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专利2022-07-07  142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及无记忆相应等优点而被备受关注。尽管锂离子电池已经在便携式数码电子产品领域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其能量密度还需要继续提高以满足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高镍三元材料由于其可逆容量高(~4.3v,200mah/g)、成本低而被视为一种理想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高达80%的镍含量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ni2 的离子半径与li 的半径接近,在实际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ni占据li位,造成ni/li混排问题,因此电池容量衰减。此外,高镍三元材料在4.1v左右会发生h2-h3的相转变,其中伴随着晶格氧气析出,会引起电解液氧化,及材料从层状变成尖晶石及岩盐结构的转变,引发材料循环稳定性降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高镍三元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ni/li离子混排现象,材料本身晶格氧气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解决高镍三元材料氧析出和li/ni离子混排的mg-zr共掺杂制备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ni源、co源、mn源、mg源和zr源混合于水中得到预混液,在ph=11~12的条件下搅拌1~3h,静置3~5min,过滤、干燥,得到前驱体;其中,ni:co:(mn mg zr)的摩尔比为8:1:1;

    步骤二、将所述前驱体与li源混合于乙醇中,搅拌4~6h,过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置于氧气氛围下,在400~500℃的条件下加热3~7h,然后在730~770℃的条件下加热13~17h,制得所述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其中,li:(ni co mn mg zr)的摩尔比为1.05:1。

    优选的,所述li源、所述ni源、所述mn源、所述co源、所述mg源和所述zr源的纯度均大于98%。

    优选的,所述ni源、所述mn源、所述co源、所述mg源和所述zr源均为盐酸盐、硫酸盐和硝酸盐中的一种;所述li源为氢氧化锂。

    优选的,上述步骤一中,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混合溶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11~12。

    优选的,所述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mol/l,氨水的浓度为0.5mol/l。

    优选的,上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为11~13h。

    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其分子式为lini0.8co0.1mn0.1-x-ymgxzryo2,x和y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x y不大于0.05,制得的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掺入的mg离子能够进入li位,进一步稳定材料结构,减少li/ni混排,而zr离子的掺入则进入了ni位,进而减少了材料晶格氧气析出问题,基于mg、zr共掺杂的协同作用致使高镍lini0.8co0.1mn0.1-x-ymgxzryo2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材料li/ni混排和氧析出问题得到解决,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ni0.8co0.1mn0.06mg0.02zr0.02(oh)2前驱体的制备:按照摩尔比ni:co:(mn mg zr)共为8:1:1(其中mn:mg:zr=3:1:1)的比例称量ni(no3)2、co(no3)2、mn(no3)2、mg(no3)2、zr(no3)4作为原料,然后将上述原料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制得预混液,采用naoh溶液和氨水调节预混液的ph值至12左右,继续搅拌1h,待静止2~3min沉淀后,过滤清洗,取滤渣在鼓风干燥箱下干燥12h,干燥温度为60℃,最后得到ni0.8co0.1mn0.06mg0.02zr0.02(oh)2前驱体。

    步骤二、lini0.8co0.1mn0.06mg0.02zr0.02o2的制备:按照li与ni co mn mg zr的摩尔比为1.05:1的比例将锂源与步骤一制得的ni0.8co0.1mn0.06mg0.02zr0.02(oh)2前驱体共同加入至乙醇中分散混合,持续搅拌4h,然后过滤,取滤渣进行干燥,随后置于通有氧气的管式炉中,在450℃的条件下烧结5h,然后在750℃的条件下烧结15h,得到最终产物lini0.8co0.1mn0.06mg0.02zr0.02o2。

    实施例2:

    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ni0.8co0.1mn0.06mg0.03zr0.01(oh)2前驱体的制备:按照摩尔比ni:co:(mn mg zr)共为8:1:1(其中mn:mg:zr=6:3:1)的比例称量ni(no3)2、co(no3)2、mn(no3)2、mg(no3)2、zr(no3)4作为原料,然后将上述原料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制得预混液,采用naoh溶液和氨水调节预混液的ph值至12左右,继续搅拌2h,待静止2~3min沉淀后,过滤清洗,取滤渣在鼓风干燥箱下干燥12h,干燥温度为60℃,最后得到ni0.8co0.1mn0.06mg0.03zr0.01(oh)2前驱体。

