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围岩分级是指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和岩石强度等指标将无限的岩体序列划分为具有不同稳定程度的有限个类别,即将稳定性相似的一些围岩划归为一类,将全部的围岩划分为若干类。在围岩分类的基础上再依照每一类围岩的稳定程度给出最佳的施工方法和支护结构设计。围岩分类是选择施工方法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管理及正确评价经济效益、确定结构上的荷载(松散荷载)、确定衬砌结构的类型及尺寸、制定劳动定额、材料消耗标准等的基础。规范将隧道围岩分成六级,分别是ⅰ、ⅱ、ⅲ、ⅳ、ⅴ、ⅵ,数字越小的围岩性质越好,在隧道施工中ⅳ级以上围岩为软弱围岩,在隧道施工时,软弱围岩,且周围土壤富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会导致隧道无法施工,甚至发生危险。
当长距离隧道遇到软弱围岩,且周围土壤富水量较大的情况等复杂地层时,为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对隧道的地理情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单一功能的自然掘进已无法满足工程的需求。因此一种全新的既可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又可以加快施工效率施工法亟待被提出,并且现有技术中,对软弱富水围岩进行动水注浆时,钻孔机难以搬运,在没有完成施工的隧道内吊装较为困难,并且由于地面的杂乱和碎石土块的阻挡,使得底板较低的钻孔机通过底部滚轮也难以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具备注浆较为高效和便于设备移动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注浆较为高效和便于设备移动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步骤一、配置一套自动模架,自动模架由支架系、模板系和定位系三系构成,支架系包括有主纵横梁、行走轮;模板系包括有主模板、挡头楔板;定位系包括横向螺杆、竖向螺杆、微调螺杆等;
步骤二、开始测量放线,完成对钻孔位置的步骤,施工前设计出注浆孔的布置图,包括平面图和立面图,并且在平面图和立面图上保证浆液的渗透能够出现重叠,多于两排以上的注浆孔的布置是一般布置成梅花形,然后对注浆压力进行确定,注浆压力是浆液在裂隙中扩散、填充、压实挤水等功能发挥作用的控制性因素,注浆压力控制在2mpa-4mpa的范围时,浆液的渗流扩散最充分;
步骤三、配置一台钻孔机,安装好钻孔机后,按照预先测量放线确定好的钻孔位置,进行固定位置开孔;
步骤四、选用合适的注浆材料,通常采用水泥-水玻璃的作为注浆材料;
步骤五、配置一台搅拌机和注浆设备,进行现场制浆,现场制浆一般采用二级搅拌设备,注浆设备及器具包括有注浆泵、搅拌机、注浆管线、止浆塞等器具;
步骤六、配置一台注浆机,将注浆机按照预先打好的注浆孔的位置进行固定,在注浆孔的孔口支设孔口管,将注浆泵、注浆管线和孔口管等注浆设备固定连接好,然后采用封闭式注浆,将搅拌好的浆液注入到预先计算好的指定位置;
步骤七、注浆完成后检测注浆结果是否符合注浆结束标准,符合标准则注浆工作结束,不符合标准则重新配制浆液,通过注浆设备进行重新注浆。
优选的,施工过程中采用跳孔的方式进行注浆,用这种“先外后内,先下后上”的注浆加固方法,即先对最外圈的第三排进行注浆加固,依次对第二排、第一排进行注浆。
优选的,根据模拟得到单孔注浆浆液的扩散半径约为1.5m~2m,围岩固结深度在0.2~2.0倍隧洞半径变化,注浆加固圈厚度约为2m~3m,将注浆孔布置成梅花形,总共布置三排,每排的注浆孔间距为450mm,最后一排注浆孔距离隧洞顶部350mm,共计为19个孔位。
优选的,所述钻孔机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运动盒,所述运动盒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之间滑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运动盒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转轴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螺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止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运动盒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滑动插设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呈凸台状设置,且转轴插设在连接杆中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底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步骤六中注浆待达到设计的注浆压力或者满足注浆时长时,注浆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1,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浆液的扩散半径:
其中,r代表浆液的扩散半径,t代表注浆时长,a代表单位时间内的注浆量,l代表注入岩层的厚度,ξ代表岩层孔隙率,π代表自然常数;
步骤a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注浆压力:
其中,p代表注浆压力,r代表注浆孔半径,δ代表浆脉厚度,v代表注浆速度,f代表浆脉劈裂扩展中尖端阻力,α代表扩散系数,α=1.26/10-9;
