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86


    本发明涉及电脑硬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又被称为“便携式电脑,手提电脑、掌上电脑或膝上型电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机身小巧,相比pc携带方便,是一种小型、可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外壳板材通过将四周逐步弯折才能最终成型,在冲床进行弯折加工前,需要在进行弯折的边沿处涂覆一层拉伸油,而现有技术仍采用人工涂覆,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人涂油一致性较差,油料的损耗也较多。

    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01911290227.3提供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该对比文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部设置有直线模组,所述滑槽上可滑动连接有载物台和油盒,且载物台和油盒的下部与直线模组的移动台固定连接,所述载物台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载物台的前后两端均开有让位孔,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设置有气缸座板,所述气缸座板的中部设置有涂油气缸,所述涂油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气缸座板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吸油棉块,所述底板的右侧设置有顶料气缸,所述顶料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顶盘。

    但是该对比文件中提出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只能对板材的一面进行涂油,然后需要对另一面进行涂油时需要手动对板材进行翻面,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涂油时对板材进行翻面的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配合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顶部设置有板材本体,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放置台在滑槽上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且位于滑槽的上方设置有涂油机构和翻面机构。

    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铜套、连接块,所述第一丝杆的轴线与滑槽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与底座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一铜套丝杠配合于第一丝杆上,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第一铜套的顶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穿过滑槽与放置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外部,且驱动电机与第一丝杆联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涂油机构包括压板、吸油棉块、储油箱、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部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部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底部与吸油棉块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箱固定连接在压板的顶部,且储油箱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储油箱的内腔通过通孔与吸油棉块连通,所述吸油棉块的形状与板材本体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数量设置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翻面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推杆、横板、双头电机、微型电机、两个翻转组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顶端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底部中间与双头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双头电机输出轴的轴线与滑槽相互垂直,且两个翻转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于双头电机的两侧,翻转组件包括第二丝杆、第二铜套、竖杆、夹紧杆,所述第二丝杆与双头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铜套丝杠配合于第二丝杆上,所述竖杆为竖直设置,且竖杆固定连接在第二铜套的底部,所述竖杆的底部一侧与夹紧杆的中心铰接,所述夹紧杆的横截面设置为横置的凵字形,所述微型电机固定连接在竖杆顶部的一侧,且微型电机与夹紧杆联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夹紧杆的一侧同轴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部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主动轮提高传动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紧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夹紧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自动夹紧和松开板材本体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夹紧组件,夹紧组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紧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放置台的两侧,夹紧组件包括夹紧板、永磁铁、第二伸缩杆,所述夹紧板为竖直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放置台内,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轴线与滑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与夹紧板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板远离放置台的一侧与永磁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均设置有两个,且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均与工作台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电磁铁对称设置在涂油机构下方的滑槽的两侧,两个第二电磁铁对称设置在翻面机构下方的滑槽的两侧,所述第一电磁铁靠近永磁铁的一侧磁极与永磁铁的外侧磁极相同,所述第二电磁铁靠近永磁铁一侧的磁极与永磁铁的外侧磁极相异。

    优选的,每个夹紧板外侧的永磁铁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永磁铁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大小形状均相同,且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设置为长方形电磁铁。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板材本体放置在放置台上,然后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正转带动第一丝杆旋转,第一丝杆带动第一铜套在第一丝杆上运动,第一铜套带动放置台在滑槽上滑动,直至放置台运动至涂油机构的下方时,停止驱动电机,开启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带动压板向下压,直至压板底部的吸油棉块与板材本体的顶部接触,吸油棉块将板材本体的一面涂上拉伸油,第一电动推杆收缩复位,完成一面上油,然后再次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反转带动第一铜套反向运动,直至放置板到达翻面机构的正下方,这时开启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伸长,带动横板下降,直至水平的夹紧杆的位置与板材本体重合,这时开启双头电机,双头电机带动两个第二丝杆旋转,而又因两个第二丝杆为对称设置的,因此两个第二丝杆上的第二铜套会相互靠近,第二铜套通过竖杆带动两个夹紧杆相互靠近直至将板材本体夹住,然后第二电动推杆收缩复位,开启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带动夹紧杆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停止,第二电动推杆伸长将板材本体为涂油的一面朝上放置在放置台上,微型电机反转使得两个夹紧杆相互远离将板材本体松开,第二电动推杆收缩复位,开启驱动电机正转,将放置台重新调整到涂油机构的下方,开启第一电动推杆,压板下降对板材本体未涂油的一面进行涂油,完成两面涂油后开启驱动电机反转,将放置台调整至最初位置,将板材本体取下即可完成对板材本体的两面涂油,操作简单,使用非常方便,提高了效率。

