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表面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
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多,汽车的制造也在逐渐增加,在汽车制造厂,为了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涂覆设备对汽车零部件进行表面涂覆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加工工序之一,对汽车零部件表面进行浸涂保护液,能够防止汽车零部件生锈,对汽车零部件进行保护。
但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涂覆设备通常对汽车零部件表面以喷洒的方式涂覆,喷洒不均匀,导致涂覆效果差,且零部件进料出料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涂覆效果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用表面处理设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表面处理设备,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部顶端水平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与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壁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设置有螺块,所述螺杆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条形孔,其中,所述导向板包括涂覆段,所述涂覆段的左侧设有下料段,所述涂覆段的右侧设有出料段,所述出料段的右侧设有烘干段,所述烘干段上设置有凸块,所述螺块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套设有活动块,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活动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套筒内部空腔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内底部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涂覆机构,所述涂覆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涂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涂覆箱,所述涂覆箱内部沿长边两侧纵向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等间距设置,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伞齿轮,所述转轴的内侧设置横向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所述第二伞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活动杆的左端延伸至所述涂覆箱外,且端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涂覆箱的左侧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轮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一对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设置有毛刷,所述转轴外壁对应所述连接环之间设置有涂刷机构,所述涂刷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外壁的上圆环,所述上圆环的下方设置有下圆环,所述转轴外壁对应所述上圆环与下圆环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外活动设置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上表面与所述上圆环下表面之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活动环外壁设置有毛刷;
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设置在所述涂覆机构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段底部为向下倾斜的斜面结构,所述涂覆段底部为水平结构,所述出料段的底部为向上倾斜结构,所述烘干段位水平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的顶部外壁,所述活动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活动卡设在所述导向板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水平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左端与设置在所述凹槽左侧壁的第二电机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右侧外壁横向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顶部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内壁设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环的内壁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活动卡设在所述螺旋叶片外壁,所述活动环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活动卡设在该环形卡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螺杆、螺块以及导向板的配合连接,实现了工件自动进料和出料,配合涂覆机构能够对工件表面进行快速涂覆,涂覆效果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涂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活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活动环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烘干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竖直型电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0、箱体;20、第一电机;21、螺杆;22、螺块;23、连接杆;24、导向板;241、下料段;242、涂覆段;243、出料段;244、烘干段;2441、凸块;245、条形孔;25、活动块;251、限位板;26、套筒;261、弹簧;27、连接板;30、固定机构;31、固定板;311、凹槽;32、第二电机;33、丝杆;34、滑块;35、第一夹板;36、限位杆;37、限位块;38、第二夹板;39、防滑垫;40、涂覆机构;41、涂覆箱;42、活动杆;421、第一伞齿轮;422、从动轮;43、转轴;431、第二伞齿轮;432、上圆环;433、下圆环;434、螺旋叶片;44、连接环;45、毛刷;46、第三电机;461、主动轮;47、活动环;471、卡块;48、伸缩杆;481、连接块;50、烘干机构;51、烘干箱;52、第一进气管;53、吹气口;54、气泵;55、主管;56、加热装置;561、弧形电加热管;562、竖直型电加热管;57、出气口;58、第二进气管;60、收集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成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表面处理设备,包括:
