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开采过程中,工作人员都是地下作业,由于不断的进行煤炭矿洞的挖掘,使得矿洞顶部的土层厚度减小,存在矿洞坍塌的危险,为了保障矿洞内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需要对开采部位进行良好的支撑保护,传统中会使用普通的支撑架,根据支撑的位置使用不同数量的支撑架,由于支撑架比较零散,不方便进行整体移动,而且支撑架的支撑稳定性较差。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其为一体结构,能够同时进行移动,更换支撑位置,稳定性较好,避免矿洞坍塌的危险,保障矿洞内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包括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有第一支撑结构;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设有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上设有第二支撑结构;两个所述侧板的下部之间夹设底座,两个所述侧板的外侧下部设有移动结构。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外侧的两个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下部均固接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轴连接万向轮。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中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设有横穿所述固定块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套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齿轮箱的输入端,所述齿轮箱的输出端连接电机;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连接施力板,所述施力板连接推进板。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第一支撑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中的推进板为弧形。
根据本发明的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抓钉。
根据本发明的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所述抓钉均匀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所述抓钉的长度为5~10cm。
根据本发明的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设有加强筋。
根据本发明的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所述推进板的四角与所述侧板之间分别连接伸缩轴。
根据本发明的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所述齿轮箱包括传动连接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螺纹杆,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电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通过设置保护架,保护架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下部之间夹设底座,两个侧板的顶部设有弧形顶板;两个侧板的外侧下部设有移动结构,移动结构能够将支撑装置任意移动到需要进行支撑的矿洞位置;两个侧板上均设有第一支撑结构,弧形顶板上设有第二支撑结构,通过第一支撑结构支撑矿洞的侧面,通过第二支撑结构支撑矿洞的顶部。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撑装置为一体结构,能够同时进行移动,更换支撑位置,稳定性较好,避免矿洞坍塌的危险,保障矿洞内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齿轮箱的d向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底座,11-辅助板,12-气缸,13-轮柱,14-万向轮,15-加强筋,16-抓钉;2-侧板,3-顶板,4-螺纹杆,41-施力板,42-齿轮箱,421-从动轮,422-主动轮;43-电机,44-电机座,45-固定块,46-螺纹套,47-推进板,48-伸缩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包括保护架,保护架包括两个侧板2,两个侧板2的下部之间夹设底座1,两个侧板2的顶部设有弧形顶板3,两个侧板2的外侧下部设有移动结构;两个侧板2上均设有第一支撑结构,弧形顶板3上设有第二支撑结构。
移动结构包括设置于侧板2外侧的两个辅助板11,辅助板11的下部均固接气缸12,气缸12的活塞轴通过轮柱13连接万向轮14。使用过程中,气缸12工作,使万向轮14接触地面,并使底座1及两个侧板2悬空,通过万向轮14将支撑装置整体移动到需要支撑的位置。位置调整好后,工作人员通过气缸12,使万向轮14上升,底座1接触地面,能够防止支撑装置随意移动,使支撑装置稳定位于矿洞内。
当支撑装置位于地面上时,为了提高底座1与地面连接的稳定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底座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抓钉16,抓钉16能够插入到地面中,使整个支撑装置稳定位于地面上。抓钉均匀设置于底座的底部,且抓钉的长度为5~10cm。
当底座1悬空,支撑装置进行移动时,整个移动装置的重量均作用于辅助板11上,为了提高辅助板11的支撑强度,作为一种优选内的方案,辅助板11与侧板2之间设有加强筋15。
参见图2,第一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侧板2中部的固定块45,固定块45中设有横穿固定块45的螺纹套46,螺纹套46的内部套接螺纹杆4,螺纹杆4的一端连接齿轮箱42的输入端,参见图3,齿轮箱42的输出端连接电机43,电机43设置于固接在固定块45上的电机座44;螺纹杆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施力板41,施力板41连接推进板47,推进板47的四角与侧板2之间分别连接伸缩轴48。参见图3,齿轮箱42包括传动连接的主动轮422和从动轮421,从动轮421连接螺纹杆4,主动轮422连接电机43。
使用过程中,电机43工作,通过齿轮箱42的作用带动螺纹杆4转动,由于螺纹杆4套接在螺纹套46中,因此,螺纹杆4在转动的过程中会相对于螺纹套46进行左右方向的移动,由于螺纹杆4通过施力板41连接推进板47,因此,螺纹杆4会带动推进板47进行左右方向的移动,推进板47能够抵接矿洞的侧壁,对矿洞的两侧起到支撑作用;此时,伸缩轴48进行伸缩活动,伸缩轴48能够保证推进板47进行左右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推进板47对矿洞两侧的支撑作用。
第二支撑结构与第一支撑结构的结构相同,仅将第二支撑结构中的推进板47设置为与顶板3相适应的弧形。第二支撑结构的推进板47能够抵接矿洞的顶面,对矿洞的洞顶起到支撑作用。
本发明中,气缸12和电机43均电连接控制按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按钮控制移动结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实现支撑装置的智能化控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保护架,保护架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下部之间夹设底座,两个侧板的顶部设有弧形顶板;两个侧板的外侧下部设有移动结构,移动结构能够将支撑装置任意移动到需要进行支撑的矿洞位置;两个侧板上均设有第一支撑结构,弧形顶板上设有第二支撑结构,通过第一支撑结构支撑矿洞的侧面,通过第二支撑结构支撑矿洞的顶部。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撑装置为一体结构,能够同时进行移动,更换支撑位置,稳定性较好,避免矿洞坍塌的危险,保障矿洞内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有第一支撑结构;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设有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上设有第二支撑结构;两个所述侧板的下部之间夹设底座,两个所述侧板的外侧下部设有移动结构;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外侧的两个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下部均固接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轴连接万向轮;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侧板中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设有横穿所述固定块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套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齿轮箱的输入端,所述齿轮箱的输出端连接电机;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连接施力板,所述施力板连接推进板;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第一支撑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中的推进板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抓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钉均匀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钉的长度为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设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板的四角与所述侧板之间分别连接伸缩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智能移动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包括传动连接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螺纹杆,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电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