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态电池及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和缺陷:
固态电池使用固体正负极和固体电解质,不含有任何液体,所有材料都由固态材料组成的电池。固态电池采用的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不可燃、不挥发、不存在漏液问题,也有望克服锂枝晶现象,因而基于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有望具有很高的安全特性,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仍然存在一定的可燃烧风险,但相比于含有可燃溶剂的液态电解液电池,安全性也有较大提高。但是,固态电池如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或采用硫化物电解质,当电池封装破坏后,金属锂或硫化物电解质暴露于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或氧气反应,生成易燃气体或有毒气体,因此固态电池仍存在安全隐患。
当前固态电池组装采用冷等静压或热压等方式进行,由于固固界面接触电阻较大,造成固态电池倍率性能较差,普遍通过引入稳定的导电缓冲层消除或减弱空间电荷效应,抑制界面层的生成,降低界面电阻。目前原子层沉积技术主要对电极材料或电极极片进行包覆与沉积,用于提升固体电解质材料与电极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或降低界面电阻。根据相关技术检索,目前尚无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用于固态电池电芯的后续处理。
cn107851840a,用于阳极活性材料、阴极活性材料和固态电解质的纳米工程涂层及包含纳米工程涂层的电池的制造方法,纳米工程涂层用于降低腐蚀和增强电池循环寿命。还公开了一包括一具有一涂覆有厚度为100nm或以下的保护涂层的固体电解质颗粒的固体电解质层的固态电池。该保护涂层由原子层沉积(ald)或分子层沉积(mld)获得。
cn108539250a,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采用ald将金属氧化物、金属磷酸盐、金属氟化物或金属硫化物包覆在正极材料表面,加热后和正极材料表面残留碱性物质反应形成lixayb固态电解质层,以降低正极材料的ph值和固态电池内阻提升电池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cn109980183a,原子层沉积处理提升固态电池用正极循环稳定性的方法,采用原子层沉积处理正极电极,在正极电极颗粒空隙及表面沉积过渡层,具有极大提升固态电池正极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等优点。
这几篇专利都是对电极材料或电极极片进行处理,电池组装完成后电极片和电解质内部还存在孔隙,因此还存在界面阻抗较大的问题。且根据相关技术检索,固态电池电芯装配完成后的后续处理主要为加热或加压,目前并无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用于固态电池电芯的后续处理。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解决目前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差以及采用金属锂负极或硫化物电解质等在空气中不稳定的问题,具有纳米保护层的固态电池及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解决目前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差以及采用金属锂负极或硫化物电解质等在空气中不稳定的问题,具有纳米保护层的固态电池及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所述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固态电池电芯置入原子层沉积设备腔室中进行纳米尺度保护层沉积,所述固态电池电芯包括多孔集流体。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上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中,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正极电极制备: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以及溶剂混合,通过球磨或搅拌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到多孔正极集流体上,烘干后得到电极。
步骤二:固体电解质浆料配制:将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锂盐以及溶剂混合,通过球磨或搅拌得到固体电解质浆料;
步骤三:固体电解质浆料处理正极电极:将步骤二得到的固体电解质浆料喷涂或涂覆步骤二得到的正极电极表面,之后烘干得到固态电池正极电极;
步骤四:固体电解质膜制备:将步骤二得到的固体电解质浆料通过涂覆、烘干过程独立成膜或以多孔材料为支撑成膜;
步骤五:电池组装:将步骤三得到的固态电池正极电极先后与步骤四得到的固体电解质膜、金属锂负极层叠组装,经冷等静压或热压得到固态电池电芯;
