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分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拣设备。
背景技术:
分拣设备能够满足多行业的高效率分拣配送需求,通过与整个物流系统的wcs(仓库控制系统)连接来进行控制,待分拣的物品可通过输送设备自动导入或由操作员手动导入分拣设备,分拣设备通过控制软件进行分拣控制,将物品分拣至设定的出口,通过自由落体或滑槽进入到相应的输送容器。
目前的分拣设备所使用的分拣小车为翻盘式结构,通过复杂的翻转结构驱动顶部翻盘转动的方式实现物品的卸载,存在结构复杂、结构不紧凑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拣设备,其能够简化分拣小车的结构,继而使得分拣小车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以及成本得以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分拣设备,包括:
机架;
运行轨道,配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运行轨道上配置有驱动部件;
分拣小车,配置在所述运行轨道上,由所述驱动部件驱动并沿所述运行轨道的延伸方向运动,其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上配置有与所述运行轨道配合的行走轮;以及
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电动滚筒、从动滚筒以及环设于所述电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之间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承托待分拣物品并将放置在其上的待分拣物品传送至对应的出口;
扫码装置,配置在所述运行轨道上方,用于识别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的待分拣物品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以及
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扫码装置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分拣小车运动至对应的出口位置并驱动电动滚筒转动,所述驱动部件、电动滚筒以及扫码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识别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的物品是否在设定位置的位置识别装置,所述位置识别装置配置在所述运行轨道的上方,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位置识别装置的反馈信息而驱动所述电动滚筒转动,以使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的物品能够配置在设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识别装置包括摄像装置或红外感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分拣小车还包括由所述架体承托的托板,所述托板位于所述传送带内,所述托板沿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传送带的内部配置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配置在所述凹槽内,当所述传送带沿与其运动方向垂直或倾斜的方向偏移时,所述限位部件能够与所述凹槽相抵,以防止所述传送带偏移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靠近所述传送带的顶部设置,当传送带上承托有待分拣物品时,所述传送带的顶部底面能够与所述托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上开设有若干贯通其上下端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轨道为环形结构,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底部两侧均配置有一对所述行走轮;或者,所述架体的底部两侧均配置有一个所述行走轮,两个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架体的同一端,至少两个所述分拣小车中的架体相拼接,以形成连续的输送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底部还配置有一对与所述运行轨道配合的导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轨道使用铝型材或钣金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为直线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使用铝材或钣金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轨道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轨道段,每一轨道段的长度为5-6m。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分拣小车的卸料驱动采用电动滚筒驱动方式,利用电动滚筒传动从动滚筒,并带动传送带转动而实现卸料,这样的驱动方式使得分拣小车的整体结构得以大大简化,使得分拣小车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更方便装配,降低了装配难度,同时,成本也相对更低,其次,利用电动滚筒驱动的方式,每一分拣小车均只需配置一个动力源即可实现卸料,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分拣设备中的分拣小车处于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分拣小车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分拣小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为方便理解,图中的传送带使用虚线表示;
