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飞机发动机零部件选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及其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螺栓连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在各种大型、重型的机电设备中,螺栓连接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伴随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螺栓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迫使工业生产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
在飞机发动机工业生产的车间内,螺栓需要进行分拣后得到合格的螺栓才能用于装配,螺栓分拣机是一种专业用于分拣螺栓的设备,可以将螺栓进行自动排序、上料、检测、下料等操作,可以大幅提高螺栓分拣的效率。
而对螺栓进行分拣后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为分开包装,但是分开包装就意味着在组装发动机时需要拆开所需螺栓的包装袋或者包装盒,现场较为混乱。如果包装袋或者包装盒内部的螺栓没有使用完还需要另外存储,才能便于后期使用。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及其分类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包括:
立架;
振动盘,放置在所述立架的一侧;所述振动盘包括至少两个出口;所述振动盘用于对螺栓进行分类;
料盒,放置在所述振动盘的一侧;所述料盒的内部包括至少两个容腔,分别用于放置不同型号的螺栓;
x轴模组,设置在所述立架上;所述x轴模组上传动连接有滑动座;
y轴模组,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z轴模组,至少两组,均传动连接于所述y轴模组;
夹爪机构,传动连接在z轴模组的底部;所述夹爪机构用于将不同型号的螺栓转移到料盒的指定容腔内,进行分类存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盘包括:
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内部的振动器,与所述振动器连接的振动料盘,设置在所述振动料盘内壁处呈螺旋上升的且相互之间独立的至少两条上料轨道,开设在所述振动料盘的周边处的至少两个连接口,与所述连接口相通的出料轨道,以及沿所述出料轨道开设的送料槽;
所述送料槽的宽度各不相同,用于运输不同型号的螺栓。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依次从上至下设置,即所述出料轨道从上至下设置,且满足以下条件:设定位于最上方的出料轨道为第一出料轨道,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二出料轨道
所述的第一出料轨道、第二出料轨道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述夹爪机构包括:传动连接于所述z轴模组底端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中心位置且向下延伸的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杆垂直连接的横杆,以所述支撑杆为中心对称铰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横杆的轴线为中心对称铰接在横杆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铰接在连接板与第一腔体之间的第一气缸,以及铰接在连接板与第二腔体之间的第二气缸;
所述第一腔体的上边缘处与所述第一连杆相铰接,所述第二腔体的上边缘处于所述第二连杆相铰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与横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半齿轮,所述第二腔体与横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半齿轮;所述第一半齿轮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齿轮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两端面设置有挡板;
所述第一半齿轮与所述第二半齿轮相互啮合,使得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互之间始终以支撑杆为中心呈镜像对称;
使用时,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同时为收缩状态,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互聚拢为面接触,挡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完全重叠,对螺栓起到存储的作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同时为伸出状态,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互背离,处于张开状态,挡板的两侧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为部分重叠。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夹爪机构包括:
连接板,传动连接于所述z轴模组底端
存储框,顶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面,所述存储框的底部为敞口结构;
第三气缸,铰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三气缸位于所述存储框的一侧;所述存储框远离第三气缸的一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其对立面之间的距离从上之下逐渐变小;
端盖,铰接在所述存储框上;
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在端盖与气缸之间;
