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24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模组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动轿车上。因此,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电池包上通常设有泄压阀。电池包热失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可燃混合气。这些可燃混合气在热失控过程中逐步在电池包内部积累,并导致电池包内部压力逐步增加,直至达到某一预先设定的压力阈值,电池包泄压阀被冲开,可燃混合气被排放到外界环境,极易出现着火现象,引发火灾。

    关于电池热失控蔓延控制的研究设计中,现有技术通常在电池包内设置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冷却液喷射装置信号连接。在电池包发生热失控并冲破泄压阀释放高温高压烟气时,传感器感应到高温高压烟气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冷却液喷射装置对整个电池包喷射冷却液,从而使电池包得到降温灭火。

    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冷却液作用于电池包内的所有电池,没有发生热失控的正常电池也被冷却液喷射,容易造成正常电池短路,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冷却液无法对热失控单体电池进行精准控制,降温灭火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能够对热失控单体电池进行精准控制,灭火效果好,不会造成正常电池短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顶部通风管道与多个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顶部均设有顶部泄压阀,每个顶部泄压阀上端均连接有安全阀,顶部通风管道设于安全阀上方,安全阀上端与顶部通风管道的管腔连通,顶部通风管道内设有传感装置与冷却液喷射装置,传感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液喷射装置动作。

    进一步,单体电池顶部设有顶部导管,安全阀与顶部泄压阀由上至下依次设于顶部导管内。

    进一步,多个单体电池以多列依次间隔布置,每列单体电池中每两个相邻的单体电池之间设有第一隔热层。

    进一步,每两个相邻列的单体电池之间设有第二隔热层。

    进一步,还包括带有空腔的底板,底板空腔作为底部通风管道,每个单体电池底部均设有底部泄压阀,底部通风管道设于底部泄压阀下方,底部泄压阀下端与底部通风管道连通,底部泄压阀高温开启的温度设定使得热失控发生时,底部泄压阀会先于顶部泄压阀开启。

    进一步,单体电池底部设有底部导管,底部泄压阀设于底部导管内。

    进一步,底板与单体电池之间设有液冷板,液冷板设有液冷通孔,底部导管穿设于液冷通孔内。

    进一步,液冷板与底板之间设有第三隔热层,第三隔热层两端分别连接于液冷板下端与底板上端,第三隔热层设有隔热通孔,底部导管穿设于隔热通孔内。

    进一步,底部通风管道和顶部通风管道分别连接有通风设备。

    总的说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出现热失控时,单体电池内产生的高温烟气冲进顶部通风管道的管腔内。传感装置感应到高温高压烟气后,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液喷射装置在顶部通风管道内喷射冷却液。冷却液流进热失控的单体电池内部,使热失控的单体电池得到有效的降温,能够对热失控单体电池进行精准控制,灭火效果好,不会造成正常电池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电池阵列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单体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单体电池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液冷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底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安全阀在顶部通风管道内的示意图。

    图9为顶部通风管道与顶部导管的对接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部通风管道,2——单体电池,3——液冷板,4——第三隔热层,5——底板,6——第二隔热层,7——第一隔热层,8——顶部导管,9——底部导管,10——顶部泄压阀,11——底部泄压阀,12——冷却液喷嘴,13——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图5、图8~图10所示,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顶部通风管道1与多个单体电池2,每个单体电池2顶部均设有顶部泄压阀10,每个顶部泄压阀10上端均连接有安全阀13,顶部通风管道1设于安全阀13上方,安全阀13上端与顶部通风管道1的管腔连通,顶部通风管道1内设有传感装置与冷却液喷射装置,传感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液喷射装置动作。

    具体地,顶部通风管道1作为单体电池2上方排放烟气的通道和消防冷却液注入通道,其主体结构为一条矩形管道,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附近设有冷却液喷射装置。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喷射装置包括冷却液源和与冷却源连接的冷却液喷嘴12。冷却液喷嘴12设于顶部通风管道1顶部,斜向下方设置。顶部通风管道1底部设有通孔,通孔下方为沉头座,顶部泄压阀10和安全阀13分别与沉头座的上下端定位对接。