    步骤二、lini0.8co0.1mn0.06mg0.03zr0.01o2的制备:按照li与ni co mn mg zr的摩尔比为1.05:1的比例将锂源与步骤一制得的ni0.8co0.1mn0.06mg0.03zr0.01(oh)2前驱体共同加入至乙醇中分散混合,持续搅拌4h,然后过滤,取滤渣进行干燥,随后置于通有氧气的管式炉中,在450℃的条件下烧结5h,然后在770℃的条件下烧结16h,得到最终产物lini0.8co0.1mn0.06mg0.03zr0.01o2。

    实施例3:

    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ni0.8co0.1mn0.06mg0.01zr0.03(oh)2前驱体的制备:按照摩尔比ni:co:(mn mg zr)共为8:1:1(其中mn:mg:zr=6:1:3)的比例称量ni(no3)2、co(no3)2、mn(no3)2、mg(no3)2、zr(no3)4作为原料,然后将上述原料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制得预混液,采用naoh溶液和氨水调节预混液的ph值至12左右,继续搅拌3h,待静止2~3min沉淀后,过滤清洗,取滤渣在鼓风干燥箱下干燥12h,干燥温度为60℃,最后得到ni0.8co0.1mn0.06mg0.01zr0.03(oh)2前驱体。

    步骤二、lini0.8co0.1mn0.06mg0.01zr0.03o2的制备:按照li与ni co mn mg zr的摩尔比为1.05:1的比例将锂源与步骤一制得的ni0.8co0.1mn0.06mg0.01zr0.03(oh)2前驱体共同加入至乙醇中分散混合,持续搅拌6h,然后过滤,取滤渣进行干燥,随后置于通有氧气的管式炉中,在450℃的条件下烧结5h,然后在730℃的条件下烧结14h,得到最终产物lini0.8co0.1mn0.06mg0.01zr0.03o2。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ni源、co源、mn源、mg源和zr源混合于水中得到预混液,在ph=11~12的条件下搅拌1~3h,静置3~5min,过滤、干燥,得到前驱体;其中,ni:co:(mn mg zr)的摩尔比为8:1:1;

    步骤二、将所述前驱体与li源混合于乙醇中,搅拌4~6h,过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置于氧气氛围下,在400~500℃的条件下加热3~7h,然后在730~770℃的条件下加热13~17h,制得所述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其中,li:(ni co mn mg zr)的摩尔比为1.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源、所述ni源、所述mn源、所述co源、所述mg源和所述zr源的纯度均大于9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i源、所述mn源、所述co源、所述mg源和所述zr源均为盐酸盐、硫酸盐和硝酸盐中的一种;所述li源为氢氧化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混合溶液将所述预混液的ph调节至1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mol/l,氨水的浓度为0.5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为11~13h。

    7.一种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分子式为lini0.8co0.1mn0.1-x-ymgxzryo2,x和y均为大于0的自然数,且x y不大于0.05。

    8.权利要求7所述的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除Li源外的各原料混合于水得到前驱体;其中,Ni:Co:(Mn Mg Zr)的摩尔比为8:1:1;随后将其与Li源混合于乙醇中,搅拌过滤干燥后在氧气氛围下,不同温度区间内加热制得该Mg‑Zr共掺杂高镍三元材料;其中,Li:(Ni Co Mn Mg Zr)的摩尔比为1.05:1。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掺入的Mg离子能够进入Li位,进一步稳定材料结构,减少Li/Ni混排,而Zr离子的掺入则进入了Ni位,进而减少了材料晶格氧气析出问题,基于Mg、Zr共掺杂的协同作用致使高镍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材料Li/Ni混排和氧析出问题得到解决,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初;戎海波;余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05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22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