当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处于顶出状态时,所述端盖在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沿倾斜面向上转动,存储框被打开;相反地,当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端盖的端面位于敞口结构处,存储框处于密封状态。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存储框上的连接架,一侧铰接于连接架的底端另一侧传动连接于第三气缸的旋转架,一端铰接在连接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旋转架上的第三连杆,一端铰接在旋转架与第三连杆的铰接处的第四连杆,以及一端铰接在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处的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相铰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x轴模组包括:沿所述立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滑动座底面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滑块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为过盈配合;其中,所述第一导轨与振动盘相邻近;
还包括: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邻近第二导轨安装的第一齿条,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的第一电机,以及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相互啮合
所述y轴模组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的横架,沿所述横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的第二齿条,沿所述横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的第三导轨,通过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导轨传动连接的移动板,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二电机,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相互啮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z轴模组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下方的第三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机的旋转齿轮,固定在所述移动板远离第二齿条一侧的连接臂,通过过盈配合传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臂的升降臂,沿所述升降臂的长度固定在所述升降臂一侧的第三齿条,固定在升降臂另一侧的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的传动带,所述移动板通过皮带座与所述传动带固定连接;所述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的滚动面调节有橡胶层;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旋转齿轮相互啮合。
使用如上所述的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的分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混合的螺栓运输到振动盘内部,开启振动盘;
步骤二、振动盘中的振动器开始振动,位于振动料盘中的螺栓在上料轨道上沿轨道移动,并且移动到对应尺寸的出料轨道中,即小号螺栓从第n出料轨道送出,比小号大的螺栓部分被挤压掉落到振动料盘内重新在上料轨道上移动,部分在受外力的作用下继续迁移,直到移动到与之相匹配的出料轨道上,实现分类筛选,从振动盘出来的不同型号的螺栓掉落在每个出料轨道处的承接箱内;
步骤三、y轴模组在x轴模组的传动下,并分别开启y轴模组上的第二电机,控制z轴模组分别位于对应的承接箱的上方;
步骤四、控制z轴模组内的第三电机,使传动连接在z轴模组底部的夹爪机构深入到承接箱内,夹爪机构对螺栓进行大量的抓起后,在x轴模组的传动下,将夹爪机构转移到料盒上方;
步骤五、再次调节y轴模组,使每个z轴模组底部的夹爪机构对应于各自的料盒内的容腔内,夹爪机构卸螺栓,在卸螺栓时确保螺栓不会发生篡位,掉落到与之相邻的容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首先通过设置了具备不同尺寸的出料管道实现对飞机发动机螺栓的分类,便捷且出错率极低。同时通过设置了在三轴上能够实现换位的夹爪机构,对分类后的螺栓进行分隔存储便于统一包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开包装,但是分开包装就意味着在组装发动机时需要拆开所需螺栓的包装袋或者包装盒,现场较为混乱这一技术问题。
同时本发明采用的夹爪机构是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螺栓较小体积,不便夹取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大量的夹取且在转移的过程中不会掉落,在卸载时更不会出现篡位到其他的空盒里,始终保持着精准的分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振动盘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x轴模组、y轴模组和z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x轴模组、y轴模组和z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x轴模组、y轴模组和z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实施例1中的夹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的夹爪机构的主视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的夹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8中的各标注为:立架1、振动盘2、x轴模组3、滑动座4、y轴模组5、z轴模组6、夹爪机构7、上料轨道201、出料轨道202、送料槽203、第一导轨301、第二导轨302、第一滑块303、第二滑块304、第一齿条305、第一电机306、横架401、第二齿条402、第三导轨403、移动板404、第二电机405、第三电机501、连接臂502、升降臂503、第三齿条504、传动带505、皮带座506、连接板701、支撑杆702、横杆703、第一连杆704、第二连杆705、第一腔体706、第二腔体707、第一气缸708、第二气缸709、第一半齿轮710、第二半齿轮711、挡板712、存储框713、第三气缸714、倾斜面715、端盖716、连接架717、旋转架718、第三连杆719、第四连杆720、第五连杆7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发明人发现飞机发动机上根据功能需求所使用的螺栓型号是不同的。