图5为图2所示的分拣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应用到本发明的分拣设备当中的自动供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运行轨道;21、轨道段;3、分拣滑槽;4、分拣小车;41、架体;411、底板;412、安装板;413、侧板;42、行走轮;43、导向轮;44、电动滚筒;45、从动滚筒;46、传送带;461、限位部件;47、电动滚筒控制器;48、托板;481、凹槽;5、扫码装置;6、位置识别装置;7、袋架;8、推包滚筒;9、自动供包装置;91、导入段;92、称重段;93、等待段;94、上包段;95、漫反射光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分拣设备,该分拣设备包括机架1、运行轨道2、若干分拣滑槽3、若干分拣小车4、扫码装置5、位置识别装置6以及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分拣小车4、扫码装置5以及位置识别装置6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扫码装置5以及位置识别装置6的反馈信息而分别控制分拣小车4动作,以实现自动化分拣。
具体而言,运行轨道2可拆装地或固定地配置在呈立式的机架1上,该运行轨道2优选使用铝型材挤压成型而制成,相对于传统钢制运行轨道2其质量更轻,从而更方便拆装以及搬移,同时,对于分拣小车4的运行更加稳定,并且运行噪音会相对降低,该运行轨道2优选为水平的环形结构,以使分拣小车4能够在其上循环运行,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运行轨道2也可以为直线轨道,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运行轨道2由若干依次连接的轨道段21形成,每一轨道段21的长度控制在5-6m之间,以使该运行轨道2更加容易拆装,降低拆装难度。
运行轨道2上还配置有驱动部件(图中未示出),该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分拣小车4,以使分拣小车4能够沿着运行轨道2的延伸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当中,驱动部件优选为直线电机,使得分拣小车4为无接触式驱动(类似于磁悬浮列车的驱动形式),其次,还可以做到免维护,更重要的是,比传统驱动方式节省30%的电能。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部件也可以为传统驱动结构。
若干分拣滑槽3依次布置在运行轨道2的侧边的出口位置,并优选配置在运行轨道2的外侧,以方便操作,具体而言,运行轨道2的两侧均配置有若干分拣滑槽3,分拣滑槽3为相对运行轨道2向下倾斜结构,通过该分拣滑槽3可以使物品进入到对应的承载容器内,比如进入到配置在如图1所示的运行轨道2上的袋架7上的包装袋或邮袋内,该袋架7与分拣滑槽3的位置对应,并位于分拣滑槽3的外侧,且配置在其上的包装袋或邮袋的开口与分拣滑槽3的底部出口连通,以使通过分拣滑槽3滑出的物品能够顺利落入到包装袋或邮袋内,完成物品的分拣操作。
具体到本实施例当中,分拣滑槽3侧面,位于袋架7侧上方的位置处安装有满料检测光电传感器,该满料检测光电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当该满料检测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包装袋或邮袋内的物品满了或重量达到设定值了,控制装置接收到该满料检测光电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控制装置将该反馈信息在图中的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以提示操作人员相对的分拣滑槽3的格口已满。
如图1所示,对应每一袋架7下方的位置均配置有若干推包滚筒8,利用该推包滚筒8而将打包好的包装袋或邮袋推送至外部的衔接位置。
分拣小车4配置在运行轨道2上,如图2以及图3所示,该分拣小车4包括架体41以及安装于所述架体41上的支撑台,架体41的底部配置有与运行轨道2配合的行走轮42,以使分拣小车4能够在运行轨道2上行走,支撑台包括电动滚筒44、从动滚筒45以及环设于电动滚筒44以及从动滚筒45之间的传送带46(具体为皮带),电动滚筒44、从动滚筒45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该第一方向与分拣小车4行走的第二方向垂直,促使传送带46的布置方向也朝向第一方向,以使传送带46能够与分拣滑槽3对接,继而通过电动滚筒44驱动传送带46转动而能够促使位于传送带46上的待分拣物品倾向分拣滑槽3,使得待分拣物品能够传送至分拣滑槽3中。
分拣小车4的卸料驱动采用电动滚筒44驱动方式,利用电动滚筒44传动从动滚筒45,并带动传送带46转动而实现卸料,这样的驱动方式使得分拣小车4的整体结构得以大大简化,使得分拣小车4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更方便装配,降低了装配难度,同时,成本也相对更低,其次,利用电动滚筒44驱动的方式,每一分拣小车4均只需配置一个动力源即可实现卸料,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架体41优选使用铝材铸造成型,以减轻分拣小车4的重量;或者架体41使用钣金材质制成。
