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停蓄电池正极板铅膏配方、正极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7  138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起停蓄电池正极板铅膏配方、正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用起动铅酸蓄电池,对电池的性能要求是瞬间起动放电能力和低温起动性能,所以起停系统对蓄电池的电池寿命、充放电、大电流放电要求能力更高。

    为了提高起停用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及浅循环使用寿命,需要从板栅合金、铅膏配方及固化工艺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及改进。

    公开号为cn105322181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efb启停蓄电池板栅正合金,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材料制得:钙:0.055-0.062%,锡:1.01%-1.07%,银:0.014-0.018%,铝:0.023-0.029%,铜≤0.001%,砷≤0.001%,铋≤0.004%,铁≤0.001%,锑≤0.0005%,镍≤0.001%,其余为铅。该板栅合金可以使板栅机械强度提高,提高耐腐蚀性,但是并不能显著提高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

    公开号为cn10504790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agm启停蓄电池用正极铅膏及其制备方法,正极铅膏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铅粉70-90、聚酯纤维0.01-0.1、玻璃纤维0.01-0.1、4bs晶种0-0.8、红丹5-12、硫酸6-8和纯水7-9。该正极铅膏能够提高agm启停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尤其是50%dod循环寿命,但是并不能显著提高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

    由于起停系统特点是要求蓄电池在浅放电状态下频繁起动发动机,要求蓄电池具有良好的充电接受能力及良好的浅放电循环能力,因此起停用铅酸蓄电池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技术的难点在于正极板的充电接受能力及浅循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停蓄电池正极板铅膏配方、正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提高正极板的充电接受能力及浅循环使用寿命。

    一种起停蓄电池正极板的铅膏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计,铅膏配方的原料组成为:磷酸锡0.06%~0.1%,磷酸锂0.01%~0.05%,碱式碳酸锑0.03%~0.1%,4bs晶种0.1%~0.3%,过硼酸钠0.01%~0.03%,纳米科琴黑0.03%~0.05%,石墨0.01%~0.05%,稀硫酸9%~10%(密度为1.4g/cm3),纯水10%~12%,碳纤维0.1%~0.12%,其余为氧化度71%~73%的铅粉。

    本发明在正极铅膏中添加多种导电物质,以提高蓄电池活性物质利用率,如石墨,石墨的导电性比一般非金属矿高一百倍,石墨在常温下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耐酸、耐碱和耐有机溶剂的腐蚀,不仅能够在导电网络中充电“导线”作用,同时其良好的导热性能还有利于电池充放电时的散热,减少电池的极化,提高电池的高低温性能,延长电池的寿命。

    纳米科琴黑:与导电炭黑相比较,具有独特的支链状形态,优点在于,导电体导电接触点多,支链形成较多导电通路,因而只需很少的添加量即可达到极高的导电率(其他碳黑多为圆球状或片状,故需要很高的添加量才能达到所需的电性)。

    碳纤维:是一种高导电性短切碳纤维材料,其导电性非常突出,具有永久导电的特点,而且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质轻、耐腐蚀等诸多优点。

    4bs晶种:利于四碱式硫酸铅的生成,提高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及深放电恢复能力。

    过硼酸钠:提高正极板铅膏与板栅的腐蚀氧化能力,降低铅膏与板栅的接触电阻,提高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性能,提高蓄电池的深充放能力。

    碱式碳酸锑:锑以化合物形式加入,在蓄电池电化学反应中缓慢转化,避免偏析,避免早期容量损失,提高蓄电池循环寿命性能。

    磷酸锡:可提高铅膏与板栅的晶界反应能力,促进铅膏与板栅良好结合,可提高铅膏晶体之间的结合能力,对于降低铅膏与板栅的晶界电阻具有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极板的充电接受能力及循环寿命。

    磷酸锂:可提高铅膏的孔隙率,提高极板的充电接受能力,降低极板的析氢电压,从而降低极板的水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停蓄电池正极板,包括正极板栅合金以及覆于正极板栅合金两面的正极铅膏,所述的正极铅膏采用上述铅膏配方进行制备。