而市场上针对不同的螺栓是分别包装,即不同型号的螺栓放置在不同的包装袋中。虽然能够让使用者很好的区分、选择所需的型号进行发动机组装。但是在使用完后,并不是每个包装袋中的螺栓都能完全用尽,对于剩下的螺栓还需要再次保管,再封装或者再放置,一旦种类繁多还是很容易混乱,且不易保管造成大量的浪费现象。
因此发明人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发出了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包括:立架1、振动盘2、x轴模组3、滑动座4、y轴模组5、z轴模组6、夹爪机构7、上料轨道201、出料轨道202、送料槽203、第一导轨301、第二导轨302、第一滑块303、第二滑块304、第一齿条305、第一电机306、横架401、第二齿条402、第三导轨403、移动板404、第二电机405、第三电机501、连接臂502、升降臂503、第三齿条504、上传动轮505、下传动轮506、传动带507、皮带座508、连接板701、支撑杆702、横杆703、第一连杆704、第二连杆705、第一腔体706、第二腔体707、第一气缸708、第二气缸709、第一半齿轮710、第二半齿轮712、挡板713、存储框714、第三气缸715、倾斜面716、端盖717、连接架718、旋转架719、第三连杆720、第四连杆721、第五连杆722。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立架1设置在所述振动盘2的一侧。所述立架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x轴模组3,所述x轴模组3上传动连接有滑动座4,所述滑动座4上设置有y轴模组5,所述y轴模组5上传动连接有两组z轴模组6,所述z轴模组6的底部传动连接有夹爪机构7。在组合包装前需要对螺栓进行分类,故所述振动盘2包括四个出口;所述振动盘2用于对螺栓进行分类。并在所述振动盘2的一侧设置有料盒,所述料盒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容腔,所述四个容腔分别用于放置不同型号的螺栓。所述夹爪机构7则是用于将不同型号的螺栓转移到料盒的指定容腔内,进行分类存储,最后对料盒进行封装,即可实现对飞机发动机的四种不同型号的螺栓的分类放置且同时包装。
具体的,为了能够对混合的螺栓进行分类管理,如图2所示,所述振动盘2包括:底座、振动器、振动料盘、上料轨道201和出料轨道202。其中,所述振动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内,并与所述振动料盘为传动连接,即所述振动器用于控制振动料盘的振动,实现螺栓在振动料盘内部的移动。所述上料轨道201为四条,设置在所述振动料盘的内壁处,相互之间互不相交;每条轨道均呈螺旋上升。所述振动料盘的周边处开设有四个连接口,每个连接口均与出料轨道202相通,所述出料轨道202的内部开设有送料槽203。所述送料槽203的宽度各不相同,用于运输不同型号的螺栓。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依次从上至下设置,即所述出料轨道202从上至下设置,且满足以下条件:设定位于最上方的出料轨道202为第一出料轨道202,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二出料轨道202⋯第n出料轨道202;其中,n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的第一出料轨道202、第二出料轨道202⋯第n出料轨道202中的送料槽203的宽度依次减小。在本实施例中n取4。
上述振动盘2的使用过程如下:振动盘2中的振动器开始振动,位于振动料盘中的螺栓在上料轨道201上沿轨道移动,并且移动到对应尺寸的出料轨道202中,即小号螺栓从第n出料轨道202送出,比小号大的螺栓部分被挤压掉落到振动料盘内重新在上料轨道201上移动,部分在受外力的作用下继续迁移,直到移动到与之相匹配的出料轨道202上,实现分类筛选,从振动盘2出来的不同型号的螺栓掉落在每个出料轨道202处的承接箱内。
为了便于后期夹爪机构7夹取,所述连接口为等距离分布在振动料盘的圆周面上,即放置在每个出料轨道202处的承接箱构成了一个四边形,便于夹爪机构7在夹取时能够同时夹取位于同一边上的两处承接箱内的螺栓。
为了能够将承接箱中的螺栓夹取并转移到料盒内,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机械手或者夹爪,则会出现以下问题:夹取的螺栓数量有限,且考虑到螺栓本身的体积小和形状的特殊,很难保证使用机械手或者夹爪能够对螺栓施加稳定的夹力,即在转移时螺栓随时都会掉落。
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研发出了一种夹爪机构7,包括:连接板701,所述连接板701传动连接在z轴模组6的底端,所述连接板701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杆702,所述支撑杆702的底端垂直安装有横杆703。所述支撑杆702的两侧对称铰接有第一连杆704和第二连杆705,以所述横杆703的轴线为中心所述横杆703的两侧对称铰接有第一腔体706和第二腔体707,所述第一腔体706与连接板701之间铰接有第一气缸708,所述第二腔体707与连接板701之间铰接有第二气缸709。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腔体706和所述第二腔体707的结构相同,均为一侧为敞口结构另一侧为半弧面的容纳腔。为了增加第一腔体706和第二腔体707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腔体706的上边缘处与所述第一连杆704相铰接,所述第二腔体707的上边缘处于所述第二连杆705相铰接。