步骤六:原子层沉积处理:将步骤五所得固态电池电芯置入原子层沉积设备腔室中,将气体前驱体脉冲通入腔室反应,以在固态电池孔隙及各表面沉积纳米保护层;
步骤七:固态电池封装:将步骤六所得原子层沉积处理后的固态电池电芯集流体与极耳焊接在一起,采用铝塑膜进行真空封装。
在上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中,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复合正极电极制备: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电解质前驱体聚合物、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锂盐以及溶剂混合,通过球磨或搅拌得到复合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到多孔正极集流体上,烘干后得到复合正极电极;
步骤二:固体电解质膜制备:将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固体电解质材料、锂盐以及溶剂混合,通过球磨或搅拌得到固体电解质浆料,固体电解质浆料通过涂覆、烘干过程独立成膜或以多孔材料为支撑成膜;
步骤三:复合负极电极制备:将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锂盐以及溶剂混合,通过球磨或搅拌得到复合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涂覆到多孔负极集流体上,烘干后得到复合负极电极;
步骤四:电池组装:将步骤一得到的复合正极电极先后与步骤二得到的固体电解质膜和步骤三得到的复合负极电极层叠组装,经冷等静压或热压得到固态电池电芯;
步骤五:原子层沉积处理:将步骤四所得固态电池电芯置入原子层沉积设备腔室中,将气体前驱体脉冲通入腔室反应,以在固态电池孔隙及各表面沉积纳米保护层;
步骤六:固态电池封装:将步骤五所得原子层沉积处理后的固态电池电芯集流体与极耳焊接在一起,采用铝塑膜进行真空封装。
在上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中,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层状licoo2、linio2、linixco1-xo2、lifexmn1-xpo4(0≤x≤1)、lini1/3mn1/3co1/3o2、lini0.8mn0.1co0.1o2、lini0.6mn0.2co0.2o2和lini0.5mn0.2co0.3o2、lini0.85co0.1al0.05o2、limn2o4、lini0.5mn1.5o4、crxoy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包括但不限于聚氧化乙烯peo、聚乙二醇peg、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聚碳酸丙烯酯ppc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钙钛矿型(li3xla(2/3)-xtio3,其中0.01≤x≤0.33)、石榴石型(li5la3nb2o12、li5la3ta2o12、li6.4la3zr1.4ta0.6o12)、nasicon型(li1.3ti1.7al0.3(po4)3、li1 xalxge2-x(po4)3,其中0≤x≤0.65)、thio-lisicon型(li4-xge1-xpxs4,其中0≤x≤1、li7p2s8i、li2s-p2s5)、反钙钛矿型li3ocl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导电剂包括但不限于superp、乙炔黑、气相生成碳纤维vgcf、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粘结剂包括但不限于聚偏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四氟乙烯ptfe、氰基橡胶nbr、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锂盐包括但不限于六氟磷酸锂lipf6、六氟砷酸锂liasf6、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双草酸硼酸锂libob、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以及高氯酸锂liclo4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丙酮、乙腈、四氢呋喃thf、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碳酸二甲酯dmc、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中,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保护层包括但不限于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硅sio2、磷酸锂li3po4、lipon中的一种或几种,纳米保护层沉积厚度为2~100nm。
在上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中,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正极集流体包括但不限于冲孔铝箔、铝丝网、泡沫铝的一种。