    优选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正极板栅合金的原料组成为:锡1.2%~1.5%,钙0.05%~0.07%,铝0.01%-0.02%,钕0.3%-0.5%,铼0.07%-0.15%,其余为铅。

    正极板栅合金的组成原料中,稀土元素“钕”是稀土金属中的一种,可大幅度细化铅合金的晶体,使板栅晶体致密,提高极板的耐腐蚀能力及蓄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稀土元素“铼”同样可细化铅合金晶粒,提高板栅的耐腐蚀能力,提高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

    两种稀土元素共同补充使用,对细化铅合金晶粒具有非凡的意义,相比其他稀土元素,高温下不易烧损,能够确保板栅制造时合金元素的稳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起停蓄电池正极板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正极铅膏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配方量的磷酸锡、纳米科琴黑、过硼酸钠混合进行搅拌,保持温度,高速剪切搅拌后,冷却至常温待用;

    (2)将配方量的磷酸锂、碱式碳酸锑、石墨混合,加入20~40%配方量的稀硫酸,混合搅拌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物质,加热至温度55~70℃,然后恢复至常温常压状态;

    (3)将配方量的4bs晶种与步骤(2)制得的物质进行混合搅拌后,添加配方量的铅粉进行混合,然后添加配方量的纯水和剩余配方量的稀硫酸,按照和膏工艺进行和膏,和制过程铅膏温度不超过70℃。

    进一步地,步骤(1)中,在进行高速剪切搅拌时,以2000~3000r/min速度高速剪切搅拌40~80min。

    进一步地,步骤(2)中,加入20~40%配方量的稀硫酸后,经高速射流混合器以10~11r/m.s-1的速度,全流场最大压力110~140kpa,混合搅拌15~25min。

    进一步地,步骤(3)中,添加配方量的铅粉进行混合时,以25~35r/min速度搅拌8~12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正极板的铅膏配方通过合理添加导电物质,提高了蓄电池活性物质利用率,在提高蓄电池充电接受能力上有新的突破,制作的蓄电池充电接受能力提高20-30%,循环寿命提高。

    2、本发明正极板的板栅合金中,添加了钕和铼两种物质,这两种稀土元素共同补充使用,对细化铅合金晶粒具有非凡的意义,相比其他稀土元素,高温下不易烧损,能够确保板栅制造时合金元素的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负极板板栅合金采用常规板栅及配方极板;正极板采用本发明中提出的正板栅合金,板栅生产方式为冲网极板,和膏配方采用本发明提出的配方参数;极板采用常规的固化工艺进行生产。

    组装时采用本发明规定的配组方式进行蓄电池极群组装生产,采用内化成工艺;化成完毕后,采用富液电池的生产方式,进行倒酸及二次加酸,电解液的液面高出汇流排10~20mm;电解液密度为1.27~1.29g/cm3,电解液中添加硫酸钠,每升电解液添加硫酸钠10~15g。

    对比例1

    1、蓄电池板栅配方:锡sn1.2wt.%;钙ca0.06wt.%,铝0.02.0wt.%;余量为铅。

    2、铅膏配方

    正极铅膏,其组分为:100kg铅粉、短纤维0.05kg、水10.5kg、密度为1.4g/cm3的稀硫酸9.8kg。

    负极铅膏,其组分为:100kg铅粉、硫酸钡0.6kg、腐殖酸0.4kg、木素磺酸钠0.125kg、短纤维0.05kg、水10.5kg、密度为1.4g/cm3纯稀硫酸8.4kg。

    3、和膏工艺:将配方量的铅粉加入和膏机内,再加入添加剂,开机搅拌1min,然后开启净化水阀门以均匀的流速在3min左右加完配方水,开启进酸阀,同时打开降温设备进行降温,将配方酸在5~8min均匀淋入到和膏机内,再连续搅拌15~18min,和膏过程温度不超过65℃,制得所需正/负铅膏。

    4、固化工艺

    (1)表面干燥后的生极板须在10分钟内进入固化室进行固化,固化室的温度不高于45℃,相对湿度100%;

    (2)固化的温度为45℃,相对湿度为90~100%,时间为48h,循环风速小于30%;