即在使用时,所述第一气缸708和第二气缸709同时为收缩状态,第一腔体706和第二腔体707相互聚拢,两敞口结构相互接触构成面接触,所述第一气缸708和第二气缸709同时为伸出状态,第一腔体706与第二腔体707相互背离,处于张开状态。当需要对承接箱的物料进行夹取时,则控制第一气缸708和第二气缸709同时从伸出状态转变成压缩状态,此时的第一腔体706和第二腔体707从敞口到闭合,这一过程将螺栓大量的揽入到第一腔体706与第二腔体707构成的容腔内,转移后需要卸载到料盒内时,则将夹爪机构7靠近料盒,然后控制第一气缸708和第二气缸709同时从压缩状态转变成伸出状态,此时的第一腔体706和第二腔体707从闭合到敞口,螺栓被卸到指定的位置处。
但是在上述过程中,如果要保证螺栓不会掉落,则需要控制第一腔体706与第二腔体707的之间的密封性和一致性,故发明人做了以下改进:所述第一腔体706与横杆70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半齿轮710,所述第二腔体707与横杆70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半齿轮711;所述第一半齿轮710与所述第一腔体706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齿轮711与所述第二腔体707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齿轮710与所述第二半齿轮711相互啮合,使得第一腔体706与所述第二腔体707相互之间始终以支撑杆702为中心呈镜像对称。保证第一腔体706与第二腔体707相互之间的运动始终一致,尤其是闭合时能够保持密封性。
同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第一腔体706和第二腔体707从闭合到敞口的过程中,螺栓受重力的作用,会一拥而上的全部掉落下来,而料盒中的四个容腔都是相互临近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螺栓是有小部分绝对会掉落在其他的容腔内,造成再次混合。因此发明人做了以下改进:在所述横杆703的两端面设置有挡板712,如图7所示。还挡板712则用于防止螺栓掉落时发生偏移,所述挡板712满足以下需求:所述第一气缸708和第二气缸709同时为收缩状态,挡板71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腔体706和第二腔体707完全重叠,对螺栓起到存储的作用;所述第一气缸708和第二气缸709同时为伸出状态,第一腔体706与第二腔体707处于张开状态,挡板712的两侧与第一腔体706、第二腔体707为部分重叠。在卸料使,第一腔体706与第二腔体707的张口的横截面不大于对应容腔的横截面,且挡板712部分伸入到容腔内部,即第一腔体706、第二腔体707和挡板712能够建立通达容腔内部的“管道”,指引螺栓准确落入到对应的容腔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模组3包括:沿所述立架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导轨301和第二导轨302,固定在所述滑动座4底面的第一滑块303和第二滑块304;所述第一导轨301与所述第一滑块303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导轨302与所述第二滑块304之间为过盈配合;其中,所述第一导轨301与振动盘2相邻近;
还包括:沿所述第二导轨302的长度方向邻近第二导轨302安装的第一齿条305,固定在所述滑动座4上的第一电机306,以及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306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齿条305相互啮合;将所述第一齿条305设置在远离振动盘2的一侧是为了防止移动座发生侧翻。
所述y轴模组5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动座4上的横架401,沿所述横架401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的第二齿条402,沿所述横架401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的第三导轨403,通过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导轨403传动连接的移动板404,固定在所述移动板404上的第二电机405,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405的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402相互啮合。所述z轴模组6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板404下方的第三电机501,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机501的旋转齿轮,固定在所述移动板404远离第二齿条402一侧的连接臂502,通过过盈配合传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臂502的升降臂503,沿所述升降臂503的长度固定在所述升降臂503一侧的第三齿条504。
其中y轴模组5的第二电机405设置在移动板404上,且该移动板404同时与z轴模组6传动连接,则是为了分别控制z轴模组6所在的位置,便于调节相邻的z轴模组6之间的距离,使之与位于同一边上承接箱的距离等同。
但是在z轴模组6中,因为z轴为竖直方向的运动,且z轴模组6的升降臂503的底端与夹爪机构7固定连接,即升降臂503除了自身的重力之外还有夹爪机构7、螺栓的重力。故在上述重力的作用下,升降臂503上的第三齿条504是很容易与旋转齿轮发生打滑的,即在非控制的情况下造成夹爪机构7的自行下移,造成不必要的破损和不可控的行为。
对z轴模组6中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所述升降臂503的另一侧固定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所述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通过传动带505传动连接,所述移动板404通过皮带座506与所述传动带505固定连接;所述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的滚动面调节有橡胶层。即通过上传动轮与下传动轮和传动带505之间的摩擦力来与夹爪机构7、螺栓的重力相持平,设置了橡胶层进一步增加摩擦力,防止升降臂503自动滑落,保证升降臂503受齿轮齿条的控制。所述夹爪机构7固定在所述升降臂503的底端。
使用本实施例的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的分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混合的螺栓运输到振动盘2内部,开启振动盘2;