    安全阀13用于进行高温烟气排放和接受冷却液灌入,同时用于密封泄压阀和顶部通风管道1的对接孔,防止冷却液喷射时对正常单体电池2造成短路。

    顶部通风管道1中部设有能够通风的管腔。当电池模组里的某个(或某些)单体电池2出现热失控时,单体电池2内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冲破顶部泄压阀10,然后向上冲破安全阀13并冲进顶部通风管道1的管腔内。设于顶部通风管道1内的传感装置感应到高温高压烟气后,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液喷射装置在顶部通风管道1内喷射冷却液。由于安全阀13上端与顶部通风管道1的管腔连通,因此冷却液在顶部通风管道1的管腔流动过程中,流进打开后的安全阀13,并通过顶部泄压阀10流进热失控的单体电池2内部,从而使热失控的单体电池2得到有效的降温,消除了安全隐患。而那些没有发生热失控的正常的单体电池2,则由于其顶部泄压阀10与安全阀13没有被打开,因此在顶部通风管道1内流动的冷却液不会流到该单体电池2上,不会造成正常单体电池2的短路。

    本实施例中,传感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控制装置为控制器。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顶部通风管道1里实际温度值达到预定高温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冷却液喷射装置喷射冷却液。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电池模组里的热失控单体电池2进行精准控制,降温灭火效果好,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如图4、图10所示,单体电池2顶部设有顶部导管8,安全阀13与顶部泄压阀10由上至下依次设于顶部导管8内。

    顶部导管8用于连接单体电池2壳体和顶部通风管道1。单体电池2的顶部泄压阀10通过顶部导管8与顶部通风管道1的沉头座定位对接。通过顶部导管8能够使顶部泄压阀10对准安全阀13,高温高压烟气冲突顶部泄压阀10后,能够迅速上冲突破安全阀13,缩短了冷却液喷射装置喷射冷却液的反应时间。同时,顶部导管8能够很好地保护顶部泄压阀10与安全阀13,避免其受到不必要的损坏。

    多个单体电池2以多列依次间隔布置,每列单体电池2中每两个相邻的单体电池2之间设有第一隔热层7。

    第一隔热层7能够有效减少每列单体电池2中每两个相邻的单体电池2之间的热传导,当出现单体电池2发生热失控时,第一隔热层7降低了正常单体电池2受到热失控单体电池2的影响,减少了非正常损失。

    每两个相邻列的单体电池2之间设有第二隔热层6。

    第二隔热层6能够有效减少每两个相邻列的单体电池2之间的热传导,当出现单体电池2发生热失控时,第二隔热层6降低了正常单体电池2受到热失控单体电池2的影响,减少了非正常损失。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底板5,底板5空腔作为底部通风管道,每个单体电池2底部均设有底部泄压阀11,底部通风管道设于底部泄压阀11下方,底部泄压阀11下端与底部通风管道连通,底部泄压阀11由一定温度下可熔化的相变材料构成。底部泄压阀11高温熔化开启的温度设定使得热失控发生时,底部泄压阀11会先于顶部泄压阀10开启。

    如图7所示,当单体电池2发生热失控时,单体电池2内部产生的高温高压烟气率先冲破底部泄压阀11,通过底板5的底部通风管道排出到电池模组外,可有效控制高温高压烟气引起的热失控蔓延。在底部泄压阀11对单体电池2有效降温后,消除了单体电池2的高温火灾风险的情况下,顶部泄压阀10与安全阀13不会被打开,节省了材料费用。只有当单体电池2发生热失控且生热率达到急剧增长阶段时,顶部泄压阀10与安全阀13才会开启。

    单体电池2底部设有底部导管9,底部泄压阀11设于底部导管9内。

    底部导管9布置于偏离单体电池2底部中心的位置,有利于改善正常工况下的单体电池2冷却。通过将底部泄压阀11设于底部导管9内,既能有效保护底部泄压阀11,避免其受到不必要的损坏,又能将热失控时从底部泄压阀11释放出来的高温高压烟气从底部导管9快速导出到底板5中,降温性能更好。

    当高温高压烟气先后冲破底部泄压阀11、顶部泄压阀10与安全阀13,触发冷却液喷射装置喷射冷却液后,冷却液通过顶部导管8,流经安全阀13、顶部泄压阀10后流进单体电池2内进行降温,然后通过底部导管9流出,实现了热失控单体电池2的精准快速冷却。