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部顶端水平设置有螺杆21,所述螺杆21的左端与设置在所述箱体10外壁的第一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21上螺纹设置有螺块22,所述螺杆22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板24,所述导向板24的中间位置设置条形孔245,其中,所述导向板24包括涂覆段242,所述涂覆段242的左侧设有下料段241,所述涂覆段242的右侧设有出料段243,所述出料段243的右侧设有烘干段244,所述烘干段244上设置有凸块2441,所述螺块22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外壁套设有活动块25,所述连接杆23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套筒26,所述套筒26活动套设在所述连接杆23的底部,所述套筒26内部空腔设置有弹簧261,所述弹簧261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3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26内底部连接,所述套筒26的底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30;
涂覆机构40,所述涂覆机构40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底部,所述涂覆机构40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0底部的涂覆箱41,所述涂覆箱41内部沿长边两侧纵向设置有转轴43,所述转轴43等间距设置,所述转轴4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伞齿轮431,所述转轴43的内侧设置横向设置有活动杆42,所述活动杆42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第一伞齿轮421,所述第一伞齿轮421与所述第二伞齿轮431相互啮合,所述活动杆42的左端延伸至所述涂覆箱41外,且端部设置有从动轮422,所述涂覆箱41的左侧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三电机46,所述第三电机46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461,所述主动轮461与所述从动轮422相互啮合,所述转轴4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一对连接环44,所述连接环44的外壁设置有毛刷45,所述转轴43外壁对应所述连接环44之间设置有涂刷机构,所述涂刷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43外壁的上圆环432,所述上圆环432的下方设置有下圆环433,所述转轴43外壁对应所述上圆环432与下圆环433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434,所述螺旋叶片434外活动设置有活动环47,所述活动环47上表面与所述上圆环432下表面之间设置有伸缩杆48,所述活动环47外壁设置有毛刷45;
具体实施时,所述涂覆机构40与所述烘干机构50之间,且对应所述凸块2441的下方设置有淋干区,该淋干区内设置有收集桶60。
所述下料段241底部为向下倾斜的斜面结构,所述涂覆段242底部为水平结构,所述出料段243的底部为向上倾斜结构,所述烘干段344位水平结构。
所述活动块25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26的顶部外壁,所述活动块2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板251,所述限位板251活动卡设在所述导向板24下表面。
所述固定机构30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7底部的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底部开设有凹槽311,所述凹槽311内水平设置有丝杆33,所述丝杆33的左端与设置在所述凹槽311左侧壁的第二电机32连接,所述丝杆33的表面螺纹设置有滑块34,所述固定板31的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板38,所述第二夹板38的右侧外壁横向设置有限位杆36,所述限位杆36上滑动设置有限位块37,所述限位块37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夹板35,所述第一夹板35的顶部与所述滑块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5与所述第二夹板38内壁设置有防滑垫39。
所述活动环47的内壁设置有卡块471,所述卡块471活动卡设在所述螺旋叶片434外壁,所述活动环47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卡槽471,所述伸缩杆48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481,所述连接块481活动卡设在该环形卡槽471内。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表面处理设备,包括:
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部顶端水平设置有螺杆21,所述螺杆21的左端与设置在所述箱体10外壁的第一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21上螺纹设置有螺块22,所述螺杆22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板24,所述导向板24的中间位置设置条形孔245,其中,所述导向板24包括涂覆段242,所述涂覆段242的左侧设有下料段241,所述涂覆段242的右侧设有出料段243,所述出料段243的右侧设有烘干段244,所述烘干段244上设置有凸块2441,所述螺块22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外壁套设有活动块25,所述连接杆23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套筒26,所述套筒26活动套设在所述连接杆23的底部,所述套筒26内部空腔设置有弹簧261,所述弹簧261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3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26内底部连接,所述套筒26的底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30;
涂覆机构40,所述涂覆机构40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底部,所述涂覆机构40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0底部的涂覆箱41,所述涂覆箱41内部沿长边两侧纵向设置有转轴43,所述转轴43等间距设置,所述转轴4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伞齿轮431,所述转轴43的内侧设置横向设置有活动杆42,所述活动杆42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第一伞齿轮421,所述第一伞齿轮421与所述第二伞齿轮431相互啮合,所述活动杆42的左端延伸至所述涂覆箱41外,且端部设置有从动轮422,所述涂覆箱41的左侧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三电机46,所述第三电机46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461,所述主动轮461与所述从动轮422相互啮合,所述转轴4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一对连接环44,所述连接环44的外壁设置有毛刷45,所述转轴43外壁对应所述连接环44之间设置有涂刷机构,所述涂刷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43外壁的上圆环432,所述上圆环432的下方设置有下圆环433,所述转轴43外壁对应所述上圆环432与下圆环433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434,所述螺旋叶片434外活动设置有活动环47,所述活动环47上表面与所述上圆环432下表面之间设置有伸缩杆48,所述活动环47外壁设置有毛刷45;
烘干机构50,所述烘干机构50设置在所述涂覆机构40右侧,所述烘干机构50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0底部的烘干箱51,所述烘干箱51两侧内壁设置有第一进气管52,所述第一进气管52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吹气口53,所述烘干箱51的左侧内壁设置有主管55,所述主管55与设置在所述烘干箱51外壁的气泵54连接,所述烘干箱5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进气管58,所述第二进气管58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出气口57,所述第一进气管52、第二进气管57的左端与所述主管55连通;