具体而言,架体41包括底板411、安装板412以及一对侧板413,如图2以及图4所示,具体到本实施方式当中,底板411沿第二方向布置,安装板412安装于底板411上并沿第一方向布置,行走轮42以及导向轮43均安装于安装板412上,一对侧板413均固定于底板411上并沿第一方向布置,且一对侧板413之间间隔布置,电动滚筒44以及从动滚筒45均安装于一对侧板413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架体41的底部两侧均配置有一对行走轮42,以使分拣小车4的运行更稳定。
或者,如图2以及图3所示,架体41的底部两侧均配置有一个行走轮42,每一分拣小车4上的两个行走轮42位于架体41的同一端。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至少两个分拣小车4中的架体41相拼接,以形成连续输送设备,这样,相邻分拣小车4中其中一分拣小车4的行走轮42可以作为另一分拣小车4的支撑结构,以使得每一分拣小车4的运行更稳定,同时,因由至少两个分拣小车4相拼接形成的输送设备其用于承载待分拣物品的承载面面积为单一分拣小车4的承载面面积的两倍以上,可以方便输送体积更大的待分拣物品,其次,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使每一分拣小车4均节省至少两个行走轮42,成本更低。
具体而言,连续输送设备中的相邻分拣小车4的架体41之间优选通过柔性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比如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使连续输送设备的运行更灵活,同时,使连续输送设备能够实现转弯运行。
或者,架体41的底部两侧均配置有一个行走轮42,每一分拣小车4上的两个行走轮42位于架体41的同一端,也即每一分拣小车4上的两个行走轮42之间错位布置,同样能够实现分拣小车4的平稳运行。在本实施方式中,行走轮42优选为万向轮,以使分拣小车4能够实现转弯运行。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架体41的底部还配置有一对与运行轨道2配合的导向轮43,具体到本实施例当中,架体41的两侧均配置有一个导向轮43,以对分拣小车4起到导向的作用,促使分拣小车4的运行更顺畅。
如图4以及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分拣小车4还包括由架体41承托的托板48,具体而言,该托板48固定配置在一对侧板413之间,托板48位于传送带46内,所述托板48沿所述传送带46的运动方向(也即第一方向)开设有凹槽481,所述传送带46的内部配置有限位部件461,该限位部件461配置在凹槽481内,当传送带46沿与其运动方向垂直(也即第二方向)或倾斜的方向偏移时,限位部件461能够与凹槽481相抵,以防止传送带46偏移位置。具体到本实施例当中,由于分拣小车4的运动方向与传送带46的运动方向垂直,卸载物品时,分拣小车4一直沿第二方向移动,而传送带46沿与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运动,分拣小车4的运动会对传送带46施加一个沿第二方向偏移的作用力,导致传送带46容易跑偏错位,因此,限位部件461与凹槽481的配合设计可以有效避免传送带46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保证传送带46能够正常运动,提高分拣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部件461优选为环形结构,当然,限位部件461也可以为若干个沿传送带46的转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分体部件。
继续参见图4,更具体地,所述托板48靠近所述传送带46的顶部设置,当传送带46上承托有待分拣物品时,所述传送带46的顶部底面能够与所述托板48接触,托板48的设置可以对承托有物品的传送带46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以提升其支撑力,同时,又不会影响传送带46的正常运动,当然,在传送带46空转时,传送带46与托板48之间无接触,只有当传送带46上所承托的物品过重时,传送带46才会与托板48接触。
继续参见图4,托板48上开设有若干贯通其上下端的通孔,通孔的设置可以减小托板48的上表面面积,从而在传送带46与托板48接触时达到减小托板48与传送带46之间的接触面积的作用,使得承托有物品的传送带46可以更顺畅地运行。
如图3所示,分拣小车4的架体41的底部还配置有电动滚筒控制器47,电动滚筒44以及控制装置分别与该电动滚筒控制器47电连接,促使每一分拣小车4上的电动滚筒44均能够在对应的电动滚筒控制器47的控制作用下独立并顺序动作。
继续参见图1,扫码装置5包括跨设于运行轨道2上的第一支架以及配置在第一支架上的扫码头,该扫码头用于识别放置在传送带46上的待分拣物品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该扫码头、驱动部件以及电动滚筒44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通过接收扫码头获取到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而促使其能够获取到与条形码或二维码对应的物品的归属路向信息,控制装置根据该归属路向信息控制对应的分拣小车4运行至与归属路向信息对应的分拣滑槽3,运行到位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滚筒44快速转动,以促使传送带46能够转动而带动位于其上的待分拣物品运动至朝向对应分拣滑槽3的一侧,直至促使该待分拣物品落至分拣滑槽3内。
具体而言,该扫码头为摄像装置(相机)。