    2、该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通过固定机构的设置,当放置台运动至涂油机构的下方时,因第一电磁铁靠近永磁铁的一侧磁极与永磁铁的外侧磁极相同,使得永磁铁会受到第一电磁铁的斥力,从而向着放置板的位置运动,使得夹紧板将板材本体压紧,从而在涂油时对板材本体进行夹紧,防止涂油偏移,而当放置台运动至翻面机构的下方时,因第二电磁铁靠近永磁铁一侧的磁极与永磁铁的外侧磁极相异,使得永磁铁会受到第二电磁铁的吸力从而使得夹紧板松开,这时便能方便进行翻面,能够随着放置台的位置不同对夹紧板的夹紧状态进行自动调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翻面机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后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俯视剖面图一;

    图6为本发明俯视剖面图二;

    图7为本发明放置台结构剖面图一;

    图8为本发明放置台结构剖面图一。

    图中:1底座、2工作台、3支撑柱、4顶板、5翻面机构、6涂油机构、7第二电磁铁、8第一电磁铁、9滑槽、10放置台、11板材本体、12第一电动推杆、13储油箱、14压板、15吸油棉块、16驱动电机、17第一丝杆、18第一铜套、19连接块、20永磁铁、21夹紧板、22第二伸缩杆、23第二电动推杆、24横板、25双头电机、26第二丝杆、27第二铜套、28主动轮、29传动带、30从动轮、31夹紧杆、32第一伸缩杆、33竖杆、34微型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工作台2上开设有滑槽9,滑槽9上滑动配合有放置台10,放置台10的顶部设置有板材本体11,底座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放置台10在滑槽9上滑动的驱动机构,工作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的底部且位于滑槽9的上方设置有涂油机构6和翻面机构5。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6、第一丝杆17、第一铜套18、连接块19,第一丝杆17的轴线与滑槽9相互平行,第一丝杆17的两端与底座1的内壁铰接,第一铜套18丝杠配合于第一丝杆17上,连接块19固定连接于第一铜套18的顶部,连接块19的顶部穿过滑槽9与放置台10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6固定连接在底座1外部,且驱动电机16与第一丝杆17联动连接。

    涂油机构6包括压板14、吸油棉块15、储油箱13、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电动推杆12的顶部与顶板4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12的底部与压板14固定连接,压板14的底部与吸油棉块15固定连接,储油箱13固定连接在压板14的顶部,且储油箱1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储油箱13的内腔通过通孔与吸油棉块15连通,吸油棉块15的形状与板材本体11的形状相匹配。

    第一电动推杆1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

    翻面机构5包括第二电动推杆23、横板24、双头电机25、微型电机34、两个翻转组件,第二电动推杆23的顶端与顶板4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23的底部与横板24固定连接,横板24的底部中间与双头电机25固定连接,双头电机25输出轴的轴线与滑槽9相互垂直,且两个翻转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于双头电机25的两侧,翻转组件包括第二丝杆26、第二铜套27、竖杆33、夹紧杆31,第二丝杆26与双头电机25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第二铜套27丝杠配合于第二丝杆26上,竖杆33为竖直设置,且竖杆33固定连接在第二铜套27的底部,竖杆33的底部一侧与夹紧杆31的中心铰接,夹紧杆31的横截面设置为横置的凵字形,微型电机34固定连接在竖杆33顶部的一侧,且微型电机34与夹紧杆31联动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将板材本体11放置在放置台10上,然后开启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正转带动第一丝杆17旋转,第一丝杆17带动第一铜套18在第一丝杆17上运动,第一铜套18带动放置台10在滑槽9上滑动,直至放置台10运动至涂油机构6的下方时,停止驱动电机16,开启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电动推杆12伸长,带动压板14向下压,直至压板14底部的吸油棉块15与板材本体11的顶部接触,吸油棉块15将板材本体11的一面涂上拉伸油,第一电动推杆12收缩复位,完成一面上油,然后再次开启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反转带动第一铜套18反向运动,直至放置板到达翻面机构5的正下方,这时开启第二电动推杆23,第二电动推杆23伸长,带动横板24下降,直至水平的夹紧杆31的位置与板材本体11重合,这时开启双头电机25,双头电机25带动两个第二丝杆26旋转,而又因两个第二丝杆26为对称设置的,因此两个第二丝杆26上的第二铜套27会相互靠近,第二铜套27通过竖杆33带动两个夹紧杆31相互靠近直至将板材本体11夹住,然后第二电动推杆23收缩复位,开启微型电机34,微型电机34带动夹紧杆31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停止,第二电动推杆23伸长将板材本体11为涂油的一面朝上放置在放置台10上,微型电机34反转使得两个夹紧杆31相互远离将板材本体11松开,第二电动推杆23收缩复位,开启驱动电机16正转,将放置台10重新调整到涂油机构6的下方,开启第一电动推杆12,压板14下降对板材本体11未涂油的一面进行涂油,完成两面涂油后开启驱动电机16反转,将放置台10调整至最初位置,将板材本体11取下即可完成对板材本体11的两面涂油,操作简单,使用非常方便,提高了效率。

