设置有竖直筒(320)和多个第三斜向杆(321),所述第二竖直腿(318)的上端套在所述竖直筒(320)内,并且所述竖直筒(320)的下端设置有挡圈(322),所述第二竖直腿(318)的上端设置有挡板(323),所述竖直筒(320)内设置有抵顶所述挡板(323)的第二弹簧(324);所述竖直防护部包括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三斜向杆(321)外部的外罩(325)、设置在所述外罩(325)下端的多个竖直弹簧杆(326)以及设置在所述竖直弹簧杆(326)底部的杆座(327);所述斜向防护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平置板(317)底部的竖直楔形杆(328)、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腿(318)上的平置楔形杆(329)以及设置在所述竖直楔形杆(328)、所述平置楔形杆(329)之间的斜向弹簧杆(3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承载机构还包括第二辅助承载部,所述第二辅助承载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置板(316)底部并位于所述第三平置板(317)一侧的第四平置板(331)、设置在所述第四平置板(331)底部的铰座(332)、与所述铰座(332)连接的第四斜向杆(333)、设置在所述第四斜向杆(333)下端的斜向套(334)、设置在所述斜向套(334)内的第三弹簧(336)以及与所述斜向套(334)连接的第五斜向杆(335),所述第五斜向杆(33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竖直腿(318)的下端铰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箱、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两个喷涂机构以及两个烘干机构,第一输送机构设置在喷涂箱的内顶部,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喷涂箱的内底部,两个喷涂机构均设置喷涂箱内并靠近喷涂箱的左端,两个烘干机构均设置喷涂箱内并位于喷涂机构的右侧,并且两个喷涂机构、两个烘干机构分别位于板材的两侧。该红木家具制造用自动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箱、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两个喷涂机构以及两个烘干机构,可以对板材的两个表面进行喷涂漆料,使涂料喷涂的更加均匀,提升了该喷涂设备的喷涂效果,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人工喷涂的喷涂效率较低,涂料喷涂厚度难以控制,喷涂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吕荣裕;李洋;杨宝珍;林卯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瀚晟堂家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24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