继续参见图1,位置识别装置6包括跨设于运行轨道2上的第二支架以及配置在第二支架上的位置识别器,该位置识别器用于识别放置在传送带46上的待分拣物品是否在设定位置或者用于识别放置在传送带46上的待分拣物品的位置是否偏移,比如当位置识别器检测到经过该位置识别器的分拣小车4上的待分拣物品未位于传送带46的中心位置时,该位置识别器将该分拣小车4的待分拣物品未位于其中心位置信息反馈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该位置识别器的反馈信息后驱动对应分拣小车4的电动滚筒44转动,促使传送带46带动位于其上的待分拣物品运行至位于传送带46的中心位置,以保证扫码装置5能够识别到对应分拣小车4上的待分拣物品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或者,以避免分拣小车4上的待分拣物品在分拣小车4经过环形结构的运行轨道2的圆弧段时容易飞出,从而避免分拣异常,提高分拣效率。
具体而言,上述位置识别器具体可以为摄像装置(相机)或红外感应装置。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扫码装置5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分拣小车4运动至对应的分拣滑槽3并驱动电动滚筒44转动;根据所述位置识别装置6的反馈信息而驱动所述电动滚筒44转动,以使放置在所述传送带46上的待分拣物品能够配置在设定位置。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具体可以为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等中的任意一种。
参见图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分拣设备还可配置有自动供包装置9,具体如图6所示,该自动供包装置9包括依次衔接的导入段91、称重段92、等待段93以及上包段94,导入段91对当前待分拣物品的运行方向进行导向,称重段92运行得到当前待分拣物品的重量信息,等待段93将当前待分拣物品进行等待停留和/或传送至上包段94,上包段94与运行轨道2衔接并将当前待分拣物品传送至分拣小车4上。
导入段91的作用在于规范待分拣物品姿态,且使待分拣物品加速至称重段92的运行速度,实现平滑过渡至称重段92,为称重段92的准确称重提供保证。
导入段91包括多条间隔布置的皮带,该导入段91在靠近称重段92的一端配置有多个用于检测是否有待分拣物品经过的漫反射光眼95,每一漫反射光眼95均配置于相邻皮带之间,及时捕抓待分拣物品信息,并将待分拣物品传送至称重段92,通过将漫反射光眼95配置在相邻皮带之间,可解决厚度较薄的待分拣物品的检测问题,避免漏检。
称重段92两端均安装有多个漫反射光眼95,其中,称重段92邻近导入段91的一端的漫反射光眼95配置于上述导入段91上,称重段92邻近等待段93的漫反射光眼95配置于称重段92与等待段93之间,或者,称重段92包括多条间隔布置的皮带,称重段92邻近等待段93的每一漫反射光眼95配置于该称重段92上的相邻皮带之间,可解决厚度较薄的待分拣物品的检测问题,避免漏检,及时捕抓待分拣物品信息,通过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经过内部运算准确得出待分拣物品重量信息并上传至系统,并将待分拣物品传送至等待段93。
等待段93根据上包段94的待分拣物品情况控制其上的当前待分拣物品的运行,若上包段94无待分拣物品,等待段93迅速将待分拣物品传动至上包段94,若上包段94有待分拣物品,待分拣物品将停留在等待段93。
等待段93以及上包段94均包括多条间隔布置的皮带,并且每一段的速度均由伺服电机控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漫反射光眼95为光电开关,其原理是一种集发射器和接收器于一体的传感器,当有被检测物体经过时,物体将光电开关发射器发射的足够量的光线反射到接收器,于是光电开关就产生了开关信号,其主要作用是检测是否有货物经过。
设备适用行业:鞋服、书刊、电商、医药、日用消费品、快递、邮政等,可分拣物件类型:规则形状物品,不规则形状物品,软包装物品。
下面以适用行业为电商为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拣设备的工作原理:
待分拣物品通过外部的输送设备自动导入或由操作人员手动导入到分拣小车4上,并促使待分拣物品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朝上,经过扫码装置5时,扫码头获取到对应分拣小车4的待分拣物品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并将该信息反馈至外置或内置的客户系统;经过位置识别装置6时,位置识别器识别到对应分拣小车4的待分拣物品的位置信息,当待分拣物品偏离传送带46中心位置时,控制装置控制分拣小车4自动调节传送带46位置,促使待分拣物品移动到传送带46的中心位置;
客户系统接收到扫码头获取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后,确定待分拣物品的归属路向,并将对应的归属路向信息反馈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该归属路向信息控制分拣小车4运行至相应的分拣滑槽3位置,并控制对应分拣小车4的电动滚筒44转动而使得待分拣物品在分拣小车4上产生一个侧向的位置,促使待分拣物品从分拣小车4掉落至相对的分拣滑槽3的格口中;
物品通过分拣滑槽3滑到相应的袋架7支撑好的袋子中,当袋子中的物品装满后,由满料检测光电传感器将满料信息反馈至控制装置,从而在显示屏上显示对应的分拣滑槽3已满料,以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更换袋子。
该分拣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分拣小车4优选采用的是直线电机驱动方式,直线电机与分拣小车4之间不需要直接的接触,可以做到免维护,同时,比传统的驱动方式节省30%的电能;
运行轨道2采用的是铝型材挤压成型,相对于传统钢制轨道更加轻盈,且对于分拣小车4的运行更加稳定,且运行噪音会相对降低,或者,运行轨道2采用钣金材质制成;