    (3)固化完成转干燥,升温速率≤1℃/20min,升温至65℃,降湿速率≤1%/10min,降至相对湿度0%,风速增加速率≤1%/10min,6~9小时达到正常干燥工艺要求,直至连续2小时干燥循环湿度稳定不变;

    (4)固化干燥完成后自然降温至常温。

    5、包封配组

    将待包正极板放置于极板架上,经pe隔板包封配组机进行自动包板,pe单层包板。包封配组应注意包边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包边不能歪斜,隔板裁切要平齐。

    6、将包封完毕后的正极板,与负极板进行配组,极群焊接,进行蓄电池组装。

    实施例1

    1、蓄电池正板栅配方:锡1.2wt.%;钙0.05wt.%;铝0.01wt.%;钕0.3wt.%;铼0.07wt.%;余量为铅。

    蓄电池负板栅配方:锡sn1.2%;钙ca0.03%,余量为铅。

    2、铅膏配方

    磷酸锡0.06wt.%;磷酸锂0.01wt.%;碱式碳酸锑0.03wt.%;4bs晶种0.1wt.%;过硼酸钠0.01wt.%;科琴黑0.05wt.%;石墨0.01~wt.%;稀硫酸9wt.%(密度1.4g/cm3);纯水10wt.%;碳纤维0.12wt.%,其他为氧化度为71~73%的铅粉。

    负极铅膏其组分及和膏方式如对比例1中所述。

    3、正极铅膏制备方法

    (1)将配方量磷酸锡、科琴黑、过硼酸钠混合进行搅拌,保持温度,以2500r/min速度高速剪切搅拌6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待用;

    (2)将配方量磷酸锂、碱式碳酸锑、石墨混合,加入2.8kg合膏酸中,经高速射流混合器,以10.3r/m.s-1速度,全流场最大压力为125.8kpa,混合搅拌20min,加入第1步制得的物质,加热至温度60℃,恢复至常温、常压状态;

    (3)将配方量4bs晶种与第2步制得的物质进行混合,然后以30r/min速度搅拌10min,与100kg铅粉混合,添加合膏酸6.2kg,水10kg,按照和膏工艺进行,和制过程铅膏温度不超过70℃。

    4、固化工艺

    采用对比例1相同的固化工艺进行固化,包封配组,然后进行极群焊接,进行蓄电池组装。

    实施例2

    1、蓄电池正板栅配方:锡1.2wt.%;钙0.05wt.%;铝0.01wt.%;钕0.5wt.%;铼0.07wt.%;余量为铅。

    蓄电池负板栅配方:锡sn1.2%;钙ca0.03%,余量为铅。

    2、铅膏配方

    磷酸锡0.06wt.%;磷酸锂0.01wt.%;碱式碳酸锑0.1wt.%;4bs晶种0.3wt.%;过硼酸钠0.03wt.%;科琴黑0.03wt.%;石墨0.01wt.%;稀硫酸9wt.%(密度1.4g/cm3);纯水11wt.%;碳纤维0.1wt.%,其他为氧化度为71~73%的铅粉。

    负极铅膏其组分及和膏方式如对比例1中所述。

    3、正极铅膏制备方法

    (1)将配方量磷酸锡、科琴黑、过硼酸钠混合进行搅拌,保持温度,以2500r/min速度高速剪切搅拌6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待用;

    (2)将配方量磷酸锂、碱式碳酸锑、石墨混合,加入2.8kg合膏酸中,经高速射流混合器,以10.3r/m.s-1速度,全流场最大压力为125.8kpa,混合搅拌20min,加入第1步制得的物质,加热至温度60℃,恢复至常温、常压状态;

    (3)将配方量4bs晶种与第2步制得的物质进行混合,然后以30r/min速度搅拌10min,与100kg铅粉混合,添加合膏酸6.2kg,水10kg,按照和膏工艺进行,和制过程铅膏温度不超过70℃。