步骤a3,根据步骤a2求出的注浆压力p与预设的注浆压力进行比较,当注浆压力p小于预设的注浆压力时,继续注浆,当注浆压力等于预设的注浆压力时,则注浆完成停止注浆。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时,首先需要准备一套自动模架,然后开始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并确定钻孔位置和需要注浆的合适压力,接着工作人员在现场使用搅拌机进行浆液的制作,在相场进行浆液的制作,不仅可以缩短运输的距离和成本,同时现场制浆,可以使得固液两相物质是在制浆泵壳内由叶轮的高速旋转搅拌分散进而完全混合,从泵内排出以切线方向回流到罐内而产生巨大涡流,浆液被再次搅拌,在这样的多次的循环作用下,促使浆液具备良好的流变性和稳定性,然后再通过注浆机对已经钻好的孔位进行注浆,并且采用跳孔注浆的方法,不按照设计中已经编制好的孔序进行注浆,这样可以达到“约束-收敛-强化”的注浆效果,通过对后续注浆孔注浆效果的检查可以反应前序注浆的效果,并对其浆液扩散、钻孔变形等起约束作用,进而优化和改善注浆效果,最后工作人员对注浆的结果进行检查,符合标准则注浆工作结束,不符合标准则重新配制浆液,通过注浆设备进行重新注浆,这样可以当长距离隧道遇到软弱围岩,且周围土壤富水量较大的情况等复杂地层时,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
2、该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通过设置的运动盒、转轴和连接杆等部件,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当路面上存在土渣和碎石等较多杂质时,使用吊装频繁地更换钻孔机的钻孔位置会比较繁琐,从而使得施工进度较低,工作人员可以将运动盒中的挡板从插槽中抽出,取下连接杆上的定位螺钉,然后将连接杆和支撑杆沿着转轴向上反转,再使用转轴带动滑块沿着滑槽向下运动,然后再通过定位螺钉将连接杆和运动盒进行固定,通过外加的支撑杆对钻孔机进行移动,并且设置的压缩弹簧可以再钻孔机移动的过程中和钻孔时对设备进行缓冲,通过使用支撑杆提高钻孔机的底盘高度,从而便于机体在存在土渣和碎石等较多杂质的施工路面上进行移动,并且可以较少吊运,使得钻孔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使得隧道注浆的施工效率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注浆孔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钻孔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运动盒和连接杆等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运动盒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接杆和支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钻孔机;2、运动盒;3、滑槽;4、滑块;5、转轴;6、连接杆;7、支撑杆;8、锁止万向轮;9、定位螺孔;10、固定螺孔;11、插槽;12、挡板;13、安装槽;14、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
步骤一、配置一套自动模架,自动模架由支架系、模板系和定位系三系构成,支架系包括有主纵横梁、行走轮;模板系包括有主模板、挡头楔板;定位系包括横向螺杆、竖向螺杆、微调螺杆等;
步骤二、开始测量放线,完成对钻孔位置的步骤,施工前设计出注浆孔的布置图,包括平面图和立面图,并且在平面图和立面图上保证浆液的渗透能够出现重叠,多于两排以上的注浆孔的布置是一般布置成梅花形,参照图二,根据模拟得到单孔注浆浆液的扩散半径约为1.5m~2m,围岩固结深度在0.2~2.0倍隧洞半径变化,注浆加固圈厚度约为2m~3m,将注浆孔布置成梅花形,总共布置三排,每排的注浆孔间距为450mm,最后一排注浆孔距离隧洞顶部350mm,共计为19个孔位;
然后对注浆压力进行确定,影响注浆效果(浆液的扩散和填充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注浆压力的大小,注浆压力是浆液在裂隙中扩散、填充、压实挤水等功能发挥作用的控制性因素,注浆压力控制在2mpa-4mpa的范围时,浆液的渗流扩散最充分,可以按照公式p'<p<(3~5)p'与p=p' (2~4)mpa来确定注浆压力的大小,在公式中p'代表注浆处静水压力(mpa);p--设计注浆压力(mpa);
步骤三、配置一台钻孔机1,安装好钻孔机1后,按照预先测量放线确定好的钻孔位置,进行固定位置开孔;
步骤四、选用合适的注浆材料,通常采用水泥-水玻璃的作为注浆材料;
步骤五、配置一台搅拌机和注浆设备,进行现场制浆,现场制浆一般采用二级搅拌设备,固液两相物质是在制浆泵壳内由叶轮的高速旋转搅拌分散进而完全混合,从泵内排出以切线方向回流到罐内而产生巨大涡流,浆液被再次搅拌,在这样的多次的循环作用下,促使浆液具备良好的流变性和稳定性,成为浆液,注浆设备及器具包括有注浆泵、搅拌机、注浆管线、止浆塞等器具;
步骤六、配置一台注浆机,将注浆机按照预先打好的注浆孔的位置进行固定,在注浆孔的孔口支设孔口管,将注浆泵、注浆管线和孔口管等注浆设备固定连接好,然后采用封闭式注浆,将搅拌好的浆液注入到预先计算好的指定位置,注浆顺序的合理选择对注浆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施工设计中,为防止邻近孔位在注浆过程中发生浆液串流,因此不按照设计中已经编制好的孔序进行注浆,而是采用跳孔注浆的方法,以达到“约束-收敛-强化”的注浆效果。通过对后续注浆孔注浆效果的检查可以反应前序注浆的效果,并对其浆液扩散、钻孔变形等起约束作用,进而优化和改善注浆效果,施工过程中采用跳孔的方式进行注浆,用这种“先外后内,先下后上”的注浆加固方法,即先对最外圈的第三排进行注浆加固,依次对第二排、第一排进行注浆;