    微型电机3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8,夹紧杆31的一侧同轴连接有从动轮30,主动轮28和从动轮30的外部套设有传动带29,主动轮28提高传动带29与从动轮30传动连接。

    夹紧杆3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伸缩杆32,第一伸缩杆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夹紧杆31固定连接。

    还包括用于自动夹紧和松开板材本体11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铁8、第二电磁铁7、夹紧组件,夹紧组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紧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放置台10的两侧,夹紧组件包括夹紧板21、永磁铁20、第二伸缩杆22,夹紧板21为竖直设置,第二伸缩杆22固定连接在放置台10内,第二伸缩杆22的轴线与滑槽9相互垂直,第二伸缩杆22的输出端与夹紧板21固定连接,夹紧板21远离放置台10的一侧与永磁铁20固定连接,第一电磁铁8和第二电磁铁7均设置有两个,且第一电磁铁8和第二电磁铁7均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电磁铁8对称设置在涂油机构6下方的滑槽9的两侧,两个第二电磁铁7对称设置在翻面机构5下方的滑槽9的两侧,第一电磁铁8靠近永磁铁20的一侧磁极与永磁铁20的外侧磁极相同,第二电磁铁7靠近永磁铁20一侧的磁极与永磁铁20的外侧磁极相异。

    通过固定机构的设置,当放置台10运动至涂油机构6的下方时,因第一电磁铁8靠近永磁铁20的一侧磁极与永磁铁20的外侧磁极相同,使得永磁铁20会受到第一电磁铁8的斥力,从而向着放置板的位置运动,使得夹紧板21将板材本体11压紧,从而在涂油时对板材本体11进行夹紧,防止涂油偏移,而当放置台10运动至翻面机构5的下方时,因第二电磁铁7靠近永磁铁20一侧的磁极与永磁铁20的外侧磁极相异,使得永磁铁20会受到第二电磁铁7的吸力从而使得夹紧板21松开,这时便能方便进行翻面,能够随着放置台10的位置不同对夹紧板21的夹紧状态进行自动调整,使用方便。