    4、固化工艺

    采用对比例1相同的固化工艺进行固化,包封配组,然后进行极群焊接,进行蓄电池组装。

    实施例3

    1、蓄电池正板栅配方:锡1.5wt.%;钙0.07wt.%;铝0.02.0wt.%;钕0.5wt.%;铼0.15wt.%;余量为铅。

    蓄电池负板栅配方:锡sn1.2%;钙ca0.03%,余量为铅。

    2、铅膏配方

    磷酸锡0.1wt.%;磷酸锂0.05wt.%;碱式碳酸锑0.1wt.%;4bs晶种0.1wt.%;过硼酸钠0.01wt.%;科琴黑0.03wt.%;石墨0.05wt.%;稀硫酸10wt.%(密度1.4g/cm3);纯水10wt.%;碳纤维0.12wt.%,其他为氧化度为71~73%的铅粉。

    负极铅膏其组分及和膏方式如对比例1中所述。

    3、正极铅膏制备方法

    (1)将配方量磷酸锡、科琴黑、过硼酸钠混合进行搅拌,保持温度,以2500r/min速度高速剪切搅拌6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待用;

    (2)将配方量磷酸锂、碱式碳酸锑、石墨混合,加入2.8kg合膏酸中,经高速射流混合器,以10.3r/m.s-1速度,全流场最大压力为125.8kpa,混合搅拌20min,加入第1步制得的物质,加热至温度60℃,恢复至常温、常压状态;

    (3)将配方量4bs晶种与第2步制得的物质进行混合,然后以30r/min速度搅拌10min,与100kg铅粉混合,添加合膏酸6.2kg,水10kg,按照和膏工艺进行,和制过程铅膏温度不超过70℃。

    4、固化工艺

    采用对比例1相同的固化工艺进行固化,包封配组,然后进行极群焊接,进行蓄电池组装。

    实施例4

    1、蓄电池正板栅配方:锡1.5wt.%;钙0.07wt.%;铝0.01wt.%;钕0.5wt.%;铼0.15wt.%;余量为铅。

    蓄电池负板栅配方:锡sn1.2%;钙ca0.03%,余量为铅。

    2、铅膏配方

    磷酸锡0.08wt.%;磷酸锂0.03wt.%;碱式碳酸锑0.08wt.%;4bs晶种0.2wt.%;过硼酸钠0.02wt.%;科琴黑0.04wt.%;石墨0.03wt.%;稀硫酸10wt.%(密度1.4g/cm3);纯水11wt.%;碳纤维0.11wt.%,其他为氧化度为71~73%的铅粉。

    负极铅膏其组分及和膏方式如对比例1中所述。

    3、正极铅膏制备方法

    (1)将配方量磷酸锡、科琴黑、过硼酸钠混合进行搅拌,保持温度,以2500r/min速度高速剪切搅拌60min,然后冷却至常温待用;

    (2)将配方量磷酸锂、碱式碳酸锑、石墨混合,加入2.8kg合膏酸中,经高速射流混合器,以10.3r/m.s-1速度,全流场最大压力为125.8kpa,混合搅拌20min,加入第1步制得的物质,加热至温度60℃,恢复至常温、常压状态;

    (3)将配方量4bs晶种与第2步制得的物质进行混合,然后以30r/min速度搅拌10min,与100kg铅粉混合,添加合膏酸6.2kg,水10kg,按照和膏工艺进行,和制过程铅膏温度不超过70℃。

    4、固化工艺

    采用对比例1相同的固化工艺进行固化,包封配组,然后进行极群焊接,进行蓄电池组装。

    应用例

    将上述对比例和实施例制得的极群组按照常规工艺制作成型号为6-qtf-80的免维护蓄电池(容量:80ah;低温大电流放电icc800a),按照gb/t5008.1-2013、jb/t2666-2016试验标准进行电池性能测试。

    1、20h额定容量

    检测方法:25℃±2℃环境温度中以4a放电,终止电压10.5±0.05v,记录时间。

    2、-18℃低温检测

    检测方法:在-18℃±1℃环境温度中保持不低于24h。以800a放电10s,记录10s电压,静止10s,以480a放电至蓄电池端电压为6.0v,分别记录放电20s时的端电压和放电到端电压为6.0v的时间。