步骤七、在注浆的开始阶段,主要是以增加浆液的扩散半径为主,因此可以适当的增加注浆量,当注浆的加固范围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时,注浆工程就变为以压力控制为主,此注浆段的设计终压为3mpa-4mpa,注浆完成后检测注浆结果是否符合注浆结束标准,符合标准则注浆工作结束,不符合标准则重新配制浆液,通过注浆设备进行重新注浆。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如图3-7,所述钻孔机1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运动盒2,运动盒2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底板,运动盒2可以通过底板与钻孔机1的机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这样可以便于对现有的钻孔机1进行改造,所述运动盒2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内滑动插设有挡板12,通过设置的插槽11和挡板12可以对运动盒2进行封堵,从而保证设备的美观性。
所述运动盒2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且两个滑块4之间滑动连接有转轴5,设置的转轴5可以便于整个机构的收纳和使用;
所述运动盒2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10,所述转轴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螺孔9,所述连接杆6呈凸台状设置,且转轴5插设在连接杆6中设置,转轴5插设在连接杆6中可以便于整个机构的转动,通过转轴5可以让机构能够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进行转动,便于设备的调节,并且可以将连接杆6和支撑杆7进行倒置,然后通过连接杆6的一端对设备钻孔机1进行固定,可以增加设备的稳定性,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止万向轮8,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13,且安装槽13的底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4,且压缩弹簧14的一端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压缩弹簧14在钻孔机1运动和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缓冲,可以在钻孔机1运送的过程中对机器进行保护,并且可以在钻孔机1钻孔的过程中对机体进行缓冲保护,从而使得钻孔机1在工作过程中晃动较小,增加钻孔的精准度。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在进行隧道施工时,首先需要准备一套自动模架,然后开始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并确定钻孔位置和需要注浆的合适压力,接着工作人员在现场使用搅拌机进行浆液的制作,在相场进行浆液的制作,不仅可以缩短运输的距离和成本,同时现场制浆,可以使得固液两相物质是在制浆泵壳内由叶轮的高速旋转搅拌分散进而完全混合,从泵内排出以切线方向回流到罐内而产生巨大涡流,浆液被再次搅拌,在这样的多次的循环作用下,促使浆液具备良好的流变性和稳定性,然后再通过注浆机对已经钻好的孔位进行注浆,并且采用跳孔注浆的方法,不按照设计中已经编制好的孔序进行注浆,这样可以达到“约束-收敛-强化”的注浆效果,通过对后续注浆孔注浆效果的检查可以反应前序注浆的效果,并对其浆液扩散、钻孔变形等起约束作用,进而优化和改善注浆效果,最后工作人员对注浆的结果进行检查,符合标准则注浆工作结束,不符合标准则重新配制浆液;
进一步地,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当路面上存在土渣和碎石等较多杂质时,使用吊装频繁地更换钻孔机1的钻孔位置会比较繁琐,从而使得施工进度较低,工作人员可以将运动盒2中的挡板12从插槽11中抽出,取下连接杆6上的定位螺钉,然后将连接杆6和支撑杆7沿着转轴5向上反转,再使用转轴5带动滑块4沿着滑槽3向下运动,然后再通过定位螺钉将连接杆6和运动盒2通过下侧的固定螺孔10和定位螺孔9进行固定,通过外加的支撑杆7对钻孔机1进行移动,并且设置的压缩弹簧14可以在钻孔机1移动的过程中和钻孔时对设备进行缓冲,通过使用支撑杆7提高钻孔机1的底盘高度,从而便于机体在存在土渣和碎石等较多杂质的施工路面上进行移动,并且可以较少吊运,使得钻孔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在钻孔机1使用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重新取下定位螺钉,从而使得支撑杆7和连接杆6可以通过滑槽3和滑块4的配合向上移动,并且通过上侧的固定螺孔10和连接杆6上的定位螺孔9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完成对运动机构的收纳,并且通过挡板12进行遮挡,可以使得整个钻孔机1的外观保持美观。
进一步地,步骤六中注浆待达到设计的注浆压力或者满足注浆时长时,注浆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1,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浆液的扩散半径:
其中,r代表浆液的扩散半径,t代表注浆时长,a代表单位时间内的注浆量,l代表注入岩层的厚度,ξ代表岩层孔隙率,π代表自然常数;
步骤a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注浆压力:
其中,p代表注浆压力,r代表注浆孔半径,δ代表浆脉厚度,v代表注浆速度,f代表浆脉劈裂扩展中尖端阻力,α代表扩散系数,α=1.26/10-9;
步骤a3,根据步骤a2求出的注浆压力p与预设的注浆压力进行比较,当注浆压力p小于预设的注浆压力时,继续注浆,当注浆压力等于预设的注浆压力时,则注浆完成停止注浆。
有益效果: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进行实时求出注浆压力,根据实时求出的注浆压力与预设的注浆压力进行比较,当注浆压力p小于预设的注浆压力时,继续注浆,当注浆压力等于预设的注浆压力时,则注浆完成停止注浆,注浆完成后检测注浆结果是否符合注浆结束标准,符合标准则注浆工作结束,不符合标准则重新配制浆液,通过注浆设备进行重新注浆,以上算法通过考虑岩层孔隙率、浆液的扩散半径及注浆时长等因素计算出浆液的扩散半径,从而根据浆液的扩散半径及浆脉劈裂扩展中尖端阻力等因素得出注浆压力,从而使得计算结果更为准确,使得计算结果误差更小,根据注浆压力进行控制注浆量,从而节省了材料,通过加入合理的注浆量从而提升了围岩隧道的稳固性,从而也为注浆设备的注浆参数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配置一套自动模架,自动模架由支架系、模板系和定位系三系构成,支架系包括有主纵横梁、行走轮;模板系包括有主模板、挡头楔板;定位系包括横向螺杆、竖向螺杆、微调螺杆等;
步骤二、开始测量放线,完成对钻孔位置的步骤,施工前设计出注浆孔的布置图,包括平面图和立面图,并且在平面图和立面图上保证浆液的渗透能够出现重叠,多于两排以上的注浆孔的布置是一般布置成梅花形,然后对注浆压力进行确定,注浆压力是浆液在裂隙中扩散、填充、压实挤水等功能发挥作用的控制性因素,注浆压力控制在2mpa-4mpa的范围时,浆液的渗流扩散最充分;
步骤三、配置一台钻孔机(1),安装好钻孔机(1)后,按照预先测量放线确定好的钻孔位置,进行固定位置开孔;
步骤四、选用合适的注浆材料,通常采用水泥-水玻璃的作为注浆材料;
步骤五、配置一台搅拌机和注浆设备,进行现场制浆,现场制浆一般采用二级搅拌设备,注浆设备及器具包括有注浆泵、搅拌机、注浆管线、止浆塞等器具;
步骤六、配置一台注浆机,将注浆机按照预先打好的注浆孔的位置进行固定,在注浆孔的孔口支设孔口管,将注浆泵、注浆管线和孔口管等注浆设备固定连接好,然后采用封闭式注浆,将搅拌好的浆液注入到预先计算好的指定位置;
步骤七、注浆完成后检测注浆结果是否符合注浆结束标准,符合标准则注浆工作结束,不符合标准则重新配制浆液,通过注浆设备进行重新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过程中采用跳孔的方式进行注浆,用这种“先外后内,先下后上”的注浆加固方法,即先对最外圈的第三排进行注浆加固,依次对第二排、第一排进行注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模拟得到单孔注浆浆液的扩散半径约为1.5m~2m,围岩固结深度在0.2~2.0倍隧洞半径变化,注浆加固圈厚度约为2m~3m,将注浆孔布置成梅花形,总共布置三排,每排的注浆孔间距为450mm,最后一排注浆孔距离隧洞顶部350mm,共计为19个孔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机(1)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运动盒(2),所述运动盒(2)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且两个滑块(4)之间滑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运动盒(2)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固定螺孔(10),所述转轴(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螺孔(9),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止万向轮(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盒(2)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内滑动插设有挡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呈凸台状设置,且转轴(5)插设在连接杆(6)中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13),且安装槽(13)的底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4),且压缩弹簧(14)的一端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动水高效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注浆待达到设计的注浆压力或者满足注浆时长时,注浆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1,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浆液的扩散半径:
其中,r代表浆液的扩散半径,t代表注浆时长,a代表单位时间内的注浆量,l代表注入岩层的厚度,ξ代表岩层孔隙率,π代表自然常数;
步骤a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注浆压力:
其中,p代表注浆压力,r代表注浆孔半径,δ代表浆脉厚度,v代表注浆速度,f代表浆脉劈裂扩展中尖端阻力,α代表扩散系数,α=1.26/10-9;
步骤a3,根据步骤a2求出的注浆压力p与预设的注浆压力进行比较,当注浆压力p小于预设的注浆压力时,继续注浆,当注浆压力等于预设的注浆压力时,则注浆完成停止注浆。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