    底板5与单体电池2之间设有液冷板3,液冷板3设有液冷通孔,底部导管9穿设于液冷通孔内。

    具体地,液冷板3上端与底板5连接,下端与单体电池2连接。单体电池2可以以多列分布。本实施例中,单体电池2呈两列分布,相应地,如图6所示,液冷板3内部呈现为u型双列流道。液冷板3用于为电池模组里的多个单体电池2提供散热,提升单体电池2的工作性能。底部导管9穿过液冷板3连通于底板5。

    优选地,液冷通孔为圆形通孔。

    具体地,液冷通孔为圆柱形状。多个圆柱形状的液冷通孔交错分布,有利于改善单体电池2的温度一致性。

    液冷板3与底板5之间设有第三隔热层4,第三隔热层4两端分别连接于液冷板3下端与底板5上端,第三隔热层4设有隔热通孔,底部导管9穿设于隔热通孔内。

    第三隔热层4用于减少由高温的底板5向液冷板3的热传导,避免烟气热量对电池模组的正常冷却造成影响。底部导管9穿过隔热通孔与底板5连通。

    底部通风管道和顶部通风管道1分别连接有通风设备。

    通过通风设备,可以加速底部通风管道和顶部通风管道1内的空气流速,在高温高压烟气进入底部通风管道和顶部通风管道1时,通风设备启动强制通风,快速排走高温高压烟气,有利于迅速降低单体电池2的温度。

    工作过程:

    出现热失控时,单体电池2内产生的高温高压烟气先触发底部泄压阀11熔化开启,高温高压烟气排放进入底板5空腔中。当单体电池2内部压力达到一定强度时,顶部泄压阀10开启,高温高压烟气冲进顶部通风管道1内。传感装置感应到高温高压烟气后,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液喷射装置在顶部通风管道1内喷射冷却液。冷却液流进热失控的单体电池2内部,使热失控的单体电池2得到有效的降温,能够对热失控单体电池2进行精准控制。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通风管道与多个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顶部均设有顶部泄压阀,每个顶部泄压阀上端均连接有安全阀,顶部通风管道设于安全阀上方,安全阀上端与顶部通风管道的管腔连通,顶部通风管道内设有传感装置与冷却液喷射装置,传感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液喷射装置动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单体电池顶部设有顶部导管,安全阀与顶部泄压阀由上至下依次设于顶部导管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单体电池以多列依次间隔布置,每列单体电池中每两个相邻的单体电池之间设有第一隔热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列的单体电池之间设有第二隔热层。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空腔的底板,底板空腔作为底部通风管道,每个单体电池底部均设有底部泄压阀,底部通风管道设于底部泄压阀下方,底部泄压阀下端与底部通风管道连通,底部泄压阀高温开启的温度设定使得热失控发生时,底部泄压阀会先于顶部泄压阀开启。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单体电池底部设有底部导管,底部泄压阀设于底部导管内。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底板与单体电池之间设有液冷板,液冷板设有液冷通孔,底部导管穿设于液冷通孔内。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液冷板与底板之间设有第三隔热层,第三隔热层两端分别连接于液冷板下端与底板上端,第三隔热层设有隔热通孔,底部导管穿设于隔热通孔内。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底部通风管道和顶部通风管道分别连接有通风设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顶部通风管道与多个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顶部均设有顶部泄压阀,每个顶部泄压阀上端均连接有安全阀,顶部通风管道设于安全阀上方,安全阀上端与顶部通风管道的管腔连通,顶部通风管道内设有传感装置与冷却液喷射装置,传感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液喷射装置动作。出现热失控时,单体电池内产生的高温烟气冲进顶部通风管道的管腔内。传感装置感应到高温高压烟气后,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冷却液喷射装置在顶部通风管道内喷射冷却液。冷却液流进热失控的单体电池内部,使热失控的单体电池得到有效的降温,能够对热失控单体电池进行精准控制,灭火效果好,不会造成正常电池短路。

    技术研发人员:赵荣超;赖照丹;李巍华;诸葛伟林;张扬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1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117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