在上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中,进一步的,所述多孔负极集流体包括但不限于冲孔铜箔、铜丝网、泡沫铜、冲孔镍箔、镍丝网、泡沫镍的一种;
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锂、金属锂合金、石墨、软碳、硬碳、纳米硅、多孔硅、硅/碳复合、硫、钛酸锂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固态电池,所述固态电池由上述所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制得。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将固态电池电芯置入原子层沉积设备腔室中,所述固态电池电芯包括多孔集流体,因此在固态电池电芯所有开放孔隙及表面构建纳米保护层,以此降低界面接触电阻,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同时抑制电池材料与氧气或水的反应,进一步提升固态电池安全性。
2、本发明采用冲孔金属箔或金属丝网或泡沫金属作为固态电池集流体,组装固态电池电芯,采用原子层沉积设备对固态电池电芯进行沉积,由于原子层沉积具有无孔不入的特点,从而在固态电池电芯表面及内部所有开放孔隙构建纳米保护层。该保护层一方面可以增强电解质内部、电极层内部以及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接触,从而降低界面接触电阻,提升固态电池的倍率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对固态电池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在固态电池封装膜破损后,该致密的保护层可以抑制电池材料与氧气或水等反应,提高电池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4所述固态电池电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3所述固态电池电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经本发明处理后电芯与未处理电芯封装测试后电性能对比图。
图4为实施例2所述经本发明处理后电芯与未处理电芯封装测试后倍率性能对比图。
图5为实施例3所述经本发明处理后电芯与未处理电芯封装测试后电性能对比图。
图6为实施例4所述经本发明处理后电芯与未处理电芯封装测试后电性能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结合图1至图6具体说明本发明。
现有技术中对电极材料或电极极片进行处理,电池组装完成后电极片和电解质内部还存在孔隙,因此还存在界面阻抗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是在电芯层面进行沉积,可以填充内部孔隙,降低颗粒间及界面电阻。此外,几篇专利对电芯安全性并无改善,本专利方法在电池包装破损后,保护层可以抑制电池材料(尤其是金属锂和硫化物电解质,金属锂会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释放氢气,硫化物电解质会与水发生反应释放硫化氢气体)与水汽的反应,提升安全性。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a)称取1.7glifepo4、0.2gsp、0.1gpvdf,混合后加入20mlnmp溶剂,搅拌3h得到电极浆料;
b)将a)所得浆料采用200μm刮刀涂覆于10μm厚铝丝网上,100℃烘干,之后110℃真空干燥6h得到正极电极;
c)将0.55gpeo、0.45glitfsi、0.4gllzto混合溶于10ml乙腈,将0.5ml溶液涂覆到b)所得正极电极上,50℃烘干12h得到复合正极电极,电极切割成φ16mm圆片作为复合正极极片;
d)取5mlc)所配溶液置入φ20mm模具中,50℃烘干24h得到固体电解质片;
e)将c)所得复合正极极片先后贴合d)所得固体电解质片和φ16mm金属锂片,油压机压制后得到固态电池电芯;
f)将e)所得固态电池电芯在干燥气氛下置入原子层沉积腔室中,采用水和三甲基铝为前驱体,经100个沉积循环沉积厚度约为30nm的al2o3层,得到处理后固态电池电芯;
g)将f)所得处理后固态电池电芯采用扣式电池封口机进行封装,之后在恒温60℃,电压范围2.5~4.0v,电流密度10ma/g条件下进行测试。
h)以本实施例a)~e)步骤得到未处理固态电池电芯采用扣式电池封口机进行封装,之后在恒温60℃,电压范围2.5~4.0v,电流密度10ma/g条件下进行测试,与g)做对比。
实施例2
a)称取1.6glini0.85co0.1al0.05o2、0.2gsp、0.05gpvdf、0.05gppc、0.025glifsi,混合后加入10mlthf溶剂,50℃搅拌6h得到复合正极浆料;
b)将a)所得复合正极浆料采用0.15mm刮刀涂覆于15μm泡沫铝上,60℃烘干,之后80℃真空干燥10h得到复合正极电极,电极切割成φ16mm圆片作为复合正极极片;
c)称取0.1gppc、0.5glifsi、0.15glagp粉末,混合后加入6mldmc溶剂,60℃搅拌6h,取1ml置入φ20mm模具中,60℃烘干24h得到固体电解质片;
d)称取1.6g石墨、0.2g乙炔黑、0.05gpvdf、0.05gppc、0.025glifsi,混合后加入10mlthf溶剂,50℃搅拌6h得到复合负极浆料;
e)将d)所得复合负极浆料采用0.1mm刮刀涂覆于10μm铜拉网上,60℃烘干,之后80℃真空干燥10h得到复合负极电极,电极切割成φ16mm圆片作为复合负极极片;