具体实施时,所述涂覆机构40与所述烘干机构50之间,且对应所述凸块2441的下方设置有淋干区,该淋干区内设置有收集桶60。
所述下料段241底部为向下倾斜的斜面结构,所述涂覆段242底部为水平结构,所述出料段243的底部为向上倾斜结构,所述烘干段344位水平结构。
所述活动块25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26的顶部外壁,所述活动块2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板251,所述限位板251活动卡设在所述导向板24下表面。
所述固定机构30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7底部的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底部开设有凹槽311,所述凹槽311内水平设置有丝杆33,所述丝杆33的左端与设置在所述凹槽311左侧壁的第二电机32连接,所述丝杆33的表面螺纹设置有滑块34,所述固定板31的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板38,所述第二夹板38的右侧外壁横向设置有限位杆36,所述限位杆36上滑动设置有限位块37,所述限位块37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夹板35,所述第一夹板35的顶部与所述滑块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5与所述第二夹板38内壁设置有防滑垫39。
所述出气口57的外侧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58上表面的一对竖直型电加热管562,所述竖直型电加热管562的顶端连接有弧形电加热管561。
所述活动环47的内壁设置有卡块471,所述卡块471活动卡设在所述螺旋叶片434外壁,所述活动环47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卡槽471,所述伸缩杆48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481,所述连接块481活动卡设在该环形卡槽471内。
工作原理:首先启动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32带动丝杆33转动,从而带动滑块34移动,进而滑块34带动第二夹板38向内移动,实现对待加工的工件的移夹持固定,接着启动第一电机20,第一电机带动螺杆21转动,螺杆21带动螺块22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机构30移动,螺块22在向右移动的同时,活动块25与限位块251在弹簧261的弹力作用下紧紧抵靠在导向板24的底部,因导向板24设有下料段241、涂覆段242、出料段243、凸块2441、烘干段244,所以固定机构30分别对应向下移动、水平移动、向上移动、震动、水平移动状态,当固定机构30将工件移动到涂覆段242时,启动第三电机46,第三电机46通过主动轮461带动活动杆42正反转,活动杆42通过伞齿轮组件带动转轴43转动,从而带动毛刷45转动,实现对工件的涂覆作业,此时,活动环47在卡块471与螺旋叶片434的配合下,实现上下运动,进一步对工件进涂刷,涂覆作业完成后,固定机构30在螺块的22移动下进入淋干区,活动块25与限位块251经过凸块2441位置,在弹簧261的作用下实现上下振动,振动时淋干的涂覆液落入收集箱60内,接着进入烘干箱51内进行烘干,在第一进气管52和第二进气管58的吹气下,实现全方位的烘干作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部顶端水平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与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壁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设置有螺块,所述螺杆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条形孔,其中,所述导向板包括涂覆段,所述涂覆段的左侧设有下料段,所述涂覆段的右侧设有出料段,所述出料段的右侧设有烘干段,所述烘干段上设置有凸块,所述螺块的底部竖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套设有活动块,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活动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套筒内部空腔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内底部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水平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涂覆机构,所述涂覆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涂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涂覆箱,所述涂覆箱内部沿长边两侧纵向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等间距设置,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伞齿轮,所述转轴的内侧设置横向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等间距设置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所述第二伞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活动杆的左端延伸至所述涂覆箱外,且端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涂覆箱的左侧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轮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的顶部外壁设置有一对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设置有毛刷,所述转轴外壁对应所述连接环之间设置有涂刷机构,所述涂刷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外壁的上圆环,所述上圆环的下方设置有下圆环,所述转轴外壁对应所述上圆环与下圆环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外活动设置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上表面与所述上圆环下表面之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活动环外壁设置有毛刷;
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设置在所述涂覆机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段底部为向下倾斜的斜面结构,所述涂覆段底部为水平结构,所述出料段的底部为向上倾斜结构,所述烘干段位水平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的顶部外壁,所述活动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活动卡设在所述导向板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水平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左端与设置在所述凹槽左侧壁的第二电机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右侧外壁横向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顶部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内壁设置有防滑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的内壁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活动卡设在所述螺旋叶片外壁,所述活动环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活动卡设在该环形卡槽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