运行轨道2采用多段5-6m长的轨道段21连接形成,整体更加容易拆装,也更方便搬移;
如图6所示,当利用图中示出的自动供包装置9进行供包时,在分拣小车4的运行速度为2.5m/s的情况下,单个供件区理论效率可以达到15000件/小时,效率大大提高,另外,该设备还支持人工供件或半自动供件;
分拣小车4的架体41使用铝材铸造成型,减轻了分拣小车4的重量;
分拣小车4的卸料驱动采用电动滚筒44驱动方式,利用电动滚筒44传动从动滚筒45,并带动传送带46转动而实现卸料,这样的驱动方式使得分拣小车4的整体结构得以大大简化,使得分拣小车4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更方便装配,降低了装配难度,同时,成本也相对更低,其次,利用电动滚筒44驱动的方式,每一分拣小车4均只需配置一个动力源即可实现卸料,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通过利用传送带46承载待分拣物品的方式,并配合位置识别装置6的使用,使得待分拣物品在传送带46上的位置可以实现调整,促使待分拣物品能够位于设定位置,继而使扫码装置5能够顺利获取到对应待分拣物品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促使分拣能够顺利进行,或者,以避免分拣小车4上的待分拣物品在分拣小车4经过环形结构的运行轨道2的圆弧段时容易飞出,从而有效避免分拣异常,提高分拣效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连续输送设备,其包括至少两台上述提及的分拣小车4,相邻分拣小车4的架体41之间拼接在一起,拼接方式优选使用柔性连接方式,比如铰接,以使连续输送设备的运行更灵活,并能够实现转弯运行。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1.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运行轨道,配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运行轨道上配置有驱动部件;
分拣小车,配置在所述运行轨道上,由所述驱动部件驱动并沿所述运行轨道的延伸方向运动,其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上配置有与所述运行轨道配合的行走轮;以及
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电动滚筒、从动滚筒以及环设于所述电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之间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承托待分拣物品并将待分拣物品传送至对应的出口;
扫码装置,配置在所述运行轨道上方,用于识别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的待分拣物品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以及
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扫码装置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分拣小车运动至对应的出口并驱动电动滚筒转动,所述驱动部件、电动滚筒以及扫码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识别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的待分拣物品是否在设定位置的位置识别装置,所述位置识别装置配置在所述运行轨道的上方,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位置识别装置的反馈信息而驱动所述电动滚筒转动,以使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的待分拣物品能够配置在设定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小车还包括由所述架体承托的托板,所述托板位于所述传送带内,所述托板沿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传送带的内部配置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配置在所述凹槽内,当所述传送带沿与其运动方向垂直或倾斜的方向偏移时,所述限位部件能够与所述凹槽相抵,以防止所述传送带偏移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靠近所述传送带的顶部设置,当传送带上承托有待分拣物品时,所述传送带的顶部底面能够与所述托板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开设有若干贯通其上下端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轨道为环形结构,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底部两侧均配置有一对所述行走轮;或者,所述架体的底部两侧均配置有一个所述行走轮,两个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架体的同一端,至少两个所述分拣小车中的架体相拼接,以形成连续的输送设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底部还配置有一对与所述运行轨道配合的导向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轨道使用铝型材或钣金制成,所述架体使用铝材或钣金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为直线电机。
技术总结