f)将b)所得复合正极极片先后贴合c)所得固体电解质片和e)所得复合负极极片,油压机压制后得到固态电池电芯;
g)将f)所得固态电池电芯在干燥气氛下置入原子层沉积腔室中,采用水、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lihmds、磷酸三甲酯为前驱体,经20个沉积循环沉积厚度约为2nm的li3po4层,得到处理后固态电池电芯;
h)将g)所得处理后固态电池电芯采用扣式电池封口机进行封装,之后在恒温25℃,电压范围2.5~4.2v,电流密度20ma/g条件下进行测试。
i)以本实施例a)~f)步骤得到未处理固态电池电芯,采用扣式电池封口机进行封装,之后在恒温25℃,电压范围2.5~4.2v,依次以0.1c、0.2c、0.5c、1c、0.1c倍率充放电循环各十周测试,与h)做对比。
实施例3
a)称取1.6glini0.5mn0.2co0.3o2、0.2gsp、0.05gpvdf、0.05gnbr、0.05glifsi,混合后加入10mlthf溶剂,50℃搅拌6h得到复合正极浆料;
b)将a)所得复合正极浆料采用0.15mm刮刀涂覆于13μm冲孔铝箔上,60℃烘干,之后80℃真空干燥10h得到复合正极电极,电极切割成φ16mm圆片作为复合正极极片;
c)称取1.6g石墨、0.2gvgcf、0.05gpvdf、0.05gnbr、0.05glifsi,混合后加入10mldmf溶剂,50℃搅拌6h得到复合负极浆料;
d)将c)所得复合负极浆料采用0.1mm刮刀涂覆于10μm铜丝网上,60℃烘干,之后80℃真空干燥10h得到复合负极电极,电极切割成φ16mm圆片作为复合负极极片;
e)将b)所得复合正极极片先后贴合直径φ20mm厚度0.2mmllzo固体电解质片和d)所得复合负极极片,油压机压制后得到固态电池电芯;
f)将e)所得固态电池电芯在干燥气氛下置入原子层沉积腔室中,采用水、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lihmds、磷酸三甲酯为前驱体,经300个沉积循环沉积厚度约为30nm的li3po4层,得到处理后固态电池电芯;
g)将f)所得处理后固态电池电芯采用扣式电池封口机进行封装,之后在恒温25℃,电压范围2.5~4.2v,电流密度20ma/g条件下进行测试。
h)以本实施例a)~e)步骤得到未处理固态电池电芯,采用扣式电池封口机进行封装,之后在恒温25℃,电压范围2.5~4.2v,电流密度20ma/g条件下进行测试,与g)做对比。
实施例4
a)称取0.07glicoo2、0.005gsp、0.025gli7p3s11,混合研磨得到复合正极粉末,在φ10mm磨具中先放入直径φ10mm、厚度15μm不锈钢丝网,之后加入复合正极粉末,在油压机以300mpa压力压制得到复合正极极片;
b)在a)所得复合正极极片上置入0.1gli7p3s11固体电解质,在油压机以300mpa压力压制;
c)在b)所得固体电解质侧置入φ10mm锂铟合金片,油压机300mpa压力压制后得到固态电池电芯;
d)将c)所得固态电池电芯在干燥气氛下置入原子层沉积腔室中,采用水和三甲基铝为前驱体,经333个沉积循环沉积厚度约为100nm的al2o3层,得到处理后固态电池电芯;
e)将d)所得处理后固态电池电芯采用扣式电池封口机进行封装,之后在恒温25℃,电压范围2~3.8v,电流密度10ma/g条件下进行测试。
f)以本实施例a)~c)步骤得到未处理固态电池电芯,采用扣式电池封口机进行封装,之后在恒温25℃,电压范围2~3.8v,电流密度10ma/g条件下进行测试,与e)做对比。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目前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差以及采用金属锂负极或硫化物电解质等在空气中不稳定的问题,具有纳米保护层的固态电池及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
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1.一种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固态电池电芯置入原子层沉积设备腔室中进行纳米尺度保护层沉积,所述固态电池电芯包括多孔集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正极电极制备: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以及溶剂混合,通过球磨或搅拌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到多孔正极集流体上,烘干后得到电极。
步骤二:固体电解质浆料配制:将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锂盐以及溶剂混合,通过球磨或搅拌得到固体电解质浆料;
步骤三:固体电解质浆料处理正极电极:将步骤二得到的固体电解质浆料喷涂或涂覆步骤二得到的正极电极表面,之后烘干得到固态电池正极电极;
步骤四:固体电解质膜制备:将步骤二得到的固体电解质浆料通过涂覆、烘干过程独立成膜或以多孔材料为支撑成膜;
步骤五:电池组装:将步骤三得到的固态电池正极电极先后与步骤四得到的固体电解质膜、金属锂负极层叠组装,经冷等静压或热压得到固态电池电芯;
步骤六:原子层沉积处理:将步骤五所得固态电池电芯置入原子层沉积设备腔室中,将气体前驱体脉冲通入腔室反应,以在固态电池孔隙及各表面沉积纳米保护层;