步骤二、振动盘2中的振动器开始振动,位于振动料盘中的螺栓在上料轨道201上沿轨道移动,并且移动到对应尺寸的出料轨道202中,即小号螺栓从第四出料轨道202送出,比小号大的螺栓部分被挤压掉落到振动料盘内重新在上料轨道201上移动,部分在受外力的作用下继续迁移,直到移动到与之相匹配的出料轨道202上,实现分类筛选,从振动盘2出来的不同型号的螺栓掉落在每个出料轨道202处的承接箱内;
步骤三、y轴模组5在x轴模组3的传动下,并分别开启y轴模组5上的第二电机405,控制z轴模组6分别位于对应的承接箱的上方;
步骤四、控制z轴模组6内的第三电机501,使传动连接在z轴模组6底部的夹爪机构7深入到承接箱内,制第一气缸708和第二气缸709同时从伸出状态转变成压缩状态,此时的第一腔体706和第二腔体707从敞口到闭合,这一过程将螺栓大量的揽入到第一腔体706与第二腔体707构成的容腔内,在x轴模组3的传动下,将夹爪机构7转移到料盒上方;
步骤五、再次调节y轴模组5,使每个z轴模组6底部的夹爪机构7对应于各自的料盒内的容腔内,并保证第一腔体706与第二腔体707的张口的横截面不大于对应容腔的横截面,且挡板712部分伸入到容腔内部,即第一腔体706、第二腔体707和挡板712能够建立通达容腔内部的“管道”,指引螺栓准确落入到对应的容腔内部;
步骤六、对装有四种不同型号的料盒进行封装。
实施例2
上述实施例中的夹爪机构7比较使用与较大料盒的螺栓卸料,如果料盒本身体积较小如果继续使用实施例1中的夹爪机构7还是会发生螺栓篡位甚至是大量的螺栓。因此发明人又研发了一种体积娇小的夹爪机构7。
如图8所示,所述夹爪机构7包括:固定在z轴模组6中的升降臂503的底端处的连连接板701,所述连接板701的底面固定有存储框713,所述存储框713的底部为敞口结构。所述连接板701还铰接有第三气缸714,所述第三气缸714位于所述存储框713的一侧。所述存储框713上铰接有端盖716。为了便于所述端盖716转动且不占任何体积,存储框713上远离第三气缸714的一面为倾斜面715,且该倾斜面715与其对立面之间的距离从上之下逐渐变小。
所述端盖716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三气缸714实现连接,当所述第三气缸714的活塞杆处于顶出状态时,所述端盖716在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沿倾斜面715向上转动,存储框713被打开;相反地,当所述第三气缸714的活塞杆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端盖716的端面位于敞口结构处,存储框713处于密封状态。
具体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存储框713上的连接架717,一侧铰接于连接架717的底端另一侧传动连接于第三气缸714的旋转架718,一端铰接在连接架717上另一端铰接在旋转架718上的第三连杆719,一端铰接在旋转架718与第三连杆719的铰接处的第四连杆720,以及一端铰接在所述第四连杆720的另一端处的第五连杆721;所述第五连杆721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716相铰接。
上述夹爪机构7使用时,存储框713的底部进入到承接箱前,端盖716处于打开状态,进入到承接箱后,端盖716在第三气缸714的作用下,由打开状态转变成闭合,在这个过程中端盖716将位于承接箱内的螺栓揽入到存储框713内,通过y轴模组5实现转移。卸料时,调节z轴模组6,使存储框713的底部位于料盒的容腔内(存储框713底部的横截面积小于容腔的横截面积),打开端盖716螺栓直接掉落到容腔内,不会发生篡位。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架;
振动盘,放置在所述立架的一侧;所述振动盘包括至少两个出口;所述振动盘用于对螺栓进行分类;
料盒,放置在所述振动盘的一侧;所述料盒的内部包括至少两个容腔,分别用于放置不同型号的螺栓;
x轴模组,设置在所述立架上;所述x轴模组上传动连接有滑动座;
y轴模组,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z轴模组,至少两组,均传动连接于所述y轴模组;
夹爪机构,传动连接在z轴模组的底部;所述夹爪机构用于将不同型号的螺栓转移到料盒的指定容腔内,进行分类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包括:
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内部的振动器,与所述振动器连接的振动料盘,设置在所述振动料盘内壁处呈螺旋上升的且相互之间独立的至少两条上料轨道,开设在所述振动料盘的周边处的至少两个连接口,与所述连接口相通的出料轨道,以及沿所述出料轨道开设的送料槽;
所述送料槽的宽度各不相同,用于运输不同型号的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依次从上至下设置,即所述出料轨道从上至下设置,且满足以下条件:设定位于最上方的出料轨道为第一出料轨道,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二出料轨道
所述的第一出料轨道、第二出料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机构包括:传动连接于所述z轴模组底端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中心位置且向下延伸的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杆垂直连接的横杆,以所述支撑杆为中心对称铰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横杆的轴线为中心对称铰接在横杆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铰接在连接板与第一腔体之间的第一气缸,以及铰接在连接板与第二腔体之间的第二气缸;
所述第一腔体的上边缘处与所述第一连杆相铰接,所述第二腔体的上边缘处于所述第二连杆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与横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半齿轮,所述第二腔体与横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半齿轮;所述第一半齿轮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齿轮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两端面设置有挡板;
所述第一半齿轮与所述第二半齿轮相互啮合,使得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互之间始终以支撑杆为中心呈镜像对称;