    每个夹紧板21外侧的永磁铁20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永磁铁20等间距设置,第一电磁铁8和第二电磁铁7的大小形状均相同,且第一电磁铁8和第二电磁铁7设置为长方形电磁铁。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板材本体11放置在放置台10上,然后开启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正转带动第一丝杆17旋转,第一丝杆17带动第一铜套18在第一丝杆17上运动,第一铜套18带动放置台10在滑槽9上滑动,直至放置台10运动至涂油机构6的下方时,停止驱动电机16,开启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电动推杆12伸长,带动压板14向下压,直至压板14底部的吸油棉块15与板材本体11的顶部接触,吸油棉块15将板材本体11的一面涂上拉伸油,第一电动推杆12收缩复位,完成一面上油,然后再次开启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反转带动第一铜套18反向运动,直至放置板到达翻面机构5的正下方,这时开启第二电动推杆23,第二电动推杆23伸长,带动横板24下降,直至水平的夹紧杆31的位置与板材本体11重合,这时开启双头电机25,双头电机25带动两个第二丝杆26旋转,而又因两个第二丝杆26为对称设置的,因此两个第二丝杆26上的第二铜套27会相互靠近,第二铜套27通过竖杆33带动两个夹紧杆31相互靠近直至将板材本体11夹住,然后第二电动推杆23收缩复位,开启微型电机34,微型电机34带动夹紧杆31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停止,第二电动推杆23伸长将板材本体11为涂油的一面朝上放置在放置台10上,微型电机34反转使得两个夹紧杆31相互远离将板材本体11松开,第二电动推杆23收缩复位,开启驱动电机16正转,将放置台10重新调整到涂油机构6的下方,开启第一电动推杆12,压板14下降对板材本体11未涂油的一面进行涂油,完成两面涂油后开启驱动电机16反转,将放置台10调整至最初位置,将板材本体11取下即可完成对板材本体11的两面涂油,操作简单,使用非常方便,提高了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上滑动配合有放置台(10),所述放置台(10)的顶部设置有板材本体(11),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放置台(10)在滑槽(9)上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底部且位于滑槽(9)的上方设置有涂油机构(6)和翻面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6)、第一丝杆(17)、第一铜套(18)、连接块(19),所述第一丝杆(17)的轴线与滑槽(9)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丝杆(17)的两端与底座(1)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一铜套(18)丝杠配合于第一丝杆(17)上,所述连接块(19)固定连接于第一铜套(18)的顶部,所述连接块(19)的顶部穿过滑槽(9)与放置台(1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6)固定连接在底座(1)外部,且驱动电机(16)与第一丝杆(17)联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机构(6)包括压板(14)、吸油棉块(15)、储油箱(13)、第一电动推杆(1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的顶部与顶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的底部与压板(14)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4)的底部与吸油棉块(15)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箱(13)固定连接在压板(14)的顶部,且储油箱(13)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储油箱(13)的内腔通过通孔与吸油棉块(15)连通,所述吸油棉块(15)的形状与板材本体(11)的形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面机构(5)包括第二电动推杆(23)、横板(24)、双头电机(25)、微型电机(34)、两个翻转组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3)的顶端与顶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3)的底部与横板(24)固定连接,所述横板(24)的底部中间与双头电机(25)固定连接,所述双头电机(25)输出轴的轴线与滑槽(9)相互垂直,且两个翻转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于双头电机(25)的两侧,翻转组件包括第二丝杆(26)、第二铜套(27)、竖杆(33)、夹紧杆(31),所述第二丝杆(26)与双头电机(25)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铜套(27)丝杠配合于第二丝杆(26)上,所述竖杆(33)为竖直设置,且竖杆(33)固定连接在第二铜套(27)的底部,所述竖杆(33)的底部一侧与夹紧杆(31)的中心铰接,所述夹紧杆(31)的横截面设置为横置的凵字形,所述微型电机(34)固定连接在竖杆(33)顶部的一侧,且微型电机(34)与夹紧杆(31)联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3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8),所述夹紧杆(31)的一侧同轴连接有从动轮(30),所述主动轮(28)和从动轮(30)的外部套设有传动带(29),所述主动轮(28)提高传动带(29)与从动轮(30)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杆(3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伸缩杆(32),所述第一伸缩杆(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夹紧杆(3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自动夹紧和松开板材本体(11)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铁(8)、第二电磁铁(7)、夹紧组件,夹紧组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紧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放置台(10)的两侧,夹紧组件包括夹紧板(21)、永磁铁(20)、第二伸缩杆(22),所述夹紧板(21)为竖直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22)固定连接在放置台(10)内,所述第二伸缩杆(22)的轴线与滑槽(9)相互垂直,所述第二伸缩杆(22)的输出端与夹紧板(21)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板(21)远离放置台(10)的一侧与永磁铁(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8)和第二电磁铁(7)均设置有两个,且第一电磁铁(8)和第二电磁铁(7)均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电磁铁(8)对称设置在涂油机构(6)下方的滑槽(9)的两侧,两个第二电磁铁(7)对称设置在翻面机构(5)下方的滑槽(9)的两侧,所述第一电磁铁(8)靠近永磁铁(20)的一侧磁极与永磁铁(20)的外侧磁极相同,所述第二电磁铁(7)靠近永磁铁(20)一侧的磁极与永磁铁(20)的外侧磁极相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夹紧板(21)外侧的永磁铁(20)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永磁铁(20)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铁(8)和第二电磁铁(7)的大小形状均相同,且第一电磁铁(8)和第二电磁铁(7)设置为长方形电磁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涉及电脑硬件加工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配合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顶部设置有板材本体,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放置台在滑槽上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该笔记本电脑外壳板材涂油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板材本体放置在放置台上,然后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正转带动第一丝杆旋转,第一丝杆带动第一铜套在第一丝杆上运动,第一铜套带动放置台在滑槽上滑动,直至放置台运动至涂油机构的下方时,停止驱动电机,开启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带动压板向下压。

    技术研发人员:谢亚琼;杨丽芳;韦桂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诸暨市派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23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