步骤七:固态电池封装:将步骤六所得原子层沉积处理后的固态电池电芯集流体与极耳焊接在一起,采用铝塑膜进行真空封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复合正极电极制备: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电解质前驱体聚合物、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锂盐以及溶剂混合,通过球磨或搅拌得到复合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到多孔正极集流体上,烘干后得到复合正极电极;
步骤二:固体电解质膜制备:将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固体电解质材料、锂盐以及溶剂混合,通过球磨或搅拌得到固体电解质浆料,固体电解质浆料通过涂覆、烘干过程独立成膜或以多孔材料为支撑成膜;
步骤三:复合负极电极制备:将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锂盐以及溶剂混合,通过球磨或搅拌得到复合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涂覆到多孔负极集流体上,烘干后得到复合负极电极;
步骤四:电池组装:将步骤一得到的复合正极电极先后与步骤二得到的固体电解质膜和步骤三得到的复合负极电极层叠组装,经冷等静压或热压得到固态电池电芯;
步骤五:原子层沉积处理:将步骤四所得固态电池电芯置入原子层沉积设备腔室中,将气体前驱体脉冲通入腔室反应,以在固态电池孔隙及各表面沉积纳米保护层;
步骤六:固态电池封装:将步骤五所得原子层沉积处理后的固态电池电芯集流体与极耳焊接在一起,采用铝塑膜进行真空封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层状licoo2、linio2、linixco1-xo2、lifexmn1-xpo4(0≤x≤1)、lini1/3mn1/3co1/3o2、lini0.8mn0.1co0.1o2、lini0.6mn0.2co0.2o2和lini0.5mn0.2co0.3o2、lini0.85co0.1al0.05o2、limn2o4、lini0.5mn1.5o4、crxoy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聚合物电解质前驱体包括但不限于聚氧化乙烯peo、聚乙二醇peg、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聚碳酸丙烯酯ppc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钙钛矿型(li3xla(2/3)-xtio3,其中0.01≤x≤0.33)、石榴石型(li5la3nb2o12、li5la3ta2o12、li6.4la3zr1.4ta0.6o12)、nasicon型(li1.3ti1.7al0.3(po4)3、li1 xalxge2-x(po4)3,其中0≤x≤0.65)、thio-lisicon型(li4-xge1-xpxs4,其中0≤x≤1、li7p2s8i、li2s-p2s5)、反钙钛矿型li3ocl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导电剂包括但不限于superp、乙炔黑、气相生成碳纤维vgcf、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粘结剂包括但不限于聚偏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四氟乙烯ptfe、氰基橡胶nbr、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锂盐包括但不限于六氟磷酸锂lipf6、六氟砷酸锂liasf6、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双草酸硼酸锂libob、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以及高氯酸锂liclo4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丙酮、乙腈、四氢呋喃thf、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碳酸二甲酯dmc、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保护层包括但不限于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硅sio2、磷酸锂li3po4、lipon中的一种或几种,纳米保护层沉积厚度为2~100n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正极集流体包括但不限于冲孔铝箔、铝丝网、泡沫铝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负极集流体包括但不限于冲孔铜箔、铜丝网、泡沫铜、冲孔镍箔、镍丝网、泡沫镍的一种;
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锂、金属锂合金、石墨、软碳、硬碳、纳米硅、多孔硅、硅/碳复合、硫、钛酸锂的一种或几种。
8.一种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池由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升固态电池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的方法制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