使用时,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同时为收缩状态,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互聚拢为面接触,挡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完全重叠,对螺栓起到存储的作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同时为伸出状态,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相互背离,处于张开状态,挡板的两侧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为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机构包括:
连接板,传动连接于所述z轴模组底端
存储框,顶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面,所述存储框的底部为敞口结构;
第三气缸,铰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三气缸位于所述存储框的一侧;所述存储框远离第三气缸的一面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其对立面之间的距离从上之下逐渐变小;
端盖,铰接在所述存储框上;
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在端盖与气缸之间;
当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处于顶出状态时,所述端盖在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沿倾斜面向上转动,存储框被打开;相反地,当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端盖的端面位于敞口结构处,存储框处于密封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存储框上的连接架,一侧铰接于连接架的底端另一侧传动连接于第三气缸的旋转架,一端铰接在连接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旋转架上的第三连杆,一端铰接在旋转架与第三连杆的铰接处的第四连杆,以及一端铰接在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处的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模组包括:沿所述立架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滑动座底面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滑块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为过盈配合;其中,所述第一导轨与振动盘相邻近;
还包括: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邻近第二导轨安装的第一齿条,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的第一电机,以及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相互啮合;
所述y轴模组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的横架,沿所述横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的第二齿条,沿所述横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的第三导轨,通过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导轨传动连接的移动板,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二电机,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相互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模组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下方的第三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机的旋转齿轮,固定在所述移动板远离第二齿条一侧的连接臂,通过过盈配合传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臂的升降臂,沿所述升降臂的长度固定在所述升降臂一侧的第三齿条,固定在升降臂另一侧的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的传动带,所述移动板通过皮带座与所述传动带固定连接;所述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的滚动面调节有橡胶层;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旋转齿轮相互啮合。
10.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飞机发动机螺栓用分类装置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混合的螺栓运输到振动盘内部,开启振动盘;
步骤二、振动盘中的振动器开始振动,位于振动料盘中的螺栓在上料轨道上沿轨道移动,并且移动到对应尺寸的出料轨道中,即小号螺栓从第n出料轨道送出,比小号大的螺栓部分被挤压掉落到振动料盘内重新在上料轨道上移动,部分在受外力的作用下继续迁移,直到移动到与之相匹配的出料轨道上,实现分类筛选,从振动盘出来的不同型号的螺栓掉落在每个出料轨道处的承接箱内;
步骤三、y轴模组在x轴模组的传动下,并分别开启y轴模组上的第二电机,控制z轴模组分别位于对应的承接箱的上方;
步骤四、控制z轴模组内的第三电机,使传动连接在z轴模组底部的夹爪机构深入到承接箱内,夹爪机构对螺栓进行大量的抓起后,在x轴模组的传动下,将夹爪机构转移到料盒上方;
步骤五、再次调节y轴模组,使每个z轴模组底部的夹爪机构对应于各自的料盒内的容腔内,夹爪机构卸螺栓,在卸螺栓时确保螺栓不会发生篡位,掉落到与之相邻的容腔内;
步骤六、对装有四种不同型号的料盒进行封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