    3、20h额定容量

    检测方法:25℃±2℃环境温度中以4a放电,终止电压10.5±0.05v,记录时间。

    4、-29℃低温检测

    检测方法:在-29℃±1℃环境温度中保持不低于24h。以600a放电30s,记录10s、30s电压。

    5、充电接受能力

    检测方法:蓄电池完全充电后保持在25℃±2℃环境温度中,以i0(8.22a)放电5h,在0℃±1℃环境温度中放置20h,取出1min内按14.4±0.10v电压充电,10分钟后记录充电电流ica。

    6、50%dod循环寿命(jb/t2666-2016起停电池技术条件5.3.11)

    检测方法: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40℃±2℃的恒温水浴槽中重复以下循环:以40a电流放电2h,当蓄电池端电压低于10.0v时试验终止;放电结束后以恒压15.6v±0.05v(限流40a)充电5h,以恒流8a充电1h;蓄电池在水浴槽中开路静置72h后,将其放入-18℃±1℃的低温箱24h,然后将蓄电池取出并在2min内进行放电。以480a放电30s,放电时间内电流值的变化应不大于±0.5%,记录放电30s时的蓄电池端电压。

    具体结果见下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看出,对比例1中采用常规配方,实施例采用的是本发明所阐述的配方和工艺,经过试验对比,实施例在容量、低温方面均远高于对比例,本发明的正极板,极板活性物质利用率更高,从充电接受及50%dod深放电循环来看,本发明制作的蓄电池低温放电性能优越,充电接受能力高于常规工艺30%以上,50%循环寿命相比较延长10%以上,本发明产品性能显著优越。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起停蓄电池正极板的铅膏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铅膏配方的原料组成为:磷酸锡0.06%~0.1%,磷酸锂0.01%~0.05%,碱式碳酸锑0.03%~0.1%,4bs晶种0.1%~0.3%,过硼酸钠0.01%~0.03%,纳米科琴黑0.03%~0.05%,石墨0.01%~0.05%,稀硫酸9%~10%,纯水10%~12%,碳纤维0.1%~0.12%,其余为氧化度71%~73%的铅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停蓄电池正极板的铅膏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硫酸的密度为1.4g/cm3

    3.一种起停蓄电池正极板,包括正极板栅合金以及覆于正极板栅合金两面的正极铅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铅膏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铅膏配方进行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停蓄电池正极板,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正极板栅合金的原料组成为:锡1.2%~1.5%,钙0.05%~0.07%,铝0.01%-0.02%,钕0.3%-0.5%,铼0.07%-0.15%,其余为铅。

    5.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停蓄电池正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铅膏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配方量的磷酸锡、纳米科琴黑、过硼酸钠混合进行搅拌,保持温度,高速剪切搅拌后,冷却至常温待用;

    (2)将配方量的磷酸锂、碱式碳酸锑、石墨混合,加入20~40%配方量的稀硫酸,混合搅拌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物质,加热至温度55~70℃,然后恢复至常温常压状态;

    (3)将配方量的4bs晶种与步骤(2)制得的物质进行混合搅拌后,添加配方量的铅粉进行混合,然后添加配方量的纯水和剩余配方量的稀硫酸,按照和膏工艺进行和膏,和制过程铅膏温度不超过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停蓄电池正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进行高速剪切搅拌时,以2000~3000r/min速度高速剪切搅拌40~80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停蓄电池正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20~40%配方量的稀硫酸后,经高速射流混合器以10~11r/m·s-1的速度,全流场最大压力110~140kpa,混合搅拌15~25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停蓄电池正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添加配方量的铅粉进行混合时,以25~35r/min速度搅拌8~12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停蓄电池正极板的铅膏配方、正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铅膏配方的原料组成为:磷酸锡0.06%~0.1%,磷酸锂0.01%~0.05%,碱式碳酸锑0.03%~0.1%,4BS晶种0.1%~0.3%,过硼酸钠0.01%~0.03%,纳米科琴黑0.03%~0.05%,石墨0.01%~0.05%,稀硫酸9%~10%,纯水10%~12%,碳纤维0.1%~0.12%,其余为氧化度71%~73%的铅粉。利用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正极板的充电接受能力及浅循环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杨顺风;吴金;姚佳乐;程艳青;张凡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能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21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